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封赏虽丰,可一连过了半个月也没有任何准确的消息,不过得到了些关于这长生甲的传说。
可惜的是都经不起推敲,甚至连秦皇政都开始产生怀疑,这天底下是否有我所说的这神甲了。
好在我连接两次入宫之后一番连环炮般的忽悠,加上他本身就对求仙论道以及长生之说有些走火入魔,总算是平息了他的疑心。
春分后第十五天,三月初,也就是秦时所称的踏青节(清明节)这一天的中午,我刚刚用过午餐,翰凌兴冲冲的从外面赶来,兴奋的对我道:公子佚,大好事情,方才由东海郡传来消息,有人家中著有传书,其中记载有关长生甲之事,其中描述了藏甲的位置,就在东海之中一座漂浮的小岛之上,陛下听闻龙颜大悦,命齐国师带人前往,可齐国师却在这个时候病了,且极力推荐高阳,陛下应允后,让他回去准备一下,我是先来将这件好事告诉公子佚的。
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心里叹息了声,这高阳估计怎么也没想到他将来的子孙后代究竟是一帮什么玩意儿。
我闻言,冷哼了声,有些不悦道:如此好事,高阳他为何不亲自来说?!
韩凌面色微微一变,赶忙解释道:公子佚误会了,陛下觉得此去仙岛寻甲,务必要带些诚意,方生那厮说带三千童男童女前往方表诚意,我当时跟高阳对此极力反对,毕竟海上凶险,带些孩子过去反而不好,可陛下同样应允了,高阳此刻正忙于这些事情呢。
还真是三千童男童女,看来秦史记载倒也没后人所说的那么多水分。
我沉嗯了声道:既然如此,那你回去见到高阳让他抽空过来见我一面,我有些话要嘱咐于他。
韩凌闻言连连点头,随后又说了一些庙堂之上的事情以及其他方士之间的勾心斗角后,便离开了。
当天晚上,高阳便一脸疲倦的赶到了望仙阁,我将他带到了望仙阁的高楼上,望着满城点点烛光,倒是有些灯火阑珊的意境。
高阳不知道我带他上楼做什么,也没见我吭声,所以一直站在我身边没说话。
好一会儿,我才伸出手指了指远处城墙方向道:高阳啊,你站在这里有什么感觉?
高阳不解的朝我看了一眼,试探性的回答道:站的高,看的远。
我轻笑了声摇了摇头道:你往下面看。
他低头朝下面看了一眼,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一步。
我淡淡的道:很高对吧。
他应了声道:很高。
我沉嗯了声道:你现在的高度其实比这里还要高,可能就在悬崖边上。
高阳文人,似有会意,惊诧的望着我道:公子轶这是何意?
我却反问道:你对这次出海寻甲有多大把握?
高阳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沉声道:东海之大,何止千百秦土,我一点把握都没有,所以???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我抬手给打断了。
我接着他的话茬道:所以你之前极力反对方生的提议,不想那三千个孩子跟着你冒险。
他轻叹了口气道:没错,若只是我一人,即便找寻不到也没什么,可真要带着三千个孩子,这无疑就是将我们往死路上推啊,方生善妒,才设下如此歹毒的计谋,高阳此次前来是答谢公子轶的知遇之恩,然,在余下时间高阳可能与公子轶短时间内可能就不会再见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番话时,我心里不由的有些心酸,海上凶险,而且还载有那么多孩子,徐福当年真的东渡日本了吗?还是说那只不过是后人杜撰与脑补出来的呢?
倭人与否在此刻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是几千活生生的生命。
犹豫再三,我深吸了口气,对身边的人轻声道:若一个月内寻不到神甲,你便带着穿上的那些人逃离吧,秦土万不可再回了。
高阳面色一变,似有恍悟,刚想说什么便被我阻止了。
我开口道:不用说了,秦皇政此时翘首以盼,若你们寻不到神甲,纵然返回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勇往直前!
高阳沉思了片刻,像是下了什么决定,朝后退了两步,深深的朝我行了个礼道:高阳此生难忘公子佚大恩。
望着他这行礼的姿势,我脸色微微一抽,这不就是后世那些倭人的九十度行礼的姿势吗?
这个想法,让我有些招架不住,赶忙从脑海中挥去,轻咳了声,正色道:去吧,韩凌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帮他安排好的。
于是高阳便在一个礼拜后带着三千童男童女搭乘车马前往东海郡,后面会搭乘十艘巨船,以及上千船夫出海,自此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