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
30336900000020

第20章 心理博弈(1)

关系复杂的社会网中,每个人做事都有他自己的为人处理方法,面对一件事,几乎都要经过一番心理斗争,而社会的种种现象正是发生矛盾的双方心理博弈的综合结果。

(第一节)囚徒理论

两难境地的囚徒抉择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一一囚徒理论,说的是A、B两个人合伙去作案,结果一时失手,被警察抓获。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而犯罪嫌疑人A、B如果有一个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关押在分隔的牢房里,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会因妨碍公务罪名判有期徒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会被释放,而另一人将会被重判7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两人将各判4年徒刑。

那么,犯罪嫌疑人A和B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各判1年。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因为对方的选择将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他考虑到另一方的两种可能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犯罪嫌疑人A来说,犯罪嫌疑人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犯罪嫌疑人B选择的是不坦白,则对犯罪嫌疑人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o,他应该选择坦白;假设犯罪嫌疑人B选择的是坦白,则犯罪嫌疑人A不坦白得益为—7,坦白得益为—4,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无论犯罪嫌疑人B采取何种策略,犯罪嫌疑人A的选择都是坦白。因为在另一方的两种可能选择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犯罪嫌疑人B的唯一选择也是坦白。因此,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都选择坦白策略,同获—4,即都被判4年徒刑。

但如果我们再以两个囚徒总体利益为目标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最佳结果是双方都不坦白,总得益为—2。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总得益为—7。双方都不坦白是最差的结果,总得益为—8。事实上,两个囚徒并非不想得到最佳结果,但博弈局面却使得最佳结果不可能出现,每个人各自追求最佳结果的努力导致的却是总体上最差的结果。这就是囚徒的困境。

事实上,囚徒困境模型中警察其实也可以选择其他规则。比如,他也可以定这样一个规则,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名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罪行确认。两人根据实际罪行各判4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也是各判4年监禁。此时坦白并没有好处,囚徒就会选择都不坦白。可见,警察也要对多种不同策略进行选择。当然,警察是希望囚徒坦白的,他们决不会定一个会导致囚徒拒不认罪的规则。所以,根据博弈论来计算,制定的规则直接影响着博弈的结果。

可见,囚徒理论表面上是两个囚徒之间的博弈,其实它也是一个更大的三方博弈的一部分。三方博弈的第一步是警察进行规则制定,第二步是两个囚徒在这一规则下的博弈。三方都按照博弈思路宋进行策略选择,而囚徒的困境就是警察策略选择的结果。

在一个多方博弈中如果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个独立博弈方和另一个博弈多方组成,此时独立方的最佳策略是利用对方各自利益的不同,制造类似囚徒困境的局面,造成对方阵营的决裂。而多方阵营由于各个博弈方分别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做出决策,所以,在囚徒困境的局面下,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总体结果的较差。

事实上,囚徒博弈结果也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有趣的解说方式,两囚犯正是基于自私的角度考虑利益,才最终导致了合作没有产生。

在这个游戏中,假如是你,你将怎样选择呢?假设你认为对方将合作,你可以选合作,那么,你将得到对双方合作的奖励。

当然,在这个游戏中你也可以选择背叛,而你得的结果将是对双方背叛的惩罚。

换言之,如果你认为双方的关系中,你背叛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或者你认为对方将背叛,那么你也有两个选择,你选择合作,那么你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你选择背叛,就会得到背叛对方的惩罚。因此,对方背叛,你也背叛将是更好的策略。也就是说,无论对方如何行动,你背叛总是好的。到现在为止,你似乎也知道该怎样做了;但是,要知道相同的逻辑也同样适用另一个人。

因此,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不管你如何去做他也将选择背叛。

这样,你们将是双方背叛,只是大家一起坐牢久些,但这比双方合作所能得到的只需短期服刑差很多。现实中,个体的理性往往导致双方得到的比可能得到的少,这就形成了所谓“困境”。

事实上,在囚徒困境中,对于这一非常普遍而有趣的情形的简单抽象中,采取合作策略还是非合作策略,还主要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因为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最好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背叛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双方都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也就造成博弈中最差的结果。

所以,选择哪种策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位教授让他班上的27名学生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博弈游戏,而这个博弈游戏将会把他们带入“囚徒困境”。

假设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企业,现在他必须自己作出选择。选择一:生产高质量的商品来帮助维持现在较高的价格:选择二:生产假货商品来通过别人的所失来换取自己的所得。根据自己的愿意进行选择,选择1的学生总数,将把自己的收入分给每个学生。

事实上,这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博弈,目的是确保每个选择2的学生总比选择1的学生多得50美分。这个设定当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生产假货成本是要比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成本低的。

不过,选择2的人越多,他们的总收益也就会越少。因为这个假设也是有道理的:假货的过多,会造成市场的混乱,他们的产品就会跟着受到影响,信誉也跟着降低。

现在。假设全班27名学生都打算选择1,那么他们各得的将是1.08美元。假设有一个人打算偷偷地改变决定——选择2,那么,选择1的学生就少了一名变为26名,将各得1.04美元,比原来的少了4美分。但那个改变自己主意的学生就会得到1。54美元,而比原来要多出46美分。

诚然。不管最初选择1的学生人数有多少,结果都是一样的,很显然选择2是一个优势策略。每个改选2的学生都将会多得46美分,而同时会使除自己外的同学分别少得4美分,结果全班的收入会少58美分。等到全班学生一致选择自私策略,尽可能使自己的收益达到最大时,他们将各得50美分。反过来讲,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也就是协同进行行动,不惜将个人的收益减至最小化,那么,他们将各得1。08美元。

