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这样做就会有钱
30396400000023

第23章 勤勉务实——唯有行动才能创造财富(2)

因为一般人总是期待着明天可以怎样,明天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想象一次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美好,而获得成功是明天的任务。富人们则认为命运是极为明确的目标和结果,今天的想法只在今天有效。因为今天不执行自己的想法,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付诸实践,成功就会在自己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

有这样一位先生,进入了美国邮政局工作,但他很快就对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的作息时间及微薄的薪水感到不满。他曾经想到利用工作中学到的贸易专业知识,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10年后,他偶遇另一位成功的玩具商人,不胜欷歔。因为对方几乎是和他同时开始想到做这个生意的。而他本人,直到现在还在邮政局上班,依然对现实不满,依然每天都在想自己的玩具生意,但是,只是想着。10年来,他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做过一件事,所以他仍然在“想”,也仅仅是在“想”而已。

财富是“做”出来的。只有实干才能创造出财富。认定目标,行动才能创造价值。

巴菲特11岁时曾经劝姐姐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经历了下跌之后,这只股票开始上涨,害怕股票再次下跌的巴菲特立即卖掉了它,结果小赚一笔。但是这只股票紧接着一直上涨了好几倍,这让巴菲特后悔不已。于是他得出了两条终身遵守的规则:第一是设立目标必须通过严谨的思考和精密的测算;第二是目标设立后,绝不轻易放弃和改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实施。于是在其后4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只用了12个投资目标就拥有了现在的财富。

1993年,巴菲特准备购买一家在内布拉斯加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具公司。他走进公司,问老板愿不愿意将家具公司卖给他,老板当即开价6000万美元。巴菲特没有还价,径直回到办公室开了一张支票给他。老板问他怎么没有请律师和会计师,巴菲特说他相信老板。

在清点存货时,老板才发现家具公司值8650万美元,不过既然做了交易,也就无法毁约。老板只是非常吃惊,因为巴菲特当时似乎连想都没多想一下就开了支票。其实他不了解的是,巴菲特很早就开始收集这家家具公司的资料,心中早就有了适当的估价。

先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实现该目标,还要有具体详细的执行方案。

肯德基在要打入中国市场时,公司起初派了一位代表来考察。在首都北京,他看到街道上人头攒动,内心激动不已,于是回到公司后尽情地畅谈着肯德基一旦在中国站稳脚跟后的美好未来。尽管他提出了许多好听的理论譬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不高、成本低等,但是总裁还没等听完他的“美好遐想”就停止了他的工作,另派了一位代表。

新代表与上一位不同,他先在北京的几条街道测出人流量,然后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进行品尝调查,详细询问了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方面的意见。最后,他对北京油、面、菜,甚至鸡饲料等行业进行了广泛的摸底研究,将样品数据带回了总部。

总公司在经过精确的计算之后,发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利润市场,于是那位新代表率领一帮人回到北京,“肯德基”从此打入中国,而那位新代表也成为第一任中国区总裁。

第一位商业代表之所以被解雇,并不是他没有好的创意,好的想法,而是他的意见还停留在空谈上,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行动来证明这个想法。而第二位代表是想到就做,马上行动的人。他既有让“肯德基”驻足中国的美好愿望,同时又通过行动证实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并最终付诸行动。

好的创意并不少见,而把它变成事实的却极少。或许那个点子你也曾想到过,但就是因为别人采取了行动而你没有,所以等待你的只有懊悔与抱怨。把想和做结合的人,才会是最后获得成功的人。

两位患者在医院等候就诊时攀谈起来,他们这次都是因为胃疼的毛病来医院检查的。他们谈起了自己的希望和人生的打算,碰巧的是,两位病人都有去西藏看看的打算,但是以前一直未能成行。后来医生叫两位病人去检查,很不幸,检查的结果是其中一位得了胃癌,而另一个只是轻微的胃炎。

知道自己得了胃癌的人,感觉自己人生的时间不多了,决定马上进行自己一直未执行的计划,他去了一次西藏,在拉萨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读完了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圆了大学时的梦想;他重新学习,考取了研究生……

