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萧劲光传
30311300000006

第6章 在大革命洪流中(3)

撤围之后,部队经过短期休整,总结了两次攻打南昌的经验教训,再次发起进攻南昌的战斗。第二次攻打南昌未克,说明了切断南浔路的重要。此次战斗,总司令部决定首先在南浔路进行决战。兵力部署是,把第二军两个师均放在南浔方向,第五师协同第十四军攻击抚州,切断南抚之间的联络,以六师渡赣江,经松溪、万寿宫,参加南浔路总攻击。六师的具体任务是攻击牛行车站。双方都清楚这场战斗的重要,倾力相搏,争夺十分激烈。萧劲光和戴岳、米柳史顾问均在前线,身前身后枪弹不时飞落,他们毫无所惧,镇定自若。经过一个星期的浴血奋战,坚守牛行车站的敌郑俊彦、张风歧部招架不住,败下来,六师占领了牛行车站。是时,南浔路已被友军层层截断。南昌城内的敌人见增援无望,败局已无法挽回。便于一天夜晚偷偷渡过赣江,连夜向东北方向逃窜。

这里出现一段插曲。敌人败逃后,第六师奉命为先遣追击队渡江跟踪追击。部队日夜兼程,穿过鄱阳湖的河道港汊,在涂槎地区追上了慌不择路的郑俊彦、张风歧部。这时白崇禧率部也赶到涂槎。由于第十八团团长刘风行动迟缓、贻误军机,郑、张所部两万余人及其枪械,均被白崇禧抢先悉数缴去。白崇禧发了大财,喜出望外,戴岳十分恼火。萧劲光也第一次领略了白崇禧。

经过一个月的拼搏奋战,南昌城终于在11月8日被攻破。

此次战斗中,第二军功不可没,戴岳、萧劲光所率之第六师官兵表现尤其突出。战后,北伐军总司令部以《第二军最近之战况》为题,发出战况通报,表彰了第二军,第六师,同时充分肯定了政治工作在战斗中的作用。通报中写道:“下级及士兵的精神颇锐。从两月的作战精神看来,下级干部及士兵确有牺牲精神,则十分之九是政治工作的力量。”

四、黄华山留下北伐战争的“见证”

南昌攻克后,北伐军损失较大,难以马上东进攻取江苏、安徽,北伐军总司令部遂决定派第六师与第十四军南下,策应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等部,共同截击福建军阀周荫人部。

周荫人十分狡猾。在南昌方面战事紧张时,他改变了援赣计划转而进攻广东,妄图趁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之际袭击其后方。迫使国民革命军于10月初在福建开辟战场,由何应钦率第一军等部投入战斗。由于第一军排斥了共产党员,所以战斗力很弱,结果被周荫人打得大败。后来因周荫人部内部分化,一部分人投向北伐军,周才不得不将部队撤回福建,寻机向浙江撤退。

11月底,第六师接到命令,萧劲光就与戴岳一起率部沿临川、资溪、光泽、邵武挺进,由建阳直趋建瓯。

12月中旬,副师长朱耀华率第十六团为先头部队抵达建瓯。守敌发现北伐军兵力有限,遂调整部署,企图顽抗。发现这一情况,萧劲光征得戴岳同意,亲率特务连突进城内,大造声势。待造成了一定影响,陆续到达的北伐军官兵部署停当后,萧劲光派人大胆地把“最后通谍”送至守城部队指挥所,明令守城部队必须在四小时内缴械投降,否则将“与城俱粉”!敌人见北伐军已进城,不知虚实,顿时不知所措。慑于北伐军的巨大影响,乖乖地投降做了俘虏。

与此同时,第十七团在党城截击敌人也大获全胜,歼灭闻风而逃的军阀部队三千多人。第十八团在政和一带截击北逃浙江之敌,歼灭了大量敌人。但由于刘风指挥失误,致使周荫人亲率的一部得以从松溪、政和窜入浙江境内。刘风一再不听指挥,贻误战机,且政治上反动。萧劲光遂与戴岳商量,撤了他的职,由副团长代理团长。

北伐军进闽后,攻城夺地连连得手。在形势的威压下,闽北军阀部队何麓昆部主动提出与北伐军洽降,三千余人接受收编。至时,闽北军阀部队除少部分随周荫人逃脱外,均被歼灭。第六师威武雄壮地开进了建瓯城。

进入建瓯后,六师师部驻进了一个美国人主持的天主教堂。部队明令“约法三章”:不拉夫、不筹饷、不强住民房。进城当天,萧劲光便指挥部队逮捕了伪县长,解散了欺压百姓的保安、警察武装。并立即着手帮助地方筹建党部,建立县行政委员会。几天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发动群众,师政治部在城北广场召开了北伐军胜利进军庆祝大会。会上当场枪毙了一个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首恶官吏,群众拍手称快,人头攒动的会场一片欢呼。

在群众欢呼声中,萧劲光作了即席讲演。他说,自5月份北伐军先遣队进军湖南开始,于今不过半年的时间,湖南、湖北,江西,我们福建,三路大军在各自战场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吴佩孚的部队被击溃,孙传芳的主力部队被歼灭,长沙、武昌、南昌等许多城市重镇、交通要道,被北伐军占领。这是党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只要我们团结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团结起来,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军阀、官僚,统统都会被打倒,帝国主义势力统统都会被打倒。劳苦大众就会过上自由、幸福的好日子!

