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不”字不知曾经难倒过多少人,因为这需要有扮演黑脸的绝对勇气。拒人财物需要有战胜自己私欲的勇气,拒人情谊需要有黑脸对人的勇气。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见拒人之难。而精明的人,懂得以折中法、模糊法、婉拒法……拒人于千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多变、复杂难测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各样、瞬息万变、布满陷阱的人际诱惑,要敢于黑脸,要勇于说“不”,要懂得拒绝,这样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丰富多彩,使你的社交游刃有余。
黑脸无情,当断则断
生活中,人人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力求实现自己设计的目标或理想。假如有人反对你的做法,你可能就会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这样一来,你原来设计的目标恐怕是永远也达不到了。
你应该知道你永远无法做到令每一个人满意。事实上如果你能取悦于50%的人,那说明你已经做得相当好了。要知道,在这个世界里,至少有一半的人不理解你所说的一半以上的事情。认清这个事实,你就不必立刻改变主意以求别人的赞同。一旦你了解了这些,你便不会因此否定自己,弃绝自己的主意,你就可以做个快乐的人。林肯曾经说过:“如果我要一一回答别人对我的责难,也许就没有时间做事了。我总是尽我所知道的努力去做,尽我所能做到的努力去做。而且我决定一生都要这样做。要是最后事实证明我是对的,那么别人对我的中伤将会不攻自破。要是事实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就是有十位天使替我作证也是徒劳无益的。”
因此,走你的路,至于别人,爱谁是谁!下面是你在社会生活中应注意的15个方面。
1.做事要有目的性。能清楚认识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才会使人更加信赖你。
2.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赖。
3.做事不要草率、冒失。人们不愿意与冒冒失失的人共事,对这样的人总不放心。
4.要有自制能力,善于克制自己的冲动。关键时刻控制不住自己必然会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人们最怕与缺乏自制力的人打交道。
5.做人要能吃苦,切忌骄气十足。过分娇惯自己会养成自私自利和懒惰的坏毛病,不会得到他人的好感。
6.不做见利忘义之人。如果你始终怀着利碌之心与人交往,将永远得不到一个真正的朋友。
7.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并以此指导你的言行。有了一定的生活原则和目的,你才能摆脱空虚,扎扎实实地投入生活,也才能与人愉快地交往。
8.富有创造性,有独到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往往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领袖人物。
9.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10.不必觉得自己理亏。既然你讨厌他,就不怕得罪他。
11.直截了当地说。说你正在赶做一件事,抽不出时间陪他。
12.装着没看见。当你发现他正向你走来,就装着没看见而走开,以免目光相接,让他觉得你欢迎他。
13.先发制人。如果你知道了他要来找你,你就先去拜访他,这样你就占了主动地位,可以适时地结束谈话。
14.不要停下手上的事。对方会认为你很忙,就会识趣地不做打扰了。
15.声东击西之计。你不妨说:“你来得正好,我带你看一样东西。”然后带他去看庭院新种的花草,看完后对他说声“再见”,掉头就走。
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最没有意思,也最浪费时间的事情,莫过于勉勉强强和一个你讨厌的人来往了。要你拿出勇气来,当面和他摊牌:“咱俩儿吹了,你别再找我了好吗?”
若想在日常生活里应付自如,你可以对你的“他”说下列任何一句话。
“我一点儿也不想听你说这些话。”
“你这种话对我可没作用。”
“这种话真使我恶心。”
“以后再说吧!”
“这种事儿我也知道。”
当然,这五句中,以第一句最有效果,但得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妥善运用,对方虽不致狼狈而退,也会知趣地自找台阶,鞠躬下台。
黑脸无情,拒绝有术
对于那些绝对不能办的事,必须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而拒绝的方法则有多种:
一、直面拒绝术
办事都要讲究原则,不符合原则的事儿坚决不能办。如果某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是不符合原则的,你就不答应给办,这就叫坚持原则。不论什么样的关系,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
二、委婉拒绝术
本法是希望对方知难而退。著名作家钱钟书在电话里对想拜访他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三、转移拒绝术
转移重心,改变话头是拒绝的一种艺术。历史上著名的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转移拒绝术的体现。
四、补偿拒绝术
对一些要求拒绝后,可适当予以补偿。别人所托之事千奇百怪,对于违背原则之事,应在讲明道理之后,帮助他想一些别的方法作为替补。因为一般的人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如果你想的办法不很理想,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方的情感便得到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失望感;如果你的办法帮助别人圆满解决了问题,那别人会更满意。
五、打断拒绝术
有位主管,当她不想听人罗嗦,或想拒绝那登门拜访的推销员时,便在对方正说得津津有味时,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去一下卫生间。”如此两三次以后,对方哪有“口味”再讲下去?
