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在进行,不可能谈得更深、更多。萧劲光与戈尔什科夫就海军新技术问题的第一次交谈就此结束。由此,萧劲光感觉到,戈尔什科夫虽然热情、坦率,但说话保留较大。这在萧劲光意料中,军事技术具有严格的保密性,谁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提供给他人。几年前他就发现,苏联在关键环节上控制是比较严的。
11月16日上午,萧劲光与戈尔什科夫在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办公楼里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交谈。时间是苏方统一安排的,交谈内容却是由双方自己定。苏联海军参谋长法金在座陪同。除此而外便是翻译、少量工作人员。交谈或叫商谈,形式自由,有问有答,间或有插话、讨论。整个场面显示着两个国家之间非同寻常的友好、亲密关系。萧劲光首先发言。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海军工业建设和中国海军的建设方针问题。
所谓海军工业建设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新”、“旧”海军工业关系的问题。具体说,就是现在新的海军工业,即导弹、原子动力等已经有了,原有的旧的海军工业,即鱼雷、柴油机,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扩大?萧劲光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倾向“新”、“旧”相应结合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是,对“新”海军工业如何搞还心中无数。言下之意,对苏联在这方面到底能给予多大程度的帮助心中无数。通过多日接触,萧劲光知道苏方在这方面把得很紧,所以委婉地提出了问题。
萧劲光问题提得“艺术”,戈尔什科夫回答得很“外交”。他说,从海军建设现实看,我赞同“新”“旧”相应,结合发展,但对到底应如何结合,也拿不准。就像海军所用导弹的问题,我们至今也还没有解决。
谈到海军的建设方针,以空、潜、快为主,双方都没有异议。但在具体内容、各种部队比例上,看法不尽一致。萧劲光说,我们注意到,不久前(1957年8月)贵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后,《真理报》发表了政府公告。公告说,洲际弹道导弹制造问题的解决,使打击力可以达到遥远的地区而不需要战略航空兵。赫鲁晓夫也曾为此专门发表讲话。特别是他在答美国记者问中讲到,“有了导弹,飞机要进博物馆了”,影响很大。我们国内对海军要不要航空兵,也有不同意见,但总体的看法是,航空兵是海军不可缺少的兵种,没有航空兵,海军就等于没有手臂。你们海军的航空兵也还有,对这一问题到底应如何看?
戈尔什科夫说,赫鲁晓夫同志讲的,当然是有科学和理论根据的。但他指的是战略航空兵。因为在战略使用上,导弹比飞机容易达到目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对付洲际导弹的武器。海军是否需要航空兵的问题,我们也曾研究过,结果认为航空兵还是需要的。因为海军航空兵的活动条件与陆、空军是不同的。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应该能够在无地物条件下测定敌我的位置,协同舰艇活动,必须能够识别敌我舰艇。因此,训练也不相同。所以,海军必须有航空兵。
接下来,萧劲光又从海军的任务、作战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潜艇、快艇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问题。关于潜艇问题,戈尔什科夫认为中国只要建造好“641”、“613”型潜艇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原子潜艇、导弹潜艇。并说“641”潜艇是有前途的,将来可以改装导弹。对中国是否需要生产导弹快艇,他没有正面回答,说是“要从实际出发,视情况决定”。他甚至提出,中国不必发展驱逐舰,主要发展“50”型护卫舰,“‘50’型护卫舰性能很好”。但是,法金参谋长不同意他这一观点。他认为,护卫舰要搞,驱逐舰也要搞,“‘50’型护卫舰不能代替驱逐舰”。戈尔什科夫很不高兴,当即反驳道:我们是讨论问题,又不是在制定造船计划!
萧劲光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海军的科学研究问题。萧劲光提出,我们海军近期准备成立几个科学研究机构,如有可能,希望派少数专家或短期出差性的专家给予帮助;为能尽快掌握原子武器,我们可否派学员到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学习?红旗海军学校今年有我国学员毕业,是否可以安排两人作导弹武器装置的毕业论文设计?等等。对这些问题,戈尔什科夫都痛快地答应了。他说:派少数专家帮助组建科研机构是可以的,但需要协议明确规定;你们派学员到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第六系学习,这没问题,明年你们就可以来;红旗海军学校两个中国学员要求作导弹毕业论文设计,这也可以解决,我们可以转告学校。
萧劲光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戈尔什科夫极力推崇的“641”、“613”型潜艇及所用鱼雷的性能问题。对这个问题,不知戈尔什科夫知之不详还是另有隐情,他只是原则的强调“性能可靠”、“比较先进”,至于如何可靠、先进,则没有具体讲。
这次交谈进行了一个上午。萧劲光感到颇有收获,但也觉得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经过一天多的思考,决定就几个具体问题再探讨一下。从正式非正式的几次交谈看来,导弹问题不好再提了。经认真斟酌,萧劲光拟定了七个问题,腾抄好交给苏方翻译安德烈也夫,请他转交苏联海军司令部。这七个问题是:
一、戈尔什科夫司令员所赞成的中国海军工业建设须将“旧”的与“新”的两者结合进行,请详细说明如何结合,步骤如何?
