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曙光初现(1940-1949)
29999700000019

第19章 1942年(5)

4月18日,16架美国空中堡垒巨型轰炸机,自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东京、横滨、神户、名古屋等地,当晚在杭州湾中国机场降落。这次空袭给日本当局造成极大的压力,日本大本营担心以后美机会经常从太平洋起飞轰炸日本,然后降落在中国东部地区机场,或直接从中国机场起飞轰炸日本。为阻止美机轰炸日本本土,1942年4月21日,日本大本营授意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准备浙江作战,其目的在占领和破坏中国东南金华、衢州等地的机场,使其国内免受空中威胁,并打通浙赣铁路,切断中国东南的交通运输。30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作战命令,要求中国派遣军摧毁浙江航空基地。4月24日,日本大本营制定浙江作战方案,计划从浙赣路东西夹击,从5月中旬开始,从绍兴、诸暨、金华进击,以部分兵力从杭州、富阳、兰溪方面击溃中国军队,攻克金华,然后占领玉山和丽水等主要机场。驻守京沪杭地区的日军第十三军从杭州沿浙赣线西进,驻武汉地区的第十一军则由南昌向东推进,配合第十三军作战。驻守浙赣地区的中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决定将主力部署在浙赣铁路东段,即金华、兰溪、衢州地区同日军决战。

年5月15日,浙赣会战开始。日军第一飞行团开始攻击中国机场,海军亦在温州湾及鄱阳湖行动。日第十三军第七十、第二十二、第十五、第一一六师团分别由奉化、上虞、萧山、富阳等地浙赣铁路及其西侧向西南实施攻击。中国第三战区按原定计划,以一部在正面逐次抵抗,主力则向后转进,退守金华、兰溪地区,准备在衢州地区与日军决战。24日,日军判断金华、兰溪中国守军不会进行大规模抵抗,便留下一部围攻金华、兰溪,主力则向衢州追击。25日,日第十三军第七十师团向金华、兰溪发动进攻,并使用毒气作战,第三战区部队遂于28日放弃金华、兰溪阵地。5月30日,日军第二十二、第十五师团等部进至龙游以西地区,准备进攻衢州。与此同时,武汉日军第十一军第三、第三十四师团从南昌出发,沿浙赣线向东推进。面对这一东西夹击形势,中国军队被迫放弃在衢州地区决战,6月3日,蒋介石电令第三战区避免在衢州地区与日军决战,将主力撤至两侧山地,实行分段截击。6月6日,衢州失陷。浙东日军攻陷衢州后,分两路继续西犯。12日至24日,日军先后攻陷玉山、上饶、鹰潭、贵溪、丽水等地,中日双方军队在南城、宜黄、崇仁等地进行反复争夺。7月1日,东西两路日军合陷横峰,打通了浙赣线。此后,日军有计划地破坏机场和铁路,日军第二十二、第一一六师团及第七十师团彻底破坏了玉山、衢州、丽水等飞机场,并大肆掠夺战略物资。第三战区以部分兵力在浙赣线两侧钳制日军。

月初,浙赣线守军发动局部攻势,收复新登、桐庐、建德、横峰、弋阳、金溪等地,并截断富春江敌后交通线。7月11日,日军陷温州,13日陷瑞安。17日,中国军队克复瑞安与温州,并截断浙赣铁路。日军在打通浙赣线和破坏中国机场后,作战目的已经达到,遂决定停止作战。7月28日,日本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停止浙江作战。中国军队乘机于8月15日反攻。18日,日军各作战兵团向原防地撤退。至9月底,浙赣西段日军全部撤回原防,浙赣东段日军撤至新登、桐庐、建德、兰溪、汤溪、金华、义乌、东阳、嵊县、奉化之线。中国军队收复了日军撤出地区。

在浙赣战役中,日军按预定计划打通了浙赣线,共进展1500里,平均每天前进33里,彻底破坏了浙赣两省中国的军用机场,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是役,日军死1640人,伤12716人,中国军民死伤20余万人。

