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30534800000034

第34章

疏。又后三偈下。第二褶叠重释。上之十偈从后渐收。于中有二。先正收后结叹。前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后三偈。为三无性观者。唯识论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释曰。谓依遍计所执性。说相无自性性。由彼体相毕竟非有。犹如空中华绳上蛇故。故今偈云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始妄执自然性故。故今偈云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故今偈云若实非实。若妄非妄。皆是假说。实即圆成。非妄即契圆成之智。圆成之智成于出世。并是假名。实尚不存何况非实。举况总结。故云其非实妄及世间。一时总遣。

疏。又此五偈下。第二合前四喻。由依此义十偈正答。亦可分四。初诸法无体性一偈法说宗因。次四偈举四同喻。三有四偈别合前喻。四者末后一偈结成前义。则五分具矣。

疏。又前五偈下。第三重总结。十偈可知。

疏。文殊一问下。第二结叹。以缘起深理幽玄该博故。问答包含。今释竭愚发扬玄旨。勿以经少责疏文繁。第二财首菩萨。

疏。余准此知者。上三各显二义。下七不欲繁文。故令例知。若具说者。行二义者。一随修何行时。二以何行化之。其能化行与所行行未必全同。如行施行时。或以施行化。或以禅慧行化故。解二义者。一随有深浅之解。二说诸佛菩萨之解化故。言论二者。一随何国俗言说。二宜用何等言辞化故。心乐二者。一随希求何法。二称根为说诸愿乐故。方便二者。一随何进趣时。二随用何善巧等化故。思惟二者。一随思求何义。二宜说云何思化故。观察二者。一如说修学时。二称宜为说观察相故。

疏。准诸深经及此偈文略有四意者标也。下别释四中。前三别明。后一总摄。就前三中。一佛见下。初一空不碍化答。二佛知下。智不碍悲答。三随化下。化不违空答。

疏。四融上诸义等者。即总摄上三共为一致也。然前三中。初后即性相交彻。中一乃悲智双运。故今融成悲智性相皆无障碍。就文更三。初明所化性相无碍。即前第一意。二从以斯义故下。蹑前初意以辨能化。即前第二意。悲智无碍。悲对前事。智对前理。三今以寂灭非无下。更融前能所。兼具前第三意方成一味。于中二。先正明。后结释。前中亦三。初融所化性相无碍以成能化。无化而化。即前第一意。二以通缘非有下。即融其能化。以成前第三化不失空。三所化既空有无二下。对于所化。成前第二能化悲智无碍之义。

疏。不碍有而观空下。第二结释。于中有五。一既云不碍有而观空方能入理。结成问意。则前以空难。随化非得意也。二不动下。既云不动真而随化。结成答意。三从众生不知此理下。结成化意。四从非直下。正结无违。非但无违。兼能相成。五故净名下引证。但证为众生说如斯法。即观众生品。维摩诘问文殊师利菩萨云。云何观于众生。文殊师利答言。我观众生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第十三入等。意明毕竟空。故次净名问云。若尔云何行慈。答曰。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名为真实慈也。然上云寂灭非无之众生者。体虽寂灭不无众生之相。由寂灭故恒不异真。由非无故而恒成立。是故不动真际等者。即智论意。谓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不坏假名而说实相。细寻可见。

疏。大经亦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即二十六经。教体中已辩。

疏。今初。三颂若著我下。疏文有二。先总标二观。后总相而言下释经文于中先依二空观释。后依念处观释。今初。即二空观者。谓界分别及四念处。皆明二空故。故便以二空科判经文。

疏。初一我空下。即界分别观。谓十八界等中。求我不得故。言上半寻思观者。斯为方便。即显下半是如实观。

疏。谓揽缘假立者。此释初句。次来无所从下。释次句。虚假似立下。双结二句。

疏。以身观身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彼意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如观一叶落知天下秋。虽不知空寂例知同也。

