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5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
30343800000030

第30章 运动健身与态度(3)

①动静结合。有的气功,本身就是动静结合的;有的则以静为主。凡练静坐功、站桩等以静为主的气功,必须与打拳、做操、按摩及导引术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因人、因病而异。

(3)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注意与有节律的生活、节制性生活等养生法相结合。

(5)练功地点,宜选择生气新鲜、环境幽静、光线柔和的地方。

(6)练功时间宜在日出后(负离子与氧气较多)和晚上就寝前进行。

(7)服装宜宽松,衣带、腰带、领口宜松开。

(8)练功中应保持头脑清晰。不可昏昏然,更不可入睡。

(9)过饥、过饱、剧烈运动后、过度疲劳时、精神激动时均不宜练功。

(10)当练功中感觉心情不舒畅、憋气、头晕时,应暂时中断练功。

(11)大风大雾、强光、烈日、雨中,潮冷阴湿时,均不宜练功。

十五、武术锻炼

1.武术

是中华民族一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养生术。

武术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既能强筋壮骨,又能通经络、理脏腑、调精神。可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既有刚劲有力、潇洒舒展的长拳,又有柔和缓慢的太极拳;既可徒手练,也可持器械练,还可对练。故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限制,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既有套路运动,又有搏击运动;既可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又可提高锻炼兴趣,并掌握一些攻防技能。

2.太极拳

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创编的一项柔和缓慢的健身术。太极拳既可徒手练,也可带器械练,还可练推手。依演练风格不同分为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但都要求恬静自然,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动作圆活连贯,轻柔匀缓。老年人练习,可依健康状况不同练全套,也可择其中的几个动作单练。练习时要求:架势稳定,不可忽高忽低:速度均匀,不可忽快忽慢;应持之以恒。

3.八卦掌

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一种以行步走转,掌法变换为主的武术;其特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转,刚柔相济,势势相连。练习时,可只练走转,也可练掌法的变换,还可对练。除徒手的“老八掌”及“八八六十四掌”的变化外,还有各种器械,如八卦刀,子午鸳鸯钺等。对健步防老有特殊作用。

4.形意拳

又叫心意六合拳。此拳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为基本拳法,以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鸽、鹰、熊)为进退起落的变化,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此种拳套路简单,动作朴实,形神兼备,内外六合,有健身强身、祛病延年之效,适合老年人练习。

5.广播太极拳

是武术运动的一种新形式,它保留了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和技术方法,并配合音乐伴奏,用体操形式练习,简单易学,有振奋精神、增强体质的功效。练习时,要求精神集中、动作缓慢柔和、呼吸自然。可整套练,也可练一式或几式。由张文厂教授创编。

十六、打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运动量小,动作轻柔稳定,符合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比较显著的健身效果。由于动作柔和轻灵,呼吸自然,练拳时腕、臂、肩、胸、腹、背等全身各部肌肉都须放松,对脑力劳动者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太极拳动中求静,养气凝神,心静用意,安详中兼带全神贯注,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调节,对于神经紧张、情绪容易冲动的中老年人,有助于改变性情,养成沉着冷静的气质。处在更年期的妇女,也比较适合这种运动。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动,“一动无有不动”。各大肌群和关节都参与活动,长期练习可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据调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血压较正常,脊柱变形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比较低,“肾亏”者极少。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病、肺结核等,练太极拳都有较好的疗效。

十七、保健功法

保健功法是以健身、祛病为目的的一类功法,类似体操。多以躯干、肢体的左、右、前、后各方位的活动,使身体得到全面充分的活动与锻炼。如头部向左右前后的转动,上肢的屈伸及向前、向左、向侧举起,肩的上下前后的转动,腰的前后左右转动,下肢的踢、摆、屈伸、蹲起、跳跃等动作。但这不同于体操,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多重复;以意带动,内外合一;动作轻柔,缓慢;注意与吐纳、呼吸配合,忌气粕、气促。

