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对于处在人际关系矛盾中的青少年来说,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团体咨询。团队咨询或称小组咨询,是指许多来访者一起参与咨询和治疗,团体中的成员常具有相关问题的共同性。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咨询和治疗所需的人力和时间,也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一方面,团体咨询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参与者会感受到自己被其他成员接受而产生归属感;另外,通过在团体中的沟通和交流,发现他人也有与自己类似的遭遇,也有与自己类似的自卑和困惑时,参与者会因为这种共同性而获得解脱。另一方面,通过团体的相互学习,参与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反馈,也可以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技巧,并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在团体咨询中体验到的被接纳和归属感会使参与者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并转移到现实的交往中去。另外,团体咨询中的较有特色的心理剧疗法,通常围绕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及问题,经常采用“互换角色法”,扮演者可以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对方的感受,旁观者可以就表演进行讨论,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来访者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较有帮助。
【案例2】
来访者K是位已婚男士,从事广告业。他有一位异性好友,现在他被时髦地称为“蓝颜知己”。他们会像同性朋友那样分享各自的事情,他们之间默契、熟悉,交流很放松,谈话也随意,加上异性之间关注点的不同,他们的沟通常会激发出很多新鲜的想法。这让K很满意这种异性友谊的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不想令妻子产生误会,每次他与好友交往时他都找出一些理由来瞒着妻子。但纸包不住火,这次他又跟妻子说工作加班要晚回,妻子因为想让他回家途中带点东西回来,往他工作的地方打了电话,发现他撒了谎。妻子很生气。他自己也有些内疚和自责,但并不觉得自己完全做错了。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来访者:自从她发现我撒了谎,我们已经好久没说话了。她不愿意听我过多解释,我也不想解释了,总之我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
咨询师:嗯,我很想了解一下,你跟异性朋友关系的状态。来访者:我们就是经常讨论问题,但是我很少把我们接触的事情告诉我妻子。所以这次被她发现了,她就特别生我的气,认为我在向她隐瞒事情的真相。好多天都不愿意理我。咨询师:你是如何跟妻子解释的?来访者:我就跟她说我和那个朋友没什么,但是她不相信,因为她觉得之前我就在骗她,她现在很难相信我。咨询师:这位异性朋友认识你妻子吗?
来访者:知道我妻子,但没有单独见过面。我本来想让她们见面来着,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咨询师:你的妻子希望见她吗?来访者:她现在就是不相信我,对我失去信任感,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我不敢提让她们俩见面的事情。咨询师: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你还是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的。来访者:嗯,有点吧。最主要还是我说了谎。咨询师:你觉得现在妻子的态度你能接受吗?来访者:我也理解她,可能换作是我,我也会这样的吧。咨询师:哦,你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还能做换位思考,很好。
来访者:那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可不希望一直这样和她僵持下去,这样大家都很难受的。
【案例分析】有人说异性之间的友谊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就是友谊,没有多余的杂质。但到底有没有纯洁的异性友谊,没有一致的结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对于已经经历过性别社会化或经过性别角色期望的成人来说,异性之间不一样的特质可能会成为相互吸引的一个原因。异性在性格上的差异有时的确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而在已经有了爱情、婚姻之后,异性友谊的保持毋庸置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恰当地保持异性的友谊需要注意的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①让你的另一半也了解你的异性朋友。让另一半知情,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爱情、婚姻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如案例中的主人公每次还要费劲心思去寻找晚归的理由,而最终被发现撒谎时就深深地伤害了对方的心,而再次获得信任的难度将是巨大的。就此事而言,让另一半知情,就体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尊重,而自己也不用抱着做贼似的心理,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导致大家最后都不愉快。
②保持异性友谊的温度。既然确定了是异性友谊,就保持大家的友谊,不要让它变质。当然,来访者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基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来做出决定。在没有希望变质的前提下,保持友谊的温度,也是维持一份长久友谊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对于所处的社会压力来说,社会对于这类异性关系的偏见则是较深的,适当保持温度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3.6师生关系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国王,性格孤僻,但很喜欢雕刻。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美女像,这尊雕像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完美女性的形象。他自己非常喜欢,每天都拿出来欣赏。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这尊作品竟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他企求爱神赋予雕像生命,爱神为他真诚的爱情所感动,就赐予了雕像生命,雕像变成了活人,皮格马利翁遂娶其为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据说罗森塔尔看了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之后,受到启发,决定去学校做个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告诉老师们说要做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试”。测试完毕后,他们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并嘱咐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将影响实验的正确性。而事实上,那份名单上的学生并不是经过什么测试挑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但后来奇迹出现了,凡是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进步,在各方面都变得很优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显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撒了谎,而且这是一种“权威性谎言”,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的影响,使教师提高了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评价,因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通过教师的情绪、语言和行为的影响,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待,变得更加自信,从而取得了进步。这个实验所发现的效应后来就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特别在中小学中,老师对学生来说是举足轻重的权威人士,当老师认为学生难有作为时,学生就会把这些消极评价内化为自我否定,从而丧失信心。当老师给予积极评价时,学生的自信水平就会上升,并在学业中有良好表现。
这个效应告诉老师们,在师生关系中,对学生的真诚期待和积极评价,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业中取得进步。
“以人为中心”,这一提法来自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先驱罗杰斯。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以一种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方式成长。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让患者回到他们自己积极成长的轨道上去,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而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应当做的是真诚地面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通过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相对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什么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呢?比如小时候,父母给孩子以爱和支持,但这些爱和支持只是在孩子满足了父母的期望时才给予,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对孩子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后果,就是孩子们学会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否认或者扭曲它们,长此以往,会非常不利于他们自我的成长。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不是指咨询师必须赞成患者的所作所为,而是一直用一种积极的关注态度接受他们,让患者表达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情感,并学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当患者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在改变了。与此相似,在师生关系中,老师要做的是真诚地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情感,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通过反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会接受自己,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
【案例1】
小E是一名小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与父亲生活。父亲忙于生计,也无暇照顾小E。可能是没有人照顾他的原因,他平时穿着不太整洁,同学因此也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别人一起玩耍的时候,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在课堂上,他也不怎么说话,别的同学都争抢着积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获得一朵小红花后,都能引来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而小E则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只抬头看一眼,好像无动于衷似的。
老师了解过小E的家庭状况,但见小E的状态,觉得应该和他聊一聊,看看小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因此在某天放学之后,老师把小E单独留了下来,与他进行了交谈。
老师:小E,今天跟老师聊一聊,好吗?
