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曙光初现(1940-1949)
29999700000056

第56章 1948年(2)

三中全会还对民盟的各级组织状况作了具体的规定,在上海、北平分设华东与华北执行部,各级地方组织尽量缩小,省市执委不得超过5人,县市分部不得超过3人。全会着重对中央领导机构作了调整与充实,由沈钧儒、章伯钧等以民盟中常委名义领导全盟工作。凡各处会主管人尚未来香港者,由大会选人暂代:周新民代理秘书处主任,章伯钧兼代组织委员会主任,沈志远代理宣传委员会主任,冯裕芳代理国内关系委员会主任,萨空了代理国外关系委员会主任。

中国共产党对民盟的重建表示热烈欢迎,给孑巨大支持。中共中央发言人1948年3月6日发表谈话,高度评价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我们欢迎民盟重建其领导机关,我们愿意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中和所有一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团体,一道为着共同目的而携手前进。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这一变化,无疑是民盟的历史转折,进一步扩大巩固了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国革命之发展,从此,中国民主同盟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又迈开了新的一步。

中央研究院评选第一届院士

世界各国的国家研究院或科学院,大致可以可分为两类,一是在研究院或科学院下设置若干研究所,如苏联科学院;一是其下不设置研究所,如美国科学院。但是不论那一类,一般都由院士组成。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设法推行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化,1928年仿照苏联科学院体制,成立中央研究院。同年11月9日公布的《国立巾央研究院组织法》,规定中央研究院"直隶于国民政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机关",负责"实行科学研究"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

为进行科学研究,中央研究院成立时曾计划组建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国文学、考古、心理、教育、社会科学、动物、植物等14个研究所,计划到1946年设立23个。但是到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被推翻时实际上只成立了地质、天文、气象、物理、化学、工学、动物、植物、数学、医学、心理、社会、历史语言等13个研究所或筹备处。

为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组织法规定中央研究院"设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以院长聘任之国内专门学者30人组织之,院长为评议会议长,本院直辖之学术研究机关主任为当然评议员"。但是当初未能组织起来。到1934年5月地质学家丁文江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后,在他的努力下制订了《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该条例规定,首先由国内各国立大学有关院系的教授从全国学术机关中推选出候选人,然后由各学术机关负责人与国立大学校长投票选举30人,由国民政府聘任为评议员。聘任评议员和由各研究所所长担任的当然评议员,合组成立评议会。1935年6月20日,第一届评议会在南京召开,从而产生了全国性的学术评议机构。

评议会的任务之一是评选院士。中央研究院的组成分子原称"会员",并有"名誉会员"。1940年朱家骅继去世的蔡元培担任院长后,评议会多次议论选举"会员"。大家觉得"会员"一词太俗,傅斯年提议改称"院士",评议员们表示赞成。1946年10月,第二届评议会第三次年会决定设置院士,并为此修正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于1947年3月公布。

根据修改的组织法的规定,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由评议会从全国学术界成绩卓著的科学家、社会学家中选出,其资格条件有:(1)"对于所专习之学术,有特殊著作、发明或贡献者";(2)"对于所专习学术之机关,领导或主持在五年以上,成绩卓著者。"院士的职权有:选举院士和名誉院士;选举评议员;议订国家学术方针,受政府委托,办理学术设计、调查、审查及研究事项。

根据院士的当选资格,中央研究院通告全国各大学、独立学院、专门学会和研究机关,要求他们分别按数理组、生物组和人文组提名,也可由评议员5人以上联署提名,以8月20日为截止日期。到期后,筹备委员会曾先后召开6次会议,拟出初步名单402人,产生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工程学、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等学术领域。

于1947年10月15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评议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根据选举规程,从初步名单402人中审定院士候选人150人,于同年11月25日公布。在公布的4个月内,各方面可以对任何候选人的资格提出意见。

年3月24日至26日,第二届评议会第五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主要任务是评选院士。会议规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经全体出席人数的4/5投票同意方可当选。会议原定从150名候选人中选出80至100人,最终选出81人。这81名院士,有1/4出自中央研究院,其余来自各种学术研究机关,如国立北平研究院和隶属政府机关的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中央卫生实验院;来自于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辅仁大学、湘雅医学院等;也来自于私营企业系统,如永利公司黄海化工研究社等。这些当选者当选的主要是凭个人的研究成果,不只是靠所在机关的权威性。名单如下:

