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自下大文第三彼果胜中文有三。初摄位。二依论下总科。三今初下正释。
疏。今初意通五果者。正举经中牒前之意。意明十门通成五果故。遮于古人别配属故。谓远公云。一对治及离障胜。是胜慢对治果。前修十种法平等观。而为对治。此地满中更以甚深三脱为治。名对治胜。前治五地染净慢障。今此文更除微细我心及有无等。名灭障胜。二修行胜。是前不住道行胜果。依前不住更起胜修。名修行胜。三得三昧胜。望前治胜以说果也。前修三脱而为对治。彼治转增名三昧胜。四得不坏心胜者。望前灭障以说其果由灭障故。三昧之心不可坏。名不坏心。五自在力胜。望前修行以说果。依前修行上进无碍。名自在力。释曰。此上意明前之二果。从前文生后之三果。从前二果生。今疏乃有二意。一总释。二亦可下展转释。今初但明总是不住道行胜果。不住道行胜。初总标心境有三悲三智。经云。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释曰。观世间生灭即智对上三悲。以成三智。斯则五果不出于二。于中三节。初二悲智修治。次二悲智所成坚固。后一双明二果自在。此即隔句相对。
疏。显二我作用空者。意明人法俱有能作之义故。皆名作者。非约人我独为其空。
疏。二无相门下灭障中。疏文有四。初一总释。二谓若入空门下。举正显非智。论云。是三解脱摩诃衍中。但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门。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门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如城三门。一人之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若入空门。不得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已办故。不须二门。三若见法先有下。举非显修智。论云。若取诸法空相。生憍慢言我知实相应学无相门以灭空相。四故修无相下。结成修意为灭障故。远公云。二中一灭障即取性心亡。二得对治即得理为治。三念想不行即取相心灭。亦初一异凡夫。后二异二乘。
疏。三无愿门中一依止者。智论云。若于无相中生戏论分别。有所作应修无作门。今无戏论分别。即能修无愿故为依止。
疏。又上三空下。拣教智。论云。阿毗昙空门缘苦谛摄五蕴。无相门缘数缘尽。无作缘三谛摄五蕴。摩诃衍三门通缘一切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释曰。对文可知。言余如智论者。论云。经说涅槃一门。今言三者。法虽是一而义有三。复次应度三种障。谓爱多见多爱见等者。见多者说空门。爱多者说无作门。爱见等者说无相门。谓无男女等相故。断爱无一异等相。断见皆是彼中余义。
疏。初离三想者。离彼我想为一离。作者想为二离。受者想为三离。有无想虽通二门。无愿一门多约离有。
疏。此用深空灭离二我者。即离彼我想。通于人法二我无也。云何为深。五地唯约净法。说十平等。今直说深空。又前是加行观察。今已住空般若现前故。二四地道品有身受等故。三此地初用十平等。十相未泯故。
疏。初厌相者。前勇猛修中先知后厌。今丈夫志修先厌。后证明渐胜也。
疏。又俱未满故俱不住。广如净名者。即净名第三菩萨行品。众香菩萨欲归本国。白佛求法云。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乃至云。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何谓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乃至云。观诸法虚妄无我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不尽有为。释曰。然净名意但拣二乘。谓二乘尽有住无有为三相故名为尽。无为无相故名为住。若尽若住即是有碍。不尽不住为无碍法。然是一法就事相分。故为二别。尽有即无起行修德之地。住无即绝慈悲化道之能。是故大士并不为也。而彼经文先正释不住不尽。后又具福德下。释不住不尽所以谓夫德之积也必涉有津。若住无为则功德不具。具智慧故不尽有为者。智之明也。必由广博若废舍有为则智慧不具故。