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5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
30343800000026

第26章 心理健康与调适(8)

晋朝有个人叫乐广。有一天,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看望他。乐广拿出酒来招待他,两人边喝边谈。可客人好像有什么心事,喝得很少,话也谈得不多,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这个朋友回到家里,顿时生起病来,请医服药也不见效。乐广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去他家探视,询问病因。病人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到你家喝酒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酒杯里有条小蛇在游动,心里很不自在。喝了那酒,回来就病倒了。”乐广想了想,便热情地邀他再去他家饮几杯,并保证能治好他的病。此次,俩人仍坐原位,酒杯也放在原处。主人给客人斟上酒,笑问道:“今天杯里有无小蛇?”客人看着酒杯,叫道;“有!好像还有。”乐广转身取下挂在墙上的一张弓,再问道:“现在,蛇影还有吗?”原来酒杯里并没有什么小蛇,而是弓影!病人恍然大悟,疑惧尽消,病也就全好了。

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据有关资料报道:曾对200多人进行将近40年的情况调查,其中,心情舒畅的59人中,仅有两个得慢性病或死亡;精神压力大的48人中,有18人得重病或死亡。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肺结核、哮喘等发病确与情绪有关。

对已患病的老人来说,在对待疾病和治疗方面,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心病要用心药医”,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可使重病减轻,使绝症得到缓解。因此,必须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

二十九、性格与疾病

公元1世纪,古罗马国王纳瓦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因有人大胆顶撞和冒犯他,不禁大怒,拍案而起,瞬即倒地身亡。《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故事是:诸葛亮阵前痛斥王朗,王朗羞怒交加,大吼一声,坠马而亡。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到,有人遇事就火冒三丈,这一切都是火爆脾气。它不仅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致病,甚至死亡。

临床上发现,不同的性格特点既影响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疗程和疗效。性格外向的人乐观、豪爽、开朗无畏,往往“小病不多看,大病不在乎”;而性格内向的人忧郁、沉默、内心恐惧,往往“无病呻吟,小病大治”。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要注意放慢生活的节奏,适当休息,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要主观努力去改造有损于健康的性格,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防疾病和减轻疾病。

美国一位妇科医生对122例病案进行分析指出,人的性格同癌症有直接的关系。有些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性格具有习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内向、倾向防御和退缩的特点,长期内心矛盾、无安全感、悲观绝望而又压抑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情绪的人,最容易罹患癌症。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利特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从心理治疗配合生物治疗的角度来说,这颇有见地。

在教育工作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在医疗工作中,也应针对不同性格的患者,既要“对症下药”,又要注意“因人施医”。

三十、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注意保持和维护正常的心理需求,对促进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求

与青年人一样多层次交往,是中老年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被不同职业、年龄、文化素养、居住区域、爱好、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等社会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广泛交朋友,可满足个人认识发展和信息交流的需要。

2.自主需求

中老年人大都沉着冷静、老成持重、阅历丰富,做事希望自作主张。这种心理上的自信、坚定和自主,正是中老年人的自身需求,周围人应给予充分理解,使他们在这一点上找到心理平衡。

3.尊敬需求

尊敬是一种社会美德,也是中老年人区别于其他年龄组群特有的心理需求。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用,中老年人希望得到晚辈、学生或下级的尊敬。

4.求助需求

部分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和健康等原因,会产生求助心理。晚辈若能自觉主动地帮助他们完成生活需要,则会使他们感到心情舒畅,增加对生活的兴趣。

5.变化需求

人到了一定年龄,男女都会有“生理更年期”,这是一个人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标志。变化需求是适应生理变化和社会角色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要把握好这种变化,就需要适应客观现实,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6.求知需求

求知需求是人们为了事业和生活而勤奋学习,力图做出成就的心理需求。中年人是社会的骨干,有强烈的事业心;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也希望坐下来认真、系统地读书,为生活揭开新的篇章,这就是求知需求。

7.健康长寿需求

人到老年,体力下降,机体各种功能逐渐衰退,使老年人产生一种怕病、怕死的心理。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希望社会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做到就医方便,病有所医。

8.娱乐需求

老年人生活闲适,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娱乐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尽情舒畅、精神愉快。如果长期不出门,不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可使老人变得孤僻、焦虑,甚至积郁成疾。

9.安静需求

人到老年大都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嫌吵怕乱,如果环境嘈杂、吵闹,就容易出现心理烦躁,甚至爱动肝火,发脾气。

10.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与融洽的环境。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庭人口多少,只要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老年人就会感到幸福。

11.安全需求

老年人常担心会发生意外或车祸,担心患急病时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希望居住环境安全,有一定的医疗保障条件。

12.求偶需求

丧偶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尽管吃喝、看病等没有问题,但有些时候感到子女仍然不能代替老伴所起的作用。所以子女应支持老人的选择。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老少之间增进了解,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当然,老年人对自己的心理需求也要作具体分析,正确对待,不可抱着完全肯定的态度,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正视客观事物的变化,并适应这些变化,然后才能使自己晚年过得幸福愉快。

三十一、老年人怎样焕发“第二春”

老年人如何开创人生的“第二春”,一些有经验的人总结归纳出以下4点。

1.老要少

平时多回忆高兴的往事,回想年轻时最喜欢的形象和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愉快事情,例如欢乐的游戏、成功的考试、甜蜜的热恋等。多接触青少年,让他们活跃、好动、充满探索与理想的个性感染你;多参加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就会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那股激情。

2.老要俏

平时注意修饰和穿着,经过打扮会显得大方得体,穿上一套合体、富有时代感的服装,是美的享受,能使自己产生“我还年轻”的心理。医学研究证明,愉快的心理,可以使体内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把血液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脏器的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抗病和延缓衰老的能力。

3.老要跳

积极参加迪斯科、交谊舞及学练太极拳。通过跳的锻炼能使神经系统得到良好训练,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和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使全身关节、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可以身心兼修、陶冶性情、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4.老要笑

笑,能令人神采飞扬;笑,能令人精神爽快。当放声大笑时,整个身体都像在做体操般的运动;笑是一种化学刺激反应,它激发人体各个器官,尤其是激发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经常笑,可使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起到美容的作用,给人一种年轻和健康的美感。美国教授弗莱说:“人每天笑100次,其心律增加相当于10分钟的划艇运动。”

三十二、老年人怎样排解孤独

中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可做,普遍会产生孤独感,尤其是丧偶而身边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更为突出。

1.老年人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1)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僻。

(2)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冷落、抛弃的感觉。同时,子女、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无所适从、精神上无比空虚,在这一点上,男性比女性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