二、“641”型潜艇的性能、装备如何?中国现有工厂是否能够生产?如果需要新建工厂,规模多大?
三、远航鱼雷可否用于潜艇、鱼雷快艇和飞机上?其性能如何?我们准备建设的鱼雷工厂能否制造此种鱼雷?
四、“613”型潜艇如何改进技术和改装导弹?
五、苏联决定转让我国制造的几种导弹的情况及功用如何?可否用到飞机和舰艇上?如何改进使之适用于海军?
六、直升飞机和水上飞机海军用的有哪些种类?它们的性能如何?制造“TY—16”的飞机工厂是否可以生产水上飞机?海军使用这些飞机担任什么任务?
七、快艇的发展前景如何?导弹快艇的性能如何?中国目前是否可以开始制造?
苏联海军对萧劲光提出的这些问题,相当重视。经过研究后,于11月28日,由法金参谋长出面召集会议,请有关方面专家集体给予答复。出席会议的专家有:造船方面的海军中将考哉鸣,航空兵少将米舒克,水鱼雷方面的海军少将车雷舍夫,快艇方面的海军少将安德也夫,及导弹、机电等方面专家多名。在法金的主持下,他们对萧劲光提的问题分别作了说明、介绍。有几个问题,听了专家的说明、介绍,萧劲光感到不清楚,再次提问,他们也耐心地作了进一步答复。虽然他们在谈到海军所用导弹问题上明显有保留(看得出,他们事先已统一口径),但就其重视程度、回答问题的态度,萧劲光当时是满意的。
访问日程基本结束,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国。萧劲光的许多老朋友——有早年留学时结识的,有前两次考察、访问时结识的,也有曾在中国海军工作过的专家、顾问,不断到代表团居住的莫斯科北京饭店看望、送行。萧劲光也抽暇拜访他们,向他们告别。共同学习、战斗的生活难以忘怀,朋友间的感情友谊是真诚无私的。谈话不必讲究“艺术”,也用不着“外交语言”。就在与朋友们随意的交谈中,萧劲光了解到戈尔什科夫一再建议中国建造的“613”型潜艇,苏联已经停止生产;所说可以担负驱逐舰任务,“性能很好”的“50”型护卫舰,苏联也已不再建造。此外,转让给中国的“183”型快艇,苏联海军也结束了生产。他们讳莫如深的导弹在海军的利用问题,也绝不是“还没有解决问题”。
然而,11月30日中国代表团回国前,法金参谋长前来送行时还握着萧劲光的手一再说:海军新武器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制造,将来一定会有。我们有了,咱们是兄弟,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12月1日,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结束在苏联的访问。萧劲光随团乘飞机返回北京。
三、海军装备建设进入新阶段
1957年底的莫斯科之行,是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后第三次访苏。或许是情况越来越熟悉的缘故吧,萧劲光的感触比任何一次都深。回到北京若干天了,红场阅兵式上各式导弹,参观中看过的原子防空、氢弹爆炸的电影,军方接待的热情隆重,朋友们交谈的真挚坦诚,一幅幅画面仍然不时出现在脑海里。萧劲光感谢朋友们的坦诚,也理解戈尔什科夫、法金他们的处境,但更真切地看到的是,军事就是军事,国家关系再亲密,也不可能把最好的东西无保留地交给你。建设海军,争取外援很重要,苏联给予的帮助很宝贵,但全靠外援建设强大的海军,是不可能的。谋求新技术,提高海军装备的技术水平,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走自己的路。
萧劲光回到北京时,海军党委部署整风和裁减整编的一届三次全会尚在进行中。会议的最后一天,他结合自己访苏的感受,以“海军的发展趋向和我们如何建设海军”为主题,在会上作了报告。萧劲光说,这次到苏联参观访问,我有一个总的印象:现在世界各国军事装备的发展,总的趋向是向导弹、火箭、原子核武器方面发展,而且还有那么一种趋势,就是这种武器将逐渐成为普遍性的武器,成为未来战争中普遍使用的武器。现在世界各国,如日、英、德、瑞典和印度等国,都在普遍研究和生产。尤其是苏联的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以后,军事科学技术方面从此起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战争中使用的工具,如战略空军、远程空军都将过时;防空方面,将有更大的变化。目前世界各国对付洲际导弹的办法还没有解决。常规武器也在变化,在向机动性大和装甲掩护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型火炮差不多要过时了。坦克、装甲部队所装备的武器将改成中口径的火炮和火箭武器。按照目前军队武器发展的趋势,在集团军里没有单纯的步兵师,只有装甲和坦克师。它的机动性大,在进攻和防御的各个阶段,都是使用原子武器突击,使用运动迅速的装甲、坦克部队机动。在空军方面……在前线部队,战术空军并未失去作用,因为不能任何地方都靠原子弹、导弹解决问题。但是,在一些国家有了洲际导弹后,用歼击飞机防空已不能满足防空的要求了,防空火箭将代替歼击机防空。据今天报载,苏联又出现了新的歼击飞机,不需机场,可以直升19公里。这说明旧的东西要被新的东西代替。