疏。此观亦寂故不起心者。此释不起心分别。然此句有二意。一既物我皆虚故。不分别物我之异。此意即浅故略不出。今明知空之心。即是此观二我既寂。观何由生。若观不忘非见空矣。则空病亦空能所双寂矣。

疏。内身拣于外器及他身者。释初偈内身二字以念处。然四地中有于三身。然智论瑜伽各有解释。今即瑜伽意。一以自身为内身。二以器物瓶衣车乘等为外身。三以外有情妻子男女等为内外身。故今拣于后二。

疏。念处有二下。释第二此中谁是我句。谓有问言。准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今何观身为无我耶。故今答云。有通有别。上以别难。今约通说。故于观身得作无我及苦无常不净之观。今但举无我耳。

疏。复有二种一小二大下。通释一偈。以为通妨。谓有问言下。既别观受及心法。法应无我何无不净苦等观耶。故今答云。约大乘说故。然大乘中具有二观。谓约世谛则观身等为不净等。约第一义则观身等同虚空等。今约大小对辩观身不净等唯属小乘。观身性相同虚空等唯属于大。

疏。谁是我言已兼二我者。上约界分别观释谁是我。但遣人我。次第二偈方遣法我。今约大乘念处故兼二我。谓于四大五蕴求其主宰了不可得。但蕴等合即无人我。观蕴等相缘成故。空则无法我。

疏。又别则身受不同等者。此亦通妨。谓有问言。大小二观皆观身受心法。今何三偈皆有身言。故为此通。以身受心法但合五蕴。五蕴皆身故。亦犹净名方便品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此则如次喻于五蕴皆名是身。若别说者。应言是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热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犹如幻。今皆言身明知四处皆得称身。故云通则受等皆身。

疏。前问意下。结成前问。

疏。命谓命根等者。疏文有二。先释上半。于中又二。先释寿命二字。后总释两句。今初。先依小乘。即俱舍根品偈云。命根体即寿。能持燸及识。论引对法云。云何命根。谓三界寿。谓有别法能持燸识说名命根。此有三法。寿为能持故名为体。疏云色心色即是燸。燸必依色故。

疏。实谓由业种力下。约大乘释。即唯识第一广破小乘离色心外别有命根竟。示正义云。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而疏云。引一期报众同分体者。通大小乘。大乘是假。小乘是实。故俱舍云。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又云。同分有情等。同谓身形等同互相似故。分者因义。谓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拣非情也。等者。拣于不等。正显能依同分义也。论云。别有实物名为同分。彼言众同分者。众多同分故。广如彼说。唯识广破竟示正义云。然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别假立同分。即大乘义具如疏文。

疏。从业缘起下。二通显上半。先以因缘门释。后况刹那下。以生灭门释。

疏。喻以火轮下。释偈下半。

疏。有三意。初二皆喻上生灭门。而初就所知。二就能知。第三意喻上因缘门。然上法说因果对明。今合喻中能所对说。命为能依。心为所依。依心假立故。是因缘故。生公云。如杖薪之火。旋之成轮。轮必资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资心而成用也。以彼情依于心。类此命依于心。

疏。然无常等经论异说。净名涅槃诸经皆说。下第三住当广示之。今依中边盖是一义耳。即第二论。彼论具有无常苦空无我。论云。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苦三种者。一所取苦。谓遍计所执。是补特伽罗我执所取故。二事相苦。谓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谓圆成实。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以妄所执不如实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即此无相说为无我。二异相无我。谓依他起。此相虽有而不如彼遍计所执。故名异相。即此异相说为无我。三自相无我。谓圆成实。无我所显以为自相。即此自相说为无我。彼论结云。如是所说。无常苦空无我四种。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实各分三种。释曰。根本真实者。上论云。谓三自性所以名真实者。偈云。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非真。一有无真实。释曰。彼论具释如其次第。一常非有即是遍计。一有非真即是依他。一有无真实即是圆成。释此句云。唯圆成实亦有非有。唯有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释曰。论意云。具有具无。有此非有。故为真实。其无字属上。非是无真实也。意明二性皆依于此真实上立。今经无苦而有无相故。疏依三无我开三无相。故彼论释无我之中皆有无相。又亦依此三种无相对于三苦。以论对疏广略可知。疏然皆融摄下。通妨。可知。

