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2986500000039

第39章 破谎要"巧"(2)

专家认为,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孩子的谎言,孩子长大后就会真的说谎。孩子说谎时不要骂孩子或轻视孩子,不要在他的朋友或同伴面前批评他撒谎。更重要的是,教育者不应该因为孩子没有说实话而打孩子或惩罚孩子,而应该心平气和地纠正孩子的这个毛病。

有时教育者认为惩罚孩子会使孩子迅速改掉毛病,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天生会受幻想的影响,对他进行惩罚是没有用的。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教育者的惩罚,孩子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说谎太多就会习惯于说谎。举例来说,你7岁的孩子从学校回来高兴地告诉你说,他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比别的学生好,老师很佩服他,并叫别的同学向他学习,向他表示祝贺。他还说有个同学嫉妒得哭了,在休息时找麻烦甚至揍了他,校长来处理了这件事等。你对孩子很了解,知道他不会进步得那样快,但是如果你不细心,只是生气地说:"你在胡说八道,你应该为自己的谎话感到羞耻,现在我马上去问你的老师,看你是否说的是实话。"结果孩子突然清醒过来,后悔自己编造了这些话。但他担心家长惩罚自己或在学校受到耻笑,便开始编造另外一些令人吃惊的故事来保护自己。他会说如果母亲去学校调查,他们会开除他,其他孩子会打骂他;那个与他打架的孩子会以为母亲去是为了惩罚他,等等。孩子会编出很多谎言,家长很难处理。

如果你是细心人,孩子讲述这件事的时候,就不要说什么话,甚至要流露出高兴的样子。如果你平静地听孩子这些话,孩子的幻想的影响就会消失。他或者完全忘记编造的故事,或者向母亲承认他所说的话只是个玩笑,或者认为这只是自己杜撰出来让自己高兴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可以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使自己的玩笑成为现实,让老师佩服,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母亲也可以说希望孩子成为他所说的那个样子,甚至还可以说孩子所说的事应该成为现实。

简言之,这种事既重要又需要小心处理。孩子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闻不问,就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所以教育者应注意引导孩子,对孩子有极大的耐心。要按照儿童心理特点进行引导,而不要威胁或打骂孩子。

5.以讹对讹,以谬对谬

用比别人更荒唐的言论,反驳别人的攻击,是摆脱窘境和揭穿别人谎言和谬论的一种手段。

"谬论"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谎言。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以毫无根据、十分荒唐的话去指责别人或者用荒谬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言论比对方更荒唐,就能为自己赢回一些面子,同时让对方的谬论不攻自破。

"以谬对谬"的说话方式,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应对别人的刁难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从有酒的瓶子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老板想不花钱喝酒,如果伙计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直接戳穿老板的谬论:"不花钱怎么能买到酒呢?"他不仅会遭到老板的斥责,还得自己贴钱给老板买酒。

伙计的这种做法,反击了老板的刁钻,使老板有口难开。用比别人更荒谬的方式回击对方的手段,有点后发制人的意味。其中的真谛,不在于揭露对方的错误,而是将其在荒谬中升级,使其更加荒谬,从而使对方的错误不攻自破,令攻击者自觉惭愧。这是反驳别人的最高境界。

(2)维护真理,强调事实真相

齐国有一家姓李的大户人家,家境非常富裕,门下食客就有一千余人。

有一天,李家大摆筵宴,宾客中有的拿着鱼,有的拿着雁,作为礼物前来拜访主人。主人高兴地说:"上天真是厚待人们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都是为了饱我们的口福而生的啊!"宾客们听后,都赞同地点头迎合。

其中一个12岁的小孩子,对主人这种自夸的话很反感,他站起身来说:"我不这么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弱肉强食的说法,由于大小和智力不同,生物界出现了吃与被吃的现象,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根本不是由上天注定的,作为万物种之一的人类,可以选择可食用的食物,如果这些食物是上天为人们特意准备的,那么蚊子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就可以说人是为蚊子、虎狼所准备的了?"

