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9798300000055

第55章 走向煤山的崇祯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青袍毡笠,跃马弯弓,挥军攻下北京外城。同一天,崇祯走到他生命最后一天,吊死煤山一棵歪脖树下。殉身的,只有一个小太监,王承恩。

一个王朝,就这样凄凉地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崇祯,历史学家大多公认,此人非亡国之君,亡国实自万历始。清史家的说法,很能代表一般人的看法,即明在崇祯登基时已“大势已去,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值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矣。”

其实,只要我们详细翻翻史书就会发现,明朝灭亡,崇祯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崇祯最大缺点是刚愎自用,虚荣心强。其初一继位,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魏忠贤集团,赢得极大声誉,也使他自负心理走向极端。极端的自以为是、好面子,使他处事乖方,错过几次国事转机机会,最终国破家亡身死,留下千古遗恨。

首先,错斩袁崇焕。崇祯一朝,能抵御清军并最终稳定辽东局势的,唯崇焕一人。崇祯冤杀袁崇焕,无异于自毁长城。一般人说到这,都认为崇祯中了反间计,干下蠢事。这实在是只见其表,未见其里。反间计能哄人一时,很难蒙骗一年,而崇焕是下狱一年后被杀。这段时间,崇祯有足够时间去思索:千军万马中,两个太监何以能全身逃归?如此机密,清军怎能唱山歌一样到处宣传?而他最终还是杀害了袁崇焕,原因无他,就是不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干了一件蠢事,中了敌人的反间计。他杀害袁崇焕态度越坚决,手段越残酷,越说明他心虚,想极力掩盖什么。

这样做的后果,酿下一个千古奇冤,丧失一个能力挽狂澜的统帅,也丧失了军心。这以后,军队大批投降后金,理由很充足,“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

其次,松山之战遥控指挥的失误。松山之战,是明清最后的博弈。明军动用精锐13万,马几万匹;清军也调军十几万。明统帅洪承畴采用“持久之策”,即“且战且守”,稳扎稳打,拖住清兵,使其欲战不能,粮饷不继,逼其“自困”,而后鼓而歼之。此法在明屡败之后用之,符合情理,也十分见效。据说,当时急得皇太极鼻血直喷。在这时,崇祯帮了皇太极的忙,严旨催促洪承畴督兵与清展开集团作战。这是弃长用短,孤注一掷。结果,明军惨败,十几万人眨眼间土崩瓦解。洪承畴被俘,投降清军。

再次,拒绝与清军议和。清人前身是后金,后金前身是女真,女真是曾向明朝进贡的下属。但那是老皇历了,可崇祯偏要翻老皇历,就是不肯承认清为敌国,不肯着眼实际,不肯降低身分与之谈判。当时的情形是明眼人都能看清,明已无力两面作战。最好的方法就是议和,腾出手来,稳定内部。

到了崇祯后期,明廷实在无力两面作战,崇祯被逼同意兵部尚书陈新甲的秘密建议,答应同清私下议和。但消息一旦走漏,他马上以陈新甲为替罪羊,一杀了之。“一寸山河一寸金”整日挂在嘴边,至死不谈议和之事。

最后,拒绝迁都。当大顺军日益逼近京师时,迁都不失为一个办法。迁都南京,其利有三:一则让大顺政权占领北京,来收拾中原这个烂摊子;再则,让大顺政权与清军对峙,自己在江南坐山观虎斗;三则可以学学乃祖朱元璋,在南京蓄积力量,然后兴师北伐。可崇祯抱着“国君死社稷”一条,就是不迁。待大顺军一围城,滚烫泼老鼠,没一个漏网。

崇祯临死前叹息道:“朕非亡国之君,而大臣皆亡国之臣。”对此,清人赵宗复在《李自成叛乱史略》中就给予驳斥道:“然有是君乃有其臣,而曰朕非亡国之君,天下万世其谁信之。”话,说的一针见血。做为一国之君,一个单位一把手,事情办砸,不想承担责任,诿过下属,这是欺人呢,欺史呢,抑或自欺呢?或许三者兼而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