大悲不尽。然文广故指其文。若望此经但是不住无为之义耳。阙于不住有为之义。今疏向云功德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无为。即全同净名文意。言智慧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有为者。则侧用净名。彼具智慧不尽有为。以尽有为不成广智故不尽矣。今以住有为不成深智故不住矣。则是具智慧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义耳。言又俱未满故俱不住者。谓应反上智慧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无为功德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有为谓若住无为不成种智。是为不入生死大海则不能生一切智宝。若住有为自沦生死。安能成就诸佛功德。亦是具大智故不住涅槃。具大悲故不住生死。谓若住涅槃非是亡缘之智。若住生死非无爱见之悲。余义至下当释疏。大品中下亦成上义。若是证时住无为也。故七地云。虽行实际而不作证。
疏。即此所为亦是所以者。所为成智慧不住有为等。所以者以有智慧故。不住有为也。余可例知。
疏。如来藏包含无外。故云大者。远公云。大者宽广。广谓真识体中统含法界恒沙佛法。同体平等相应而起。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是故名空。随顺法界无门不在。故名大空。
疏。五观七转识等者。即真识之用。用而常寂故说为空。故疏云皆无自体即是空义。
疏。楞伽云下。问明已引。十忍更明。
疏。依解起行行修究竟者。此有二意。一释论中。不放逸言。所作究竟离放逸过故。二即复由此修究竟故。经称第一下引论释可知。
疏。四因事者依德起用。是释因义。德是用因分别。为智障者。即分别因缘相也。
疏。又此十与涅槃十一空多同等者。经当第十六。南经十五。
疏。当第六。为答修舍果故。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佛言。善男子。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彼疏释云。前十相空。后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义名为相空。就真识中以辨空义。名曰真空。亦得说言前十境空。后一智空真智空矣。于妄分齐情外有法破之显寂故。于十种就境明空。据实以求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即真心。真心体寂故。后一种就智说空。故地论云。一切法如说自体空。名智自空。就前十中。初八以无破有为空。第九第一义以有遣无为空。第十空空以其非有非无。双持有无名为空空。与地论十平等同。就前八中。前七明其众生及法无性故空。后一明其众生及法无相故空。因缘假中而明无性名无性空。毕竟空中无因缘相。名无相空。就前七中。初六明其众生无性。即是生空。后一明其诸法无性。即是法空。复前六中。初五就其现在观空。后一就其过去观空。现中初三就内外事以观空理。后二就其有为无为法相观空。就前三中。众生名内非情为外。就内法中。观无神主众生寿命名为内空外空法体。观彼外法非我我所故。名外空等。其无始空。经云。菩萨见生死无始。皆悉空寂。所谓空者。常乐我净。皆悉空寂无有变易。众生寿命三宝佛性。及无为法。是名菩萨观无始空。
疏。第一空者。彼名空空者。此当第十。远公云。是有是无就诠辨理。是有牒前第一义空。以有破无故言是有。是无牒前八空。以前八空中以无破有。故曰是无。就此有无以说空义。故曰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者。破诠显理。前句虽复就诠辨理。非留彼诠故。复破云。是向有是向无。是两俱非是方名空空。非留有无说为空空是义云何。已如上辨。因缘诸法有无同体故。说无为有说有为无。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有即无故无即非无。非有非无故曰空空。三十地菩萨下就人显胜。四如是下寄对显异毗昙论中。说声闻人先观五阴非我我所。直名为空。后观前智。亦复非是我及我所。故曰空空。成实论中。先观生法空无自性。空无自性直名为空。后观前智亦空无性。