小E:嗯。(小E低着头,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师:有什么想要跟老师说的吗?
小E:嗯没有。(小E顿了一下,还是摇头)老师:那老师问你几个问题,你来回答我,好不好?小E:嗯好。(小E抬起来,有点紧张的样子)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提的问题,你觉得难吗?
小E:有的难,有的不难。(小E艰难地把“不难”说了出来)老师:噢,是这样啊,那些不难的问题,你怎么不举手回答呢?
小E:我我我怕,我怕回答得不对,同学们嘲笑我。(小E轻声地说着,说完就低下了头)老师:同学们不会嘲笑你的
小E:他们以前就嘲笑过我,还笑我太笨了,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老师话还没说完,就被小E打断了)老师:噢,所以你就不敢回答问题了?
小E:嗯,是的。我觉得自己很笨,比他们差很多,我不敢跟他们一起争着回答问题。老师:不管什么课,都这样吗?
小E:嗯,我不想在他们面前再丢脸,让他们再嘲笑我,我不回答问题,就不会出错了。老师:噢,老师明白了。
(小E和老师都沉默了一会儿)
老师:小E,这个问题我们先说到这。我们说点别的,如何?小E:嗯。(小E又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老师)老师:小E平时喜欢跟哪些同学玩?小E:没有人跟我一起玩。老师:是吗。怎么会这样的?
小E:同学都说我脏,还说我笨,都不愿意跟我玩。老师:噢你觉得自己是他们说的那样吗?
小E:我觉得他们很聪明,上课回答问题时反应很快,与他们相比,我很笨。
经过与小E的一番聊天,老师意识到小E很自卑,对自己的评价很低。由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失败从而丧失信心,以至于在课堂上沉默寡言,这种自卑的心态还影响到他日常的同伴关系。
【案例分析】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对这些失败耿耿于怀,并对自己失去自信。另一方面,当外界有消极评价时,这些外界评价很容易就内化为对自己的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人总是在关注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对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视而不见,总是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以往的过失,对那些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失去信心。案例1中的学生小E由于一两次课堂问答的失败,以及同学的取笑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对自己的失误记忆犹新。即使课堂问题不难,他也不愿再尝试参与课堂问答的互动,平时与同学的正常交往和活动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与小E的沟通使老师了解到小E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老师找小E进行沟通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一方面这是老师对学生积极关注的体现,另一方面,师生关系的融洽最需要的就是老师能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而对于学生小E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原因是帮助小E摆脱自卑的第一步。面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老师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呢?在学校里该如何调整呢?以下的建议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面对自卑的学生,老师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正如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一样,以学生为中心,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接受自己,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如罗森塔尔那样,老师对学生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优势,并表现在行为中,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其次,在曾经受到挫折的地方,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开始,逐步体验小的成功。随着这种成功体验的积累,自卑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地改变对自己的否定评价,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从而不再惧怕这些曾经给自己带来自卑的诱发情景。
也许认识自己是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了。积极尝试,不要束缚自己,在千变万化的活动中体验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找到自己喜欢的,发掘自己的潜力,将之变成自己擅长的。另外,要学会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要一味地用别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实力,可进行多方面的比较,获取多种方式的信息来了解自己。
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时候,学生与老师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在学校课堂中可能是经常发生的。
【案例2】课堂上老师总会要求学生不要讲话,要认真听讲,或是自习课的时候,也要保持安静,不允许跟别的同学唧唧喳喳地聊天,更不要说在教室里到处走动了。有一次,班主任发现在自习课时,自己班级的教室里人头攒动,还有东西飞来飞去。原来同学们在课间折了纸飞机玩,但上课铃响后大家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仍然继续扔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纸飞机的行列中,有的人提供纸张,有的人在指导别人怎么折,另外一部分则在研究到底如何才能让飞机飞得更远,或是飞出很多花样来。老师看到了很生气,觉得大家在课堂上玩,还玩得这么疯,真是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很坏。老师下令惩罚学生下课后不能吃晚饭,要把课堂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并狠狠教训了那些疯狂扔纸飞机的男同学,说:“你们太不像话了,还要不要学习了,不学习就直接拎着书包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