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海军各大单位于1955年前后,都根据部队战术、技术训练的进展情况,适时地组织部队开展了实兵演习。由于部队组建早晚不同,参战经历不同,实兵演练的部署要求也不一样。各舰队、基地,海军航空兵的实兵演习都经历了战术背景由简单到复杂、演习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开始多为单舰、单兵种的演习,以后逐步发展到多舰只、多兵种合同训练。这期间,开海军实兵演习先河,影响比较大的,如青岛基地潜艇部队指挥员傅继泽,率领4艘潜艇进行的转移基地训练;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和政治委员康志强,率领62艘舰艇进行的大编队海上航行训练;南海舰队司令员赵启民率领20艘舰艇进行的远距离航行训练等。其中,海军参加的规模最大、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是军委于1955年11月在辽东半岛统一组织的大规模抗登陆军事演习。
此次演习,是解放军建军以来举行的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大演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演习由军委训练总监部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演习总导演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任总导演,总参谋长粟裕及有关方面领导陈赓、邓华、甘泗淇、萧克担任副总导演。总导演部下设陆、海、空三个导演部。参加演习的部队有陆军1个兵团、4个军、1个机械化师的机关和部分部队,海军、空军的部分建制部队,总兵力达4.8万人。全军各部队800余名高中级干部云集旅顺,随演习部队一起作业和参观见学。苏联、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的军事代表团应邀参观了演习全过程。
这时,从苏军手中接防的旅顺基地组建刚刚半年。一方面,肩负把守京津门户重任的海军部队,亟需熟悉战场,熟悉辽东半岛这一海军重要防线,另一方面,有如此多的陆、空军部队参加的接近实战条件的大规模演习,对海军部队教育训练是难得的考核和锻炼。接受任务后,萧劲光当即决定亲自参加,与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分别担任海军导演部司令员、参谋长,领导、组织海军部队参加演习。
为使海军在不影响战备执勤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一些部队参加演习,海军党委对参演部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经反复研究、讨论,征得军委批准,最后确定的海军参演部队是:东海舰队护航舰6艘,火箭船2艘,登陆舰6艘;水陆坦克36辆,陆战队1个步兵营。编队由东海舰队参谋长马冠三率领;青岛基地参演的兵力有,驱逐舰2艘、潜艇4艘、登陆舰2艘、登陆艇8艘、扫雷舰2艘,编队由潜艇支队支队长傅继泽率领;航空兵参演的兵力有,航空兵第三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一师各一部;旅顺基地参演的兵力,包括鱼雷快艇22艘、护卫舰2艘、护卫艇9艘,布雷舰1艘;海岸炮、铁道炮、高射炮部队等,总计22个连,另有1个探照灯连、1个警卫营。此外,基地还派出潜水工作船和其他辅助船,担负演习部队的后勤保障任务。为熟悉战场,了解演习全局,旅顺基地司令员罗华生、副司令员刘昌毅、邵震,副政委宋景华等军政首长,以及基地司、政、后机关业务部门的主要干部均直接参加演习。按最后参演兵力统计,海军部队实际参加演习的官兵约七千五百人。
演习课题是: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诸兵种合同抗登陆作战。设想背景是“蓝军”在濒临中国的西太平洋重要地区、港口、机场集结了陆、海、空军重兵集团,准备同时向中国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实施大规模联合登陆战役,而以辽东半岛为登陆的主要突击方向。其目的是攻占战役登陆场,夺取中国渤海沿岸重要港口,开辟陆上战线,进而向北京方向进攻。在演习整个过程中,海军部队始终是“主角”,特别是舰艇部队,各个阶段都有重要任务。考虑到这一点,萧劲光令海军各部队均提前一个多月,于9月下旬先行到达旅大地区,按实战要求做好演习准备工作。为避免因技术、战术问题影响与陆、空军部队的协同配合,海军导演部于10月6日至11月3日,先后自行组织了四次各有侧重的实兵演习。
11月6日,海陆空三军抗登陆演习正式开始。整个演习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科目是登陆、抗登陆。海军部队扮演“蓝方”运输队以登陆舰运输一个陆战师的兵力,在其他的水面舰艇组成的支援编队和警戒分队的协同下,以海军航空兵为掩护,于预定地点强行登陆。“红方”海军岸防部队、高炮部队协同陆军、空军部队实施抗登陆打击。其间,进行了第一次模拟原子弹对陆地的冲击,形象逼真;第二阶段科目为海上阻击作战。海军导演部组织扮演“红方”的海军主力部队,出动潜艇、鱼雷快艇、海军航空兵等,在海上作战,对“蓝方”运输队实施打击。
演习进行了十天,参加演习的海军部队,普遍受到了锻炼。各级指挥员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检验了部队战术、技术训练的水平,摸索和积累了在现代战争中各兵种之间、前方和后方之间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经验,并初步学得了一些在原子武器和化学武器条件下抗登陆作战的组织与实施知识。特别是旅顺基地,组建起来仅半年的时间就参加了这样大规模的演习,不仅全面锻炼了部队,而且促使各部队认真地研究了辽东半岛的军事地理和海区情况,对海上潮汐、气象、锚地、敌人可能登陆的地段也有了初步了解。这对于加强旅大地区的防务,保卫辽东半岛,保卫首都的重要门户,都有重要意义。