故曰空空。今此所论离有无相。故曰不同。上来十空与地论十法平等互出其义相似彼中。初一总相明空。余九是别。别中初七以无破有同此初八。彼中第八以有破无。同此第九。彼中后一以双非破有无。同此空空也。释曰。上皆远公之意。以十一空会十平等。今将十一空以会十空义则全别。然此十空由前平等加行而成。故二处多同互证皆得。然远公释义于理于乖。消于经文乃成曲巧。又有为无为唯属生空。义成太局。又总取前有无释于空空。亦经无我摄。今疏释空空。而文中五初牒名对经。二谓前空下略释三。故彼经下引经。四谓是非下释经。亦当体空者。释经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义。谓非但有无是非亦尔。谓空有两亡为是计。是即是故名是是。即上空字而不碍双存。故此是是即非。是是即下空字。故言空空。斯则是即非故非是。非即是故非非。故疏云是非亦当体空耳。五如是空空下叹胜。上即科疏下即释也。然经有二句。今疏经前略释。是经上句意。经云是有是无是名空空者。意云。即空是有即有是无。故云是有是无。无既是有则无非无矣。故云空空。既即有是空。则空亦非空。故云空空。正同十平等中有无不二。故平等也。由不二故双存。由非不二故双夺。故今疏云。若有若无本来自空。以有即无故有空矣。空即有故是空空矣。是以遣空总有二义。一以重空遣空。如净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二以有遣空。谓空即是有。故非空也。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空非空也。是则不异有之空。则空非空。不异空之有则有非有。今正取空非空义由空非空即是有非有义。又空故非有重言空故非空。又空故不碍空。重言空故不碍有。非空非有能空能有双融互泯自在无碍。是故十地通达少分。岂是二乘之所能知。故言第一。
疏。今亦约少分者。通妨。妨云。既言十地通其少分。今此六地云何证得。故云亦约少分耳。余文可思。
疏。今初不坏心者。言由离障灭。即第一果行成是。第二果若。智即第三第一。若悲即第二也。
疏。亦可对前十三昧心者。远公云。此九别句即十空三昧。以法空第一义空合故。故九摄十。九中亦四。初四就前观以说不坏。次一就前不放逸以说不坏。次一就前得增上以说不坏。后三就前因事。以说不坏。今初疏云一信理决定者。论云。一信观不坏。即就前入空三昧以明不坏。以论经前云信空三昧故。二疏云行堪调柔者。即论堪受不坏。此就前法空及第一义空三昧以说不坏。取有心息能入法空第一义空故。论云堪受于空不著。经云纯善不著于空。即第一义空。
疏。加行字即前观二空之行。三即论云。于密处不惊不怖不坏。就前大空以说不坏。阿赖耶识微密难测。名为密处。经云甚深于密能入。故称不怖。四即论自乘不动不坏就前合空以明不坏。行合如来藏故自乘不退。五即论发精进不坏。就前不放逸第一义空三昧以明不坏。能起行修故云精进故。疏云胜进无息。六即论离悭嫉破戒垢不坏。就前得增上起。空三昧以明不坏。前就行德今就断德。前约利他今约自利。然论经云净心故约断释。今经云广大心。广即悲心大即智心。是二利心二心相导故。泯绝自他下三不坏。就前三种因事以明不坏但七八前却以第六总明悲智。今七八别明悲智前后俱通故。七即论广利益众生不坏。于前教化众生因事不舍离空三昧明不坏。八即论上求胜解脱不坏。就前智障净因事如实不分别空三昧明不坏。义如前说。九即论化众生行不坏就前愿取有因事离不离空三昧明不坏。带空涉有故云方便相应。然疏虽恐繁文不具配属。释文之中皆已含具。
疏。顺佛菩提者。能深入趣向故者。以论经云随顺成就起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故为此释。此随顺言亦是顺忍。顺向无生忍故。以经约究竟故直顺菩提。
疏。即能伏他力者。是论释义。对前总句不可坏心及决定心。下诸力名皆是论文。二云得法空故者对纯善心以前纯。善。对法空三昧故。然初句全。牒经第二句义牒经下七句不。牒经。直举论文三对前第四不退转心。四对前第三甚深心故。疏云。此与前二前却。以不动故入甚深入甚深故不动故云相成。五对不休息。六对广大。七对无边。八对第九。九对第八会其前后如疏其之。
疏。出现品有能持等四种风轮者。即初总明。出现中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诸处所故。四名庄严。庄严分布成善巧故。释曰。既持既严故。非散坏有散坏风复无四种者。意业中第九相云。佛子譬如风灾坏世界时。有大风起名曰散坏。能坏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等。皆成碎末。即散坏风唯一无四也。