疏。然此唯识略有二分者。以唯识第二四师不同。谓安慧唯立一。自证分。二难陀立二。谓相见二分。三陈那立三。加自证分。四护法立四。于前三上加证自证分。依彼论宗。即以四分而为正义。故今疏。云略有二分。以诸经论及彼论文多说二故谓离二取相等故。而论文有三。初明立二。二明立三。三明立四。而安慧一分于二分中破之。傍出初立二分。论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释曰。谓依他二分似遍计所执二分。又以小乘相分名行相。能取所缘故。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今似其心外之境名似所缘。是心外法此中无故。所变相分为所缘耳。若明相分未是颠倒。向心外取方为倒耳。又言见者。是能缘境义通心心所。非推求义。推求义者。唯慧能。故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论云。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释曰。谓缘色之心应不能缘色。论或应一一能缘一切。释曰。谓随一识等能缘一切境。以眼识无所缘。而能缘于色。余识无色缘。亦应能缘色。既余不能缘一切。明知无所缘者。是义不然。此中正义缘自境时。心上必有带境之相。如镜面上似面相生。次破无能缘。论云。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如虚空等。释曰。同于虚空不能缘故。论云。或虚空等亦是能缘。释曰。此反难云。谓心心所法无能缘而能缘所缘。此虚空等无能缘。亦应缘所缘。论云。故心心所必有二相。如契经说。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释曰。此即厚严经。上半明无外境。下半明有见相二分。各各自从因缘所生名自然而转。下结正义。论云。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所变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自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释曰。此中虽是立二分家义。已有三故。次论云。若无此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释曰。此明有自证分。意云。相离于见无别自体。但二功能故。应别有一所依体。若无自证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谓如见分不更相分之境则不能忆。要曾更之方能忆之。若无自证已灭心心所则不能忆。以曾不为自证缘故。则如见分不曾更境则不能忆。今能忆之。明先有自证已曾缘故。如于见分忆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论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释曰。所量是相分。能量是见分。量果是自证分。自证分与相见为所依故。如集量论伽陀中说。似境相所量。一能取相。二自证。三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释曰。所量如绢。能量如尺。量果如解。数智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言无别体者。同一识故。则离心无境。次立四分。论云。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既同。应皆证故。释曰。见分是心分。须有自证分自证是心分。应有第四证。论云。又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皆有果故。释曰。见分是能量。须有自证果。自证量见分。须有第四果。恐彼救云。却用见分为第三果故。次论云。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摄故。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释曰。意明见分通于三量。三量者。谓现量比量非量。即明见缘相时。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为现量果。或见缘相。是于比量及缘自证。复是现量故。自证是心体。得与比量非量而为果。见分非心体不得与自证而为其量果。故不得见分证于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现量。故得相证。无无穷失矣。意云若以见分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见分为所量。必须第四为量果。若通作喻者。绢如所量。尺如能量。智为量果。即自证分。若尺为所使智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于人如证自证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证。亦如明镜。镜像为相。镜明为见。镜面如自证。镜背如证自证。面依于背。背复依面。故得互证。亦可以铜为证自证。镜依于铜。铜依于镜。此上四分即护法之后方有此义。论如是四分或摄为三。第四摄入自证分故。果体一故。论或摄为二。后三俱是能缘性故。摄论为二。亦摄入见故。论或摄为一。体无别故。如入楞伽伽陀中说。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摄心所故。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释曰。此上论文释偈了字。虽开合不同。今但略举相见二分。故彼论初便立二分。处处多说相及见。故若了相分唯心所变此非颠倒。谓相为外心外取故是名颠倒。故上释云依他二分似于遍计相见二分。今约遍计故成颠倒。上之四分文则似横法相之要。故以引耳。

