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29827100000019

第19章 韦拔群的故事(3)

在这万众欢腾的时刻,担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的韦拔群,激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滚动。这位农民革命家,经过十年艰辛,十年苦斗,梦寐以求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张云逸深深懂得韦拔群此时此刻的心情,深情地说:"拔群,你大概连做梦也在盼着这一天吧?"韦拔群兴奋地点了点头,两人会心地笑了。

喋血西山的奋战1930年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右江军事委员会在龙州起义的胜利凯歌声中诞生了。从此,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根据地的军民并肩战斗,投入了保卫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斗争。

1930年2月4日,桂系军阀突然出动四个团的兵力,在第七军第二师师长李画新的指挥下,分两路直扑隆安,妄图打开进入右江的门户,夺取右江腹地。敌人重兵压境,红七军投入了紧张的战斗。2月6日,韦拔群率部从平马奔赴隆安,跨过田垌,穿过火楼岭到达城西的虎头岭下,向敌人展开猛烈的反击。在红七军三面夹击下,敌人开始溃退。韦拔群高举手枪大喊一声:"追!"任务。

平马之战以后,红七军撤到凤山县的盘阳区赐福乡进行修整。红七军前委决定张云逸、李明瑞率第一、第二纵队向桂黔边界地区游击,由韦拔群率第三纵队留守右江地区,继续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5月中旬,红七军挥戈回师右江,6月初收复百色,乘胜东下,收复了田州、平马、恩林等县城,恢复了右江根据地。

正当右江根据地不断巩固发展之时,红七军奉命离开右江根据地,开赴中央苏区。

1930年10月,红七军集中于河地,将三个纵队分别整编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师。韦拔群担任第二十一师师长,陈洪涛任师政委。韦拔群将第二十一师一千多名精壮官兵补充给即将远征的两个师,几千名右江子弟踏上漫长的征途。韦拔群则奉命率少数兵力返回右江,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地为重返根据地的韦拔群送行。张云逸紧紧握着韦拔群的手说:"拔群,主力北上后,你们的斗争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了,你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党组织和右江人民,坚持到红七军打回来!"韦拔群抬头望了望广阔无垠的穹窿,坚定地说:"请军长放心,困难再大,任务再艰巨,我们也要坚持革命到底!"天空中的乌云,不时遮住满天的星斗,秋风吹得树叶沙沙直响。韦拔群和政委陈洪涛率不足百人的队伍,乘着夜色赶回到右江。

回到右江,韦拔群与政委陈洪涛一道,把东兰、凤山、都安等县的赤卫军、常备营共三千多人补进二十一师,部队迅速扩充到四个团和两个独立营。

1930年12月初的一天,红二十一师在恩隆县乙圩镇召开成立大会。根据地军民上万人参加了大会。会场内外,村前村后,到处是人山人海,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韦拔群在讲话中号召攻,无条件地为工农利益而战斗到底!"红七军主力北上不久,桂系头子白崇禧令第七军和第四军一部开进右江,占领了百色、奉议等县,向红二十一师和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地反扑,白色恐怖再一次笼罩着右江大地。

1931年3月,敌廖磊率第七军六千多人,连同土匪民团共一万多人,分四路向东兰、凤山大举进犯,对右江进行第一次"围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韦拔群一面指示各县政府组织群众坚壁清野,转入西山,一面把四个团布防在百色、黔桂边和红水河等几个方向,阻击各路进犯之敌。韦拔群率西山军民肃清匪特,储粮备水,寻找岩洞,分散隐蔽,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让红军战士化装成农民、樵夫,白天上山种地、打柴,监视敌人的行动,晚上对敌展开袭拢、破坏。就这样,凭借高山密林的掩护,在武篆至西山几十里的地域内与敌人周旋,不断地打击敌人。

一天晚上,东兰县委书记黄举平和苏维埃政时,黄举平握着韦拔群的手,关心地说:"拔哥,你要多加提防,敌人正在到处张贴告示,悬赏五千块光洋买你的头呢。"韦拔群哈哈大笑说:"我的头值五千,廖磊的头值多少?我也出张告示,谁砍下廖磊的狗头,我赏五个铜板。"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韦拔群将大家送到洞外,仰望夜空,恰巧一片乌云从月下飘过,韦拔群脱口而出:"乌云是遮不住月亮的!"黄举平也随口说道:"廖磊匪军也是打不跨我们的。"在西山军民的不断打击下,敌人的第一次"围剿"草草收场了。

1931年11月,敌廖磊部又出动八千多人,对西山进行第二次"围剿"。敌人吸取第一次"围剿"的教训,先在西山四周张开大网,尔后逐步紧缩,妄图一口吃掉西山军民。敌人扬言:不把韦拔群生擒,也要把他困死、饿死。敌人见路就堵,见山就占,见人就抓,气焰十分嚣张。

韦拔群指挥西山军民埋设地雷、竹签于交通军民一起钻岩洞、宿山林,活动在千山万屏之间,还编写山歌鼓舞军民的斗志。他在山歌中唱到:"穷人闹革命,众乡亲,雄心要坚定。今日处恶境,但相信,雾散天会晴。"敌人不甘心失败,1932年8月,又纠集近万人对西山实行第三次"围剿",白崇禧亲自坐阵东兰、武篆"督剿"。敌人"围剿"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斗争一次比一次残酷。韦拔群面对强大的敌人,从容自若。他发动广大军民拿起刀枪棍棒与敌作战,到处设下陷井,埋下地雷,打得敌人情绪沮丧,人心涣散。

白崇禧一面增兵加紧"围剿",一面重演悬赏故伎,煞费苦心地收买叛徒,密谋策反。随着苦战的延长,西山军民的弹药、粮食越来越少,一些意志薄弱者开始动摇了。

韦拔群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拖着病体,日夜转战在高山密林之中。1932年10月18日下午,韦拔群带警卫员罗日乖、韦帛到尝茶洞同政委陈出大钱收买韦拔群的人头,顿时起了杀人领赏的歹心,诡称下山给韦拔群搞点吃的东西,到山下与敌人秘密联络。天黑后,韦帛回到洞里时,陈政委已走,重病缠身、劳累过度的韦拔群已经熟睡,饥困不堪的警卫员罗日乖也在洞口睡着了。丧心病狂的叛徒韦帛,见有机可乘,便向韦拔群开了枪。

韦拔群牺牲后不久,政委陈洪涛也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于百色城。英雄的右江人民,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先烈的尸体,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在副师长黄松坚和东兰县委书记黄举平的领导下,他们转战于右江两岸、黔桂边区,将革命之火一直燃烧到新中国的诞生。

韦拔群这位右江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永远活在右江各族人民的心中。

1962年12月,为纪念百色起义33周年和韦拔群烈士牺牲30周年,邓小平为韦拔群烈士碑题"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他的生命。""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再版后记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

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于是我们达成共识:与其抱怨,不如抽时间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做点事。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先后编写出了《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刘少奇的故事》、《中国元帅的故事》、《中国大将军的故事》、《邓小平的故事》等十几套青少年读物。从1993年至1998年陆续出版,并受到广泛欢迎。其中若干套书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由于我们对于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还缺乏深入了解,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与青少年的期望之间仍会有一定距离。我们计划在今后编写其他书时争取做得更好一些。

在编写这些故事时,我们广泛参考了已出版的有关各类书籍,恕不在此一一例举。谨向所有这些书的作者、编者、出版者表示衷心感谢。

诚恳希望各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建议各界同仁,如有精力,亦不妨拿起笔来,为孩子们写点什么。

编著者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