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相声“三字经”
29831700000009

第9章 相声“三字经”注释(6)

捧得严,兜得紧。铺得稳,抖得准。

捧哏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眼睛、耳朵,要全身心盯着逗哏演员,不可有丝毫懈怠,如侯宝林、郭启儒《夜行记》:

甲:我刚想点棵烟抽,卖票的说:“同志把烟掐了。”

乙:车上不许抽烟。

甲:得亏我买栗子了。

乙:不行,车上不准吃带皮儿的。

甲:那您让车站住我下去。

乙:没到站哪!

--环环相扣,谓之“捧得严”。

还是《夜行记》:

甲:这位听完了冲我一乐--

乙:同意啦?

甲:后边儿去!

乙:白说啦!

--乙的“白说啦!”这三个字,一定要在甲的话音之后,不留气口儿,紧顶着说出来,语音略高,谓之“兜得紧”。

凡“包袱”,须事先铺垫,铺得越稳,抖得越准。所谓“准”,即这个“包袱”,让它在哪儿响必须在哪儿响。

演相声,小剧场。拉家常,不能嚷。

先把点,再开活。不对路,准没辙。

相声是剧场艺术,更是小剧场艺术,因需要与观众交流互动,故相声更适合在三五百人的小园子里表演,四面有观众可坐上千上万人的体育馆就不宜说相声,即使演了,也不会产生最佳效果。

“把点开活”是相声术语,意思是先看是什么样的观众,再决定使什么活儿,旧时演出没有报幕员,演员上场来,先以“垫话儿”来投石问路,根据观众的情趣入正活。

相声难,非戏言。初学者,莫等闲。

十年功,算年轻。学到老,不轻松。

世间技艺三百六十行,一般来讲下上十年功夫,都会有所成就,唯独相声这门艺术,很多学了十年八年不见起色者,大有人在,有很多所谓青年演员一问艺龄,竟有二三十年了,相声之难全凭悟,在某种情况中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出来的。

从此艺,要天资。莫强求,当自知。

幽默者,必聪明。聪明人,不一定。

具有幽默素质的人,肯定聪明,而有些人,比如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肯定聪明,却不一定幽默,意思是说,相声演员应当是相对聪明的人,但不是所有的聪明人都能说相声。

基本功,与灵气。二缺一,白费力。

练五音,练口齿。别锛瓜,别掉字。

“锛瓜”“掉字”的相声术语叫“吃栗子”,用白话说就是打磕巴儿、吃字、吞字。

有节奏,要从容。关键字,要摆平。

论杂学,必丰富。演员肚,杂货铺。

相声不同于舞蹈、杂技、音乐等其他表演艺术,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表演方法都需要演员博学多闻,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对其他艺术门类也应有广泛的涉猎。如侯宝林在表演《关公战秦琼》时有一个关云长左手拿刀,右手向前一指的动作。可一般京剧舞台上关羽都是右手持刀,可用在相声里就得用左手去指,很不方便。可关云长能不能左手拿刀呢?侯宝林请教武生泰斗王金璐,据王讲:为了动作的需要关云长可以左手拿刀,这在京戏里有先例,于是就有了侯宝林在表演《关公战秦琼》时那个经典动作,左手拿刀,右手一指:“你要不打(用手一指那老头儿)--他不管饭!”可见杂学对相声演员是多么重要。这个例子也说明侯宝林对相声表演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手艺低,能学习。眼界低,没出息。

随鸾凤,效鸿鹄。学然后,知不足。

在谈到京剧艺术时,梅兰芳说,手艺低尚能学习,若是眼界低,便很难提高了。俗话说:“鸟随鸾凤腾飞远,人伴贤良品格高。”一个好的相声人才,从小当有鸿鹄之志和高尚的追求,且不可满足现状,故步自封。须知艺无止境,正所谓“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老传统,讲摆知。如父子,徒与师。

“摆知”指相声界的收徒仪式,意为摆出来让大伙知道。摆知在过去有“引保代”之说,即除了本师之外,还要有“引师”“保师”“代师”。要立字据,来宾要在一块绸子上签名,称为“海底”。

拜师之后,即所谓的“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徒弟要为师父养老送终。

宁赠金,不赠春。要学艺,先做人。

旧时因为老艺人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观念,故艺谚有云:“宁给一定金,不给一句春。”“春”即相声的本真和关键。这话在现代也有现实意义,是要教导年轻演员尊师重道,师父也不应保守,教学相长才是新型的师徒关系。

行内人,说春典。分场合,无须谝。

相声业内人之间,大都懂得并会说一种行内术语,亦称“春典”(或“春点”)和“调(diào)侃儿”。不仅涉及舞台表演,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都有外人听不懂的一种说法。如,吃饭叫“安根”、喝酒叫“搬山儿”。说天气也有术语,如阴天叫“插(chá)棚儿”、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有些术语相对好理解一些,如哥哥叫“上排琴”、弟弟叫“下排琴”、桥叫“悬梁子”。有的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如驴叫“金扶柳”,不知当初怎么研究的。关于春典,连阔如在《江湖丛谈》中已有尽述。“春典”是旧时艺人在生产、生活中因需要而产生的,不仅曲艺界,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江湖隐语,现多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般已不再使用。有些初学相声者,掌握一些行内术语,不分场合乱用乱讲,为在他人面前显摆“我可是内行”--实不可取。