1.易筋经

由我国古代养生术中的导引法与吐纳法演变发展而成。动作简单,强调用意不用力,多用暗劲,有“内壮”、“外强”之功效。其历史悠久,流派繁多。目前流行的易筋经有两类:一类以上肢动作,使暗劲为主;另一类的运动遍及全身。常见的动作名称为:

①韦驮献杵。两掌相合,或侧举,或上举呼吸。

②摘星换斗。单臂上举、下按。

③出爪亮翅。两掌前推,然后收至腰部。

④倒拽九牛尾。弓箭步,一手握拳前举,一手握拳后拉如拽牛尾。

⑤三盘落地。两腿下蹲,两足用力抓地;然后反掌托起,直体。

⑥胥龙探爪。单臂前探,弯腰,掌绕过膝后,握拳收回腰间。

⑦卧虎扑食。弓步,两手扶地,腰平头昂,胸前探,呼吸调匀。

2.五禽戏

相传为东汉名医华佗所创,模拟虎、熊、鹿、猿、鹤的姿态和动作,用以养身祛病的导引术。由于历史久远,流派繁多,内容亦不尽相同。但都要求形神兼备,动静相兼,刚柔并济,以意引气,以气养神。每次练习应力求出汗,以促进新陈代谢,活血化淤。要突出虎的威猛,鹿善奔跑,熊的撼运,猿的机敏,鹤的轻灵。较典型的动作有虎寻食、鹿长跑、熊撼运、猿摘果、鹤飞翔。

3.八段锦

自宋代始即有记载的一种传统健身法。流传广泛,风格各异,有文八段、武八段、站八段、坐八段、南八段、北八段之分。最常见的歌诀有:两手擎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每句歌诀既说明了动作姿势与要求,又指明了健身防病的作用。

4.冷谦的八段锦

元末明初百岁老寿星冷谦创编的“八段锦”。全套共分八节,其顺序为:

①闭目冥心坐,盘腿坐叩齿;

②鸣天鼓;

③撼天柱;向左右摆转头部;

④赤龙搅水津;

⑤搓手热;

⑥背摩后精门;

⑦左右辘轳转,低头,轮流抬高左、右肩;

⑧攀足频。伸直两腿,平坐,用手摸足心。

5.八式健身功

以导引和吐纳相结合,由八式相连而成。其升降开合顺序与人体经络运行规律自然配合。其特点为: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简单易学。练习时,取双腿并立,然后做八式:

①双龙出海(两臂前伸);

②二虎潜藏(屈时回收);

③直冲霄汉(合掌上举);

④海底明堂(体前屈);

⑤怀中抱月(托掌伸腰);

⑥仰举苍天(托掌上举);

⑦三盘落地(全蹲前平举);

⑧顺手牵羊(翻掌还原)。

八式相连,不重复,不停顿,一气呵成,为一遍。每次可连续做9~36遍。由广东邓锦涛传授。

6.健身五功

是山西大学80高龄老教授罗元贞长期坚持的一套简单实用的健身功法。由抓、揉、搓、捣、摇五种功法组成:

①抓功:左、右手十指同时张开抓100~200次。

②揉功:轻揉腹部(由左向右逆时针方向)100~200次。

③搓功:以双掌及手指,搓面部、五官、头部及脚心。

④捣功:用拳捶捣两臂、两腿、膝、腰部各30~50次。

⑤摇功:盘腿坐,先旋转头颈30~50次,后以腰为中枢,摇摆30~50次。

十八、其他锻炼法

其他锻炼法是指除武术、气功、按摩、医疗体育、保健功法外的其他锻炼法,包括一些动作简单、内容单一,但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如握健身环、旋转脚踝、旋转双臂、游泳、广播体操、打球等适合老年人锻炼的体育项目。

