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才:我为你支招
30435400000021

第21章 各级学校是成才的摇篮(2)

误区之三部分青年人立足社会的人格修养与社会知识严重不足。当代的青年,生活在安定的社会中,他们接受复杂环境的锻炼机会很少,成年后不是浮在上面过“白领”生活,就是满足于家庭的琐碎生活,人格修养和社会知识严重不足,妨碍了他们开阔眼界和成才。在大学和青年集中的地方,应加强对青年的人格教育,不能仅凭空洞的说教,而是让青年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予以理论指导。青年人应自觉抛弃平庸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从底层干起,了解国情,了解百姓疾苦,一点点地积累社会经验,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小学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平稳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波动不大,但这并不是说其不重要。实际上这两个阶段是以后发展的基础,是活跃期的准备期,虽然相对来说问题出现比较少,但仍然是重要的。

当然,青少年身心发展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则不尽相同,需要教育者在把握规律的同时,注重个性的特殊性,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保障和机会。

二、学校教育中的弊端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给年轻一代带来以下不良影响:一是感觉迟钝化。教育目标的偏窄、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顾及,就是熟视无睹。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令他们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无动于衷,进而造成感觉的麻木与迟钝化。二是疾病增多。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失衡、锻炼的减少和活动的单调引发的。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进而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专家近年来所发现的“感觉综合失调症”、“注意力缺乏综合征”等稀奇古怪的病症,也与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有着直接的关联。三是人格扭曲。我们的教育一向声称是培养人的,但事实上,在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成为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这些情况,加上绝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自卑、消沉、怯懦、情感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四是能力不强。教育本来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使人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却畸形发展,只重视学生的部分能力,而置其他许多能力于不顾。且不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自制能力、生存适应能力等相对较差,就是与学习有关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许多学生,已逐渐成为不会生活、没有激情、不会创造的一代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问题也相当严重。现在我国家庭中绝大多数的年轻一代都是独生子女,都多少会受到长辈(父辈与祖辈)的呵护和宠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共同愿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使得家庭教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并且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现象。就目前来看,有几种现象应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第二是独断专行,强迫命令;第三是纵容溺爱,包办代替。不管家长们有多少“理由”,也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这些做法肯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因此,必须引起家长们的警惕。还有一种现象则是人们往往习以为常,但却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那就是不少家长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变相的“第二课堂”,或者学校活动的延伸。有的家长亲自出马,或者聘请家教,在家里为孩子加班加点,增开“小灶”;有的则威逼、利诱孩子去学习各种乐器,或者参加各种培优、培训,而不管孩子的天赋、个性、承受能力和发展可能性究竟如何。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被家长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冠以种种堂皇的理由。一旦孩子不从,家长往往振振有辞地抱怨孩子不识苦心,或者甚感委屈,或者暴跳如雷。殊不知,这种对孩子的过分要求、设计与期望,恰恰是孩子健康成长中最大的障碍。这种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典型的“灰色教育症”。

以上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和行为错乱,如孤僻自私、自卑消沉、情感冷漠、言行过激等;其次,这会使孩子失去真正的童年,因为各种加班加点的培训、培优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使他们整天疲于奔忙,结果是不堪重负,难耐其苦,失去了生命应有的鲜活和生活的乐趣;再次,这极易造成孩子的个性压抑和兴趣的单一,因为孩子的一切活动都是家长已经设计、安排好的,孩子只能照做。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忽视,他们的天赋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和开发。长此以往,他们的个性必然被压抑,继而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对周围一切的反感、厌恶、怨怒和仇视。家长脱离实际的设计与期望,不仅不会促成孩子的成长,相反,还会扼杀孩子本来具有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生活失去应有的乐趣。可悲的是,有不少家长却恰恰是这样做的,而且还认为做得是那样的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三、学校与家庭协调的必要性

学校与家庭在培养学生(子女)的总目标上一般说是一致的,即希望他们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协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一些具体的教育价值观上学校与家庭就可能不一致。因此,一定要处理、协调好,才能使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做到协同合作。目前条件下,应当处理好的有关教育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成才问题上,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往往比学校要高,“望子成龙”心切。特别对知识阶层来说,他们往往要求子女必须有正式高等学院毕业文凭,而不愿子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高考竞争之激烈,正与家长的这种人才观有关。作为教育、培养青少年成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应向家长宣传,说明学校是从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来因材施教的,学校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理想、情感和智慧、才能等方面的特点,能较准确地对学生作出切实的评价和提出希望、要求。

