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30259300000010

第10章 沙丘谋变——让赵武灵王理想破灭的权力转移(2)

于是,有一天,他找到赵章,在一阵嘘寒问暖后,终于把泪流了下来。并且,他想了一个让大儿子也很高兴的办法。

第二天,他找来他的另一个儿子赵胜和相国肥义,把自己要把赵国一分为二、赵章与赵何同称王的想法说给了两人听。肥相国有点恼,生气地说道:“原太子已经废掉,新王已经继位,事情已经到了这一田地,主父您就应努力来维持这种关系,您不能把国家当成土豆,说分就分啊!”

赵胜也跟父亲说,“父亲当初废太子章就已经错了,您现在还想一错再错吗?”

赵雍糊涂了,就想一错再错下去。这位在军事上创造了无数功勋的“太上皇”错误地将一国的军事当成了整个国家的政治,他愚蠢地认为控制了国家的军队就控制了一切,我们说,这是绝对错误的。

就在这一年,也就是赵章被封到代地称安阳君的前295年,赵雍“一国两王”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关系着赵国百年命运和赵雍本人命运的“沙丘谋变”就发生了。

公元前295年,主父赵雍让国君赵何和安阳君赵章陪他到沙丘游览。事实上,这是赵雍一次有目的的游览。他是想通过这次游玩的机会实现他“一国两王”的计划。既然在朝堂上有大臣反对,那他就把这一计划放到朝堂外来讲。旅游的作用不仅仅是修养身体与放松心情,还是许多政客解决一些棘手问题的最佳方式。

当时,赵雍与赵何的行宫相距四里,而赵章的行宫正在两人行宫的中间。在这段时间里,赵雍经常和赵章在一起,所谈内容虽然历史没有记载,但赵章肯定从父亲的言语中得出一个信息:自己的好日子可能要来了。

但是,他的等待并没有等到结果。因为就在一天晚上,他的智囊田不礼向他提出了不需要等待下去的建议。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自信的认为,这一次是杀掉赵何的天赐良机。他们的想法完全正确,因为是出来旅游,三方都没有带多少军队,谁要对谁先下手,都有取胜的把握。

田不礼,这位一心想要恢复贵族特权的齐国人积极非常,他说:“赵何那小子,远离首都,他行宫守卫的力量,十分薄弱,不堪一击。”

赵章不想太卤莽,提出了心中的疑惑道:“他的守卫虽然很少,但我们的人也不多,一旦打起来,如果不能成功,我们就完蛋了。”

但田不礼已经疯了,他丧失了最基本的聪明与理智。他那天晚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杀掉赵何,只有杀掉赵何,才能拥赵章为王,赵章为王,他必是相国,“我们可假传太上皇(主父)的命令,声称有紧急事故,召唤赵何晋见,赵何必然经过我们营地,我们就伏兵截击,一刀杀掉。”

赵章听了谋士的话,冷汗直冒,如果计划一旦成功,他杀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弟弟,还是一国之君,他发抖:“杀掉国王,如何善后?”

田不礼回答:“只要杀掉赵何,再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届时再假传太上皇旨意,号召军队。那时候你是王位的唯一继承人,谁敢违抗?”

如果单从田不礼的话来看,有理有据,绝对可行。赵章并不聪明,但也不傻,他知道这是他翻身的唯一的机会。于是,他同意了田不礼的方案。

但是,他们只做到了知己,却没有做到知彼。当两人派出假冒太上皇赵雍的使者到达赵何的行宫传假消息时,侍卫官高信想起了相国肥义告戒过自己的话:任何宣召国王的命令,都要先报他知道。

他立即找到肥义,说,“主父那边派人来说,主父得了重病,要国王赶紧过去。”

肥义警觉起来,“怎么可能,太上皇御体,一向康健,而奇怪的是恰恰深更半夜发病呢?这件事有点蹊跷,必须慎重。”于是他来见国君赵何,把主父得重病的事说了一遍。赵何就要去看。肥义拦住他,说道:“您先慢。您别忘了安阳君也在,如果我们现在赶过去,必定要经过他的行宫。”

赵何道:“依相国之义呢?”

