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曙光初现(1940-1949)
29999700000015

第15章 1942年(1)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1942年因为延安整风和中国成为世界四强而载人史册。

1942年中国政治上的首件大事,当推延安整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举措。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中共实施党的领导一元化,都是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参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世界四强,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另件大事。国共在皖南事变后重开和谈,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艰难曲折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决定对共产党采取宽大政策,是共产党针锋相对斗争、国民党被迫承诺的结果。盛世才在新疆反共,则是国民党内反共分子的拙劣表现。汪伪国民政府在沦陷区推行新国民运动,是日伪对沦陷区人民施行奴化教育的重要措施。

在军事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出任最高统帅;史迪威来华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都是中国与盟国军事合作的重要举措。华北日军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作战,日伪军对新四军根据地发动"清乡"攻势,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了频繁的反"扫荡"、反"清乡"作战。正面战场进行了著名的浙赣会战。

在外交上,中美、中英间开始了废除在华治外法权的谈判,拟订了中美、中英新约草案。中美达成了<抵抗侵略互助协定>。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访华,加强中美合作。

在经济上,中共中央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重庆国民政府为控制物价上涨,实施日用必需品全面限价。驼峰空道开通,成为中国滇缅路封闭后,大后方唯一通向外界的通道。

年仍是中国抗战十分困难的一年,也是克服困难、迎接转机的一年。

中国成为世界四强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扩大,欧亚美许多国家纷纷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对日、德、意宣战。当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提出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同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提出建立与开展太平洋各民族反日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应当包括反对日本侵略的一切民族的政府、党派及一切阶层的人民,包括日本国内的反战人民和日本殖民地朝鲜、台湾、越南的人民在内。这个统一战线既是上层的,又是下层的,既是政府的,又是民众的联盟。10日至11日,蒋介石在重庆两次邀集英、美驻华大使及武官,建议举行同盟国首脑会议,商讨全球反法西斯作战战略和共同宣言。12月22日,丘吉尔、罗斯福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重申先欧后亚方针,并议定联合国家宣言草案,中国被列为签字国四强之一。

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对法西斯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又称《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前4个国家为美、英、苏、中,其余国家按国名第一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这是中国在形式上第一次获得世界四大国的地位。中国签字代表是宋子文。

宣言全文如下:"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具体表现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之共同宣言即通称的大西洋宪章中的目的原则之共同纲领,业经予以赞同。深信为保卫生存、自由、独立与宗教自由,并保全其本国与其他各国中之人权与正义起见,完全战胜敌国,实有必要,并深信各签字国正从事于对抗企图征服世界之野蛮与残暴的力量之共同斗争。兹特宣言如下:(1)每一政府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之’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家。(2)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凡正在或行将提供物质援助与贡献以参加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之其他国家,均得加入上述宣言。"至此,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结成。英、美政府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和对德、意开战,壮大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继"26国参加《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后,从1942年6月至1945年3月,先后有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战胜法西斯的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四强,则是中国人民四年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应得的回报。

同盟军中国战区成立

随着中国对日抗战的持续进行和欧洲战争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对日德意作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军事合作更是迫在眉睫。1941年12月8日,蒋介石召见美驻华大使高思和苏驻华大使潘友新,强调协调作战的必要性,敦促中美英苏荷澳等国结成军事同盟。中国共产党也积极主张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10日至11日,蒋介石邀集英美驻华大使及武官,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蒋介石提议:同盟国间设立联合军事参谋机构,协调全球作战计划;成立亚太地区中美英荷澳五国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英组织联军共同防守缅甸。11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三国首脑在反轴心国组织某种联合军事会议;蒋介石还向罗斯福建议,请华盛顿提出五国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计划。

月11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联合作战协定》,规定三国共同地并以它们支配下的一切手段对英美作战,直至胜利;若非三国相互完全谅解,三国决不单独对英美休战或媾和。为加强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与合作,12月16日,罗斯福向蒋介石建议,于17日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蒋介石也向各盟国提议统一指挥,实行军事联盟。17日,中美英苏四国军事代表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商定在重庆设立中美英苏荷五国联合作战机构,由美国总代表主持。22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华盛顿会晤,将世界战场分为欧洲大陆、中东与北非、北大西洋、太平洋四大块,决定了盟国分工合作和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23日,中美英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决定:在重庆设立由何应钦主持的中美英联合参谋会议;在缅甸设立中英联军统帅部;建立中国远征军;美国向中国境内及人缅作战军队提供武器装备;美国派遣空军人缅作战。

