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当时的蜀国局面糟糕极了,刘备病死白帝城,有势之人纷纷发兵攻蜀,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况:魏曹真,兵10万,取阳平关;反将孟达,兵10万,取汉中;东吴,兵10万,取峡口入川;蛮王孟获,兵10万,取益州;羌王轲比能,兵10万,取西平关……可谓来势汹汹。对于蜀汉来讲,在这紧要关头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攸关蜀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然而,在诸葛亮看来,局面还是可以扭转的,并且他还轻松地制退了这五路大军,甚至都没有从中央派遣任何官员和部队。
他命赵云扼守阳平关并力拒魏军;命马超、魏延以疑兵骇退羌族和蛮族:并利用李严和孟达的生死交情,诈书退孟达大军:而且还放弃了同东吴的深仇大恨,派遣邓芝结好孙权:
又留张苞和关兴各3万大军以做策应。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次政治危机。
所以,是理性还是非理性,要看形势及其变化而定。
(第二节)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
对于博弈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说到底它就是双方之间采取合作还是非合作的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趋利避害。
现代社会讲究的是一切都要公平,公平竞争、公平合理。但实事上,一切都公平吗?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下,由于涉及不同的商品,其势力相差悬殊,再者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也经常存在着不一致,等等。因此,常常是通过“等价交换”的规律作用实现不等价的交换,或者说形式上的等价交换只是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在出现这种矛盾而特殊的不等价交换规律中,弱者的选择是:要么在这种局势下想办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损失最小,要么就此灭亡。当然,出于人的本能,其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前者,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合作还是“背叛”其选择不是固定的,不过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己得利,则是不变的处世原则。
其实,在博弈论看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都是存在着的,面对局面,弱者的选择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唐明宗在位的时期,他的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的儿子李从珂,另一个是他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两个人都是骁勇善战,但又谁也不服气。到了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唐末帝)以后,两人终于闹到了公开破裂的地步。
于是。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抵挡不住李从珂的几万人马,十分着急,而此时的晋阳城也陷入了危急之中。有个叫桑维翰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要他向契丹国的国主去讨救兵。
在那个时候,耶律阿保机刚刚死去,他的儿子耶律德光接替了契丹国主的位子。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做父亲,还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的土地献给契丹(燕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北部)。
但石敬瑭的投降活动遭到他的部将的反对,部将刘知远对他说:“您向契丹求救,称臣还说得过去,可是您拜他做父亲未免太过分了罢;再则说,您答应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宝还不要紧,怎么可以割让土地呢?”
可是,石敬瑭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利益,哪儿肯听刘知远的劝阻。急急忙忙派桑维翰带了这些卖国的条件去见契丹国主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本来就想向南扩张土地在听到石敬瑭提出这样优厚的条件,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其他的好处,耶律德光真是喜出望外。
应该说其部将刘知远说的没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土地更重要的呢?与人合作虽说是弱者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以出卖“国土”宋与人进行合作来保全自己的平安,那不是卖国又是什么呢?可见,出卖人格往往是困境中的一些弱者尤其是那些为人所不齿的弱者的本能选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中这一本能都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于是,耶律德光立刻派出了5万精锐骑兵去救晋阳,石敬瑭从晋阳城出兵夹击,把唐军打了个大败。
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10岁的耶律德光称作父亲,还请教契丹兵为什么这样快就能打败唐军。耶律德光得意洋洋地吹了一通,石敬瑭马上表示十分的钦佩,并捧得耶律德光满心欢喜。
耶律德光经过一番观察后,觉得石敬瑭的确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于是,就对石敬瑭说:“我奔波三千里,宋营救你们,总算有点收获。我看你的外貌和气度,够得上做个中原的主人,我就封你做中原的皇帝吧!”