疏。故起信云。但心相灭非心体灭者。论有问云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即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即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体灭。释曰。现文可知。楞伽亦云。若心体灭则本识灭本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戏论。第七远行地。初来意有二。一正释约慧寄位双辨。二瑜伽下引证约慧。于中先举六地为入因。后为令下正辨此来。
疏。言远行下释名为三。谓标释结。二成唯识下释名总举五释。意符唯识以包含故。言此有三义者。一善修无相到无相边。故名远行。二功用至极故名远行。三望前超过故名远行。及释善修并如前说。二引深密即第四经。亦是前行。后远者指上二义。为前后耳。三引摄论兼释即第七论。四引金光明即当第三。五引庄严论。即第十三偈云。离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论释云。菩萨于七地中。近一乘道故名为远去。问谁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远能去故名远行。
疏。虽有四义下结成。结归二义。十住论即第一卷即当后义。仁王即当下卷奉持品。既言远达则亦通。从前来达向后位。
疏。然其能远去行下。第三离障先蹑前。起后后故。所离下正明。亦唯识论具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由取还灭相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释曰。今疏便以释言解之。义已委具。由执还灭故求无相。又相有二种。一有二无。无者为细。
疏。以常在下四辨所证如。于中二。先举能治。治于前障后故。能下正辨所证。唯识云。七地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彼疏释云。谓虽诸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又于教中立种种名。法界实相而如无异。今疏中云以了种种教法同真无相者。谓虽诸教法随机种种。不失平等一味之相故。中边论云。第七地中所证法界。名种种法无差别。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故。
疏。以能下第五成行。疏乃至下。第六得果欲显七门义理相顺。故云乃至。得果者。中边论云。通达种种法无别法界。得一切法无相果故。故知以下结成总意。
疏。行中有五种相下文三。初列名。二五中下对三心料拣。三初言下释其名相。
疏。今初具足六地下。疏文有六。一略属经文。言义含所治者。正意结前故。二谓前乐无作下。别释方便慧殊胜道之所以。由乐无作不能涉有故。非方便不起胜行。岂为胜道。今以十种下。显得名所由。三是则下释其二名。四于何增上下明其所胜。五前六地下解相滥难。难云。前六地亦有即空涉有。何不得名方便胜道。答意可知。六虽行空行有下。通所治名局难。亦蹑前起难云。前地既许双游空有。何以偏名乐无作行。释意可知。复应问云。前地何以偏乐无作。答治前五地取有慢故。
疏。论主摄十为四种下别释四中。前三自利。后一利他。前中论当第一。今当第二。第二是第一。今顺经次。一是离过后二成德。成德中前成福报后成内德。
疏。一初句即护恶行。因事者。于中先举恶行。后今由上句下明护。上句护下句。无爱见恶行。下句护上句。无弃利乐恶行。
疏。二即财及身胜因事者。成胜报也。下句是身财得上句故。身财俱胜。上句得下句故不滞寂。一同初句。胜财则随物下辨二胜相。此二若胜能集助道。
疏。三护善根下于中有二。先正释。言是得彼胜因增上者。胜因增上即观空智。后虽有下通妨结成。谓第一句虽有慈悲但是意乐。未正利他故。三自利。然疏释文皆先释下句涉有胜行。后释上句以导下句。二皆互资例如初门。
疏。障有四种如五地随世智中说者。前论云。是中书等有四种障对治。治四种障者。一所用事中妄障。二邪见软智障。三所取物中不守护障。四取与生疑障以书治初障因声。二论治第二障。印治第三障。算数治第四障。今文书是第一治。论是第二等即等取印算。数等无量事业。总以结之。而为能治通上四也。