疏。令寻伺名等者。入如实观者。此借加行位中。四寻伺观。四如实观。以解经文。四寻伺者。一名。二义。三自性四差别。今云名等等取下三。

疏。谓了名等下。即以意言释寻伺观相。于中有三。今初总释。二意即意识下。即引摄论第七。释意言相。论云。意谓意识。觉观思惟。但缘名言分别。无别有义可缘。又必依名分别诸法。故云意言分别。三名言既唯下。会论释经。显四寻伺相。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名句皆名自性。差别皆义故但云名义。

疏。既随分别下。二别释下半。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然此句牒上摄论及经一切是分别言。故云既随分别则妄计意流者。即引楞伽释成。彼经第三。因说破外道所说皆是世论。末后婆罗门问言。痴爱业因故有三有耶。为无因耶。我时报言。此二者亦是世论。彼复问言。一切法皆入自相共相耶。我复报言。此二亦是世论。婆罗门云。乃至意流妄计外尘皆是世论故云妄计意流。

疏。尚未了唯心者。上蹑前分别之义。为不入法性之由。此下举况释不入义然其要观略有二种。一唯心识观。二真如实观。唯心观浅尚未能了。真如观妙彼安能入。法性即是真如异名。

疏。若能如是自觉通达下。上来顺释经文不入之义。今此反显能入之义。即如实观。于中先入唯心识观。言自觉者。对上楞伽。楞伽云。彼婆罗门又问。颇有非世论不。佛答。云有。外道不能知。以于外性不实妄想虚伪计著故。谓妄想不生觉了有无。自心现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尘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论。此是我法非汝有也。今言自觉略其大意。令觉自心耳。其通达之言即摄论意。通达唯是意言分别无有实法。即为入唯识方便。不取外相即入唯心。疏即复此心下。引起信论成真如实观。故彼论云。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令住正念。其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释曰。此即唯心识观。次云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释曰。此即真如实观。言妄想不生。亦楞伽经。已如前引。便入法性结成上义。

疏。上约心乖体非不即者。通难重释。谓有难言。如净名等一切皆如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下经亦云。一切法皆如。诸佛境亦然。三毒四倒皆亦清净。如何言说不入法性。今通有二。一约修行人心不入理。非约法体。不即法性。二约所观。亦无可入故。下文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疏。六一偈通结者。通结五段。令离能所言。亦可近结前二偈者。能所相显故。初明前偈。又观一切下明后偈。以意言观纵成如实。亦有能所云未除遣。加行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故。但为唯识方便。得通达位方入唯心。

疏。此相见二分由无始数习有种种似相似生者。即唯识意。而言似者。显其无真但似二相。若执有实便成遍计。

疏。起法必灭下。释下半。然蹑上半起。上既心境相藉即皆从缘生。生法必灭一向绝故。刹那不住故云安得暂停。

疏。若了相无相下。正显偈意。上顺释偈文明二取之失。今令了之。则令离二取。是经之意是则反释经文。而顺经意则了唯心成唯心识观。若了无性下。成真如实观。心境两亡则住无分别。如上所引。通达位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自觉智境即楞伽意。不动法界即大般若意。文殊室利分云。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不动法界。知真法界。不应动摇。谓若言我入法界已动法界。能所两亡入相斯寂。故不动法界是入法性。

疏。故末后偈结上诸观下。总出此偈意明通结前。

疏。佛如是化下。总显答意。第三业果甚深。

疏。四大无主等者。即净名第二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今取彼文以释今经。

疏。能造能受是谓为我者。我在因中即为能造。业为所造。我在果中即为能受。报为所受。此中且顺我我所言。故净名云。无我无造无受者。若僧伽师能造但是冥性。我是受者。而非造者。若卫世师我为能造亦为能受。

疏。此问所以也者。此中取前缘起甚深三重问意以释今文。

疏。业报揽缘下。上以业遣我。此下以缘遣于我所。

疏。由法无我下。上明二我俱空。此下明不坏业果之相。空有无碍二谛双存。是正理量圣教所明即圣言量。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中论云。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罪福亦不失。是名佛所说。言不违现事者。即是现量。以现见苦乐等报。举体即空不坏事故。