肥义皱眉道:“此事很奇怪,我想到一个办法,由我带着大王的护卫,先行前往,如果有变,我首当其冲,你们可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如果平安,大王再去,也是一样。”临走前,嘱咐高信曰:“你和侍卫军要加强戒备,紧闭宫门,除非特殊情况,千万不可打开。”

结果可想而知,当肥义和他所带的皇家护卫走到赵章行宫时,全被田不礼埋伏的士兵击杀。杀声震天,赵何行宫里的侍卫开始了准备,准备迎接大敌前来。

赵章和田不礼发现杀错了人,眼红心跳,索性直奔赵何行宫而来。如你所知,即使赵何行宫没有准备,他们都没有把握攻下,现在有了准备,他们当然就更没有办法攻下了。

正在两方人马杀得声闻于天时,远在都城的赵雍的叔父赵成与太传李兑各率一支军队,赶来沙丘保驾。他们在邯郸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结果一到,真的就碰上了兄弟二人在厮杀。两股军队的加入把赵章打得大败,赵章在田不礼的建议下跑进了主父的行宫。赵雍看到满脸是血的大儿子,赶紧就把他藏了起来。

李兑和赵成杀掉田不礼后,发现少了赵章。沙丘这个鬼地方根本藏不住人,傻子都能猜出赵章在哪。两个人带着军队就冲到了赵雍的行宫前,希望赵雍交出叛贼。

赵雍瞪着眼睛,想发威。但李兑和赵成都不理他,因为他已经不是国王。两个人在行宫中只一搜就搜出了赵章,就地斩首。然后,又全部撤出了行宫,听着赵雍在里面嚎啕大哭。

赵成听到主父的哭声太过于悲凉,脑子里闪过一丝不祥的念头。他对李兑说,“我们今天做的事真是惊天动地,冲进了主父的行宫,又当场杀掉了他想要保护的赵章。你听他现在哭得惊天地泣鬼神,他回到都城,能放过我们俩吗?”

李兑立即开始紧张起来,并且害怕得发抖,“如何是好?”

赵成想了一想,一横心一咬牙,“让他永远都不能回都城。”

于是,两个人不撤兵,并发布告示,主父行宫里的人都有造反嫌疑,最后出来的就杀掉,先出来的赦免。

赵雍本来就没有带多少人,经过赵成与李兑这一手,行宫里转眼之间只剩他一个人了。

我们知道,赵雍遇到了他此生第一次无法克服的困难,没有人帮助他,当他也打算出宫时,宫门已在外面反锁。几天后,宫中粮食吃尽,赵雍开始挨饿。就在饥饿难忍时,他爬到宫墙上向外哀号,许诺他从此不问国事,哪怕是做一平民也可以。

赵成不相信他,李兑也不相信。最后,赵雍爬到树上搜索一些鸟蛋充饥,又支持了一月有余,鸟蛋终于吃完,也没有鸟再回到那里下蛋。赵雍无奈之下只好饿死在寂无一人的空屋之中。

一代英雄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赵成与李兑两个混蛋在三个月后进入行宫,他们的主父的尸体已经被老鼠和蚂蚁啃了个净光。

在围行宫过程中,那位他亲生的儿子、赵国的君王——赵何没有伸出援手来救助父亲,所有士兵也没有救这位英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王,他们只能听王赵何的指挥。

从以上可以看出,赵雍并不聪明,错误的决策,错误的行动,把他自己一步一步地推向深渊,在最后,他带着少量兵马去行宫,还带了两个危险的儿子。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往往都会取得大成就,也会犯下大错误。如果我们回顾这位赵国、甚至是战国时期最具英雄气概的国王,我们就会发现,他的错误其实在废掉大儿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这中间饿死的人数不过来,身为一国之君而饿死,赵雍真有想空前绝后的意思。但他达到了“空前”,却没有“绝后”。许多年后,南朝梁的一位皇帝梁武帝也被活活饿死了。

事实上,赵国历史拐点的机器在赵雍成为太上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行了。但还有把这一拐点拉到正位的可能,不过,理想家赵雍没有把握,最终,赵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如他那样的君主。赵国在“一蟹不如一蟹”君主的维持下,最终不但没有称霸,反而被秦国所灭。

一份史料表明,如果不是后来的赵括愚蠢如猪,决定赵国,其实也是秦国的长平之战一定是另外一个结果。我们要知道,赵国自赵雍死后,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没有进步过。而秦国却一直在前进。

也就是说,在赵雍时代,赵国就有实力与秦国一决雌雄。并且,胜算的把握非常大。不过,这一切都是假设了。赵雍死掉了,他想要灭秦的理想破灭了。在今天看来,赵雍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亡,看似可笑,其实质却是可悲的。于他自己,于历史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