年12月30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并提出由蒋介石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越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部队。罗斯福还提议:在蒋介石指挥下,由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尽可能邀请苏联参加;希望在中国战区统帅、印度英军司令及西南太平洋司令3个总部之间,保持密切联系。12月31日,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建议组织中国战区,以提高中国的地位。电文称:"为立即完成我等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起见,今正在南太平洋战区成立一最高统帅部,指挥全部美、英、荷军队。此项联合国在中国战区之共同活动亦需有同样统帅部,事属当然。余今征得英、荷政府之同意,建立麾下负指挥现在及将来在中国境内活动的联合国家军队之责。余等并建议:该战区包括联合国家军队可以达到之安南及泰国国境。余并相信:欲使此统帅部发生效力,应立即由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倘麾下认为可能而苏联表示同意时,苏联代表亦应参加。此参谋部应在麾下指挥下服务。当命印度军司令及南太平洋战区司令与麾下统帅部取得最密切之联系。该三总部间应互派联络员。上项办法足使麾下之意见与势力影响及于各战区作战与一般战略之策划。"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罗斯福,同意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电文称:"承嘱担任联合国现在与将来在中国战区,以及安南、泰国境内联合国军队可能到达区域一切军队最高统帅之责,深知此项任务对有关各国及其人民与我中国本身所负责任之重大,就个人能力与资历言,实不敢贸然应命,然念此统帅部成立之后,足使中国战区与联合国间得统一其战略,促进其全盘作战之功效:既经阁下征得英、荷政府之同意作此建议,自当义不容辞,敬谨接受。"年1月3日,同盟国宣布,推蒋介石任盟军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及将来可能为盟军控制区域)最高统帅。1月5日,蒋介石在重庆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1月4日,蒋介石致电在华盛顿的宋子文,要求罗斯福派遣一位可资信赖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19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推荐史迪威担任此职。23日,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通知史汀生表示同意。3月4日,史迪威飞抵重庆,正式出任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和中国战区参谋长。

中国战区最初辖区为: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后又决定将缅甸南部、越南南部改归南太平洋战区,旋又改为东南亚战区。中国战区统帅的权责是独立的,而东南亚战区统帅则受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管制。日本投降后,中国战区负责接受中国大陆(东北除外)、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地区的日军投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国战区也随之撤销。

汪伪开展"新国民运动"

为在沦陷区内施行奴化教育,维持日伪的反动统治,1941年11月9日至11日,伪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仿照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做法,开展新国民运动。会议发表的宣言称,新国民运动就是使人人认定和平反共建国为中国唯一出路,要集合人力物力,以促进全面和平的实现。12月31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举行第76次会议,通过《新国民运动纲要》。1942年1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新国民运动纲要》。

《新国民运动纲要》是汪伪政权开展新国民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纲领》宣称,新国民运动不另标主义,而要着重于精神力的建设,不仅要使民众确信并努力于中日全面和平的实现,尤其要适应大东亚战争的需要,成为日本奴役下的新国民。所谓新国民,必须具备8项条件:要牢记大东亚主义,从今以后,把爱中国爱东亚的心打成一片,东亚诸国,互亲互爱,团结起来,保卫东亚;团体要组织化,行动要纪律化,绝对服从日伪的统治;经济上要以铢积寸累的精神,来发达国家资本,增加生产,节约消费,以保证日本军事之需要,要倡导公而忘私的精神,为日本的侵略战争牺牲一己以救国家;要精诚团结等。总之,就是要进行精神总动员。精神总动员的内容,就是沦陷区的每一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力量,协助日本进行侵略战争;同时,要做一个顺民,不能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统治。

侵华日军为使汪伪政权以全力协助日本进行侵略战争,决定成立专门机构,以促进新国民运动的开展。1942年5月29日,汪伪国民党中央召开党务会议,决定成立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作为新国民运动的主持与实施机关。6月2日,汪伪国民政府行政院第114次会议决定成立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直属伪行政院,以伪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兼任委员长,伪行政院副院长兼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委员长周佛海及伪内政部长陈群、伪教育部长李圣五、伪实业部长梅思平、伪宣传部长林柏生、伪社会部长丁默邨、伪行政院秘书长陈春圃等为常务委员,林柏生兼秘书长。1942年12月28日和1943年1月4日,相继在上海和南京成立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分会,伪上海市长陈公博、伪南京市长周学昌分别兼任分会主任委员。1943年1月13日,伪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将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改隶伪国民政府。1月28日,伪最高国防会议通过《修正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组织条例》,将伪省市长及主持宣传、教育、特务等汉奸要员都列为该会的委员,并令各伪省市政府成立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