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
30012800000002

第2章 别光顾着倾听世界,要聆听自己心的声音(1)

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应静静地聆听心的声音,找寻自己的方向。人生之旅路茫茫,唯有一路走一路洗涤心灵的尘埃,才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悦纳生活中的一切,走向更加灿烂而美好的明天。

1.心中有了方向,就不会一路跌跌撞撞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摸爬滚打了许久,却始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陷入了迷茫和彷徨中,整个人就像一艘失去了航向、四处乱撞的船,甚至还会做出“半途而废”的高调动作。有人将这一系列的表现称之为年轻气盛、心浮气躁,但这并非问题的根本。一个人之所以迷茫,无法长期坚守一个目标,是因为没有真正地读懂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心灵之声,是人生的导航。每个人都应该从心出发,问问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读懂了内心的渴望,才能够知道明天的方向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迈出;读懂了内心的渴望,才能够在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和懊悔。

在很久以前,有三个马上就要投胎的生灵,天使对他们说:“我会借给你们每人一笔巨款,但是,在60年时间里,你们必须还请。”就这样,三个生灵一同来到了人间,都各自携带着那笔巨款。

第一个人觉得人最重要的是享受人生,于是,他在自己生命的前一半时间里,简直是挥霍无度;在生命的后一半时间里,他每天辛苦地工作,在他60岁将要死去的时候,依然未将天使的钱还清。

第二个人从进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努力地赚钱,待其60岁时,他赚的钱早就超过了该还的数额,而他却仍然坚持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

第三个人在自己生命的前20年时间里,努力地提高、完善自己,然后,又用了30年时间拼命工作,最终将那笔款额还清了。在最后的10年时间里,他拿起摄影机开始周游于世界,最终成为了一名人人皆知的老年摄影家。

三个人用了同样的时间,在同样的处境下,却向世人展现出三种不同的人生。谁活得最有价值,最无憾,最令人欣赏,答案不言而喻。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拼死拼活地在社会浪潮中四处淘金;有的人飞蛾扑火般地匆匆寻觅自己的另一半;有的人心神疲惫地穿梭在工作的行列……可当夜深人静、形影相吊的时候,他们不免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里,有太多的人忧伤、迷茫、彷徨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带着自己的那张面具疲惫地穿行于生活和工作两点之间。只有当内心反复地误打误撞,在接受过多次沉淀之后,才能够发现真正的答案。

有人说:“我想要金钱,享受丰裕的物质生活!”

有人说:“我想要爱情,人生有爱才完整!”

有人说:“我想要成功,让自己活出最大的价值!”

有人说:“我不求财源不断,不求高官厚禄,不求高朋满座,我只要快乐。”

其实,无论我们选择怎样活着,只要知道自己的内心最想要什么就好!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茫。当然,想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奋斗的状态,还要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较为明确、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较为清晰地规划自己的一生。如果只是急于享受眼前的利益,或者漫无目的地行进,结果就会像上面故事中的第一个人那样,在生命火焰燃尽的那一刻,还没有还清债额。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曾登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这名主人公在美国休斯顿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去休斯顿大学主修电脑。可以说,他的工作非常忙,即便如此,只要能挤出一点点时间,他就创作音乐,因为这是他的爱好。

他不擅长填写歌词,在后来,他认识了善写歌词的凡内芮,从此,两个人开始共同创作。

当时,这两个人对美国唱片市场很陌生,因为他们一点渠道都没有。一天,年仅19岁的凡内芮突然问对方:“你计划五年之后做什么?”

见对方愣了一下,凡内芮说:“这样说吧,五年之后你最希望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当然了,也别急着回答,你先仔细想想,等真正想好以后再告诉我。”

深思过后,他回答道:“首先,我希望能出一张受欢迎且受人肯定的唱片;其次,我要住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与一些音乐界名人一切工作,我将会很开心。”

凡内芮又说:“你确定了吗?”他坚决地回答:“是的!”。

凡内芮接着说:“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妨将该目标倒算回来。假设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第四年,你应该与某唱片公司签约。那么第三年,你应该有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是不是?那么第二年,你应该陆陆续续地录音了。那么第一年,你应该将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同时准备其他相关事宜。那么第六个月,你应该修饰好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完成‘逐一筛选’这项工作。那么第一个月,你应该完成目前这几首曲子。那么第一周,你应该将清单全部列出,并整理出那些需要修改的曲子。”

最后,凡内芮补充道:“你希望五年之后与音乐界名人一起工作,这一点,你确定吗?假如你的这一愿望实现了,那么第四年,你是否已经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录音室呢?那么第三年,你是否已经和音乐界的人打交道了呢?那么第二年,你是住在哪里呢?德州还是纽约还是洛杉机?”