石敬瑭还假惺惺推辞难接此大任,但他还是求之不得的,经过部下的一再劝说,石敬瑭也就高兴地接受了。于是,契丹国主正式宣布了石敬瑭为中原的皇帝。在石敬瑭称帝以后,他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国,并把契丹国主称作“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所以历史上就把石敬塘称作“儿皇帝石敬塘”。
石敬瑭依靠契丹的支持,带兵南下攻打洛阳。唐末帝李从珂接连打了几次败仗,被契丹的声势吓破了胆,意志消沉,成天边喝酒边哭泣,等待着国家的灭亡,哪儿还有勇气去反抗。石敬瑭的兵还没攻进洛阳,唐末帝就已经在宫里烧起一把火。带着一家老小几十口投入火中自杀了。
石敬瑭攻下洛阳,灭了后梁,彻底统一了中原,把国号叫做晋,国都定在了汴京,也就是历史上的后晋高祖。从此以后,石敬瑭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更是感恩戴德,并向契丹上奏章,而且除了每年向契丹进贡帛三十万匹外,逢年过节,还派使者向契丹国主、太后、贵族大臣等契丹的重要人物送礼。那些人一不满意,就派人责备石敬瑭,石敬瑭总是恭恭敬敬,赔礼请罪。晋朝使者到了契丹,契丹官员更是傲气十足,说了许多侮辱性的话。使者受了契丹人的气,回到汴京,把这些事传了开去。朝廷上下都觉得十分丢脸,只有石敬瑭毫不在乎。
石敬瑭靠着契丹的保护,做了7年可耻的儿皇帝。在他病死后,他的侄儿石重贵继承他的位子,就是晋出帝。晋出帝向契丹国王上奏章的时候,不称臣儿自称孙儿。这使得耶律德光认为是石重贵对他不敬,于是带兵进犯中原,两次的进犯,都在晋朝军民的奋力抵抗下,遭到惨重的失败。但是到了最后,由于奸臣的出卖,契丹兵打进了汴京,晋出帝当了契丹俘虏,并被押送到了契丹。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再次进军汴京,并把契丹改国号为辽,自己则称大辽皇帝。京城百姓听到了辽兵进城,纷纷逃难。辽主耶律德光登上城楼,派人用汉语向人们宣布说:“大家别怕,我也是人嘛。我本来并不想来,是汉人引我们进来的。我一定会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些。”
话虽如此,但是他背后又是一套。他纵容辽兵以牧马为名,到处抢劫财物,闹得汴京、洛阳不得安宁,在这附近几百里的地方,成了没有人烟的“白地”。他又命令晋国官员搜刮钱帛,不管官员还是百姓,都要向他献出钱帛,称作“劳军”。
中原的老百姓受不了大辽兵的残杀抢掠,于是,纷纷组织义军反抗辽兵。少的有几千人的,多的还有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
他们攻打州县,杀死辽国派出的官员。东方的起义军声势浩大,攻下了三个州。这时,耶律德光害怕了,他跟左右侍从说:“想不到中原人这样不好对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把晋朝官员全部召集了起来,宣布说,这里的天气热了,在这里实在住不惯,要回到辽国去看望太后。
辽兵被逼退出了中原。但是,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仍旧被契丹贵族占领着,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他们进攻中原的根据地,可以说整个后晋都生活在契丹的阴影之下。
从博弈来看,整个后晋生活在契丹的阴影之下,是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所特定的,也是由后晋本身的实力所决定的,由此也就造成了它无法对抗契丹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它也是由于人性的贪婪所造就的,是由后晋统治者的贪得无能、求荣卖国所造成的人性的公正,公平也就在这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中丧失了。
从博弈结果来看,后晋的灭亡是一种必然,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总是在按照它永恒的线性诞生,然后又按照它的方式轻轻地抹掉,历史虽然没有创造博弈论,但无时无刻不在运用博弈论。
(第三节)如何以弱制强
在人生一筹莫展、陷入困境的时候,如何寻找到一个快速突破的合理策略,是摆脱困境的首要问题。并且所寻找的这个合理策略,势必要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点之上,才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缓兵之计
春秋末年,阖闾用专诸刺杀吴王后,自立为吴王,后任用伍子胥、孙武,并整顿内政,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
吴国跟附近的越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携李地方,发生了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可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噽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你死我活。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打了起来。果然,如范蠡所料,越军果然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5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了起来。
勾践被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呢?”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大将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噽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噽,请伯噽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噽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了吴国。
勾践到了吴国后,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就要勾践给他拉马,就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于是,他先从富强越国做起。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定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变成强国。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会鲁哀公、晋定公等在黄池会盟,把精兵都带走了,只留了一些老弱残兵。
等夫差从黄池得意洋洋地回来,越王勾践已经率领大军攻进了吴国国都姑苏。吴国士兵远道回来,已经够累了,加上越军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士气旺盛。两下一交手,吴军被打得大败。
夫差无可奈何,只好派伯噽去向勾践求和。勾践和范蠡一商量,决定暂时答应讲和,退兵回去。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在吴国相逼的时候,越国处于是顺从还是与之反抗到底,顺从不随己愿,反抗自取灭亡。
透过双方博弈的结果看,越国是一个有自之知明的国家,勾践对现在的困境是相当清楚的,故而他采用了缓兵之策,暂时投降,表面上越国是顺从了吴国,迷惑吴国,使吴国的国君信以为真,争取到活命的机会。在被放回国之后,越国秘密行事,发展生产,操练士兵。暗中又与鲁哀公、晋定公会盟,准备报仇雪耻。
在打败吴国夫差后,越国没有立刻杀了夫差,而是顺水推舟,再次采用缓兵之计,与之讲和。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才大规模地进攻吴国,最后包围吴都,使夫差最终走投无路,自杀而死。
可以看出在越国与吴国的博弈中,很明显越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所以没有与吴国正面对抗,而是以合作的态度选择了缓兵之计,消除吴国的警惕,最终使其计划得以成功。
对于弱者来说,缓兵之计不失为扭转局面的一个最佳选择。
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定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司马懿笑着说道:“你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