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30109900000025

第25章 高屋建瓴谋大势(3)

在战争进程中,如何正确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彭德怀认为,坚持积极防御,要求将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战略上的持久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内线作战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巧妙结合起来。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他指出":积极防御的要诀,在于乘敌在运动中或立足未稳时,集中优势兵力,以坚决、勇猛、迅速的手段歼灭敌人,只有在运动中解决了敌人,打击了敌人,才是达到防御目的的最好手段。"1963年,他在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军事文选时,联系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对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防御战中的进攻作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这个作战指导原则,是辩证的指出防御与进攻两方面的相互关系防御是手段,进攻是目的,只有进攻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以很小的兵力牵制对方很大的兵力,适时转入外线,突然包围歼灭敌人一股,再歼另一股,达到各个击破敌军的进攻和"围剿",这是最积极的防御。"(二)持久战是中国革命战争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战略上的持久战,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作战,逐步削弱敌人,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后赢得战争胜利的战略。毛泽东在阐述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时曾深刻指出":国内革命势力没有聚积到足以突破内外敌人的主要阵地以前,国际革命势力没有打破和钳制大部分国际反动势力以前,我们的革命战争依然是持久的。从这一点出发,规定我们长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战略指导的重要方针之一。"彭德怀作为毛泽东为首的最高统帅部的成员之一,不仅是毛泽东持久战战略思想的忠实和创造性的执行者,而且也是这一战略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在领导红五军和红三军团开辟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就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持久性有相当明确的认识,他多次在关键时刻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战略决策,同王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彭德怀对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1937年11月,他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发表了《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几个先决问题》的著名演说。抨击了"弱国牺牲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论证了以持久战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及实行持久战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

彭德怀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制胜的战略,这是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全部因素决定的。他指出:中国今天的海陆空军的力量都远不如日本,拒敌于国门之外或一下子把敌人赶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从持久战中去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是惟一正确的结论。因为只有在持久抗战中,才能使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彭德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揭示了敌我强弱对比在持久战中演变的趋势。从政治上看,向来被认为一盘散沙的民众,将在抗战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形成钢铁一般的力量。反之,战争越持久,敌人内部的矛盾越加剧,军队士气越低落,人民的反战情绪越高涨,不啻于为自己挖掘坟墓。从经济上看,我国虽很不发达,但资源丰富,在持久战中我们的民族经济将得到发展,将树立国家的经济基础,我们有长期支持战争的能力。反之,我们的敌人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战争愈持久,敌人愈困难。从军事上看,我们能从不断的教训中提高军队质量,加强战术素养,改善武器装备水平,我们的军事力量将不断增强,敌人的力量将不断减弱。从国际关系上看,敌人将遭到愈来愈多国家的反对,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我们抗战愈坚决、愈有力量,同情我们的国家就愈多,就愈能提高我们的国际地位。总之",从任何一方面看,我们只有而且能够从持久战中,改变强弱的现势,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彭德怀在这篇文章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六条战略战术原则:第一,战略的防御与战术的进攻。彭德怀指出,持久战在战略上是防御的,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以广泛的游击战争调动敌人,分散敌人,使正规军得以采取大步前进、大步后退的战术原则,主动出击,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第二,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彭德怀指出:由于在战争全局上的敌强我弱,所以战略方面,我们还是以弱抗强;然而在战役或战术方面,我们必须求得以强攻弱,即使是在战役上自己的力量小于敌人,也要求得从战术上解决以多胜少的问题。

第三,持久的消耗战。他指出: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持久的消耗战中来解决的。消耗战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耗敌人的物力、人力,引起战局的变化,改变敌我的形势。欲达长期地消耗敌人的力量,惟一的就是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的根据地,分散敌人力量。此外就是战役战术的灵活运用,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战术胜利的发展,以求得战役胜利的展开,决不是同敌人对拼消耗。

第四,争取主动。他认为,发动群众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根据地,来分散敌人的力量,削弱和疲惫敌人,这是在战略上着眼争取主动造成战役上的各个击破,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在战役战术上则应该以主力用于突击方面,以大步进退的战术原则,深入敌人后方,攻敌要害,调动敌人,在敌后方左冲右突,破坏敌人的作战计划,争取主动。

第五,节约防御兵力。他指出,在防御的配备上应该是纵深的、据点式的、不整齐的、极其隐蔽的和独立自主的。同时控制强大预备队,适时实施反突击。

第六,统一指挥与机动。他强调,统一指挥是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之一,整个战略方针和战役计划,均须在统帅及战区高级指挥官总的意图下进行。但是不能因此而限制兵团指挥员的机动,相反,应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机动性。