陈独秀病逝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陈独秀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市。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1905年在芜湖组织岳王会,反对清廷统治和列强人侵。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任主编,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1917年任北大文科学长,主持并参予北大文科改革。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8月,在上海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创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立。在一大和五大期间,先后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总书记。在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国民革命、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等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由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被停止总书记职务。

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反对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开始转向托派。1929年10月公开打出反对派旗号,11月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31年中国托派组织统一,出任统一后的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总书记。1932年10月15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翌年4月被判刑13年,由于他据理力争,后改判8年。在狱中,一方面对托派纷争进行遥控。一方面抨击国民党对日妥协,并赋诗《金粉泪》56首,批评国民党朝政。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23日作为政治犯提前获释,旋离南京去武汉。在武汉期间,积极宣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引诱,毅然投身到抗日洪流中去,并有心与中共合作抗日。由于王明右倾错误的干扰,加上陈独秀不愿公开与托派决裂,因而最终拒绝了中共提出的合作三条件。由于王明、康生诬指其为汉奸,使陈独秀对党的积怨进一步加深,与党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在托派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幻想在武汉独树一帜,不拥国,不阿共,责难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走什么道路、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结论,鼓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反击托派的极左论调。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陈独秀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散布失败主义论调,抛弃一切主义,誓做终身反对派。

年7月2日,陈独秀离武汉人川。他之所以要离开武汉,一是因为武汉战事日紧,一是在武汉经历了许多不愉快的事。在考虑去处时,他既没有答应托洛茨基和中国托派的建议,去美国或香港;也没有去湖南,而是决计入川。8月3日,陈独秀移居江津,在此度过了最后岁月。在江津的最后几年,陈独秀虽然表面上有行动自由,可暗地里却受着国民党方面的监视,因而他的社会活动较少,主要精力放在文字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上。在江津期间,陈独秀生活十分凄苦,为养生计,曾任《时事新报》名誉主笔,卖文为生。后因身体状况变坏,生活所需和医疗费,只好靠各方面的救助,主要是北大同学会和朋友的资助。

由于晚年生活凄苦,陈独秀在江津的几年已到了风烛残年。出狱以后,陈独秀所患的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炎等多种疾病益加严重,加上养母、好友蔡元培、大姐等至亲好友的相继去世,身心受到很大打击;而思想上的日渐消沉,也加剧了病情的恶化。1942年,他的胃溃疡和脑充血同时发病,而他却偏信江湖郎中的药方,服用蚕豆花,结果病情加剧。陈独秀自感时日不多,遂于1942年5月25日让妻子潘兰珍叫来好友何之瑜交代后事:由何之瑜负责其著作的整理出版事宜,由魏建功等整理文字学、声韵学方面的著作,由陈钟凡、台静农搜集整理散文与诗词;他死后,潘兰珍务求生活自立,交代三子陈松年日后将他及祖母棺木运回故乡安葬。5月27日晚9时40分,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终年64岁。

陈独秀死后,《时事新报》、《新民报》报道了他的死讯。北大同学会不仅捐助陈独秀生前的日常开支和医药费,而且也捐款筹办他的丧事。蒋介石也捐款1万元,陈立夫捐款2000元,许静人、朱骝仙、段书贻、王抚五、余骐、胡小石、金鸣宇、欧阳竞无等也捐了款。江津县、乡政府也参加了筹办葬礼。6月1日,陈独秀暂葬于江津大西门外鼎山山麓康庄。出殡时,江津名流绅士及附近各乡团丁、江津九中师生、双石小学学生和陈独秀亲朋好友都来为他送行。墓碑上刻有陈独秀生前好友、著名书法家兼佛学大师欧阳竞无手书的"独秀先生之墓"。

