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官员之间,讲究排场,风气之盛,一时无两。
当时官员,互相拜访,必定先派一仆人,名曰“长班”,拿着一张“知单”,骑上骏马,穿戴整齐,提前飞马奔驰,送给被拜访的一方。
后面,主人才门棍大轿,仆从喝道,数人抬拥,煌煌而来。那种气势,那种派头,实为历朝罕见。
至于“知单”的样子,也很讲究的,据《流寇长编》记载,是一张洒金纸条,上书自己官衔、姓名,姓名后书一“知”字。当然,那时没有联系电话,就免了书写。总之,知单,就是现代名片的前身。
可见,名片的出现,应在明朝。
明朝官员,整日无事,就坐着大轿,派出手下,骑着快马,到处散发着自己的“知单”,好不得意,好不威风,好不露脸。
然而,不久,李自成就带着部队打到北京城,挥军一拥,围住都城。崇祯皇帝无处可跑,泪流满面,惶惶不已,只有跑上煤山,一根绳索一挂,给一个王朝划上个句号。
这时,京城中发生一曲闹剧,被《流寇长编》记载下来,让后人见了,大开眼界——
当时,有个杭州的提塘官,姓魏,到京城公干,也被困其中,难以出城,彷徨不已。那天早晨,他一早起来,去找自己的一个熟人想想办法。这个熟人,在张缙彦府中办事。张缙彦官可大了去了,是当时大明朝的国防部长。
他想,或许让熟人去求求这个兵部尚书,能想出个出城办法。
半路上,他看到了自己要找的那个哥们儿,长衣大帽,一身光鲜,匆匆忙忙,朝外跑去。他想,这时候了,这家伙怎么还这么讲究,急急忙忙准备去哪儿?于是,忙一把拦住,问道:“兵荒马乱的,往哪儿跑啊,忙得一头大汗的?”
那哥们儿看见是他,停了下来,擦着汗苦笑,告诉他,自己有一项公干,非常机密,不能相告。
魏提塘心说,嘿,哥们儿,什么机密,对我也保密。于是,一把拉住那人,无论如何不放走,让把机密吐露出来。他想,国防部长的机密,此时来说,可能关系着每个人的性命,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不问清楚,心里不安。
那人被拉住,实在无法,就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长长的条幅,打开来让他看。条幅洒金,一片辉煌,是张大大的“知单”,知单上罗列的名字,一个个都是大明朝省部级官员:第一个就是曹化淳,那可是崇祯最信任的宫中大太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第二个,就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先生,朝廷的一品大员。
魏提堂见了,十分惊讶地问:“怎么,现在他们还有闲心去访友赴宴,喝着花酒啊?”
那人摇头,告诉他,这次绝对不是访友,然会问:“猜猜,我这是送给谁的?”
魏提堂猜了几次,都没猜中,那人悄悄告诉他,这是让自己送给李自成的。
魏提堂一听,更是大吃一惊:“怎么,流贼不杀他们,还请他们赴宴?”
那人一白眼睛,什么赴宴啊,这是朝廷大佬们,听说李自成来了,心慌不已,提前开会商定之后,准备开门迎降,所以写下了“知单”,让自己送给李自成。
说完,那人一挥手,跑了。
果然,知单送去,当日李自成就进了城。
魏提堂听了后,慨然长叹,回道旅舍,把所见所闻书写下来,结尾道:“思宗孤立之势已成,至中官宰相倡率开门迎敌,可谓痛苦者矣。”
这,其实不算最痛苦悲哀。
最痛苦悲哀的,是一群朝廷大臣,全无心肝,在国破家亡之际,仍不忘排场,不忘阔气,不忘奢侈,派出“长班”,拿着洒金“知单”,鲜衣亮马,出城投降。
全无心肝,全无尊严,全然不知羞耻,才是人生的大痛苦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