但博弈的结果却十分的糟糕,在演练这个博弈的过程中,由起初不允许集体讨论,到后来允许讨论,以便达成“合谋”,但在这个过程中愿意合作而选择1的学生有3到14不等。在最后的一次带有协议的博弈里,选择1的学生人数为4人。全体学生的总收益是15.82美元,比全班学生成功合作可以得到的收益少了13。34美元。一个领导合谋的学生嘟囔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了。”而事实上,他的选择更是有趣,虽然他组织了合谋,但他结果却选择了2。

生活中的囚徒博弈

如果我们把囚徒博弈理论的模型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怎样合作的问题。两个人是合作还是不合作?就要看你如何去做,如果说你非常的真诚,一片赤诚,全心全意,而我不做出任何努力,坐享其成,那么这样一宋,你的损失就特别的大,而我得以在中间占到便宜。这是一种情况。但还有一种情况是,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合作,你很可能占我的便宜,于是,干脆大家都不合作。要知道,在囚徒困境的情境中,如果大家合作的话,无论总体情况还是个人本身都是有很大好处的。然而博弈论告诉我们,从人的理性出发,双方不合作,才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博弈论提出了大量的证据都表明了,碰到这种场合,理性的选择就是大家不合作。所以,在囚徒困境这个模型当中,人类的自私天性,使其最容易陷入“囚徒困境”难以自拔。但并不是说社会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合作。大家都知道,人类毕竟不是神仙,人类往往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然而在这种为己的自私下合作现象还是处处可见的。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合作,那么它将会变的不可想象。

一个没有合作,没有爱心的社会,也就于预示着它离灭亡不远了。关于这一囚徒理论的模型,还有一个十分经典的寓言故事: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鹬鸟,张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了。”河蚌说:

“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鸟了。”这两个东西谁也不肯松口。有一个渔夫看见了,便走过来把它们一起捉走了——在对手的背后,其实,往往还有更大的、共同的敌人存在着。

虽然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但通过博弈不难看出,一旦双方都选择了背叛,其结果,必将双方受损,甚至付出足以致命的代价。

有两个国家在会议上争论军费的问题,现在他们将有两种选择,一、增加军费。二、在一致的意见下减少军费。但由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证另一个国家会遵守这个约定,所以他们都开始倾向于军事扩张。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看起来十分合理的行为却导致了不合理的结果,而这也正是“囚徒困境”中,博弈双方的自私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产物。

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比如有两家便利店距离相隔不过50米,一个朝南,一个朝西,拐一个弯就到,两个小店为了取得利益,不管使用哪种手段,其面对的选择只有两种:

其一,互不合作,相互比拼,采取降价策略;其二,相互合作,共同赢利,采取价格不变策略。但他们最终却都选择了降价。这正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再如,两个同学考试被怀疑作弊,但无确切证据。于是学生领导经过分开寻问,最终两人都招了出来,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活生生的“囚徒困境”博弈的模型。

走出“囚徒困境”

有一天深夜,火车上的乘警发现了一个小偷正在偷东西,乘警大喊一声,立即追小偷,小偷朝餐车方向跑,乘警知道火车正在飞奔,小偷是不敢跳车的。可正在这时火车突然停了,眼见小偷迅速地跃上一个敞开的窗口。乘警心想,完了,这家伙要逃掉了,可就在这时候,小偷听到一个孩子——一个在餐车里捡破烂的小孩的叫声,回头一看,孩子头上满是鲜血,小偷犹豫了一下,抱起这个小孩直奔列车医务室。小偷最后被抓住了,可乘警说小偷真幸运,因为火车当时所在的地方,是万丈深渊。

故事中的小偷本来是处于良心的不安,而去抢救小孩的性命的,结果他却救了自己的性命。这个结果虽属偶然,但偶然背后有必然。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搬掉绊脚石恰恰是为自己铺路。事实上,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助人为乐自己也快乐。在面对生死博弈之时,应该为正义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曾经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从一位智者那里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得到那篓鲜鱼的人就在原地把鱼煮熟了一口气吃完,解决了饥饿问题,可是很快就又感到肚内空空,最终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而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则提着鱼竿向遥远的大海走去,当他终于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他也用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不久之后,同样是两个饥饿的人,他们也从智者那里得到了同样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分头行动,而是一起去寻找遥远的大海。每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就会从鱼篓中拿出一条鱼来吃。当他们终于来到了大海边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拿着那根鱼竿开始了靠捕鱼为生的生活。

可以说,同样是两个饥饿的人,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从博弈来看,他们犹如两个陷入“囚徒困境”的“囚徒”一样。

只是前两个人是理性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如同两个囚徒理性地选择背叛,最终坦白一样。而后两个人,是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如同两个囚徒“合谋”最终走出困境一样。也因此,只有双方合作才能走向共赢,走出困境。

事实上,银行贷款的也是如此,如果银行和企业都不讲信用,银行将款低贷不出去而收不到利息,企业因贷不到款而不能发展,因此,只有双方都讲信用,才能实现双赢的目的。

也因此,在博弈中,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利益最大的最优策略是双方合作,通过双方的互惠互利,宋实现长久的最大利益,而这就首先要求,博弈的双方都要替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而这也就要求一个“诚”字。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那个时候,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产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出了。

从这点来看,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从眼前利益来看,由于赵、韩、魏三家没有智家强大,属于弱者,如果他们现在不得罪智家很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处于弱势的这三家如果不联合起来,有一家心不齐,其结果势必被智家所灭。

就土地而言,弱者必须服从强者,也就是割让土地,而弱者如若不服从,结果必付出惨重的代价。

强大的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但赵襄子可不答应,说:

“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