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30259300000003

第3章 奴隶转身——决定商亡周兴的牧野之战(2)

但两年后,这三个人陆续被纣王清除出朝堂。当姬发派出的间谍把这一消息带回来后,他欣喜若狂,可他仍旧犹豫不决,接着,又有间谍带回来消息说,商朝军队的主力去征讨东夷了。他这才下定决心“吊民伐罪”。

所谓“吊民伐罪”,通俗来讲就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替人民完成他们心中的理想。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煽动性与“合理”性的成语,姬发能用这个成语,就证明他智慧不凡。据说,当他出周国时,被很快就要成为商朝遗老的伯夷与叔齐拦住了,两人说:“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

这两句话简直就是利箭,但姬发假装听不明白,让手下人放了这二人。

确切地讲,姬发出发前就有了八成的把握可以革命成功。这当然是他“知己知彼”,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商朝的主力部队没在朝歌。而有两成没把握,是他很担心纣王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的确不是凡人。

商朝从第一个王汤至最后一个王纣,历十七世、三十一王,约六百年。这个王朝的特点很有意思,整个商朝百姓都尊敬鬼神,迷信至极,无论什么事都事先占卜,然后行动;他们喜欢迁徙,迁都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商朝人爱好狩猎,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农业发展并不健全;商朝人还嗜酒如命,整个商朝人仿佛都沉醉在酒中,无法自拔。

纣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至少我们知道他是个陷在酒池肉林里无法自拔的人。在广大群众的印象中,此人与夏桀一样是个昏王暴君:他听信佞臣费仲、尤浑的谗言,纳妲己(传说此人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朝欢暮乐,荒淫酒色,建酒池肉林,与脱光了的男女整日整夜嘻戏,他还造炮烙,设虿盆,处死贤臣,逼反大将。最终,他的荒淫残暴激起了各诸侯及本朝文武和庶民的愤慨,姬发以“万民之主”的身份站出来,将他逼得坐化了。

但是,也有人对他颇抱不平,此人就是毛泽东。建国初,他沿黄河巡视,在河南安阳古城殷墟时,他对随从人员说:“殷纣王有本事,是个能文能武的人。”后来,他又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六年后,他接见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等人时谈到了河南安阳的事情,说:“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汗奸……给纣王翻案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

那么,纣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想要知道这一点,就必须从姬发在牧野之战前的誓师词谈起。誓师词大致有三条,第一条是说纣王听信宠姬谗言。纣王宠爱的妲己并非是《封神榜》里的那只狐狸精,从零星的史料来看,这位妇女的才智颇高,很能为纣王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果不是商朝灭亡,此妇人很可能成为隋朝的独孤皇后和唐朝的长孙皇后一类的人物。

第二条是说纣王不祭祀祖宗,这一条简直可以把纣王打进万丈深渊。商朝是个迷信成风的朝代,这种迷信的最主要一条表现就是祭祀祖先。纣王却认为这是扯淡,许多人都有这种所谓的宗教神学欺骗人民,甚至操纵和控制了他自己和世俗贵族,成为国家政治上的掌权者。纣王不但取消了祭祀祖先,还将一切他认为是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迷信”事情统统废除。

第三条是说纣王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这一条就是姬发的不对了,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时的商朝形势由不得纣王不这样做。

商朝之所以屡屡迁都,是由于周边环境恶劣。整个商朝都处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在它的西北地区有鬼方、周、吉方、土方和羌方。在东南有夷方等比较强大的部落和方国。这些方国和部落的领导者与商朝为敌,不断地派军队侵扰边疆,进行掠夺。商朝为了反击侵略,同时也为了扩大政治势力,就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掠夺俘虏,作为奴隶来源的补充。到了纣王时代,这一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商朝的政治基础,其疆域也因此不断扩大。

纣王秉承了商朝大王的一贯作风,经常亲率军队,南征北战,开拓疆土,镇压所属方国和部落的叛乱。但是,当他在全力对付居住在晋陕间太行山地区的黎人叛乱时,逐渐强大起来的东南夷族乘机侵扰商朝边疆,威胁商朝的安全。面对这种情况,纣王亲自指挥军队南下,对东夷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一年后,他终于打败东夷,俘虏数万人,迫使东夷降服。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这段话的注解。

由上可知,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但不容质疑的一点就是,纣王的确在品德上有许多缺点,这样的缺点放到普通人身上还不会有太大的危害,若是一国的首脑,问题就很大了。所以,对纣王的恶评,即使是周朝人所讲,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历史上许多人都是这样,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做出一两件好事或是一两件坏事。只不过比重不同罢了。而后人在分析历史人物时往往采取了“取我所用”的方法,如果想证明他是好人,就不提他曾干过的坏事,哪怕是众所周知的天大的坏事;如果想认定他是坏人,就干脆抹去他曾做过的好事。

这种评析人物的方法说当然不公平,但世界上又有几件事是公平的呢?正如牧野之战的结果,可以说,完全就是不公平的。

四:

很老的历史学家大概都有一个毛病:发生了的事,先不管是怎么发生的,他就认定这是必然的。如果按照很老的历史学家的理论,我们就可以得出姬发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了。他们说: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战线的积极效果。其次,正确地选择了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地统率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而使商朝军队在战略、战术上均陷于劣势和被动,未暇作有效的抵抗。第三,适时展开战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宣布作战行动要领和战场纪律,鼓舞士气。第四,在牧野决战上,指挥得当。

而对于纣王一方,按照上面的“毛病”,应该是分析如下: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另外就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最后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所以,在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

但是,如果不是那些奴隶在战场上华丽的转身,上面那些所谓的“必然”纯粹是意淫。中国古代的许多军事著作都有关于一场战役的论述,究其思想,虽然有许多政治因素与团结因素起作用,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往往是战场上的一些偶然因素。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那群奴隶没有转身,而是倾力向前,别忘了,这群奴隶中大部分都是当兵的。他们的战斗力未必就比周军差。况且,在人数上他们要远远大于周军。即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周的实力远远不及商朝,这从军队数量上就可以看出。姬发拼死拼活,四处招兵买马才凑出了四万五千人,而商朝仅在一天内,就凑足了17万。我始终怀疑,姬发在看到商朝的17万大军时到底还剩了几分必胜的心。

假设毕竟只是假设,也只能假设。牧野之战发生了,周取得了胜利。此战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那群奴隶的转身则成了历史的拐点,这一拐点赋予了历史极为重大的意义。

奴隶如果不转身,这场战役虽然不能胜负立判,但至少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如果纣王能拖住姬发,待商军主力回朝歌后,姬发很可能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

与其说牧野之战是一场出人意料的战役,倒不如说是姬发的一次赌博。结果,阴差阳错之下,他赢了。

如果商朝没有被外部力量所灭,凭着纣王的本事,完全可能将奴隶制社会的时间缩短,在这方面,周朝用了八百年时间才由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