关于海军装备的发展,萧劲光说,不管是水下、水面,总的趋向是向原子动力、导弹(火箭)方向发展。尤其潜水艇更明显。因此现在的鱼雷、火炮已过时了,特别是以火炮、鱼雷装备为主的舰艇。现在设计舰艇,不是根据火炮性能的要求,而是根据如何装载、发射导弹、火箭。比较大型的军舰,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高,因为使用导弹、火箭武器,在距离敌人很远就可以发射。水下武器主要是鱼雷,现在也在改进它,将来可能成为水下原子弹,有自动操纵,射程更远,是近距离自卫、水中斗争不可缺少的武器。观察通信器材,也有很大改进……潜水舰上将会装有水中观察的仪器,可以在水下看到水面的目标,潜望镜的作用将成为辅助观察器材。因此,潜水舰在水下指挥问题,也将进一步解决。
接下来,萧劲光又根据国家的战略方针、经济实力、工业水平,系统讲了关于中国海军建设的规划设想。这一报告,集中反映了萧劲光当时的感受和思考,是他急于告诉海军各级领导、告诉党委成员的。很显然,他的目的在于希望海军领导层、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谋求海军新技术方面达成共识,集中精力,使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有一个大的跃进。
党委全会结束后,萧劲光又主持召开常委会,对海军装备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研究。此前,他们曾专门研究过成立海军科学研究机构的的问题,并正式向向军委、总参打了报告。通过与总参有关部门联系,获悉上级机关已原则同意。据此,他们集中讨论了科研机构人员选调、研究工作开展等问题。
1958年1月7日,总参谋部便正式发文,批准了海军关于成立科学研究机构的报告。当月,海军造船科学研究所、海军水声科学研究所、海军水中兵器研究所、海军海洋航海研究所、海军工程科学研究所五个研究所,便按照编制计划组建起来。当时,研究人员是新调的,无经验可谈,设备也没有,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技术上唯一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有各专业苏联专家的帮助指导。但大家还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并陆续出了一些成果。翌年10月,为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萧劲光又请示国防部批准,成立了直接隶属海军首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技术部”。此前为协调各研究所成立的“海军司令部第五办公室”的名称,即行停止使用。在一次次完成研究任务,攻克技术难关的过程中,海军的科研队伍逐步壮大起来。
同年4月,萧劲光与政治委员苏振华、分管装备工作的副司令员罗舜初,联名向国防部长彭德怀和军委写报告,就海军工业建设、争取苏联援助等海军装备建设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报告说,据我们了解,目前苏联已有若干舰艇,如潜艇、鱼雷艇、反潜艇等,动力结构有了新的改进,已试验成功几种潜艇、鱼雷艇用的火箭、导弹武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所提供的五种舰艇,现基本均由新设计代替。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已不宜继续按照这些老资料进行建造,而急需获得苏联新造舰艇、新的机械武器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可及早获得较新、较现代化的装备,如可携带火箭、导弹的快艇、潜艇等。报告建议,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苏联政府提出请求。
彭德怀对萧劲光等人的报告很重视,阅后当即批复“同意”,并将报告转呈周恩来。彭德怀于7月28日召开的军委例会上,亲自主持对报告进行具体研究,作出了《关于海军建设的决议》。决议指出,海军以发展潜水艇为重点,并相应地发展必要的水面舰艇。无论是潜水艇还是水面舰艇,都应该特别注意采用新的技术成果,如导弹、原子动力。舰艇作战性能的综合发展等,也应积极进行研究,早日解决。
周恩来了解苏联以及西方国家海军装备的发展情况,支持萧劲光的建议。早在6月28日,他即按照萧劲光等“以中国政府名义向苏联政府提出请求”的建议,亲自给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写了信。信函在感谢苏联此前给予的有效援助的同时提出,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国提供建造新型战斗舰艇和可以携带火箭、导弹武器的舰艇的设计图纸,以及制造这些舰艇的有关机械部件、材料、无线电技术器材和新式武器等设计图纸,以及必须的计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