数理组。数学:姜立夫、许实条、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物理: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化学: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地质: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气象:竺可桢;工程: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生物组。动物: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植物:胡先骑、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医学: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药学:陈克恢;体质人类:吴定良;心理学:汪敬熙;生理: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农学: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人文组。哲学: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中国文史: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历史:柳诒徵、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语言:李方桂、赵元任;考古: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美术史:梁思成;法律:王世杰、王宠惠;政治:周鲠生、钱端升、肖公权;经济:马寅初;社会:陈达、陶孟和。

年9月23日至25日,第一届院士会议在南京召开。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主持会议。他在致词中叙述了院士产生的过程,重申了院士的任务,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鼓励学术研究,满足研究条件,造成研究风气,扩展知识领域。81名院士中,华罗庚、李四光等18人当时在国外,陈寅恪、梁思永等10余人请假,到会48人,他们是:萨本栋、陈达、茅以升、竺可桢、张元济、朱家骅、王宠惠、胡适、李书华、饶毓泰、庄长恭、周鲠生、冯友兰、杨钟健、梁思成、汤佩松、陶孟和、凌鸿勋、肖公权、袁贻瑾、吴学周、汤用彤、余嘉锡、秉志、陈垣、周仁、胡先驌、严济慈、叶企孙、李先闻、杨树达、李宗恩、伍献文、柳诒徵、李济、戴芳澜、苏步青、邓叔群、吴定良、谢家荣、俞大绂、陈省身、殷宏章、钱崇澍、冯德培、傅斯年、贝时璋、姜立夫。

第一届院士会议召开后仅仅7个月,国民党政府即被推翻。在81名院士中,除了1949年、1950年两年去世的外,朱家骅、凌鸿勋、王世杰、王宠惠、李济、董作宾、李先闻、傅斯年、吴敬恒去台湾,李书华、陈省身、吴大猷、汪敬熙、吴宪、林可胜、陈克恢、袁贻瑾、李方桂、胡适、赵元任、肖公权等12人寓居美国(后来胡适、吴大猷先后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大多数人在大陆解放时留到大陆,或从海外陆续归国,其中46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初的150名院士候选人中,有70人成为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初期的领导成员中,除副院长陈伯达外,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都是1948年产生的院士。这些科学家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民政府"行宪国大"召开

国民党在军事上进攻人民解放军的同时,着手从政治上巩固反动统治,给自己披上"民主"的外衣。在1946年11月国民党军攻占华北重镇张家口的同时,召开所谓"制宪国大",通过等于《五五宪草》的《中华民国宪法》。可是,反共反人民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所粉碎。人民解放军1947年6月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被迫防御。在此情况下,国民党为维持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又企图从政治上打气,于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召开所谓"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正副总统。国民党这种违背全国人民意志的倒行逆施,不但未能挽救其反动统治,反而加速了其灭亡。

按照"制宪国大"的规定,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3月31日颁布《国民大会组织法》、《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立法委员选举罢免法》、《监察委员选举罢免法》等有关行宪的各种法规。6月13日,成立了以张厉生为主席的"选举总事务所",负责选举事务,准备"行宪国大"的召开。11月21日成立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以孙科为主任委员。并规定从即日起至23日止,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国大代表选举。

国大代表选举乌烟瘴气,舞弊情事大量发生。国民政府新闻局局长董显光在给行政院的报告中称:有的"将选举权证扣留不发,待投票时利用中小学生,轮流投票,常有一人投票至十次以上者";有的雇佣他人"轮流投票,每次给钱若干"。有人揭发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包办选举,候选人全系其亲戚或亲信,内中当选的四女性,一为马的庶母,二为马的四姨太,三为马的儿妾,四为马的庶母之义女。

更有甚者,关于"代表资格"问题的争斗更反映出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没落。原来规定国大代表由国民党中央和民社党、青年党两党分别提名,然后经"民选"产生;并规定国民党党员非经国民党中央提名不得当选。然而,各地未经国民党中央提名而由"选民"选出的"代表"就有600名之多,致使原来约定分配给民青两党的名额几乎全被挤掉。国民党中央于是命令这600名代表,把名额让给"圈定"的国民党党员和民青两党。这些花血本贿选弄来"代表资格"的"民选代表"对此规定极为愤怒,纷纷以"国法"对抗"党纪",拒不退让,组织"民选代表联谊会"请愿。一些由国民党提名而落选的人也跟着吵闹。天津一个"民选"代表,抬棺材到"国大"会堂。另有10人到会堂绝食。蒋介石亲自出来训话也无济于事。3月29日晨,只得派军警和卡车拖走绝食者,拉走棺材,始得开会。