疏。法若定有下。反以释成。故中论云。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等。

疏。无所有言该上业果者。案文但云作者无所有。以偈文窄故。实乃作者所作皆无所有。

疏。今依法性宗亦以如来藏性为镜者。疏中分二。第一释文。第二显义。前中亦三。初辨定镜体。二显喻相。三出业性。今初。言亦以者。非拣本识。识亦喻于镜故。楞伽云。譬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但法相宗不用如来藏为镜。今双用二义故致亦言。言如来藏为镜者。起信论释本觉内体相合明中云。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释曰。四镜之名者。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谓镜体不无。能现万像故。三净镜。谓已磨治离尘垢故。四受用镜。谓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又前二约空不空为二。后二约体用为二。又前二体。后二相故。云觉体相者。今约众生。即前二镜合而用之。以第二为能现。以第一显本净故。后之二镜既在果位。约佛为境。故于福田甚深中用。

疏。然有二义下。第二显喻相有三事。一镜。二本质。三影像。以喻就法镜则无二。质影各二。谓一是因影。境界为质故。合云业性。二是果影。业缘为质故。法说云果报生也。净名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故结云二文影略下。引中论重化之义。正显因果俱从缘空。

疏。合云业者。谓善恶等三下。第三出业体。等取无记。及等不动各成三类。言不失业果之相而为其性者。上是理性此即事性。如火热性等。

疏。由无性故下。第二显义。于中有二。先显中道。后明染净。今初。即融上理事二性。交彻无碍以成中道。

疏。又如。镜现秽像下。第二约染净。上及此段俱证。由不坏相方显真空。此段亦中道义相。于中二。先略明。后此有四位下。开章广释。于中亦二。先正显染净。后兼明一异。今初。然但知。以镜喻如来藏。影喻生死业果。则法喻昭然。一由真净故能现者。即四镜中第二镜义。二由真净故不为污。即第一镜义。亦前即不染而染二即染而不染。又前即能随缘。二即体不变。然二皆是能现之德。如玉之性虽染不污。若第三相对方显正在泥中染而不染也。

疏。二所现二义者。一依他无性义。二无性缘成义。

疏。三相对二义者。一即真如随缘。能成万法方是真如。二即真如不变。方能现染。若变性净不能现染。若不现染无随缘德。

疏。四真净虚染镕融一味者。以如来藏。举体成生死。如来藏外无生死故。生死即空是如来藏。离生死外无如来藏故。如波与水一味无差。

疏。此约染净下。结成上义。谓如真如现依他时。设有净分亦名为染。如镜现像不拣净秽。皆非镜体故。唯能现得名为净所现皆染。

疏。更约喻中下。二约一异门言镜是定一者。谓如来藏唯一味故。所现定异者。生死缘差故。

疏。染净虽虚下。通难释成。先通异难。谓有问言。染净皆虚岂非一耶。此约喻难。生死涅槃二俱虚寂岂非一耶。此约法难故。此释云不相摄故。此通法喻。如所现像男不摄女故。生死不能摄涅槃故。以相就性故说生死及与涅槃二俱空寂一际无差。以性就相有染有净。以有诤故说于生死。以无诤故说于涅槃。有烦恼时非无烦恼故。就虚相而说异耳。欲令一者。要如来藏而以统之。是第三义。

疏。镜现染处下。二通一难。谓有问言。镜能现染。复能现净。岂非异耶。如来藏能成生死。复能成涅槃。岂非异耶。故今答云。现染净处无异体故。生死涅槃一性现故。

疏。三像不异镜是非异者。谓像本是异。镜本是一。今像同镜故非异也。故释云镜外无像故。同镜一异相便无。生死本异。如来藏本一。今生死即如来藏。故生死非异。以如来藏外无生死故。疏。镜不异像是非一义者。镜本是一。像本非一。今镜同像故非一也。正现像时去像亦失镜者。释成上义。谓去像失镜明镜同像。言同像者。同像非一。非是约镜与像一也。思之。如来藏本是一。生死非一。今如来藏全体为生死故。同生死之万差。正成生死时。若去生死即无如来藏。此明如来藏同生死之差。非约与生死一故是非一义也。第四亦一亦异门者。但约不坏性相。则一异历然耳。四门一揆。则一异无碍。染净相融。方为事事无碍之镜像也。