这种说法显然比主人的说法更荒谬,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以这种方法说出了反对意见,显然比主人的见解高明了许多。

在使用比别人更荒谬的方法处理问题时,往往需要具备较为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用与他人说法相反的意思去反驳他人的看法,从而揭穿他人的谎言。当然,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过火也不能火候不够,过分荒谬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争执;而火候不足,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充分,当然也不能推翻对方的谬论,帮自己摆脱麻烦。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东汉哲学家王充曾就"人死了,灵魂就会变成鬼,鬼穿着衣服就和人一模一样了"这一谎言谬论,和那些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发生过一场争辩。

王充反驳道:"照你们的说法,就是人死后会变成鬼,人是有思想意识的,死后变成鬼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衣服是没有精神的,难道鬼所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能变成鬼吗?如果衣服不能变成鬼,那么人死以后,即使变成了鬼也是赤身裸体的,怎么还能穿着衣服呢?并且,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了,从古到今,不知死过多少人,恐怕比活着的人要多得多,倘若这些人死后,都变成了厉鬼,那么人们就可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转了,就连大街小巷上,都应该被鬼挤满了才是。可你们有谁见过鬼的庐山真面目呢?如果没有人见过鬼的真实模样,那你们的说法岂不是没有根据吗?"

其中一个迷信者辩解说:"不是所有死了的人都能变成鬼,只有那些心存怨气的人,精神始终不能散去,才化成了厉鬼,去报仇雪恨。古书上曾经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然后又将其投入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中凝聚了很重的怨气,于是变成了厉鬼,每到秋天便掀起潮水,似乎在发泄他的怒气,其气势非常恐怖,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继续说:"伍子胥因痛恨吴王夫差而变成了厉鬼。但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已死了,伍子胥的仇也已经成了泡影。更何况,伍子胥如果真像你们所说化成了厉鬼,那么在吴王煮他的时候,为什么不掀起大潮,将开水泼到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众人在王充的反驳下,都闭口不言了,显然王充赢了这场辩论,而他所使用的手法,就是以更荒谬的说法来反驳对方的谬论。在更为荒谬的理论中,揭穿了那些迷信人的"谎言"。

运用比别人更荒谬的反驳方法来揭穿别人的谎言和谬论,是一种非常深奥的语言艺术,不但能帮助人们摆脱麻烦的纠缠,还可以将给自己制造麻烦的人置于尴尬之中。

6.环环相扣,让歪理不攻自破

辩论场上硝烟四起,要想让对方的谎言露出破绽,就要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当对方理亏词穷、被问得无言以对时,他的歪理自然就原形毕露了。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刚从巴黎大学法律系毕业不久,就救下了一个叫莫尔娜的姑娘。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莫尔娜因母亲病重去教堂祈祷,神甫却趁人之危想要侮辱她,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愤怒地给了他几巴掌。神甫恼羞成怒,上法庭诬陷莫尔娜辱骂圣主。姑娘有口难辩,只能以死抗争。

听了姑娘的叙述,罗伯斯庇尔怒不可遏。他告诉姑娘,他愿为她申辩。

姑娘还告诉罗伯斯庇尔一件秘闻:当神甫暴斥她侵犯圣主时,她将手上的宝石戒指摘下来,扔在了"圣主像"跟前,以求圣主的饶恕。那戒指价值连城,神甫趁她祷告的时候掖入衲袖,并占为己有。戒指上有父亲买时让金石匠做的暗记。这些罗伯斯庇尔都暗暗记在了心里。

法庭上,一场正义与邪恶的交战开始了。

原告神甫起诉说:"莫尔娜那天直闯进教堂,跑到圣像前破口大骂,此罪天主难恕。"

罗伯斯庇尔说:"上帝曾经说过:世上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扯谎。摩西对于上帝,从未说过一句谎言。"

法官问到:"你是说神甫欺骗了真主?"

"何止真主!他也欺骗了法庭的正义,亵渎了法庭这块圣地!"

"有什么凭证吗?"

"请,先让原告拿出证据!"罗伯斯庇尔轻蔑地瞥了一眼装模作样的神甫。

"诬赖!在真主面前撒谎的是你!此事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神甫一口咬定。

罗伯斯庇尔提出了关键的责问:"请问,莫尔娜缘何辱骂真主?"

神甫一时语塞,半晌,才支吾说:"这个,只有去问辱骂真主的莫尔娜!"

莫尔娜道:"我不知罪从何出,是神甫的指证,只有他知道。"

这个先告状的恶人,在被告和辩护人的严正驳斥下:感到难以应付了,便假装虔诚地抬眼望了望屋顶,祷告几句后,扪心说道:"上帝是有真知的,莫尔娜绝不能诡辩申诉,再继续欺骗上帝!"

"上帝最良好的真知,是可怜无辜的儿女。请法官审查,莫尔娜没有去辱骂真主,死罪岂能由亵渎法庭的人制定?"罗伯斯庇尔说罢,递给法官一纸辩护词。

法官宣布休庭半小时,即与陪审正副官员作了研究,详审了罗伯斯庇尔的辩护词。

法官问神甫:"你可有证人证词,听见莫尔娜辱骂真主?"