1.健身球

又名掌旋球,可用石、玉、琉璃、金属制的球2~4枚,置掌中,用五指拨动,使之时顺、时逆、时缓、时急、时分、时合地在掌中旋转。有舒筋活血,坚骨丰肌,延缓衰老的作用。还有调节大脑功能、健脑益智、消除精神疲劳、延年益寿之功效。对防治手麻、手抖、指腕关节炎及脑血管的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2.长寿按摩健身环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按摩原理设计的一种健身器材。圆环用天然橡胶制成,每捏扁一次需10~20千克握力。环上有并列的四排突出的胶刺,握在手中,能对掌中各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有活血通络、健脑增智之效,可防治手部神经麻木、痉挛、神经末梢炎及一些老年常见病;也可在右臂工作劳累时,用左手握环来消除疲劳;在劳动疲劳时,左手捏环可消除大脑疲劳,健脑、增智、提高工作效率。握环可用捏紧、放松交替的力法练习,也可用手指拨动旋转,边转边捏。

3.转脚踝功

俗话说:“人老先老脚。”转动踝部可抗衰老,降血压,消肿,防治神经炎、脉管炎、脚跟痛等疾患。根据中医理论,踝部周围的穴位和经络多属肾经,肾经通于肺,开窍于耳,主骨,生髓,司二便,是支配生命的中枢。老年人多肾衰,故转脚踝可抗衰老。做法是:

①盘腿坐椅上,用手抓住脚尖,转动踝部。

②直立,两手叉腰或一手支撑,将脚抬起离地尺许,以脚腕为轴做旋转运动。脚尖向上翘,向外翻转时,吸气;脚尖向下扣,向里转时,呼气。

4.旋转手臂去“将军肚”

两臂前平举在体前画立圆,带动腰、腹、背、臀肌肉活动,从而达到增强腰腹肌的力量、去掉“将军肚”的目的。做法是:身体放松,直立,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两臂伸直前平举,从左向右,按顺时针方向画圆圈。向上画时,吸气;向下画时,呼气。动作不宜过快,两手高度不超过头顶,手臂自然放松,以感到腰、腹部在用力为宜。每日做2~3遍,每遍左右交替画圆各30次。

5.松紧法

利用肌肉的紧张和放松交替进行的方法,达到促进微血管循环,强身健体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①预备式。双腿开立与肩同宽,颈直头正,垂肩松腕,含胸拔背,膝微屈,脚趾抓地。

②深吸气(用鼻)至丹田,闭气7秒钟左右(可默数1至7)。同时,全身肌肉用力紧缩,提肛,缩臀,紧握拳。

③缓慢呼气,全身逐渐放松。

如此,连续做7~10遍,每日2次。

6.手指健脑操

手上穴位异常丰富,与全身经络、脏腑均有密切联系,故按摩揉捏手掌、手背、手指均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防病健身的目的。手指健脑操是通过两手同时伸出不同的两个手指,提高大脑的指挥能力,达到健脑益智的效果。

做法:预备式,两手握拳;将右拳大拇指与左拳小拇指同时伸出;然后,换左大拇指与右小拇指同时伸出。如此循环往复。

7.足保健操

为保持双足健步,可做以下一些体操:

①双腿并拢,足尖着地,停几秒钟后,身体重心逐渐移到足跟。

②转踝运动,提左足逆时针旋转2~4圈、然后换右足做。

③走50~100步后,用足跟站立数秒钟后,将重心逐渐移至足尖站立。

④用足跟、足跟内侧、足跟外侧各走1~2分钟。

8.爬山登高

爬山登高有增强心肺功能,强筋健骨之功效。登山必须注意呼吸吐纳,松静自然,速度徐缓。为防止因气促引起的劳累,可采用边走边呼号的方法。如迈第一步(为左、右各一步)时,先念“呼”字;迈第二步时,念“嘿”字;还可将双手作捧球状,念字的同时,双手向上捧气一次,可使步履轻快,呼吸舒畅。但应注意:

