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给您写信吗?咨询师:嗯,我挺想知道你给我写信的原因。来访者:我左思右想总是找不到人说,我想起大一上的心理辅导课,里面讲到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所以,我想可以过来咨询一下。咨询师:好的,当然可以来咨询。来访者:所以我就先把一些内容写在纸上了。
咨询师:嗯,我看过了你写的内容。你们一开始的寝室关系还是不错的,是不?来访者:是的,挺好的。
咨询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来访者:好像有很多事情,有的我也记不清楚了。咨询师:没关系,慢慢说。
来访者:自从我们分成两个小团体之后,我们的矛盾好像就开始了。起先,是我们的作息时间不一致。那两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学习都很认真,很刻苦,她们一般出去自修,回来的时间都比较晚。临近宿舍关灯休息的时间,我们待在寝室的两个人都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上床准备睡觉了,她们还得在隔壁的洗漱间里折腾很长时间,这样对我们影响挺大的。那个跟我一起的同学忍受不了就跟她们提了。她们就注意了一点,动作放轻了。那次也没什么,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因为中途回家,晚上很晚才到寝室,她们都睡觉了,我尽量控制我的动作,尽量不发出声音。但第二天早上她们就气呼呼地对我说,你不能早点回来吗,洗漱声音那么大,怎么睡觉啊!当时我就说,平时你们也很晚回来啊,我都没说一句。
咨询师:你就指出她们的过错了?来访者:嗯,是的。她们好像一点反省的意识都没有。每天依然回来得特别晚,我睡眠本来就不太好的,一听到声响就睡不着,我记得一开始我跟她们说过,我睡眠不好,她们还是照顾我的,就差不多在我前面上床睡了。现在就不这样了。自从另外一个同学因为生病退学以后,我就孤单地一个人,她们也不愿意理我,更不要说递一杯热水给我,或是帮我买饭了。
咨询师:其实你挺想和她们一起的,是吗?来访者:是的,有人一起上课,一起做事,我不喜欢没有人陪着。虽然她们有些地方我也不喜欢。
咨询师:噢?比如说呢?来访者:有个女生,一件衣服总是穿很长时间,衣服很破了还要穿,而且她穿的总是那些旧衣服。
咨询师:嗯,那你把这个想法跟她说了?来访者:是的,有一次我看见她换衣服就跟她说,你这些衣服怎么都那么破旧啊?要不改天我们一起去买衣服吧。我没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她也没理我,独自拿着衣服去洗了。另外一个女生我跟她本来也挺融洽的,平时她说话嗓门挺大的,让人觉得很凶的样子,不过那也无所谓了。有一次我去餐厅吃饭,但饭卡找不到了,就回寝室找,但找了半天,床上桌上,衣服口袋都翻了也没找到。我就想起来好像中午打饭回来好像顺手放在了她的桌子上,我就问她有没有看见我的饭卡放在她桌子上,她凶巴巴地说:“没有!要不我把钱包也给你看看?!”
来访者:后来这个同学也不太理我,她们两个还经常在我面前装成特别要好的样子,有时我想着就觉得很生气。现在她们不理我,我都是一个人去上课,看书的。在寝室里的时候看着她们孤立我。有时候摩擦不断,我也不想示弱,但这种情况下给我带来太多烦恼。没有人与我交流这些事情,我只能压在心底,特别难受。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首先,你是否理清了与同伴关系发生转变的过程。你可以尝试着把这样一个过程写下来。
来访者:嗯,这有什么用呢?咨询师:我还希望你做的一件事,是在你描述完这个过程之后,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她们,如果你是她们,在那些事情中,你会怎样?