疏。四于大法众会集故为物起严土行者。此上明望益修因。净土之中圣贤集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诸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令物修因。当获净土人。宝为严而集会故。疏令生五福等者。见唯约眼闻但约耳亲近约身。供养舍财修行通三业。言自身无身同佛法身故者。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今菩萨亦无身现身。登地已上分证法身。同佛身故。疏下二亦然者。即总例囗意同身。皆即体起用。无言现言无知而知。并如经文。
疏。于无长短中随问善释者。三世是长一念是短。今明三世即一念是实。是空则无长短。不碍能知种种时节长短劫事。
疏。第三总结胜能者。具此十行入七地故。
疏。论释云此十下。所以释者。由上释十句。但明其中所起胜行。未显方便殊胜之由。今总释之。先举论。后皆上下二句下。疏释。于中有三。初解共对。次由此上下各能下释对治。上句治凡者观空。下句治小者起行故。后由二摄取下。通释两个摄取。以上共对亦有摄取对治。亦有摄取。此二摄取大旨则同。上句摄取下句则不滞小。下句摄取上句则不滞凡。此是共对摄取成殊胜行。上句治凡不摄下句。非真实治。下句治小不摄上句。亦非实治。二互相摄皆成胜行。又若别说。上句摄下即空中方便慧。下句摄上为有中殊胜行。二既和合通得名为十种方便。亦得名为十种胜行故。论但云此十种发起殊胜行。既空有无滞故。能对治六地之中乐无作行也。
疏。四彰分齐下。言此以行入故。常行不舍者。七地功用行满方便涉有故。得行入之名。第二彼障对治。
疏。为所知所化者。所知即智境所化即悲境。
疏。要则摄十为五者。所以更为此摄者。以此说无量要治于有量。要唯有五故为此摄。如前频释。一即众生界无量。二世界无量。三法界无量。四调伏界无量。五调伏方便界无量。然此五界唯佛穷证。能化德业周于五界。菩萨修入能化德业。趣入五界。又此五中初一所化。次二化处后二化法。正化即前三是所后二是能。望能化能知。五界皆所。将此十对能化所化。望于菩萨。皆是所入则入。皆修入证入亦了达也。
疏。今初先牒前无量下。疏文有四。一略释经。二然任放下。示无功用相。三由功用行。此已满故者出无功用因。四此则修行下结成拣异。第三双行。疏中文二。初总叙名意。后方释文。初中二。初列章。二料拣。今初下文中疏皆具释。今当总释。一内证行止观并起为二行双行。常现相续名为无间。二始起胜进于上决定。名为信胜。三依信起行行有义利故。名为义胜。故名大。修起名作。四行成觉因。名菩提分。分具多义称为差别。
疏。四中前三下二料拣。然四含多义故曰总该。亦胜进摄。疏。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者。全舍为休暂废为息。
疏。以味况审者。睡眠皆以昧略为性。略拣寤时昧拣定中。定中虽略而不味。故今为对审但举昧耳。
疏。故三檀等中随取其一者。远公云。施中但有法施。戒中但有律仪。律仪中有三离。一因离。二对治离。三果行离。今唯有因离灭烦恼故。尸罗此云清凉。忍唯辨他不饶益。精进唯明摄善禅。定唯明引生功德。般若唯明第一义慧。然案经文义类易求。故云可知。后之四度是论自释。
疏。一念具十下。明得分齐。初心圆观亦即修此。今此证得七地特明。
疏。为显十度通二义者。一成义利即前利他。二求菩提即今自利。结文是一而义两成。故云巧用。疏三四持等者。等取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疏文有七。一标别所治拣后所知。二谓依四持下显净惑。要由此三方能净故。三任持下释总名。拣非胜进云持自分。四亦名四家下出异名。所住处故者释成家义。亦可得名四种住处谓智住处等。亦名成位处。五四者一般若家等者下。释四体相。即就家释。六由初二下结成四义。由般若照谛名初二业。得惑灭苦净故有四也。七若约别说下。约位分别则初亦名智位。二见实位。三断惑位。四证灭位。然其此四通于诸位。故云若约别说。以配四位耳。第四前上地胜。
疏。先问意云等者。从前一切菩提分法念念皆悉圆满中生。问意可知。
疏。得入下胜进趣后者。经中但云得入智慧自在行故。论经云得入智慧神通行故。论释云。通者五神通。智者如前说。释曰如前十方便智上七地。修此十智至于八地无功。而成似于此地故得指之。然论神通即今自在。