第二年,他毅然地辞了职,从休士顿搬到了洛杉机。大概到了第6年也就是1983年的时候,他的唱片开始畅销于整个亚洲,差不多每一天,他都和一些音乐高手一起忙碌着。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人人都熟悉的迈克尔·杰克逊。

实际上,迈克尔·杰克逊很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在音乐圈打拼,争取五年以后能够有所作为。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便为这一理想艰辛地付出,辛勤地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美丽梦想,构筑了属于自己的漂亮天地。相反,如果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也许会一直在那向往的边缘处徘徊。

如此看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全可以将一个人推向成功的巅峰。所以说,当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从心起步,若连自己都糊里糊涂、不知所向,那么老天又怎能为我们敞开阳光大路呢?

总而言之,我们应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不退让,不回避,勇往直前,大步向前,让我们时时刻刻贴近自己的内心。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了心灵的导航,我们定会走得踏踏实实,坦坦荡荡!

2.静下来,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望着眼前这拥挤的人群、喧嚣的街道,试问自己:我有没有在那么一个时刻,悄悄地戴上耳机,静静地聆听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除了每天窗外响起的噪杂声以外,世上最美的声音恐怕莫过于这心底的声音,也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进而在生活或工作中更好地诠释自己。

有这样一个女孩,大学期间,由于外表漂亮,同时被同校的两个男孩所追求。实际上,两个男孩对女孩都非常体贴、关心,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生在富裕家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富二代”,而另一个却生在贫困家庭。

正当女孩犹豫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建议她选择富二代,给出的理由是:现实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是需要钱来支撑的。于是,女孩就毅然答应和富二代交往。

穷小子在遭到女孩拒绝后,非常痛苦,几乎每晚都借酒消愁,喝完酒之后,就跑到女宿舍楼下大喊女孩的名字,女孩每逢听到此,心里就不是滋味。事实上,在感情的天平上,她内心深处还是更偏重于穷小子的。

一天,女孩下楼去见穷小子,但是,对方已经不见踪影。就这样,女孩设法走进了男生宿舍,见他已睡下,刚要离开时,穷小子的舍友们冲着女孩说:“你呀你,把他害惨了。他每天那么辛苦地卖报纸、书刊,为的就是挣钱给你买零食吃。”

女孩一言不发,离开了男生宿舍,一边走,一边想,最后拨响了妈妈的电话。妈妈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对女儿说道:“请听一听你自己心的声音,她会告诉你答案。”

最终,女孩满怀勇气和富二代分了手,开始和穷小子谈起了恋爱。

故事看起来简单,蕴含的哲理却很深:女孩正是由于聆听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才重新做出了选择。

如今的时代充满着时尚的元素,有些女孩为了在面试时取悦于考官,让别人感觉自己是完美的,不惜重金偷偷去美容院修整自己的脸庞。更值得一提的是,有无数的年轻母亲为了让“心肝宝贝”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却“扼杀”掉了孩子们的周六日。孩子们也只好像蜗牛一样,整天背着重重的“壳”奔波于补课的队伍,这些妈妈们在对孩子严加斥责、进行“完美”教育的同时,究竟有没有聆听自己和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呢?

而在现代职场中,有不少年轻人在求职之前,分辨不清自己的定位在哪里,所以就会显得很盲目。其实,根本弄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善于聆听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又如何诠释真实的自我,又谈何成功呢?

李林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去了北京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四个月过后,他觉得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过于简单,于是主动辞了职,又去了一家开发软件的公司。按道理讲,这下李林应静下心来,好好大展一下宏图了,可是糟糕的事情又发生了,由于他的工作内容与其学到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够紧密,所以他根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没多久便被老板“炒了鱿鱼”。

后来,李林经过长时间的求职,终于找到了一家较适合自己的公司。但是,他的心并未真正地静下来,在和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他总是因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感到不满。最后,他还是选择离开了,而这一次他给出的理由更为简单:工作单调、身心疲惫、公司沉闷。

工作如此,生活更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很多忧郁的色彩,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聆听内心在说什么,要知道,只有听懂了自己,才能像雄鹰一样飞翔得更高、更远。如若不然,自己只会毫无目的地在各个方向乱跌乱撞,最后失去了那份真实。