开会场上更热闹。在蒋介石作《施政报告》和白崇禧、俞鸿钧、陈启天、俞大维、俞飞鹏、王世杰、张厉生、朱家骅、谷正纲分别作关于军事、财政、经济、交通、粮政、外交、内政、教育、社会等情况报告与检讨时,与会代表不感兴趣,有"呼呼入睡的","有养神的,有闲谈的,有吃花生的","女代表有脱鞋弄足的,有梳头的"。会场内嘘声、叫声、打骂声不断,甚至闹到"全场鼎沸,人人离座,拂袖挥拳,大打出手"的地步。蒋介石不得不出面进行训斥。

在"行宪国大"召开期间,国民党六届中央全会临时会议召开,专门讨论总统候选人提名问题。蒋介石在会上出人意外地提出自己不愿参加总统竞选,而建议由"一卓越之党外人士为总统候选人"。蒋的盟弟张群解释说:"并不是总裁不愿意当总统,而是依据宪法规定,总统是一位虚位之首,所以他不愿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如果常会能想出一个补救办法,规定在特定期间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理的权力,他还是要当总统的。"于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张群的这一建议。经过这番安排,蒋介石表示"尊重"和"接受"全会的决定。

月18日,"行宪国大"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之权。4月19日,举行总统选举,蒋介石以2430票(出席代表2734人)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陪选的居正仅得269票。蒋介石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有职有权的总统。

副总统的选举,集中地反映了国民党内蒋系与桂系的派系斗争。李宗仁在美国支持下,决意参加竞选。蒋介石对此极为恼火,对李说:"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均由中央提名,副总统候选人已内定孙哲生。"要李"顾全大局,退出竞选"。李宗仁置之不理,迫使蒋介石放弃由"中央提名"的办法,同意李宗仁、于右任、程潜、莫德惠(社会贤达)、徐傅霖(民社党)等人为副总统候选人。孙科本无意当副总统,但蒋介石为击败李宗仁,硬是劝孙科出面竞选。竞选人需贿买国大代表,拉选票。李宗仁竞选费达黄金1万多两。孙科没有钱竞选,"则全部费用由蒋先生拨付"。在4月23日、24日的两次选举中,无人超过代表总额一半的票数。此时蒋介石示意程潜放弃竞选,支持孙科压制李宗仁。当晚程潜声明放弃竞选。李宗仁以退为进,也宣布放弃竞选。这使李、程二人的支持者对蒋介石异常不满,纷纷罢选。孙科处境尴尬,也只得宣布放弃竞选。国大不得不停开。蒋介石无法,只得疏通李宗仁、程潜取消放弃竞选。于是经过4月28日、29日第三、第四次选举,李宗仁以微弱多数战胜孙科当选,李得票1438张,孙科得票1295张。

月1日,"行宪国大"闭幕。5月20日,总统蒋介石、副总统李宗仁宣誓就职。这一只在选举总统、副总统的"行宪国大"并不能挽救国民党政权腐败灭亡的命运。新华社发表《旧中国在灭亡,新中国在前进》的社论指出:"蒋介石统治中国21年所追逐的最后一出戏","是演得这样难堪,以致人们不知他们是在作喜事,还是在出丧"。就连张发奎、罗卓英等43名国民党人在联名致蒋介石书中也称,召开"行宪国大"是"草率从事,违反民意"。

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

国民党政府自挑起全面内战以来至1948年,不但在政治、军事上走向土崩瓦解,而且在财政经济上也陷入最后崩溃的边缘。1947年度财政赤字达27万零800余亿元。1948年上半年财政赤字为224万亿元,下半年的财政预算,7、8两月即已花光。为了弥补巨额财政赤字,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发钞票,法币发行额至1948年8月21日止已达6636946亿元,较1937年6月增发了47万余倍。东北流通券的发行量也迅速增长,从1946年的275亿元增加到1948年7月的319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