敬师友,重艺德。立与破,开先河。

说单口,张寿臣。贼说话,最有哏。

张寿臣,相声艺术第四代门长(相声界里每一辈的大师兄),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十二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并得“万人迷”指点。晚年专攻单口,是一代承前启后的相声大师。后人编有《张寿臣笑话相声合编》。

三近视,去看匾。老哥儿仨,全现眼。

眼神差,说大话。来早了,匾没挂。

《贼说话》、《三近视》都是张寿臣单口相声的代表作,有录音传世。

小蘑菇,常宝堃。娃娃腿儿,造诣深。

常宝堃(1922~1951)又名常立桐,师承前辈名家张寿臣。自幼随父亲常连安在张家口“撂地”作艺,变戏法、说相声,他口齿伶俐、表情生动,深得人们喜爱。因张家口盛产蘑菇,“小蘑菇”就成了他的艺名。常宝堃天资聪颖、博闻强识,而又虚怀若谷、严于律己,但不幸在赴朝慰问中光荣牺牲。

娃娃腿儿即从小学徒作艺,如先搞业余,后从事专业,叫作“下海”,非娃娃腿儿演员有大成就者大有人在,如马季、姜昆、李文华、郭启儒、王长友等。

技艺全,活路宽。牙粉袋儿,惹祸端。

四十年代初为讽刺日寇统治下的北平,物价飞涨,老百姓民不聊生,常宝堃把二哥宝霖的一个段子拿来加工演出,说:“到‘第五次强化治安’,白面就落到四块钱一袋了,就是口袋小点儿。”乙问:“洋面袋儿?”甲说:“牙粉袋儿!”因此招来祸端,被带到日本宪兵队,惨遭责打。

新灯谜,数来宝。俱应时,创新早。

常宝堃虽过早辞世,但仅从他留下来的少量录音(唱片)即可看出他是一位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相声演员。现存常宝堃、赵佩如的《新灯谜》、《数来宝》就是他牺牲前演出过的新段子,已成为珍贵资料。

侯宝林,顶呱呱。当代史,第一家。

擅说唱,擅仿学。唱京戏,是一绝。

侯宝林,满族,天津人,先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1940年起,与郭启儒搭档,合演对口相声,是现代最享有盛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曾是人大代表。侯宝林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语言大师。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与人合作著有《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被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战秦琼,韩复榘。买佛龛,夜行记。

批三国,学越剧。闹公堂,采访记。

阳平关,讲帝号。打百分儿,一贯道。

普通话,与方言。猜谜语,对春联。

砍白菜,跳舞迷。三棒鼓,空城计。

卖布头儿,五红图。一顿饭,全家福。

《关公战秦琼》、《买佛龛》、《夜行记》、《批三国》、《学越剧》、《闹公堂》、《采访记》、《阳平关》、《讲帝号》、《打百分》、《一贯道》、《普通话与方言》、《猜谜语》、《对春联》、《砍白菜》、《跳舞迷》、《三棒鼓》、《空城计》、《卖布头》、《五红图》、《一顿饭》、《全家福》都是侯宝林的代表作,多有录音传世。

三立老,称大蔓儿。口耳传,尽名段儿。

马三立,原名马桂福,中共党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风格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单口、对口都独树一帜,有极深的造诣,被誉为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马善人,皮包骨。查卫生,卖黄土。

练气功,拿菜刀。贴膏药,吃元宵。

三字经,暗八扇儿。逗你玩儿,找糖块儿。

瘦是马三立非常明显的外貌特征,“马善人”是他在经典相声《开粥厂》中刻画的人物。

《查卫生》、《卖黄土》、《练气功》、《贴膏药》、《吃元宵》、《三字经》、《暗八扇》、《逗你玩》、《找糖块》都是马三立的代表作,有录音传世。

都爱听,刘宝瑞。贾行家,窝囊废。

刘宝瑞,相声艺术大师,师从张寿臣,尤以单口相声为长,被誉为“单口大王”。他勇于探索,擅于借鉴吸收独角戏、评话、电影、戏剧等姐妹艺术的优点,大胆革新创造,形成了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之一、单口相声《连升三级》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同时被译为英、法、日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住医院,找堂会。白玉汤,有翡翠。

天王庙,韩青天。狗噘嘴,黄半仙。

打油诗,画扇面儿。八扇屏,扒马褂儿。

中长篇,八大棍儿。又有情,又有趣儿。

化蜡扦儿,说马寿。解学士,君臣斗。

《住医院》、《找堂会》、《珍珠翡翠白玉汤》、《天王庙》、《韩青天》、《狗噘嘴》、《黄半仙》、《打油诗》、《画扇面》、《八扇屏》、《扒马褂》、《化蜡扦》、《解学士》、《君臣斗》等都是刘宝瑞的代表作,多有录音传世。

“八大棍儿”指“长篇单口相声”。八大棍儿命名的由来和包括哪些相声,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这八块活儿是《君臣斗》(又名《满汉斗》)、《马寿出世》、《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明楼》、《硕二爷跑车》、《张广泰回家》、《大小九头案》八段。其中广泰回家、押宝、私访和马寿这四段出自评书《永庆升平》。

学不完,说不尽。谋发展,与时进。

相声人,与日增。风格迥,流派呈。

现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生活需求增大,相声观众和相声演员日益增多并呈年轻化趋势,各地小剧场相声方兴未艾,仅北京就有二十多家,其他如上海、南京、贵阳、济南、西安、石家庄、廊坊等都有当地演员自己开办的相声小剧场。

逝者逝,生者生。见仁智,任品评。

我同仁,当齐心。万民乐,太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