不管我们最终取得了成功,还是遭受了失败,这一路走来,多听听心灵之音,工作和生活都将是一片湛蓝,在自我得到真实诠释的同时,心灵自然也会更加清凉,更加通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有太多的人每天都匆匆忙忙,好似忽略了心灵声音的存在,殊不知,它每天都在关注着我们,每天都在呼唤着我们,要记住,在那里有一个真的自我。

最后,让我们欣喜地闭上双眼,去倾听心底处的那一丝触动,如果细细品味,你便会深深地感受到,真实的自我来源于这颗原始而又纯真的心。可以说,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很多的人,我们真的无需出彩地表演,刻意地伪装,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一颗真实的心将自己诠释出来。因为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才是对自我的一种真实告白。

3.尘埃不除,心灵就会生病

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每天都要打扫房间,洗脸是为了保持脸部清洁,打扫房间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我们的心房也需要定期“打扫”一遍。随着岁月的流逝,心房也难免会堆积灰尘,久而久之,人的压抑感、沉闷感就会落上心头。

平日,有的人看起来整天暗淡无光,有的人看起来每天朝气蓬勃。也许有人会认为两者的脸部清洁度存在差异,其实不然,是心灵尘埃在从中作乱。前者之所以会以这样的形态呈现,也并非因为其命运不好,根结在于其内心有不扫的“尘埃”;而后者之所以总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并非因为其命运天生就好,根结在于其扫除了心灵“尘埃”。

一个年轻人,背着大包裹不远千里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目前的状态非常孤独、痛苦和寂寞,再加上路途遥远,我现在感到很累;我的鞋子破了,双脚被划伤;手也受伤了,依然流血不止;……请您告诉我,我心中的阳光究竟在哪里呢?”

无际大师回答道:“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年轻人说:“它盛满了烦恼、痛苦和哭泣……靠着它,我终于走到了这里。”

没过一会儿,无际大师便带着这位年轻人坐船渡过了一条河。等船稳稳地靠岸后,无际大师对年轻人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年轻人听完无际大师的这番话,吃惊地问:“什么,扛着船赶路?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无际大师笑了:“对,你确实无法扛动它。在你过河的时候,船是有用的。但是,你穿过河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赶紧放下船赶路,如若不然,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在人的一生当中,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不是没有用的,它们能够升华你的生命,然而,如果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可怜的孩子啊!生命不能负重太多,快将它统统放下吧!”

就这样,年轻人将心理“包袱”放下后,继续赶路。与先前不同的是,他发现此时的步伐反而轻松而愉悦,甚至速度上也提高了很多。

事实上,无论一个人的名气是大是小,职位是高是低,所拥有的财富是多是少,都难免会遭遇失败、不幸和挫折,难免会有一些消极情绪像“尘埃”一样堆积心头,关键在于,我们要及时扫除它们,如若不然,只会将自己的心灵推向更为可怕的深渊。

故事中的年轻人由于没能及时掸掉心灵上的“尘埃”,所以,让痛苦与烦恼自动找上了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轻松和愉悦很快也会翩翩而至。如此看来,心灵“尘埃”不除,心灵自然就会生病,只有勤打扫心灵上的“尘埃”,我们的心才会更清净、更透亮,我们才能活得更精彩,更洒脱。要知道,若没有实际行动,“尘埃”只会越来越多;而只要有实际行动,就没有除不掉的“尘埃”。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在10年时间里,他们游遍了所有国家,并且,每个国家的学问者也都拜访过了。

如今,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学生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进城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来,说道:“你们游历了十年时间,现在都成为了饱学之士,在学业结束之际,我给你们上最后一课。”

于是,哲学家问学生们:“那么,我们坐在哪里上课呢?”学生们说:“就在这旷野里吧。”哲学家紧接着又问:“你们说,这旷野里上有什么呢?”学生们齐声回答:“杂草!”

哲学家说:“是的,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听完哲学家的话后,学生们很是惊讶,哲学家一生都在探讨人生的奥妙,在最后一课上提出的问题却是如此简单。

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微笑着点了点头。

另一个学生回答:“用火烧也不失是一种好办法。”哲学家笑着示意下一个学生。

第三个学生回答:“撒上石灰就会除掉一切杂草。”

第四个学生回答:“我想,斩草除根应是最佳的办法吧。”

待所有的学生回答完毕,哲学家站起身来,说:“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说的办法除去旷野上的杂草,一年以后,我们还在这个地方相聚。”

1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哲学家和学生们都来了。他们看到的景象是: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早已成为了一片庄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