疏。田喻业缘也者。即六地经云。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所覆。爱水为润。见网增长我慢溉灌。生名色芽。谓若不造业识不成种。如谷不入田终不生故。疏亦本识为田名言为种者。上约因缘合辨。故以业为田。今但约本识含于种子能起现行故。以本识为田。若初地中。亦云于三界田中复生苦芽。则约当果生处亦得名田。显义无方也。成不相知类前可解。

疏。三幻师现幻喻。喻所生者。所生通因果。从若幻色喻报下别释。先明果为所生。后若幻色喻业下。辨业为所生。业亦缘生者。如人受五戒为人业。必假戒师言教。三业之具方成业。故业亦缘生。

疏。故中论中下。义引论文证业果俱空。彼论偈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则名为业果。既业果皆幻故知并空。

疏。若幻唯喻报下。反成上义。

疏。四衢喻四识住者。瑜伽八十四云。谓色受想行此之四蕴是识蕴所住。

疏。如鸟在壳者。壳为鸟卵。为母所附者。言含声未吐者。庾信云。团团竹上禽。白玉里黄金。里有思晨鸟。含声未吐音。借其言用。

疏。轮王七宝喻。增上业果者。非在身内故。言无来处者。轮王登位从空忽来。言七宝者。一轮宝。大如一由旬。或云四俱卢舍。三轮各减一俱卢舍。二珠宝。其状八楞。大如人脾三象宝。即金胁山中八千象中之最下者。四马宝。即帝释厩中者。五兵宝。即是夜叉。六主藏臣宝。即地神。七女宝上即帝释赐。下者人间或乾闼婆女轮。即北方天王令四夜叉持之。归则在门之上一由旬住。帝释所赐。若依此说则有来处。多是约教有殊。故小乘中说轮王殁后收在铁围山间。又有相似七宝。谓一剑宝。二皮宝。三殿宝。四床宝。五林宝。六衣宝。七履宝。如智论及萨遮尼干经第三说。第四说法甚深。

疏。为一耶多耶。此亦有三重问意。此上即直问所以。二云偏取互乖者。是第二带疑问。由滞一多二途不知何据。三云并立相违者。即第三成难问也。证一乖于说多。说多违于证一故。

疏。能证所证既并不殊者。能证即前案定。所证即释成中法性。

疏。二者所悟一法即无碍法界等者。上之一意以法就机。许其有一有多。出多所以。是答直耳问意也。此下唯就法。体常一常多。遣其第二怀疑及第三难。上疑意云。为是一耶为是多耶。今云亦一亦多。上第三难云并立相违。今云相即故不相违。又不坏相故有一多。岂唯不违下。重成第三答难之意尚能相成。岂相违耶。

疏。然此九喻等下。上总显偈意。此下别释偈文。古但直释。今将配问。言总答境界无量者。下之九事。皆佛分齐之境故。境界为总句故。

疏。不分而遍弥法界故者。即出现品意。彼身业中云。譬如梵王住自宫普现三千诸梵处。一切天人咸得见。实不分身向于彼。诸佛现身亦如是。一切十方无不遍。其身无数不可称。亦不分身不分别。略引一文。余可例取故。将颂文别对前问文理分明。第五福田甚深。

疏。一约众生。由器有大别心有轻重故者。俱舍等。说由主财田异故施果差财。前难约田。今答约财主。然第一意正约主异含于心异。谓多财重心少财轻心等故。然器约观解浅深。假之轻重复通深浅。约佛可知。

