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珍宝背后的故事
30401800000010

第10章 散氏盘的故事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的重器,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19行,每行19字,其中除有几个字已锈蚀不可辨认外,实能认出者为357字。内容是一篇涉及西周中晚期诸侯国之间围绕土地分配问题发生的一场公案,十分有意思。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铭文上说,关中畿内的人、散二国,边界相连,人屡次侵犯散国的边界,掠夺土地和财物。散人向周王告状,后来在周王的调解下,人人不得已,同意以田园二区作为对散人的赔偿,并且发誓将田交付散人后,永不毁约,否则就照田价付罚金,并通知其他各国与人断绝交往。这场官司中还具体规定了这两块赔田的区域、疆界,并由两国共同派官吏勘定后交接。周王还派一个叫仲农的史正(官名)到场作证,仲农完成使命后,遂将新界地图交与人,并留下左券。在这种情况下,散人鉴于人人平素的行为,仍是不放心,怕他们毁约,于是就把这场官司的全过程及人的誓约铸在铜盘上,作为永久的证据,以防不测。于是这块铜盘便成为人散两国的正式券约。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这场有趣的官司,不知事后人践约了没有,重要的是被后人看出了历史的破绽——你周王室不是实行井田制吗?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那么为什么现在可以实行有条件的转让了呢?这说明西周晚期井田制度的动摇及其王室权力的削弱,是整个社会制度开始动摇的重要信号。这就是今天看散氏盘的历史价值所在,十分难能可贵。

据后来的学者们考证,散氏盘为周厉王时物。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又进一步考证,人国疆界相当于现在陕西及武功一带,散国的疆界相当于大散关、大散岭以东陈仓一带,散氏盘的出土地点当在散国地界之内。

散氏盘于乾隆中叶出土,为江南一位收藏家购得,长期存放在扬州。著名学者阮元考证后,将其定名为“散氏盘”,“散氏盘”遂名扬天下。当时的拓本价格已十分高昂,官府中达官贵人及外国人一直垂涎不止。后来藏家又将其翻砂复制两件,其中一件卖给了日本人,真器仍在扬州。

嘉庆十五年(1810年)冬,当时的两江总督阿毓宝从一个盐商手里购得此盘,作为嘉庆皇帝50生辰的礼品,入贡紫禁城。散氏盘入驻皇宫之后,一直被闲置于深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诸朝,因时间太久,六朝皇帝谁也不去鉴赏,以致无人知晓它收藏在什么地方。咸丰十年火烧圆明园后,传出散氏盘在圆明园被烧毁了。于是,从内务府官员口中传到琉璃厂古董商的耳朵里就成了:“散氏盘真的没啦,只有仿铸的那件了!”民国十三年,溥仪出宫前,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发现散氏盘藏在库房。溥仪出宫后,散氏盘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不久,国之瑰宝散氏盘,就在“九一八事变”后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转移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时至今日,它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一任历史的沧桑风云巨变。

精彩链接:

散氏盘的拙朴美

《散氏盘》长达350字,这在西周金文中十分少见。它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但它的活气跃然纸上,却并不因此而走向矫揉造作的另一极端。它是那样自然浑成,似乎是在不动声色中完成自己的每一点画。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无匀、排比的规则;相反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散氏盘是真还是赝

说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鉴定的故事。琉璃厂尊古斋经理黄伯川同故宫博物院长马衡的交往颇多,又是好朋友,他问马衡:“故宫里的散氏盘是真品还是赝品?”马衡说:“我看是真的。我也听说古玩行有传闻说,散氏盘有两件苏州仿铸的,一件卖给外国人了,另一件还在国内。故宫博物院接管时,我曾询问过原内务府人员,了解了他们从养心殿陈设的核查中发现散氏盘的前后经过。内务府提供了散氏盘的原拓本,用拓本对照原物完全相符。”马衡又说:“这件散氏盘的铜质精粹;苏州造的铜器,铜质是比较粗糙的,不会这样精粹;再说这盘的底子是深褐色,一般来说苏州造的仿铸品的底是闪白色。退一步说,若是重新翻砂仿铸,它的花纹、铭文的笔道不可能一点儿不走样,笔道就不会丰筋挺拔了。”黄伯川听马衡所说,心才落了底。所以,在台北故宫收藏的是真的散氏盘,不是赝品。

走进阮元

乾隆进士、乾嘉道三朝为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的著名学者阮元(公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是他根据盘上铭文的内容,将此盘定名为散氏盘。阮元是一个大学问家,他主编《经籍篡诂》116卷,训诂学书,校刊《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又由经籍训诂,求证于吉金、石刻,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10卷。卷首有《商周铜器说》2篇,论述铜器的重要价值以及周代有关彝器的记载和汉以后出土彝器的情况,还附有《商周兵器说》1篇。这部书和散氏盘的定名,可称是金石学再度兴起的标志之一了。

西周金文

金文是指西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钟、鼎占多数,因此也称为“钟鼎文”。后来大家又感到“钟鼎文”不能包括所有青铜器上的文字,于是又改称“金文”。古人谓铜为金,所以“金文”也就是“铜器文字”之意。金文内容,有记作器人姓名的,有记作器原因和用途的,也有记载重要文献的。字数少至一两个,多至几百个不等。它是西周时期通行的字体。金文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二是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三是形声字增加。四是注重字形美化。

西周是铜器铭文的全盛时代。这一时期的铜器铭文不但数量多,而且篇幅也往往比较长。比较突出的,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西周后期的毛公鼎有498字。春秋时代也有长篇铭文,但已不如西周时代多见。研究西周、春秋时代的文字,金文是最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