遵照父亲的遗嘱,1947年6月,陈独秀三子陈松年将祖母及父亲灵柩顺江而下运回安庆,将父亲与母亲高晓岚合冢葬于安庆北关,墓碑正中刻着"先考陈公仲甫之墓"。陈松年之所以没有刻上"陈独秀"的名字,实在是因为"陈独秀"三字给他家及中国社会带来的是非太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陈独秀评价的日渐公允,安庆市政府在征得中央同意后,重新整修已破败不堪的陈独秀墓,并在墓碑上赫然刻着"陈公仲甫独秀母高太夫人之合葬墓"。如今,坐落在安庆市郊十里铺叶家冲的陈独秀墓,已被列为安庆市重点文物单位,陈独秀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签订

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执行所谓中立政策,一方面支援中国抗战,一方面纵容日本侵略,并为其提供大量的战争物资。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向英法等国提供军援,乃取消武器禁运条款,实现现款自运政策。1940年法国败亡后,英国元气大伤,无力支付购买美国军火的费用。在此情况下,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实行租借法的办法。1941年1月6日,罗斯福总统将《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和其他目的法》(即租借法案)草案提交国会审议。美国众、参两院对该法案进行了辩论。2月8日,众议院以280票赞成、165票反对通过该案;3月8日,参议院也以60票赞成、31票反对通过。3月11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租借法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并可让这些国家用实物或财产,或者以任何其他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来偿还美国的援助。法案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租借法案的通过和实施,为美国公开援助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当月,专程赴美接洽美援的宋子文,正式成为国民政府与美国洽商决定及接受租借法案项下军火装备事宜的中方全权代表。为便利同美国各界的接洽,宋子文组织了中国国防供应公司。1941年3月31日,宋子文向美方提出需要700架驱逐机、300架轰炸机及1000架飞机所需的装备,30个师的装备,改善滇缅公路及修建滇缅铁路所需的物资。1941年5月,首批7552吨租借物资启程运往中国。至1942年5月,美国向中国交货的租借物资有:枪械、子弹、飞机、通信及医药器材共6500吨,兵工材料、卡车及零件14.3万吨,铁路材料5万吨。但租借法案物资分配中明显重欧轻华,为改变这一局面,宋子文抓住太平洋战争爆发及《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发表的有利契机,争取获得更多的租借物资。1942年6月2日,宋子文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分别代表中美两国政府,在华盛顿签订了《中美两国政府关于适用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法案所认可及规定之互相援助以执行抵抗侵略战争之原则协定》(简称《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或《租借协定》)。

《协定》宣告:美国总统已依照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决定:中华民国之防御及抵抗侵略对于美国之防御关系至为重要;美国已给予并正继续给予中华民国以援助,以抵抗侵略。《协定》正文共8条,主要内容有:美国政府将继续以美国大总统准予转移或供给防卫用品、防卫兵力及防卫情报供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将继续协助美国之国防及其加强,并以其所能供给之用品、兵力或情报供给之;未经美国大总统之同意,中国政府不以任何根据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法案而转移之防卫用品或防卫情报,转移其所有或持有,或允许任何非中国政府官员、雇员或代理人之使甩;如以将任何防卫用品或防卫情报转移于中国政府之结果,而中国应采取任何办法,或给付款项,以充分保护对此项用品或情报有专利之美国人民之权利时,则中国政府经美国大总统之要求,当采取此项办法或付给此项款项;紧急状态终了时,中国政府当以未曾毁坏、遗失或消耗及美国大总统决定为对于美国或西半球之防卫或对美国其他方面为有用之用品,返还美国;对于1941年3月11日后,中华民国政府所供给及经大总统代表美国接受之一切财产、兵力、情报、便利或其他利益或事项,应加以充分之考虑;中国政府为酬谢根据1941年3月11日国会法案而为之援助,应给予之利益之最后规定中,其条件应不致影响两国间之贸易,而应促进两国间相互有利之经济关系及改善世界经济关系。为此目的,应包括载有美国及中华民国同意之行动,并公开使其他具有相同志愿之国家参加,借国际的及国内的适当办法,以增加为全世界人类自由、幸福、物质基础之物品之生产、使用、交换与消费,并取消国际贸易间一切歧视待遇、减低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本协定自1942年6月2日起生效,在双方政府所议定之日期以前,应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