二,在对待学生全面发展上,不少家长对高考分数特别看重,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片面看法:①重智育,轻德育。不少家长忽视对子女个性、道德和精神追求的培养,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把家庭教育减缩为纯智育,又把智育减缩为提高学习成绩(分数)。子女的学习、考试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最为敏感、最能引起彼此情绪波动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干涉子女写入团申请,认为团组织的活动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②轻视传统美德对子女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如有些中学生家长淡薄或轻视“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致使一些中学生居安贪惰,不尚节俭,不尊重、爱惜劳动成果,甚至一味追求享乐和挥霍。③一些人格修养,诸如诚实、正直、尊重人、同情人、乐于助人等,也被一些中学生家长忽视了。

三,对待家庭与学校合作问题上,有些家长往往一味强调“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对学校的请求合作采取敷衍、消极甚至对立的态度;而有些学校则习惯于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主动性,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希望校方经常主动与他们联系,报告子女的学习等情况;学校则希望家长经常主动来学校询问、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有的家长认为教师批评子女损害了自己的荣誉、面子;教师则认为批评、处罚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为学生好”。由于家长和校方对“合作”、“协调”缺乏理解,达不成某种共识,就常常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内耗”,产生“负效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对待身教问题上,学校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当作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准则;而相当多的家长往往不注意这些,总认为自己是一家之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老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较注意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分寸;而家长往往忽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对待中学生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上,学校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要通过理性的传授、情感的陶冶和规章的约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控,还十分重视通过班集体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既尊重学生,又对他们严格要求。家庭教育往往是非计划的,家长更多地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之纽带对子女施加影响。有的中学生家长由于素质偏低,辅导能力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又不注意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所以,不能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常常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准低或居住在落后、封闭的农村地区的家长,体罚子女的现象仍很严重。另外,溺爱、容忍、放任以及专制的教育方式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家庭中。

要强调的是,以上诸矛盾的解决,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均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就学校教育本身来说,也需要改革,进一步转变陈旧的观念和习惯,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学校自觉地、主动地与家庭联系、交流,是搞好校—家协调关系的关键。因为学校毕竟是专门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机构,学校人员的素质、方法总体上总高于家庭教育人员的水平。

四、办好家长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看,它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成的。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拉着“培养孩子”这架大车,沿着素质教育的大道勇往直前。可见,办好家长学校的作用很大。近两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一些学校加大了开办家长学校的投入与力度,从而消除了“5+2=0”这一不良现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1.全面了解家庭,分析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日后发展。如思想认识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行为的形成、习惯的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今天,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要动员教师献计献策,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

(1)“言教”与“身教”矛盾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把家庭比作一根木头,把小孩子比作木头的影子。他认为,木头是直的,影子一定直,木头是弯的,影子一定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许多家长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边却帮助孩子打扫房间。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无所适从。

(2)“放纵”与“专横”矛盾

教育子女时,一些偏差现象屡见不鲜。在公共场所,常看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管束。如对孩子无故欺侮别人或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遇到别人的“碰撞”时,教育孩子要“以牙还牙”、“不甘示弱”、“他打你一下,你还他十下”。有的家长甚至亲自为子女“出气”,指责别人。但是,这些家长在家里却将自己摆在绝对权威的地位,要求孩子对父母的决定言听计从。他们把孩子看成是私有财产,不让其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很容易被扭曲。

(3)“重智”与“轻德”矛盾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没有完全确立科学的人才观,重智育轻德育,认为“学习=学习成绩=分数”、“唯上大学才是人才”,于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有的家长对学校开展的科技、文娱、体育等各项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不闻不问,甚至不让孩子参加。这种逼迫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恰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因为它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压制了孩子的潜在性,更严重的是使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有人说:“一个人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遗憾的是,家长们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

(4)“富教”与“穷教”矛盾

由于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童年时都曾受过困苦,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家长们的教育口号。他们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也舍得智力投资,如买钢琴、电子琴,买高级玩具,请家庭教师,报名参加多种培训班,等等。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他们对孩子或过度溺爱,或过分严格专制,或简单粗暴;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或包办代替,或不理不睬。其后果只能是高投入低收获。

(5)“溺爱”与“叛逆”矛盾教育孩子的水平实际上体现了家长自身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与为人处世的能力。作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真可以说是“爱你没商量”,把孩子爱得“死去活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如: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当孩子摔到了,埋怨地不平;当孩子忘记带书本了,责怪自己“老糊涂”……然而,孩子对父母的做法并不领情也不理解,他们以为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理所当然,以至于父母不能满足其要求时,便大加责难或看不起父母。为此,有家长苦恼地说:自己什么都给孩子了,为什么孩子却一天天“远离了我们”?

(6)“短期幸福”与“长期幸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