来访者:噢,你说的是换位思考?咨询师:对呀,愿意尝试一下吗?来访者:嗯,可以。咨询师:好,这个就是你回去要做的家庭作业。
【案例分析】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存在于很多人的大学寝室生活中,那些看起来特别细枝末节的事情很可能会引发同伴之间的关系紧张。而出现在这个案例中的细枝末节的事情却反映了T在人际交往过程所忽视的东西。一方面,她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同学与她相处是可以陪她一起做事情的);另一方面,她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甚至对他人有所伤害时也未曾意识到。这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最终导致了同伴的远离,使得她孤独感倍增。而她寻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她所处的困境。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建议来访者调整心态,客观面对同伴间现有的问题,使其对自己和同伴关系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促使其在认识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通过换位思考,来访者可以更深切地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后果。换位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案例中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做的家庭作业即是一种。在这份家庭作业中,来访者被要求描述如果自己是同寝室的两位同学,在遇到那些事情时反应会如何,情绪上会有什么变化等等。在团体咨询中可使用心理剧的方式让来访者体验模拟情境下更真实的换位思考。其次,可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促进来访者掌握适当的人际交往技能,平等对人,不一味地纠缠于寝室细小的摩擦当中。最后通过尝试性的沟通,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与同伴的沟通,来解决已有的心结,化解矛盾。
在与同伴的密切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一些琐碎的生活事件影响大家的关系。如何处理和对待?不可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人会喜欢和一个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交往,不管人际交往是基于什么需要,人们都希望在一种人际关系中获得什么,比如情感的支持、互相的帮助等等。仅仅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不能获得长久稳定的友谊。关注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才能形成相互的合力。
3.5异性关系
3.5.1性别角色在说性别角色这个概念之前,请你先做一个猜谜。我有一个朋友,一方面,此人讲义气,平时处理问题时非常冷静,而且很理性;另一方面,此人非常仔细,挺会关心人,也富有爱心。听了这些描述,你能猜出这个人的性别吗?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迷惑。这个人既具有男性的一些气质,比如义气啊,理性啊,同时此人又细心,有爱心,这些都是明显的女性气质,其性别让人难以判断。说到这里,性别角色这个概念的含义也就出来了,所谓的男性或女性应该有的气质和行为方式就是性别角色。比如,在我们过去的文化中曾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种对女性无才的要求就是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而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女性应该是这样,男性应该是那样的印象呢?
这里我们先把生理上的差异放在一边,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反馈就会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性别角色的认知。比如,当一个女孩子喜欢大声说话,疯玩,喜欢踢球时,大人们很可能会责备她,教育她应该文静,应该乖乖地待在家里,抱着洋娃娃玩,其他的女孩子很可能也会嘲笑她。当男孩子喜欢哭,喜欢洋娃娃的时候,也会遭到父母的责备,父母会告诉他们,男子汉,不许哭,要勇敢。而当男孩子表现出勇敢的时候,他会得到父母的称赞,同伴的青睐。这种明显的奖惩正强化了孩子们头脑中对于性别角色的认知。他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性别角色期望。除了这种奖惩的强化方式,孩子们也通过观察了解了性别角色期望,比如观察父母,观察哥哥姐姐,观察玩伴,观察电视等传媒上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小女孩会尝试穿妈妈的高跟鞋,涂抹妈妈的口红,这些行为都是她们通过观察学习在模仿呢。
这些性别角色对异性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首先明确一下,社会期望的男性特征是勇敢、有抱负、自立,而女性化的特征则是细心、有爱心、善解人意。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女性化的特征,而具有女性化或双性化特征的人是人们偏爱的伴侣。双性化就是说个体同时具备女性化和男性化的特征。具有女性化特征的人善于表达、细心、善解人意,能够觉察和理解别人的感情。自然,每个人都想找这样的人去倾诉。而同时具有女性化和男性化特征的人可能适应能力会更强,他们肯定能够很好地应对多种情境。
3.5.2依恋类型与异性关系国内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依恋类型与异性交往程度密切相关。那些不安全依恋的人有更高与异性交往的倾向。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当初中生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的时候,或者安全依恋的程度较低时,会感到焦虑和缺乏自信,而与异性交往过程中通过吸引异性和在异性面前展示和炫耀自己,可以宣泄情绪,使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得到缓解,压力得到释放。在逐步摆脱对父母依恋的时候,他们可能转向于同伴关系,而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产生依恋焦虑(表现为一些负面情绪:恐惧、孤独和不安)时,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支持和共享的通道。依恋焦虑得分高的初中生将这种情感指向了同龄中的异性,通过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来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等感觉。不安全依恋的初中生之间的异性交往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安全基地”的行为。