彭德怀提出的敌我双方在战争过程中强弱关系相互转化的论断及促进这种转化的战略战术思想,在以后毛泽东著名的《论持久战》著作中得到系统的阐述和高度的理论概括。

四、把握战略布势的关节点谋划运筹的目的,在于主动创造一种有利于己的环境、格局和态势。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如何分布、使用自己的各种战争力量。因为在力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它所处的空间、时间位置不同,而可使自身蕴含的能量发生倍增或衰减。如在战斗中双方都力争夺取制高点,就是因为处于高位势在对抗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威力而又制约对方力量的发挥。这就是说,军事对抗不是交战双方实际力量的直接简单撞击,而是转化为势能后的功效比赛。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力量在运动中要改变其形态。实际力量虽小,但处有很好的"位势",所产生的力量会倍增;实际力量虽大,但占据的"位势"不利,只会产生小于原来力量的战斗力。因此把握战略布势的关节点,即占据对战略全局有利害关系的空间位置,把握对战争进程有决定性影响的有利战机,是战争指导至关重要的一环。彭德怀认为,把握战略布势的关节点,最集中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选择战略方向战略方向是关系着战争全局胜负的作战方向。无论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都有一个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的选择问题。其正确与否,将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战争中的"一招不慎,全盘皆输",集中地表现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因此彭德怀认为,战略谋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正确的战略方向,战争指导者必须深思熟虑,务求透过复杂而多变的战争风云,找出利于争取战争全局主动的用兵方向。总体上说主要进攻方向应选在利于我一举突破、对战争进程能产生决定性的方向,主要防御方向则应选在对整个防御体系安危相关的方向。选择战略方向的基本着眼点是:第一,着眼于最有利于扬我之长击敌之短,实现以劣胜优。选择作战方向(地区),是对战争空间因素利用的一种形式,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战争目的有着直接的联系。任何一支军队无论就其实力还是战法上都会有其所长和所短,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攻击敌人的短处,才能最有效地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长、短"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作战地域、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选择作战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说,即是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地域和环境。彭德怀认为,在敌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依托根据地与巩固的后方作战,是取得作战主动权的重要条件。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前夕,在中央红军中发生过一场战略方向的争论,即是红军去进攻长沙、南昌等大城市,还是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根据地来打,在这场争论中,彭德怀坚定地支持毛泽东"诱敌深入"的主张,表现出彭德怀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已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第二,着眼于避实就虚,以打乱敌之战略企图,改善和转换战场形势。如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敌人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这种情况下,彭德怀致电中央,提出了一个极具远见的具体建议":留五军团保卫中央苏区;集中一、三军团和七、九两个军团,向闽浙赣边区进军,依方志敏、邵式平根据地威胁南京、上海、杭州,支援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推动抗日运动,破坏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计划。"毛泽东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分析当时应采取作战方针时指出"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援助它的。此计不用,第五次"围剿"就不能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台。"可见彭德怀的主张与毛泽东的见解完全一致;可惜这个正确战略出击方向的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还被斥为"脱离中央苏区的冒险主义"。结果使蒋介石得以分而治之,先镇压了福建事变,回过头来再调集重兵"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最终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完全丧失,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第三,着眼于占领和坚守战略要点。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中,在战略区域内,都存在若干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地点。在战略进攻中,它表现为我之最有利的进攻出发地域和敌之最薄弱而又最核心的防御地带;在战略防御中,它表现为关系安危,能控制敌人主要进攻方向的地域。战略要点的得失,往往关系到战略布势的成败。清楚地认识战略要点所在,先于敌人占领它或从敌人手中夺取它,并尽最大的力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是任何一个具有战略头脑的战争指导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之所以能在华北敌后开辟战场,不断扩大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就是因为朱德、彭德怀早在抗战之初即着眼于敌后战略要点的夺占。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重建了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共同对日作战。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只以少数兵力驻守陕甘宁边区,主力开赴晋绥前线,和国民党军共同支持华北,万一国民党军放弃黄河以北,红军仍要拖住日军,坚持华北抗战。身为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思考着如何在广阔的华北战场上打开局面。出师之初,他在提出并组织八路军配合山西友军侧击平型关之敌的同时,同朱德一道,在五台山地区实地考察。1937年9月3日,朱德、彭德怀致电洛甫、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建议":河北涞源,山西灵丘、广灵地区山脉很大,地形比晋西北好,人口不少,粮食不缺。可在上述地区连同浑源、繁峙、五台、盂县、河北阜平一带创建根据地,与晋西北相呼应。这无论对现在和长远来说,都是上策。"朱、彭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建议立即得到中央的赞同。一个月以后,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敌后第一个抗日政权---晋察冀边区政府在这个地区诞生,它在战争实践中的作用正如朱、彭所预见的那样,成为华北敌后战场一个主要的支柱。

1938年2月初,日军从太原沿同蒲线两侧大举南下,同时又以大迂回的战术,用平汉路的第一军第一○八师自邯(郸)长(治)路直趋临汾,企图打通同蒲线夺取风陵渡,逼中国军队渡过黄河。面对敌人的三面进攻,朱德、彭德怀又作出一个极具战略胆识的重大决策---八路军总部向晋东南敌人后方挺进。指挥中国军队利用太行天险,建立新的抗日支点。这一举动使日军惊恐不已,即调集重兵3万余人分九路大举进攻晋东南。可在朱德、彭德怀的精心对应下,九路围攻被彻底粉碎,歼敌4000多人收复县城18座。将敌人赶出了晋东南。此后,八路军一二九师以太行山脉为依托,开辟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也一直转驻于晋东南太行山上,指挥整个华北敌后抗战,直到胜利。

(二)适时实施战略转折战略转折是战局发展中由一阶段转变为另一阶段的战略步骤。适时正确地实行战略转折是战争指导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建立在对战争力量对比变化的判断、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时机的把握等综合权衡谋划基础之上的。彭德怀认为,对战略转折的筹划和决断,既需要有对战争全局的发展状况、趋势的深刻了解及时机成熟时的果敢决断,更需要有为实施转折提前"埋下伏笔"的预谋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