另外运用下列词语,也可使对方知难而退。
1.切断对方话题:“啊!是什么?”“请再说一次!”“请等一等!”
2.转换对方话题:“是那样吗?”“话可不能这么说……”“难道没有例外?”“有时候……”
人与人之间,如果用上敬语的话,那就疏远了。
六、模糊拒绝术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提出某种要求时,对方既不马上反对,也不立即赞同,而是耐心细致地与你谈些与主题有关但又模模糊糊的问题,整个谈话像笼在烟雾之中,最后你都不明白自己是怎样被拒绝的。这一计谋,称之为“模糊拒绝术”。
1864年,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时代。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之后,又对日本虎视眈眈,他们用武力要挟日本签订割让日本彦岛的条约。日本方面派高杉普作为谈判代表。高杉普作曾到过中国,亲眼见到中国国土被列强割据的惨状。因此,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决心尽自己的能力与列强在谈判桌上周旋。在签字仪式上,他为了拖延时间,便滔滔不绝地说:“我日本国,自从天照大神以来,就……”把日本的历史一一述说出来。历史文字一般艰深难懂,假若再译成其他语言,则更加费时费力。因此高杉普作的这一做法,使翻译大为头痛,很多地方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而西方列强代表听得更是云山雾罩。谈判无法最终分出谁胜谁负,据说签字之事就不了了之了,日本国土得以保全。
高杉普作可谓是将拒绝的计谋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国家安危受到威胁时,机智镇定地用“模糊拒绝法”挽救了国家。
七、折中拒绝术
有些缺乏交际经验的领导,往往习惯于运用单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同事提出的要求,因此,尽管有时候他们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但却引起了同事的反感。在交往中,他们忘记一条基本原则:同级相处,并不单纯为了追求“正确”,更多的时候,应该在追求“正确”的同时,兼顾“合作”和“情面”。譬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同事之间进行类似的对话:
李主任:“明天您能抽两个人,帮我们科室核对一下生产成本吗?”
张科长:“不行,我这儿实在抽不出人来了。真对不起。”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张科长做出的决定可能是正确的,他也很注意交谈的方式,十分礼貌地回绝了同级的请求,但是却仍然引起了李主任的不快和反感。究其原因,显然并不在于他的交谈方式是否得当,而在于他纯粹采用了单向思维的方式,直接地在“行”与“不行”之间进行抉择。这样做,势必使自己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回旋的余地很小,也很难做到既追求“正确”,又兼顾“合作”与“情面”。在这种时候,倘若换用多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同事的要求,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张科长完全可以在下列几种方式中,任选一种方式,来巧妙地回答李主任:
1.折中方式(满足对方):“好,我设法抽一个人给您,另一个人请您向别的科室求援,行吗?真对不起。”
2.缓解方式(逐步满足对方):“我可以抽两个人给您,不过得过几天。如果您急等着用,我明天先给您一个人,过五天再给您另一个人,行吗?真对不起。”
讨厌的人自动离开,不妨就多用用这些词儿吧!
拒绝言语
作为普通人,虽然求人的机会多,被人求的机会少,仍要掌握拒绝的方法,排除因干违心的事所带来的烦恼、失望和内疚,增强人格的独立性。具体的方法是:
一、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是否常被以下一种或几种令人讨厌的情况烦扰
1.别人随意占用你的时间,使你觉得无法支配自己。
2.你内心不愿与某人交谈,但你还是敷衍着。
3.由于无法摆脱,你只得陪着同伴参加自己不喜欢的活动。
4.明知对方提出的要求违反道德或违反公司纪律,你还是不情愿地帮了忙。
5.由于无法推辞,买一些你并不称心的东西。
6.接受那些你实际上不愿去的邀请(例如你在做功课时,有人邀你去打牌)。
如果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并且事后总使你感到不安和内疚,那么你就应勇敢地正视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刨根究底地想一想,你为什么害怕拒绝他人的要求
你把原因找出来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一条原则——拒绝他人某些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来判断自己应该怎样做。你应该对各种要求进行分辨,弄清楚什么是你的确有义务去做的。下次再遇到你不愿接受的要求,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