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30460600000029

第29章 实现三大主力会师(4)

针对蒋介石的企图,党中央决定进行宁夏战役。这是为了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造成西北新局面的重要一环。它的步骤是:一,二、四方面军尽可能地夺取岷州及其附近作为临时根据地,控制岷州附近洮河两岸的一段。然后以一部出陇西攻击国民党毛炳文部,威胁兰州,以便东北军于学忠部的三个师全部集中兰州为战略枢纽;以另一部出夏河攻击河州敌马步芳家乡,威胁青海,吸引西路甘、凉、肃三州马军东援,以便东北军派一部接防,使甘肃西部三州落入友军之手,并可相机消灭马军一部,促其与我讲和。中央再派较小的一支部队拒止国民党王均部队,并派人与王均交涉,也派人与毛炳文交涉。王、毛均在危惧中。交涉或能成功。用一个半月时间实行上述计划。二、四方面军利用这段时间补充人员、被服。二,完成上述任务后,三个方面军在甘北会合,准备进攻宁夏。第二步骤约在10月至11月实现。三,12月起,以一方面军负责保卫陕甘宁苏区,并策应东北军对付蒋介石之进攻。二、四方面军乘结冰渡河,消灭敌马鸿逵部,占领宁夏,完成瓦窑堡会议确定的打通与苏联联系的任务。完成第三个步骤后,进一步巩固陕北、甘北、宁夏新老苏区,扩大和巩固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使之成为西北局面的领导中枢。红军与东北军各出一部,联合组成抗日联军先锋军,向绥远出动,抵抗德王和李守信蒙伪军的进攻,并以此实际行动号召全国抗日运动,推动其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本段关于宁夏战役的叙述据《驳张国焘》,中华儿女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278页。

宁夏战役计划得到共产国际批准。9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彭德怀为前方陕甘红军统帅,全力准备宁夏工作。当天18时,张浩、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毛泽东致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通报此事。告知:“国际来电同意占领宁夏和甘肃西部,我军占领宁夏地域后,即可给我们帮助。胡宗南部第一师及四十三师、七十八师、九十七师10号从长沙开动,先头18号到咸阳,月底集中定西”。中央电报确定宁夏战役的目标为“两个月后占领宁夏”,并作出具体部署:一方面军主力9、10两月在海原、固原地区,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从同心城豫旺之线攻取灵武、金积地区,以便12月渡河占领宁夏北部。一方面军其余部队保卫陕甘北苏区;红四方面军以主力占隆德、静宁、会宁、通渭地区,控制西兰大道,与红一方面军在固原西部硝河城地区之线相当靠近,阻止胡宗南部西进,并相机打击之,10月或11月初进取靖远、中卫南部及宁安堡之线,以便12月渡河夺取宁夏南部;红二方面军在陕甘边积极活动,吸引胡宗南部在咸阳、平凉之线以南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互相策应,并联络陕南游击区。电报强调,以上部署“主要是四方面军控制西兰大道,不使胡宗南切断”;“二方面军仍在西兰大道以南,包括陕甘边和甘南,担负钳制敌军之任务”;“三个方面军须用最大的努力与最密切的团结以赴之,并与甲军取得密切之配合。”引自《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5期。甲军,指东北军。此后,中央军委又多次发电给朱德、张国焘,催促四方面军迅速占领西兰大道之静宁、会宁、定西段,否则一、四方面军将被胡宗南部隔断。

在此重要时刻,张国焘对北上方针再次动摇。他仍然坚持错误的分裂主义错误,提出西进的主张,不愿意北上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9月13日,张国焘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称:“我们大计,以快向西北进为宜,同时在有利时机不放弃迎击胡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概述》,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长征大事典》上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并督令红四方面军加紧进行西进青海和甘肃西北部的准备。其企图是脱离党中央领导在西北边远地区自成一个局面。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9月16日至18日在岷州附近之三十里铺召开的会议上,张国焘不同意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红四方面军渡黄河西进青海和甘肃西部的主张。这是他一贯的避敌退却逃跑和反对中央自成局面思想的继续。