疏。全二经故以自在指十自在。十自在亦神通故。
疏。二通示诸地满相等者。疏文有三。一总示文意。二故论下举论征释。以成前义。三初地愿中满下。正释经文。欲依如来智即求愿义。
疏。有少余章未名清净者。即果累无常微细习气故。
疏。要由积功以至无功之功者。结成胜后地义。后地无功用因于此地功用成。故名之为胜。非行体胜。
疏。一若六地为杂染下。通论染净乃有四门。一云外凡人位说为纯染。善趣已上乃至解行名为染净。初地已上乃名纯净。二善趣亦染。种姓已上为染净。纯净同前。三者地前皆染。初地至七地亦名染净。八地已上乃名纯净。四染义如前。十地皆染净佛为纯净。今是第三门耳。疏。如是此地名为染净非染行故者。谓约行非染约位在染中。
疏。以二因故者。二因即经中。一以回向菩提故。二分得平等道故后然未下即经。然未名为超烦恼行。
疏。今释云。由上二因故非超也。上用二因得名清净。成于行净。今以二因却同染者。既因回向及分平等而得净名。明非净位故同于染。不同八地报行净也。
疏。次喻中轮王喻七地。随分舍功用道者。略举其要此是行净义。拣异梵王报得净耳。然准合中二喻各有五节至下当知。然云梵王游千界者。即千四天下准俱舍论。二禅量等小千。三禅等中千。四禅等大千。婆沙有义。初禅之量即等小千。故生梵世得游千界可知。
疏。第二别明。此地双非染净。于中二。先明超过后辨双非。前中有二。一总释。二前求佛之心下示其所超。此有二类。一约所求道中辨。贪嗔痴即是所知障。中智即障义。前六地有。七地都超二又初地下正超烦恼。前之六地。于俱生中分分别超此。都超尽故云诸烦恼众。众即多也。故唯识云。能永伏尽如阿罗汉。
疏。而云多下。上明总超即是非染。此下明其细者。未超即是非净。由此生下双非之义。故论先云。住是第七菩萨地过多贪欲等诸烦恼众者。未至报地故。即云是故此地不名离者。明知蹑前明双非也。
疏。第五佛子至双行果等者。疏文有五。一释总名。二文分下开章。三远公下辨所从。四又初一下辨双行相。五就初果中下释文。三中然疏意欲通。故引远公局配。于中有四。一由于离障故至此中。三业皆净。二由前双行一念。不舍止观双行。三昧转增故名为胜。三胜行转增故得过地。四由前有方便智起殊胜行。今此行成名得胜行。又初下双辨行相。
疏。就初果中复分为四者。一戒清净。二世间智净。三得自身胜。四得胜力。又此四中初三自分。后一胜进。前中初一离过。后二成善。善中二。前行用后行体。然疏皆具拣令易见耳。
疏。初明离定障者。二即智障由上对治故离二障。然禅等虽前已释。今略要知。禅即四禅三昧即三三昧三摩钵底。如疏有五。论三摩跋提即三摩钵底之古译耳。神通谓五神通。解脱谓八解脱。经中先彰所成。后然是下对后拣劣。论中先略指云。四得胜力。禅等现前胜如经等。次重分别云。是中依禅起三昧三摩跋提神通解脱。为教化众生故。寂灭乐行故。灭定三摩跋提如是次第。释曰。此中论主明得胜力具足三禅。四禅为能起。一一得三昧等。即引生功德禅。二为教化众生故。即出引生之意。是饶益众生禅。三寂灭乐行下。即现法乐住禅。然九次第定皆是现法乐住。今从最胜举其灭定。正是此地之所安住故。疏云正意在此下。约于此以辨胜行。定散自在故云胜行耳。
疏。后此地下离智障者。据此业清净果。即前双行果也。前双行有四。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此二三昧为果。三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即业清净为果。
疏。三依一名说无量义。即知教旨。后一义多名是知教诠。论经三名益意三昧者。义能澄心故。
疏。此约寄位者。前六寄凡小故未过也。第四得胜行。
疏。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即净名第一身子章前已引竟。然十通品第十通云。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法灭尽三昧智通。于念念中入一切法灭尽三昧。亦不退菩萨道不舍菩萨事。不舍大慈大悲心。修习波罗蜜未尝休息。即动寂无二也。
疏。准大品经未善巧前亦有其喻者。经云。譬如有人不晓船法。乘船入海没溺而死。菩萨亦尔。未得方便波罗蜜。入实际海则证实际。次云。譬如有人善知船法。虽入大海而不没溺。菩萨亦尔。得方便波罗蜜。虽入实际而不作证。疏家不断行中。虽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即空中方便慧。是观于空不碍有故。虽然不烧即有中殊胜行。涉有不迷于空故。唯此经文具斯二言。上下应有而不具者。皆用二句互相摄导。已具二故。如虽示生死得下而住涅槃。即有中殊胜行。下住涅槃得上示生死即空中方便慧故义已尽。但文不具耳。