3.5.3异性交往的需要开篇我们提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我们讨论社交关系的依据。马斯洛说:人们渴望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在群体或家庭中。他还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爱:D型爱,这是一种自私的爱,需要爱,是因为我们在没有爱时感到空虚和无聊,为了弥补这些空虚和寂寞,我们便去寻求爱,此时关注的是获得而不是给予。通过这种爱发展到了第二阶段的爱,即B型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马斯洛说这是一种为了另一个人的爱。它以成长需要为基础,因此B型爱是丰富的、愉快的、和他人一起成长的。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说,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急速变化的阶段,此时是解决建立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时期。而异性的交往可以给他们的成长发展带来一些益处:首先,在这段时期里,他们成长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而异性的交往可以促进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其次,与异性交往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获得心理平衡。缺乏异性交往,可能使得他们对异性特别敏感,以后的异性接触也容易遇到困难。有心理学家总结异性交往可以给青少年带来的具体益处有:带来稳定感;度过快乐的时光;获得与别人友好相处的经验;发展理解力和宽容大度;增加掌握社交技能的机会;得到批评他人和被他人批评的机会;提供了解异性的经验;培养诚实的道德观。
而目前,异性交往面临着很多的压力,比如有很多人认为青少年不需要进行异性交往方面的教育,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技能自然就会掌握的;有些人认为进行异性交往方面的教育会诱导他们去交往,出现早恋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看法的背后含义则是青少年不懂得异性交往才是纯洁的。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可能在扮演着抹杀青少年获得异性交往机会的角色,而这些错误的认知本身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可能就谈“异”色变,或在与异性接触的过程中也压力重重,不能正常地交往,在遇到问题时也无法求助于家长和老师。对于成人来说,异性关系的压力可能来自于社会偏见和婚姻内部。在婚后如果还与其他异性有密切的关系则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如果通过谣言渠道的夸大,可能还会得出类似“作风不好”的说法。而来自婚姻内部的压力则是配偶的不理解或猜疑而造成的。
【案例】小吴,女,某大学学生。一直以来很少与男生交往,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只要一面对男生,脸就发烧,心跳也加快,好像感觉全身都不自在,不敢正视别人,说话也结结巴巴,完全不知所措。看到其他女生和男生之间互相讨论问题,谈笑风生的,自己觉得挺羡慕别人的。自己也尝试过与男生接触,但脸红、心跳、说话结巴的状况根本控制不了。于是就再也不跟男生交往了,也极少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凡是有男生在场的场合都想回避。
小吴:我感到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咨询师:嗯,进入大学才开始有这个情况的?小吴:应该是的。以前中学的时候,也很少跟男生交往,好像也不需要跟男生交往。咨询师:中学碰到男生是怎么样?
小吴:刚上中学的时候,见到男生有点害羞,但慢慢熟悉了之后,见面聊天也并不感觉难受。
咨询师:噢,那时还是挺好的。小吴:是的,那时见了男生不会特别紧张。咨询师:那时候有交往比较好的异性朋友吗?
小吴:基本上没有吧。我父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禁止我平时跟男生有过多的接触。他们告诫我,女孩子要文静,不要疯疯癫癫地跟男孩子一起,会学坏的。
咨询师:他们不希望你跟异性交往,觉得会影响你,是吧?小吴:嗯,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跟男生交往多了,会影响我的学业,会让我变得不像女孩子,会变坏。咨询师:你跟同班的男生接触,他们也会过问吗?
小吴:我回家的时候他们会问我,并且叮嘱我不要跟男生玩,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要文静。
咨询师:嗯,你也很听他们的话?小吴:是的。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我跟同班的男生一起说着话走出了校门,我妈妈正好来接我回家,她看见后,回家就批评了我,让我要自重,不要跟男生交往。以后我就很少再跟男生说话了。
咨询师:嗯。现在在路上遇到男生会怎么样?小吴:我尽量躲得远一点,不跟他们说话,不近距离接触。咨询师:有男生主动跟你说话的时候呢?小吴:有时候,我会故意装作没听见,但心里已经很紧张了。趁着他没重复,我就迅速地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咨询师:如果他重复了呢?
小吴:我很害怕,不敢正对着他,手上会冒出汗来。我还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一担心就更说不清楚了。所以我现在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了,有男生出现我就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