朱德及陈昌浩等红四方面军领导同志与张国焘进行了严肃斗争,力主北上同中央会合。朱德在会上发言说:中央的策略路线是正确的,是随着形势发展而发展的,我们要马上执行,同时要进行传达和教育。每天会后,朱德都同张国焘争论红四方面军行动方向问题,陈昌浩也站在朱德一边。双方总争论到深夜。会议第三天,张国焘突然宣布辞职,住到岷江对岸的供给部去。朱德说:他不干,我干!找来作战参谋,挂起地图,着手制订部队行动计划。当天黄昏时分,张国焘又派人通知到他供给部住处继续开会。与会者多数支持朱德的主张,赞成北上。张国焘只得放弃西进的意见。

泯州会议决定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并制定了实施中央宁夏战役部署的《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计划》。9月18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致电四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徐向前,下达向静宁、会宁进军命令,告知“《静宁、会宁战役纲领》如下”:“红四方面军在胡敌未集结静宁、会宁以前,相机占领静宁、会宁及通定西大道,配合红一方面军在运动战中夹击该大道上之胡敌及静宁之骑七师,相机占领静宁,争取与一方面军会合”,并具体部署分四路纵队行动。据《中国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318页。当天18时,朱、张、陈即将西北局岷州会议决策和行动电告林育英、毛泽东、洛甫、周恩来、博古、彭德怀、徐海东。

可是,张国焘于9月20日到达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所在地漳县以后,即向没有参加岷州会议的前方负责人片面宣传他的渡河西进的主张,反对岷州会议的决定,反对《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张国焘致电中央,认为“目前与胡宗南之一路军,在静、会这一四面受敌之地区决战是不利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673页。他命令红四方面军转头西进,于21日21时发电给朱德,表示坚决反对静会战役计划,定要“自主即速采取第二方案(即西进方案)”,并要求朱德“负责本夜令军委纵队停止待命”,“五军仍在该地,万不可放弃岷城”,还“请你即来漳县面商”。据《中国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朱德接电后即于22日凌晨致电林育英、洛甫、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现在将西北局同志集漳县续行讨论,结果再告”,并表示:“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一面又发电给曾传六,并请他转邀何畏、何长工一起到漳县与会。还给张国焘复了一电,电文谓:“国焘同志:电悉,不胜诧异。为打通国际路线与全国红军大会合,似宜经静会北进,忽闻兄等不加同意,深为可虑。昌浩今早可到漳,带有陕北来新译长电,表示国际态度,望详加研究。”电文还说:“接到指示,已告各方停止一切行动”,“弟等即日赴至漳县,并转告传六、何畏、长工也兼程赴漳,续商大计”。电文最后说:“会静战役各方均表赞同,陕北和二方面军也在用全力策应,希勿失良机,党国幸甚。”转引自《中国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22日一大早,朱德即骑马直奔漳县,一天赶了120里路。

9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在漳县三岔召开。朱德在会上几次发言,坚持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的方针和岷州会议的决定。他说: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对整个形势是有利的。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已签字同意北上计划,未经中共中央西北局重新讨论,又马上改变计划,张国焘把自己同党对立起来了。能够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为什么不会合?执行西进计划是要受到重大损失的。我仍坚持北上计划,我认为我坚持的意见是正确的。转引自《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155页。但张国焘把持了会议,否决了北上的正确意见,决定红四方面军西进,从永靖、循化一带渡过黄河,进到凉州、永登地区,占领甘北。24日,红军即撤出通渭。

9月26日,朱德与张国焘等致电林育英、洛甫、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并告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红四方面军已决定西渡黄河,并已按西渡计划行动。如兄等仍以北进万分必要,西渡计划万分不妥时,则请中央明令停止西渡,并告今后行动方针,弟等当即服从。显而易见,这是朱德为挽回当时已成危局所作的最后努力。本节叙述主要依据《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156页。

