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中国进行核试验后当即发表消息,并热烈庆贺,可是这两次核试验,中国新闻媒介连一条简短的新闻都没发表。对此,外电纷纷议论,普遍认为,“中国最近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获得某些研究成果,而是临战时的一种测验手段。”
苏联知道中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便改弦易辙,放弃了摧毁中国核基地的核战计划,一场核战争就这样被避免了。
10月1日,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检阅了游行队伍。
1969年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开始举行。谈判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边界的紧张局势才逐渐得到缓和。
郑和下西洋探索
1405~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及明宣宗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舟师,扬帆远航,途中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壮举。郑和不辞辛劳,出没风浪,屡下西洋,往返再三,究竟负有何种神秘的使命?
《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由此看来,明史的纂修者,把到海外跟踪询查惠帝,看做郑和出使的主要目的,而沿途炫耀武威,则是附带的行为。
传中所说的惠帝,就是朱元璋长孙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初,鉴于诸王兵权过重,尾大不掉,曾决心进行削藩。当时的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公开反叛,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北平,号称“靖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传说他已经逃亡海外,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是祸根!因此明成祖派出郑和出洋追查,以绝后患。《明史》的说法,以后修史者多有因陈,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着述,完全承袭此说的也不乏其例。如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永乐皇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之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皇帝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也说郑和下西洋的用意是“以探询朱允炆踪迹为首”。
然而,建文帝是否逃往海外,却还是悬案一桩。永乐年间修撰《明太祖实录》,据载当燕王的军队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纵火焚宫,已死于宫火。清初开馆修《明史》,史官对建文自焚的问题看法不一,雍正元年王鸿绪进呈《明史稿》,史稿之首有《史例议》一册,论建文帝必以焚死的内容竟占此册的一半,若确如王氏之言,则寻找建文帝的说法就成了空中楼阁,于是史家们便试图从其他方面,解释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近人梁启超据“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语,在其《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书中指出,成祖雄主野心,想通过扬威的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来朝受封的目的,其实不过是“聊以自娱”罢了。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甚至干脆把下西洋的动机说是“耀兵异域”,别无他意。
与以上两说不同,韩振华的《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载《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陈得芝的《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双重任务》、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的《中国古代史常识之明清部分》等着述则以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意识。燕王凭武力强占了侄儿的帝位,自知“夺嫡”声名不佳,遣使出洋宣武异域,使万国来朝,并安抚或镇压那些逃居沿海岛屿和海外的不愿与他合作的臣民,自然不失为提高国际威望和巩固统治的积极措施;另一方面还可以打开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官方的对外贸易市场,用中国精湛的瓷器、绫罗绸缎等手工业品,去换取外国的香料补药,奇珍异宝,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享用,这从郑和统率的船队被称为“宝船”或者“西洋取宝船”,即可得到证明。不过也有人认为,郑和一再远航,仅仅是出于建立广泛的国际友好关系,瓦解政敌残余势力的政治需要;或说主要是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借此增加财源的经济目的。前者见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古代史》、冯尔康的《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后者见于田培栋的《明朝前期海外贸易研究——兼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
还有些人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使命应随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中国历史纲要》认为,15世纪初,铁木尔帝国崛起于中西亚,永乐二年十一月,铁木尔调兵数十万准备东征中国,但是于永乐三年二月死于途中,所以同年六月朱棣遣郑和第一次出使,“大概是想联络印度等国抄袭铁木尔帝国的后方,牵制它东袭”,后六次则是为了“寻求通西方的航路和达到通商的目的”。李光璧的《明朝史略》虽然同意郑和后六次的使命如前所述,但是又指出第一次则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等国的三重任务。郑鹤声、郑一钧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和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建立一种国际和平局势,附带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的问题,后四次则主要是向南亚以西,继续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从来不通中国的海外远国“宾服中国”。
以上各家之言,无不持之有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一种说法才符合历史的真相呢?
“七擒孟获”探索
《三国志》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大书特书——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刘备病逝白帝城后,蜀国南边相继发生叛乱。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后,亲率大军南渡泸水(金沙江),迅速平定了云、贵地区的叛乱,巩固了蜀国的后方。在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南征中,诸葛亮为了达到“攻心为上”的目的,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放走了他。如今,云南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七擒七纵”的地点。近日,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黄承宗先生撰文指出,历史上孟获确有其人,但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到底有无孟获其人?
关于孟获其人,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民国时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烂先生作《孟获辩》称孟获是“无是公”,他认为:“陈寿志(指陈着《三国志》)于南中叛党雍闿高定之徒,大书特书,果有汉夷共服之孟获,安得略而不载?其人身被七擒,而其名即为‘获’,天下安有如此凑巧之事?”张华烂的观点其实代表了许多学者的观点。那么,到底有无孟获其人?
黄承宗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是实有其人的。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着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着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除此而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至于新中国成立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
孟获到底是汉族人还是彝族人?
关于孟获的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汉晋春秋》仅记载他是一位“为夷汉所服”的首领。他到底是汉人还是彝人?长期以来形成两种观点:一派史家的观点认为,孟获的民族是汉族。而另一派史家的观点认为孟获是彝族。
支持汉族一派的理由是孟姓虽为南平历史上的大姓,但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朱提孟氏自西汉时就有在内地为官者,而建宁孟氏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的。三国时有孟琰(朱提)、孟获、孟干、孟通等。彝族中虽有祖先是孟获的传说,但也有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的传说。所以,孟获可能是南迁的汉族。
而支持彝族一派认为,历史上少数民族首领被赐汉姓者历代都有,因此不能以姓氏来判断其族别。至于少数民族受历代统治者挑动而互相残杀,或奉命征剿,正是反动统治者“以夷制夷”的策略。所以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并不能作为孟获是汉族,而非彝族的证据。
黄承宗认为,在南中历史上确曾有楚人王滇记载的一些大姓落籍在南中,其实他们的势力时有消长,但他们当属少数人,时间长了与当地民族融合,多数已不知迁徙南中的年代,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根本是常见的。这类情况的族属当然视为当地的土着人。
孟获的族别应当是彝族,近年来在贵州整理彝文典籍时,也发现了孟氏的谱系己载。
关于“七擒七纵”孟获的史实是不是真实的?
“七擒七纵”的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也有简要的记载。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及当时率军首领《三国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吕凯传》均没有直接记载。而北宋的《资治通鉴》则提到: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显然是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究竟是陈寿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还是他们仅仅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的,有待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1983年4月,着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指出,诸葛亮哪有那样大的本事,把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放了又捉?已故着名滇史专家、西南历史地理专家、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先生《诸葛亮南征路线考记》一文中说,七擒七纵孟获之事不过是民间传说,载于志书者更多附会,不值辩论。方先生还在其所着《彝族史稿》一书中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证,认定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虚构的”。当代着名三国史研究专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先生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质疑》一文中说,七擒一事,实近乎离奇,诸葛亮俘孟获不杀当是有的,但“七擒七纵”则令人难以置信。
“七擒七纵”时间上是否有可能?
黄承宗先生指出,关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覆盖是现在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当时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诸葛亮的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春,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地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
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