一年后,两个人碰巧又在同一家医院见面。那个实现了愿望的人接到了医院的通知,要他去复查。原来当初医院的诊断出了差错,他得的并不是胃癌,这次是去进一步确认。而另一个得胃炎的人又因为别的小毛病上医院来检查了。

这次,两个人又攀谈了起来。那个被误诊的人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梦想,那样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和生命。而那个只是得了胃炎的人呢?他早已因得的不是癌症而把自己所说的梦想放到脑后了。

原本两个人的梦想相同,但是现在只有一个人实现了它,差别就在于这个人去实践了,而另一个人只是偶尔午夜梦回时想起自己还有这样的心愿没有实现。

为什么不把梦想带进生活,而非要带进坟墓呢?赚钱,要心动,更要行动。别让生命错过!趁自己有精力的时候把自己的财富梦实现,把自己赚钱的想法落到实处去。

用行动实现财富梦想

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甚至从未体验过成功,在他们嘴上挂着的口头禅是:张三种药材发财了,我早知道种药材能发财;李四开了个干洗店,我就说嘛,在这个小区开个干洗店准能赚钱;王二开了个饮食店也赚了一笔,我早想到了要开饮食店……

去尝试才能获得成功。人生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就是改变人生的行动。由此可见,行动即是人生目标,人生因为行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走向富有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行动法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激励。立即行动,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等待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只有行动才能创造财富。

在温州,有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鞋业公司的老板,他还有一个弟弟。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初,兄弟二人凭借南方人特有的市场敏锐力,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摆脱了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兄弟俩同时决定每人办一个制鞋厂。

哥哥说干就干,在他做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起来,请来了师傅,招聘了工人,买来了机器,采购了原料,不出半个月,哥哥就把产品推向了市场。而弟弟则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他想先看看哥哥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否行动。

刚开始的时候,哥哥的制鞋厂办得并不顺利,一会儿市场打不开,产品销路也不很畅通;一会儿资金出了问题,周转不灵;一会儿财务人员管理跟不上,生产管理很混乱;一会儿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在厂里闹情绪。总而言之,几乎农民企业家创业能遇到的问题哥哥全遇上了。看到这些,弟弟暗自庆幸自己明智,心想自己多亏没有像哥哥那样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哥哥一样举步维艰。

哥哥的制鞋厂的确遇到了未曾料到的一些经营困难,这些困难是任何人创业的时候都可能遇到的。更何况哥哥是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创业打天下的人,那时可供借鉴的创业经验也非常少,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哥哥并未被困难击垮,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之后,他的制鞋厂终于渡过了难关。

这时,看到哥哥骄人的业绩,弟弟则后悔不迭。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办起了自己的鞋厂。然而,先机已失,当弟弟办鞋厂的时候,全国鞋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哥哥的鞋厂就早办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弟弟至今仍客户寥落。到2000年哥哥已在全国建起了自己的庞大行销网络,拥有资产数亿元,而弟弟由于没有订单,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他只能为哥哥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就是立即行动和不能立即行动的巨大差别。兄弟俩同时看到了机会,几乎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创业决定。所不同的是,哥哥的行动准则是说干就干,而弟弟则思前想后,行动迟缓。哥哥的行动准则是非常积极的,尽管他的行动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弥补这一行为的缺陷,因而成功率非常高,弟弟的行动准则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妥,但这种稳妥往往却以失去机会作为巨大的代价。

能够成功创业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敢于跨出第一步,用行动实践自己创业计划的人。这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创业就在于:他们不但懂得行动的真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有了好的创业计划和设想就毫不迟疑,立即行动。相反,那些难以成功创业的人往往就是因为缺少这种勇于行动的精神,使他们在很好的创业计划面前裹足不前,从而与人生成功的辉煌擦肩而过。

同样都是行动,但由于行动态度、行动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立即行动”是建功立业的秘诀之一。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削弱人们做事的能力。

“立即行动”,这是富人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

请自我暗示与自我控制,这样你将恢复你的良好状态与调整你的现实处境;通过它,一个人能把可能被毁弃了的一天变成令人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