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早为时代所认可并代代相袭相传,而其在书法理论方面的建树,相对于诗词,则为后人所忽视。其实苏轼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不仅表现在他的文章汪洋恣肆,诗词清新畅健,而书法健美双胜。北宋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赞之书法“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唐以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可是北宋对外处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事威胁下,对内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治势力结成朋党,新旧党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神宗皇帝也有心改变这样的局面,于是变法求新的重任落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肩上。当时,27岁的苏轼怀有一腔报国的热忱,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苏轼的谋划与王安石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王安石提出要改变法制,苏轼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公然上书皇帝说:“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失于任人,非法制之罪也。”王安石要变法科举,苏轼又上《议学校贡举状》,再次反对王安石的主张。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对苏轼早就心怀不满的一些人摘取苏轼词句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后上奏皇帝,说苏轼“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是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押解京师。史书记载了当时的情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亲自出面求情,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黄州。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这个职位实际上是个虚位,主要的目的是让他反省错误。所以苏轼在这里面过得是非常不痛快。来到黄州以后,他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叫东坡种花诗,当时白居易也是因罪被贬,写下这首诗的,两个人的处境非常的相似,所以他就取了东坡作为自己的号,称“东坡居士”。
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三月初七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也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因其第一句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诗帖》,这也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在《黄州寒食诗帖》中情感波澜起伏,前7行书家的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塗穷”这3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
《黄州寒食诗帖》也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的书法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地融为一体。刘墨介绍说,他一开头就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这里面表现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和叹息,但就是在这种感慨和叹息里面,他书法里面最伟大的东西被表现出来了,他的书法凝聚了两种传统,一种传统来自于儒家的修养超人论,也就是我要以我的浩然正气以我的人格来渗透在笔底,另外一种是来自于庄子和禅宗的这种心性超人论。心灵、性情、修养这些东西也可以在他的笔下得到体现,这两种传统在苏东坡的作品里面,尤其在《黄州寒食诗帖》里面达到了一种高度,达到了一种强度,而这种高度和强度在苏东坡之前我们见不到,在苏东坡之后也没有。
在解读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同时,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这位铁骨男儿的风范,所谓情融于书中,也是指此吧。所以此作可称得上是苏轼作品中的上上之作,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精彩链接:
苏轼其人其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做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现藏台北博物院(一说存于台湾私人手中)。
鉴定苏轼窍门
鉴定苏轼书法特点要把握两点:一是用笔多取侧势,二是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苏轼与苏小妹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深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