疏。皆顺五欲十军是魔境界者。约五欲境。即是魔王所缘之境。若将资神及益身等。即分齐境。十军已见初会。
疏。即四魔等法者。老病衰退总是蕴魔。死即死魔。老病之时亦有惑。俱即烦恼魔。而言等者。兼有十魔不求有生。即不行其因生必老死故。
疏。此有三者。无数烦恼不出此三。谓见爱无明。又见爱即利钝二使。无明兼缚所知则二障皆缚。如佛示学二仙者。如本行集。一阿罗罗仙人。二郁头蓝弗仙人。第八不动地。
疏。所以来者有二。一约实位。二又约下寄位。
疏。言不动下二释名。总引八释。兼无性世亲释论。则有十释。下结不出三义。而唯识最具。今初先举论。后谓任运故下。疏释即第九论。二与本分大同者。即本论云。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报行纯熟即是功用不动。前地所修今此位成。名为报熟。空有常行名为无间。不为空有间故。常在无相观故。三而金光明者。即第三经。先举经但有二义下。疏释不言不为相动故。但二义由相于前下。疏出经意。前常在无相观。相已不动。此经无相正思唯修。是常无相故。烦恼不动得自在故。功用不动。四摄论先举论。此则略无烦恼。是疏释论。而言略无者非全无也。或以相用即烦恼故。无性下引彼释论当其第一。彼文繁广故。言意云。无性具云。言不动者。谓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动彼心故。第七地中虽一切相所不能动。相不现行故。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第八地中任运而转。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地差别。次云世亲同此者。亦七论云。由此地所有诸相及一切行。皆不能动无分别智任运流行。五深密者。即第四经。亦以相行即烦恼也。六十住论亦是第一论。此即约人下疏释。七仁王者。即下卷经。后上皆下疏释。即常在无相观故名等观。八下经可知。
疏。故所离障亦离下。三所离障。亦唯识论今当具出论文。论云。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无相作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相土一分故。八地已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释曰。求无相故名曰加行。令无相观不任运故。五地观心劣故无相观少。六地观染净平等故。无相观多。七地作加行故。然准护法于无相中有加行智。体非是障以善性故。只由所知障令作加行故。说名为加行障也。由此第七有加行故。虽现金等诸相及土。非任运现故。以为障生空智者。谓生空智所引后得智。及灭尽定也。金光明中詺二愚云。一无相法多用功力无明。二执相自在难可得度。无明余二可知。疏但撮要大旨义已略周。余如前说。疏其所证如亦唯识文。具云。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以论对疏广略可知。此名即摄论名。世亲释云。谓于此中杂染减时而无有减。清净增时而无有增。无性释云。法外无用所以不增。诸法不坏所以不减。无性复释一同世亲。中边论云。由通达此圆满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上释不增减。又世亲释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云于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随其所欲即能现前故。于所现土而得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宝等。随意成故。释曰。相约现身土约器界故。下文中于三世间而辩自在。
疏。故所成行下。五成行略有其二故。庄严论第八云。虽净佛土而无起作无功用。即自在义。
疏。及所得下。六得果言定自在等者。即梁论云。通达无增减法界定自在等。得法身果。意云等者。等九自在。金光明经。八地发心得证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