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珍宝背后的故事
30401800000014

第14章 乘上音乐的翅膀——探寻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世界编钟王”。凡有机会耳闻目睹过的人,无不为此千古绝响惊叹叫绝,赞誉它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世界音乐史之奇迹。还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极和2根彩绘撞钟木棒与钟同时出土。据此并经实验判定,这套钟的使用共需5人:3人双手执小模,掌奏中、上层钟;2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在曾侯乙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2828字,加上钟架笋梁(横梁)、编悬配件上的铭文、磬铭文、磬盒铭文总字数3775字,其内容是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一部珍贵的音乐理论论著”,“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64件编钟(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编钟除外),每件都能发出两个乐音,每钟双音并呈和谐的大小3度关系,其音阶相当于现代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全套编钟音质纯正、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达5个8度(C2—D7),12个半音齐全、且有变化音,能旋宫转调,演奏各种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整个乐曲。实践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此前有些专家认为是秦汉时代,更不是来自古希腊传入的泊来品),我国音乐就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在7声音阶、5个8度音、12个半音以及旋宫转调的表现手法上,就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因而,编钟的出土,使得传统乐律学不得不重新估价,世界音乐史不得不重新改写。难怪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要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迫使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不得不需要重新研究。”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并曾经有过一段“钟鸣鼎食”的灿烂文明。我国的铸钟史从原始到战国,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时期。据考,钟的前身是铃,从原始的瓷甬钟到早商的扁圆形铜铃,至殷商的铙,西周中期3件一组的穆王编钟发展到8件一组,历经春秋时期的9件、13件一组,继而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从单音钟到按音阶编列演奏的乐钟,凝聚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史料表明,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有过铸钟的实践,但他们的钟口都是圆形,而圆形钟无论怎样敲,都是一个基音,且延续(余音)长,很难形成音律。而曾侯乙编钟之所以能成为乐钟,关键在于它恰当地运用合金材料,在科学配比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复合陶范”铸造技术、铝锡为模料的熔模法,加上钟壁厚度的合理设计、鼓部钟腔内的音脊设置、炉火纯青的热处理技术,才能使铸件形成“合瓦形”,产生“双音区”,构成“共振腔”。编钟的浮雕花饰,不仅让钟显得美伦美奂,还在于对它所在的振动区起着负载作用,达到加速高频的衰减,有助于编钟进入稳态振动。所有这些,无不折射出那个遥远时代中华文明所创造的辉煌。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克明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曾侯乙编钟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最早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铸造技术,在工程图学上极有价值,是世界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楷模。堪与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相媲美。

编钟及其曾侯乙墓中的文物,不仅为考古学、天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古代科技史、音乐史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还对研究古代青铜铸造史提供了大量实物。墓中出土的4640余件青铜礼器、乐器、加上青铜质地兵器、车马器在内,重达10吨之巨,消耗的铜、金、锡、铅等金属约12吨。这些青铜器物造型之复杂,纹饰装潢之精美,都是世所罕见的。通过现代科学鉴定,在其制作工艺上,综合使用了浑铸、分铸、锡焊、铜焊、雕刻、镶嵌、铆接及溶模铸造技术。尤其是编钟铸造,为保证其乐钟的音响效果及综合性能,合金原料高纯铜及铝锡的科学配比以及钟壁厚度的科学设计,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这些都表明,当时我国金属冶炼和铸造的工艺水平,也达“世界之巅”。

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每件钟均有呈3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耳的和声,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12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7声音阶的多种乐曲。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侯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挂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12半音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

为了使这套中华乐器史上珍贵的国宝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工作者将曾侯乙编钟进行复制。1983年1月6日至9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80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华名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5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精彩链接:

中国最早的音乐发烧友——曾侯乙

“曾侯乙”是何许人也?曾侯乙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曾国(今天中国中部的湖北省随县、枣阳一带)的一个诸侯,这位诸侯姓“乙”。据考证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因为他是“曾国”人,姓“乙”,又是一位诸侯,因此称他为曾侯乙。

这位姓乙的诸侯墓葬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仅仅乐器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在他巨大的坟墓里专门有一个墓室陪葬着乐器,这些乐器有:琴、筝、五弦各1件,瑟5件,笙1件,悬鼓1件,还有编磬、建鼓、排萧、瑟、抱鼓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堪称“国之瑰宝”的编钟,整套编钟共有65枚,全部是由青铜铸造,异常精美。编钟依次列在曲尺型铜木结构的钟架上。上下三层,这三层钟形制各异。第一套称为“琥钟”,由11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钟”,由12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23枚长乳甬钟组成。总共加起来有65枚钟。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金篆体铭文,正面均刻有“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有5个8度,仅次于现代的钢琴。可以奏出5声、6声或7声音阶的音乐。现代学者推断这套编钟不但可以演奏旋律,还可以演奏和声。2000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弘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不仅表明我国古代青铜业的成就,也表明了中国古代音律发达的程度。

魅力随州

湖北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杨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可谓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独一无二的编磬

与曾侯乙编钟相伴而出的还有一套精致的编磬,是古编磬中的杰出代表。青铜镏金的磬架,高1.09米、宽2.15米,呈单面变层结构。一对集龙首、鹤颈、鸟身、鳖足为一体的怪兽铜立柱,咬合着两根铜杆,杆底等距焊铸铜环,以挂磬钩。32块石磬次序悬挂,与之相映成趣。据研究,全架编磬原有41块,每磬发一音,为12半音音列,音域跨3个8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独具特色。磬块上亦有与钟铭相通的墨书和刻文,内容是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其精美的磬架、众多的磬块、明确的编悬状态、完备的配件(同出有装磬之匣和磬槌)为迄今仅见。质料主要是石灰岩的磬块,音色清澈优美,比当今的木琴更有余韵,比钟声更加透明。它展示了3个8度的音乐风貌,丰富的半音显示了旋宕转调的功能。它与编钟合奏,真谓金石齐鸣,悦耳动听。更为惊叹的是其中的最高音竟与钢琴的最上一键(G8)相同。充分反映了古代磬氏设计制造定音乐器的成就,扩大了我们对古代宫廷队音域范围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