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俊臣是否真有谋反之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主子武则天认为他有。来俊臣所以能成为诬告专业户,自然跟武则天有着很大关系。武则天以一介女流挑战帝王制度的男权主义,其合法性自然受到大大怀疑。为了让李唐宗室与勋臣们闭嘴,她必须要通过高压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来俊臣这个诬告者才能应运而生。
5、李德裕的幸运
朋党之争往往是一个王朝衰亡的前兆,唐朝中后期,著名的牛李党争上演,大臣们主动地分成两派,互相攻击、造谣、诬陷,为了使本党和本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他们几乎把人性的劣根性表演到了极至。在整个党争的过程中,有一人很幸运,他往往很自如地就避开了对方射过来的诬陷之箭,有时候还能借力打力,把箭射回去。这个人就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宰相李德裕。
李德裕生于公元787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他的家世很好,可谓名门望族,父亲是唐宪宗统治时期的宰相李吉甫。或许正是有这样的家世,所以,他和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他可以鄙视科举,但仍旧能入朝堂。李德裕之所以鄙视科举考试,大概还跟他自己的喜好有关系。在当时,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里面最为世俗所看重的是进士科考试,每年就录取二三十个人,大概相当于几百比一的比率。考试的内容是诗歌和对策。唐代是诗歌最繁荣的时期,那是无论在地里边耕地的农夫,还是在家里织布的农妇,一出口就是一首诗,可谓全民皆诗。比如在宪宗时,他的一位宠妃叫杜秋娘的就是凭借一首随意想到的诗打动了唐宪宗,成为最受宠爱的“秋妃”。在这种大环境下,进士科考试内容里边诗歌是相当重要的。可李德裕却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即使他的诗写的也不错,但在他眼里,诗只是业余爱好,也就是说,是工作之余的调剂品,这样的调剂品居然会被朝廷认定是进士科考试必考科目,实在是本末倒置。当他的父亲希望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李德裕就说出了心声。他说,即使考中也不能体现水平,所以,他是不会去考的。他的老父亲没有责怪他,因为官职对李家来说,实在是手到擒来。当时政府规定的做官的方法有四种,一是参加科举考试,二是凭门荫做官,三是干谒权贵,推荐做官,四是到地方长官手下帮忙,寻求上进的机会。李德裕完全可以凭第二种方法得到官职,这一点都不希奇。
李德裕先是被父亲推荐补校书郎。后来又然后安排他到外边的藩镇去做幕府。三年后,李德裕修行圆满,回到长安做了监察御史。有作为宰相的父亲铺路、提拔,再加上自身具备的政治、文化修养,李德裕前半生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从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一路高升,直到他“子承父业”成为宰相。
李德裕富于进取,在成为宰相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与他为首的李党开始在朝堂上针锋相对起来。当然,在这种斗争中,被双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手段就是诬陷。李德裕的父亲在位时,党派之争就已经开始,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朝廷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选士,李宗闵、牛僧孺在对策时,在卷子上议论时政,语句讥讽宰相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得到本来就对李吉甫不满的主考官的认同,因而把他们评为上第。李吉甫见状,立即到宪宗面前哭诉,并诬陷李、牛二人与主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便把几个主考官都贬职,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因此长期得不到升调。这说明,无论是李党是牛党,都不是正大光明的。两党之争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年后,文宗上台,牛党又通过诬陷手段将李德裕排挤出了朝廷。这一年是太和八年(834),牛党取得了长安执政权。李德裕被排挤出长安后到了地方任职。但牛党心狠手辣,想要斩草除根。他们想把李德裕置之死地。用的手段当然还是诬陷。可怎么诬陷,就成了问题。牛党的人开动脑筋,许多人坐在一起实行头脑风暴法,最终,真让他们想出了一个诬陷的入口。这个入口当然要从三年前说起。三年前,宦官王守澄诬陷漳王李凑与大臣宋申锡谋反,这自然也是捕风捉影,文宗皇帝明知道这是诬陷,可由于受到宦官们的钳制,所以只好把这位漳王贬到了地方。而漳王的家人自然也不能幸免,他的老母亲也被驱逐出了长安。巧合的是,漳王母亲被贬之地正是李德裕被贬之地。牛党的人就是找到了这个诬陷入口,他们开始捕风捉影,说李德裕在地方供养彰王的母亲甚是丰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定是有不轨之行为,因为他想借以结交漳王,想用漳王的势力来做一些不受朝廷欢迎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诬陷手法已经近于弱智了,漳王早已经被贬,毫无权力。李德裕即使有不轨之心,何必要结交他呢。但是,诬陷者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把一件完全不合理的事情说得在情在理。牛党先是要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员出面向皇帝反应这件事,文宗皇帝不为所动。牛党派出一员大将,继续反应。文宗略有所动,牛党几乎所有人联合上阵,共同向文宗皇帝诬陷李德裕。
文宗皇帝不明白,李德裕结交漳王的不轨到底是什么,牛党人士立即解释说,漳王被贬心上不平,李德裕是曾经宰相,二人在一起还能做什么,可能有废立之心。正当诬陷如云如雾在朝堂之上时,大臣路随站出来为李德裕说话,他没有为那些诬告内容纠正,因为诬告内容都是捕风捉影,本来就不好纠正。他只是说,李德裕绝不会如此,我敢以性命担保。