①量力而行,爬山高度和距离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

②循序渐进,高度和距离应从低至高、从短至长掌握;

③注意与呼吸配合;

④必要时,应扶杖行;

⑤切不可争强好胜。

9.登楼梯

登楼梯的动作犹如做高抬腿走,腰背部和上下肢的肌肉、骨骼、关节都在有节奏地运动,能健身壮骨,活血通络,增强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还能减肥。据美国某医学院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时间里,登楼梯所消耗的热量比散步多4倍,比跑步多1/4。登楼梯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但应注意:

①宜轻装,空手或扶杖;

②注意力集中,步伐稳健;

③不穿拖鞋,保证走路舒适;

④速度适中,松静自然;

⑤注意呼吸,登楼梯时,亦可采用登山的呼吸吐纳法进行。

10.广播体操

是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编制的一种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徒手体操。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按照一定的旋律进行的。不仅能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还可使人心情愉快,大脑得到积极性的休息。要想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做操时,必须思想集中,注意呼吸,动作准确,用力适度。可每天做2次,每次可做一二遍,也可只练其中的数节动作。

11.游泳

一种适合老年人的有益的健身运动。游泳时,水的拍打、振动对身体是一种很好的按摩作用;水的低温是一种自然的冷水浴;水的压力对胸廓是很好的锻炼。游泳时,需全身肌肉、骨骼、关节参加活动,故能增强心、肺、肌肉及骨骼的功能,尤其对增强腰背肌肉群的力量,防止及治疗腰肌劳损、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有明显的疗效。但老年人进行游泳锻炼,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需经医生体检和指导;

②水温不宜过低,以20℃左右为宜;

③动作应缓慢,不宜猛然跳水;

④距离不宜过长;

⑤游泳前需认真做热身运动,并先用凉水洗拍前胸后背;

⑥患皮肤病及心血管病患者,不宜进行。

12.打门球

又叫槌球,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击球穿过铁环门的一种室外球类游戏。运动量适中,并饶有趣味,很适合老年人。

13.打高尔夫球

高尔夫球是在地域空旷,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是一种既是散步又是击球的体育活动。人们可在击球中锻炼身体,又可欣赏秀丽的景色,呼吸新鲜空气,调节中枢神经的紧张度,是一种适合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项目。

14.保龄球

是一项在室内进行的球类运动。它对抗性不激烈,又是各人单独进行,既能增进健康,又饶有趣味,很适合老年人。

15.背部锻炼操

如果想加强背部力量,每天花15分钟按下列练习做5次,一周做3~5天。如果背部不舒服,应先让医生检查一下。

①俯卧,双肘在身体两侧弯曲,两手平放在地板上,慢慢地抬起上半身,髋部保持在地板上不动,直到后背下半部感到轻微的伸拉。保持这一姿势15秒钟。

②保持同一姿势,在腹下放一个小枕头。用双臂夹住身体的两侧,抬头并使双肩刚好离开地板。保持这一姿势数到5,然后逐渐放下身体。

③保持同一姿势,双臂伸直高过头顶,抬起右臂和左腿,保持这一姿势数到5,然后用左臂和右腿重复这一动作。

④翻身仰卧,把小枕头放在腰背下面,一条腿弯曲,同时另一条腿平放在地板上。搂住弯腿的膝部,轻轻地拉向胸部,直到后背的下半部感到这种轻轻的拉力。然后再用另一条腿重复这一动作。

⑤用两条腿重复上述动作,同时向前耸动双肩,下巴向胸部探,并将双肩抬离地板几厘米。

⑥保持同一姿势,弯曲双膝,两脚平放在地板上,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手掌朝下。将头和双肩轻轻地抬离地板,保持这~姿势并数到5。还原后至少休息15秒钟再重复这一动作。

十九、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效能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效能可分为生物效能和社会效能两大方面。

从生物效能方面考虑,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故表现出生理和心理的衰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这种变化过程,推迟衰老,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