萧劲光慷慨激昂的演说,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欢呼声。

第六师在建瓯驻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萧劲光带领政工人员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以一名加入了国民党的共产党员为主要负责人,组建了县党部;建立了县工会、农会、商会、学生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取缔奸商的斗争;帮助县行政委员会拟定了给工人、职员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方案,等等。1927年1月底,第六师奉命撤离福建北赴浙江,参加杭州会战。

临行前,萧劲光主持召开会议,与戴岳一起向地方各界人士告别。各界代表执意挽留,依依不舍。萧劲光非常动情地与代表们一一握手告别。他说,从感情说,我们也希望留下来。但是不行啊,北伐军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还要打仗。现在建瓯有了一个不错的局面。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保卫胜利的成果,今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最后,萧劲光宣布,以师部的名义捐款2000元,倡议在黄华山建设一个公园,以扩大北伐的影响,留作纪念。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界代表的一致赞同,当即报以热烈掌声。第六师撤走不久,在县行政委员会的主持下,公园很快建成。于今近80年过去了,作为北伐战争见证的黄华公园几经修整,依然在黄华山的浓荫翠绿中迎接着八方游人。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战斗、生活交往,萧劲光了解了戴岳,戴岳也认识了萧劲光。年轻的党代表不嫩!他不仅政治工作内行,做得有声有色,且胆识过人,有勇有谋。戴岳看得出,近半年来,连开始对政治工作耿耿于怀、对“娃娃党代表”不以为然的几个营、团官佐,也在说萧劲光的好话,主动接近萧劲光。想到这些,作为军人,戴岳对萧劲光不能不佩服,但不免有点妒忌和担忧:照此下去,部队听谁的?还是我的六师吗?

时过不久,戴岳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一个得力心腹调进了师政治部。据说,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加强政治部的工作,二则也为了锻炼这个军官。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意思,戴岳没有讲,萧劲光也不问。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五、紧要关头要坚决听从党指挥

1927年3月初,杭州被北伐军攻占后,第二军挥师北上,经宣城、高淳、溧水,冒雨奔袭南京。24日晚,第二军与程潜率领的第六军先后攻入南京城。

攻占南京后,第六师担任了南京西部地区的卫戍任务。

一天下午,萧劲光与戴岳率特务连在城内巡视,维持秩序。至下关,驻守的卫兵报告说,蒋总司令的兵舰泊在下关码头。

作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时下大权在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既然到了南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萧劲光他们一面立即报告军部,一面赶到下关江岸。港内停靠着警备森严的“楚同”号炮舰。戴岳随即请卫兵通报,请求上舰晋见。

戴岳、萧劲光走进军舰会议室庄重地敬礼,蒋介石端坐着微微点了下头,一边招呼他们坐一边淡淡地问:“你们辛苦了。南京秩序还好吧?”

“还好。”戴岳回答,“我们刚听说总司令到,已报告军部,鲁代军长马上就过来。”

“不必啦,不必啦!我有急事去上海,路过这里,很快就走。请转告你们军长吧!”

蒋介石下逐客令了。戴岳、萧劲光便起身告辞。

他们跨下跳板,远远看到鲁涤平及四师师长张辉瓒、党代表李六如等二军的将领们,正急匆匆向江边赶来。这时,“楚同”号炮舰已迅速启航了。

听了戴岳的汇报,望着渐渐远去的军舰,鲁涤平脸上掠过疑惑不快的阴影。他清楚自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作为代军长,一路攻城略地,连战皆捷,是尽了力的。明知第二军就驻在南京,军舰泊在下关码头连面都不照一下,什么意思?二军怎么了?鲁涤平真切地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萧劲光想得更多。一年多来,他已逐步了解了国民革命军内部的层层派系关系。第二军军、师领导层早就有“蒋对我们二、六军不放心”的说法。在广州时,党内党外对“中山舰事件”议论颇多。北伐以来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更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不久前与鲁涤平、戴岳谈起国民政府打算迁都的事,他们就怀疑蒋介石有可能叛变。此次对第二军如此之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4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彭述之突然从上海来到南京,找到了萧劲光。他与萧劲光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同学,并且是萧劲光的入党介绍人、学生党支部的负责人。见面后,彭说有要事传达,要召集当地党的负责人开个会。这时第二军党代表李富春不在南京,萧劲光就把第二军的李六如、方维夏和江苏省委书记谢文锦等人召集到距部队驻地不远的一个旅店,听彭述之传达了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他首先介绍了上海的形势,说上海工人阶级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已经取得胜利,但帝国主义妄图从内部分化我们。估计蒋介石可能叛变,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并说党中央有信心、有把握控制局势。但对如何应变、军队和各地党组织应该怎么办,一句话也没有。听了彭述之的传达,联想到几天前见到蒋介石的情况,萧劲光意识到形势的复杂和严峻。但到底会怎样呢?

不几天,事情就完全清楚了。怀着政治野心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蒋介石,到上海后,很快和上海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纠合在一起,投入了帝国主义的怀抱。在美英帝国主义和上海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蒋介石紧锣密鼓地展开政变准备:首先假北伐的名义,命第二军撤出南京,“渡江追敌”。接着,寻衅缴了程潜的第六军两个团的枪,并以“清党”为名,对第六军进行改组。尔后调嫡系何应钦的第一军进驻南京。与此同时,委派是时尚能俯首听命的北伐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以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执掌江苏、浙江两省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