"只有我一人在场。"

"莫尔娜神志清醒,你可见得?"法官问。

"见得。"神甫立即回答。

岂料法官问道:"难道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敢无缘无故跑到真主的面前信口开河,辱骂上苍,这岂不是疯人院里跑出的疯子?"

"……"神甫无言以对。

罗伯斯庇尔又趁机问道:"请问神甫,假设这一切是真的,你又做了些什么呢?"

"我便把她驱赶出教堂了。"

罗伯斯庇尔不无讥诮地再次提出要害的攻击:

"难道那几巴掌仅仅是对你驱赶的反抗?"

神甫的脸红了。

罗伯斯庇尔进逼道:"如同法官所言,莫尔娜绝不是疯子,上帝不会相信你的鬼话!她是因为母亲病重去祈祷真主的,想不到如花的美貌,没有让真主看到,倒引来了一只恶蜂!"

罗伯斯庇尔请法官当场出示搜索的结果。

法官原不想暴露"戒指事件",从轻处罚神甫,但拗不过罗伯斯庇尔的一再要求,只好将宪兵警尉搜来的戒指拿出来。

神甫还想狡辩,罗伯斯庇尔立即揭露:"戒指的错环处,还有"莫尔娜"三个字。"法官检验,果然不假。

至此,神甫的谎言被揭穿,案情真相大白了。

莫尔娜获得了神甫赔偿的一笔款项,重新获得了人生的幸福。罗伯斯庇尔也从此名声大振。

神甫本是神职人员,本该是受人尊敬的虔诚信徒,但他却利用"神权"做坏事,既侮辱莫尔娜,又窃取了她价值连城的戒指,还要恶人先告状,编造谎言进一步加害这位无辜的少女。

这是一场关系到蒙冤受害的无助少女能不能得到辩白和昭雪,做坏事的恶神甫能不能得到惩处,正义能不能得到伸张,真理能不能得到维护的大辩论。

罗伯斯庇尔通过与受害人深谈,充分掌握证据,连戒指的暗记也一一牢记在心。

恶神甫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做坏事的,罗伯斯庇尔就利用上帝的话来揭露他的谎言:"上帝曾经说过:世上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扯谎。"妙在不直接点破。

接着,法官按照罗伯斯庇尔的辩护词,询问神甫莫尔娜当时神志清醒与否,得到证实以后,再环环相扣,反问道:"难道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敢无缘无故到真主面前信口开河,辱骂上苍?这岂不是疯人院里跑出来的疯子?"这一反问隐含了一个两难推理,莫尔娜头脑清醒,就不会无缘无故骂真主;如果她是疯子,就不应该对她的行为判罪。

"如同法官所言……"罗伯斯庇尔接着法官的话,作总结性陈述,"想不到如花的美貌,没有让真主看到,倒引来了一只恶蜂"的生动比喻,幽默言辞,深刻却入木三分,让神甫的歪理不攻自破。

最后,罗伯斯庇尔要法官出示神甫窃取的戒指,打开指环看到"莫尔娜"三字,案情真相大白。

每一个"谎言"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其"漏洞"之处,在紧张的辩论中,如果能抓住对方的小辫子,步步紧逼,自然能让对方自乱阵脚,理亏词穷,这时,他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7.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对手"嘴"下留情

当你识破对手的谎言、揪住了对手的小辫子时,不要萌生灭之而后快的冲动,"嘴"下留情,放他一马,也许能冰释前嫌,甚至让对手对你感恩戴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竞争是残酷的,人类社会的竞争也是如此惨烈,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大集体当中,总不免有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于是,尔虞我诈成为了很多人应对竞争对手的伎俩。但相互欺骗、相互欺压,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俗话说得好:"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只有以宽大的心去包容对方的过错,即便识破了对方狡诈的骗局也不步步紧逼,给对方一丝喘气的机会,才能获得他人由衷的敬意。

当然,对对手也要"嘴"下留情,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因为绝大部分人面对"对手"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即便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出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所以,一旦识破了对手拙劣的骗局,抓住了对手的小辫子,就会步步紧逼,巴不得让对手当众出尽洋相。可见要对对手"嘴"下留情是多么的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别,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能对敌人"嘴"下留情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那些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人大。

能对对手"嘴"下留情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误认为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而且一旦对手知道你识破了自己的伎俩还对他保留情面的话,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所以对你的对手"嘴"下留情,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双方的竞争。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