接到朱德9月22日来电后,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于23日即复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说明,中央已向部队大动员拥护与庆祝会合胜利。24日,又致电强调中央内部的团结一致,与张国焘之间的争论应一概不谈,集中全力于团结内部执行当前军事政治任务。强调应集合三个方面军于静宁、会宁、定西一线及其南北,给胡宗南以相当打击,使其不能达到隔断红军、各个击破的企图。并说关于统一指挥等问题正等待张国焘等北上商讨一切。《育英、洛甫、恩来、泽东、博古、稼祥关于当前军事政治任务致朱、张、任等电》(1936年9月24日),转引自李海文、熊经浴:《张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在此之前,中央已于21日同意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关向应提出的意见,以毛、彭、王和朱、张、陈六人组成中央军委主席团指挥三个方面军。据《任弼时年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291页。陈,指陈昌浩。)

洛毛周博和国际代表林育英等接到朱、张等26日来电,得知四方面军已按西进行动,当即果断决策,予以制止。9月27日,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毛和周、彭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给朱德、张国焘等连发三电,既耐心说服又明令禁止。指出:“一、四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肃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不能达到任务之危险。一、四方面军合力北进,则二方面军可在外翼制敌;一、四两方面军分开,则外翼无力,将使三个方面军均处于偏狭地区。”如四方面军西渡,敌将先堵击青、兰线,次堵击凉、兰线,尔后敌处中心,我处偏地,会合将不可能,有一着不慎,全局皆非之虞。指示红四方面军的活动仍按9月18日的部署进行。“四方面军应即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合。”还指出:“中央明令已下,请电令通渭部队仍回占通渭,其余跟即北上。”《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其时,徐向前到临洮后经调查得知,黄河以西气候寒冷,雪山草地道路难行,人稀粮缺,渡河计划难以实现,即向朱德、张国焘提出停止西进继续北上的意见。党中央又来电明令禁止西渡黄河,张国焘只得放弃他的计划。9月27日当天,朱德、张国焘等即复电林育英、洛甫、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和贺龙、任弼时、刘伯承:“为尊重你们的指示和意见,同时据考查兰州西渡河须时较长,有可能失去占领永登一带的先机之利”,“决仍照原计划东进,以出会(宁)、静(宁)会合方面军为目的,部队即出动,先头(部队)约六号到界石铺,决不再改变。”转引自《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还有一封电报表示:“关于统一领导,万分重要”,“我们提议请洛甫等同志即以中央名义指导我们。”转引自《张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张国焘终于作出了放弃与陕北保持“横的协商关系”而接受中共中央领导的表示。

由于党中央的耐心说服与明令禁止,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等的不断斗争和劝说,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的推动,张国焘被迫停止西渡黄河计划而执行北进方针。9月28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布《通、庄、静、会战役计划》。29日,重新下达北进命令。红四方面军随即由临潭、岷县、武山、漳县等地分六路纵队出发,向通渭、庄浪、会宁、静宁进发。可是时间已经延误了十天左右,让远道赶来的胡宗南部等得以逼近这一地区,使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地区局势变得十分严峻。

三大主力大会师

为策应二、四方面军北进,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彭德怀率西方野战军主力迅速进至西兰大道以北之海原、固原地区,并作出军事部署:以一方面军二师附属骑兵第二团为左纵队,“经硝河城、常家集、隆静间出庄浪,相机袭占威胁秦安”,与先期占领界石铺的特别支队靠拢;以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为右纵队,出郭城驿,“向静宁方向继进,相机袭取之”。彭德怀电,据《三军大会师》,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33页。

会宁位于定西地区,北靠靖远,西连定西、榆中,南接通渭,东邻静宁,是二、四方面军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合的必经之道。迅速攻占会宁,对于粉碎国民党军企图抢占该城以截断我三军会师通道的图谋,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