演习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罗荣桓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龙云,军队高级将领黄克诚、粟裕、谭政、陈赓、王树声、许光达,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人杨尚昆、习仲勋、王首道、黄敬、赵尔陆、吕正操、章伯钧等,都亲临现场观看了演习。演习结束,萧劲光陪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坐着“鞍山”号驱逐舰检阅了参加演习的部队,观看了鱼水雷轰炸机低空投放鱼雷表演。之后,刘少奇、邓小平,还视察了旅顺基地参加演习的潜艇、水面舰艇和岸防部队,乘坐着“长春”号驱逐舰巡视了旅顺口军港和辽东半岛海域的防务。在视察“鞍山”舰和402潜艇时,刘少奇、邓小平应官兵的要求先后两次联名题词:“同志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奋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此次演习后,萧劲光组织海军部队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他自己也总结了参加演习的体会。在笔记本上他这样写道:“对海军部队来说,参加这次演习获得成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部队的军事训练大大提高了一步,部队的战斗力也提高了一步。这也就有力地说明,在和平时期,以军事训练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部队战斗力强弱的基本标准是正确的。我们只有狠抓部队的战术、技术训练,才能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由于萧劲光等海军首长重视,随着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文化大革命”前的一段时间里,海军各部队在一定战术背景下进行的实兵演习开展的红红火火,有生有色。这些演习,有时是首长、司令部的演习,有时是部队单方面的演习,有时是红蓝双方进行的对抗性演习。1957年,旅顺基地组织舰船27艘、飞机15架和5个岸炮连,进行了考核性实兵演习。1958年,南海舰队以实战为背景组织由舰艇、飞行部队参加、规模不等的多次登陆作战训练和实兵演习。1959年,青岛基地组织了为期10天的大编队对抗性训练,参加的兵力,有战斗舰艇65艘,辅助船22艘,飞机63批213架次。这一年,全海军参加登陆作战训练的舰艇达279艘,飞机凡是完好可以飞行的,都参加了训练演习。1960年,海军各级进行规模较大的实兵演习达61次。除了海军部队自行组织外,许多部队还参加了战区组织的实兵演习。通过战术背景不同、规模不等的实兵演习,有效地锻炼摔打了部队,也锻炼提高了首长、司令部,各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组织实施战斗、战役的能力。
四、人民海军首次海上大阅兵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日。至时,人民海军已成立八年多,初具规模。为了检查海军部队的装备建设和训练情况,纪念建军节,萧劲光向军委建议,“八一”前后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请中央领导检阅海军部队。军委很快答复,同意了萧劲光的意见。
当时,海军北海舰队虽尚未成立,但青岛仍不失为年轻的人民海军比较集中的地区。自1950年下半年起,在这里陆续诞生了新中国海军的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炮兵部队,并陆续成立了海军快艇、潜艇、炮兵、航空等兵种学校。到1957年,军港设施逐步配套,军用机场也已修建完工。在这里阅兵,无须作大的兵力调动,即可以检阅海军所有兵种。接到军委同意举行阅兵式的通知,萧劲光一边令业务部门迅即下达任务,一边动身赶赴青岛。七八年来,中央、军委首长一直关注着海军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各个方面支持海军发展,是该认真作个汇报的时候了!
7月12日,毛泽东结束在华东地区杭州、上海等地的巡视到达青岛。先期抵青的萧劲光即刻前去看望。毛泽东在海滨“八大关”附近原先由德国人建造的“提督楼”接见了萧劲光。
几句问候过后,萧劲光向毛泽东简要地汇报了驻青海军部队的情况,然后说:“主席,纪念建军30周年,海军准备在青岛组织一次海上阅兵式,请您检阅。”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很好,我要去看看海军。”
7月17日,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全国省、市委书记会议在青岛召开。同一天,海军兵力检阅计划在青岛基地司令部作战指挥所正式部署实施。萧劲光告诉大家:毛主席要来检阅!青岛基地政委卢仁灿、副司令员马忠全等基地首长和各编队领导,听说是毛主席要来检阅部队,又惊又喜,激动不已,个个磨拳擦掌,表示一定严密组织,把演习搞好,以最优异的成绩向敬爱的领袖和统帅汇报。
经反复论证研究,最后决定的海上受阅兵力是:青岛基地各舰艇编队和青岛水警区,共派出驱逐舰、潜艇、猎潜艇、登陆舰、练习舰、鱼雷快艇等各类舰艇计39艘,在青岛海区训练的东海舰队猎潜艇3艘;海军航空兵出动轰炸机、侦察机、歼击机、水上飞机等各种飞机42架。同时,为保证阅兵顺利进行,另部署舰艇13艘、飞机6架,担负安全警戒任务。
码头受阅部队主要由青岛基地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工程部和后勤部的军官组成,共306人,编为3个干部方队。此外还有防空部队战士组成的水兵方队和海军航空、炮兵、鱼雷快艇等学校学员组成的学员方队。
为使毛泽东和中央领导能够看到海军现有的各型舰艇,萧劲光又电令东海舰队,命速派“昆明”号护卫舰(中国自行改装建造的第一批舰)前来参加阅兵。接到命令,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中将亲率“昆明”舰,劈波斩浪,火速从上海赶赴青岛。
方案确定后,动员、演练随即全面展开。7月24日、29日,在萧劲光主持下,先后进行了两次预演,反复修改、完善了阅兵计划。根据气象条件,海上阅兵定在8月4日进行。为确保万无一失,8月1日上午,萧劲光又按照毛泽东检阅的预案,从陆上到海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检阅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