疏。体外方便者。无而别设。如无三说三等。体外方便者即佛权智鉴事差余。即体上大用为体内方便。

疏。与前镜喻因缘不同也。义无别者前业果中喻如来藏。约其自心故是因外。今将喻佛是喻缘。故起信云。真如内熏为因。善友习熏为缘。约四镜中即后二镜已出缠故。正取缘熏小镜义兼法出离镜。以法出离是缘熏习镜之体故。义如前引。言余义无别者。亦有一异染净等义。则以佛为净。以生为染。自他相望而论一异。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

疏。普去一切烦恼故者。阿伽陀。此云普去故。

疏。又此五喻下。覆疏重释。于中有二。先正释五偈。后前四即善巧下。二总彰答意。今初阿伽陀喻灭惑障。日破闇喻。喻灭智障。月光普照喻。喻至平等智地。平等智地即法华意。故彼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风喻普动诸有。火喻皆证无为至智地。即是菩提是灭智障果。证无为是证涅槃。是灭惑障果。二因无碍二果亦融动诸有者。即所化生。普令众生灭二障之病证菩提涅槃之果。是此意也。前四已下总彰答意。第六正教甚深。

疏。一对初义者。谓约一人竖论。教能断惑亦见即合断惑。何以久而不断。二对后义。后义约多人横说。同见断惑佛教是一。何以一断一不断耶。悉者俱合断故。

疏。修有勤惰等者。先答初意。总有六对。略收下喻。勤惰是总意。障有浅深是樵湿喻。机有生熟亦是上喻及钻火喻。未热数息是机生故。缘有具阙即阙缘求火下三喻。功有厚薄即毛滴下三喻。

疏。修与不修下对后难意。虽多人同见不修不益。修则有益。

疏。然有五相等者。即瑜伽论八十五说。彼云。又有五相发勤精进速证通慧。谓有势力者。由被甲精进故。有精进者。由加行精进故。有勇捍者。由广大法中无怯劣精进故。有坚猛者。由寒热蚊虻等所不能动精进故。有不舍善轭者。由于无下劣无喜足精进故。今但次不同耳。

疏。此喻约闻下。别释此喻。于中四。一通明三慧释。二约修消经。三结劝。四示不息相。

疏。圣道如火等者。二约修消经。即俱舍论文。谓圣道如火能烧惑薪。道火前相故名为燸。

疏。燸顶已前者。谓七方便中前三方便。即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也。以燸法为热故。燸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方便为四善根。是加行位。然大小乘释小有不同。大乘之义至初地广释。言已熟而息者。谓燸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至于燸位犹尚断善。故云已热而息。未入见道为火向不生。未热数息即前三方便。更加懈怠何由造证。

疏。故遗教经对此明小水长流者。即是彼经八大人觉中释精进相。经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即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释曰。彼以钻火数息以况懈怠。小水长流以比精进故。云对此名小水长流。

疏。禅宗六祖共传斯喻下。三结劝。初引内教结劝。自达磨教可即用此喻展转相承。但云六者后分南北。多纷竞故。疏。愿诸学者铭心书绅者。二引外典结劝。言铭心者。犹如刻铭长记不灭。言书绅者。即论语第七。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注孔曰。绅大带也。疏若直就下。四示不息相。以智慧钻注于一境等者。心一境性名之为定。一境之言通于事理。故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下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等。如了法无生名为般若。无生即境。此理一境。了即智慧。无住住故。名注一境。则能入理。言方便绳者。带空涉有。照事照理。喻之以绳。有动用故。善巧回转者。若了无生而入理者。或观生法求生不得。或忘能了入无念门。或起大悲方能入理。如是种种若事若理名巧回转。言心智无住者。亦通事理。且约理者。若以心知如是心住境。若以智了心是智住心。若内若外皆名为住。若住无住亦名为住。故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谓生无所住心。则非有无住可生。不生于心则无住心生。即此契理亦名方便。故大品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四仪无间者。设尔有断亦须知断。若不断时亦知无断常。无念知则无间矣。瞥然起心即失止也。又违北宗。暂时忘照即失观也。亦违南宗。寂照双流即无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