文宗皇帝头脑清醒,他突然预示到这是党争。所以,他拒不理会这些人对李德裕的诬告。李德裕所以幸运,全是因为接收诬告他的文宗皇帝不那么昏庸。要知道,任何捕风捉影的诬陷只需要接收者冷静地思考一下,就必能找到破绽。
李德裕再度归来后,与唐武宗一起进行了一场历史上最有名的运动,那就是灭佛。自武则天登基之后,佛教长期盛行,各地广建寺庙,寺院开支的恶性膨胀,严重损耗了唐朝国库的资财。唐武宗李炎信奉道教,他登基之后下诏废佛,作为丞相的李德裕对皇帝的这一举措竖起了大拇指。事实上,李德裕对佛即使谈不上反感,也是相当没有感觉的。
自元和后,朝廷下令禁止民间私自剃发为僧。徐州的节度使王智兴很有经济头脑。根据经济学原理,若某种资源供不应求的时候,则可以人为规定一个较高的价格而不以消费减少作为代价。王智兴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和尚名额是非常非常紧俏的资源,他便先向皇帝上书报告,说马上就是皇帝的生日了,他为了表示忠心和孝心,要修建一个坛,招募和尚来为皇上念经祈福。皇帝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王智兴有皇上的同意在手,他便到人力来市场上发布消息说,我这个地方有和尚的名额,二千大钱一个,先到先得,售完为止。
做和尚最大的好处是不用缴税,因此当时有好几口人的家庭看到只要花两千钱就可以让一个人免税,都纷纷地让自己的儿子去报名当和尚。本来徐州在淮河北面,河对面的老百姓们眼见有这种好事,也都冲了过来,一时间淮河上交通一片混乱,堵船情况严重。
这让李德裕非常反感,他赶紧向皇帝上表,说我发现王智兴把赚的钱都塞在腰包里了,但江淮沿岸一下子好多人都不纳税了,以后国家的钱粮怎么办啊;另外,淮河上的交通状况堪忧,由于人太多而且普遍素质都不高,淮河的水面上都飘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再不禁止这种行为,估计以后我们又得投入巨资去治理淮河了。皇上一听觉得很对,赶紧下诏禁止。
另外一次是,亳州的和尚宣称他们发现一口可以治病的泉水,号称圣水。周围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家虽然都没有试过,不过都相信这水的确很有灵效。结果南方的人便每十家选出一个代表去取水,每斗水三十千钱。李德裕听说后,立刻让人把那几个和尚抓了起来,他说,以前吴国有圣水,宋国、齐国有圣火,但最后证明都是假的。你们不好好去念经,居然还想来骗人,简直岂有此理。
武宗所以讨厌佛,是因为他信奉道教,妄图长生,而且大量僧侣的存在让国家失去了很多税收,这就让他有了灭佛的决定。
灭佛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经过皇帝与丞相的联手,先是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财产。接着又下令限制每个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这么一来,僧侣的数量被控制住了,只可能减少而不再可能增加;另外不能蓄养奴婢的禁令也让僧侣们很不爽,他们实在忍受不了没有丫环小厮侍候的生活,于是就回家娶老婆去了。结果,这两个法令下发之后僧侣的数量急剧减少。
三年后,武宗眼见佛教势力越来越弱了,同时中央也很需要用钱。他决定给佛寺与最后一击。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的全部还俗,后来觉得40岁还很年轻,便改为50岁,最后干脆命令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官方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
和尚们都还俗了,即使剩下几个也是老态龙钟,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成问题。为了让他们互相有个照应,武宗下令裁并天下佛寺。每个州只能留一座寺庙,如果寺院破落不堪,就全部废毁。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个寺庙,每寺留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30人。如此一来,天下一共拆除4600余所寺庙,26万多僧侣还俗。
没了寺庙,没了和尚,那么僧侣名下的奴婢就获得了解放,寺庙名下的田产则堂而皇之地成为国家的财产。这一来,国家凭空多出了膏腴的田几千万顷,国家新增15万多纳税人口。
李德裕在灭佛运动中出力最多,或许是报应,武宗一死,牛党再度归来,势力不容忽视,李德裕感觉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不但他的对手实力大增,而且新上任的皇帝宣宗也不是很喜欢他。诬告再次向他袭来。
李德裕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找来了一位和尚,询问自己的吉凶祸福。
这个和尚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就对他说:“请你结坛,供奉佛像,我坐坛三日后,才能告知。”李德裕老老实实地照办了,三日后,和尚说:你即将有大的灾祸,应该到南方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避难。
李德裕大怒,把和尚训斥了一番。并问和尚说,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话。
和尚指着地上说,从这儿挖下去可以挖到一个石匣,你试试就知道我说得是不是真得了。
李德裕果然挖到了石匣,他又让人找来了和尚,让和尚再帮自己看看。和尚又坐坛三日,跟他说,你南行的时间,不过旬月之间,无法躲过。
李德裕很郁闷,说在我有生之年还可能回来吗?
和尚掐指一算,说,没问题,你一生应该吃一万只羊,现已吃九千五百只。你在南方吃不完五百只,所以会北还,归来后继续吃。
李德裕面色惨然地说,师父果然神妙。我过去梦见在晋山中,十多个牧羊人对我说,这上万只羊,都是供你一生吃的。可见冥冥之中,确有天意。
过了十几天,振武节度使派人送给李德裕五百只羊。李德裕收下羊后,忽然想起和尚的话,心中大惊,赶紧找来了和尚。
和尚长叹道,羊数凑足了,你恐怕没法回来了。
李德裕可怜巴巴地问道,我不吃这些羊,还能避免吗?
和尚摇了摇头,说,羊已收下,那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