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诊所
30539400000060

第60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18)

神经性贪食症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不到4%,发病的人群基本局限在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以及妇女。一般认为贪食症及其相关的障碍——厌食症,发生在那些对自身体形不满意并且采取极端手段控制体重的人群中。贪食症患者的体重一般在正常范围内。贪食症的特征是暴食,随之而来的是用自身诱导的呕吐和泻药来清除食物。尽管进食时间会延长,患有贪食症的人一般都在正常时间进食。但是,不可控制的暴食和清除的循环干扰了患者的生活,使他们感到沮丧和羞愧。在暴食阶段,他们吃下了大量的食物,包括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蛋糕、冰激凌,有时一下子吃下了太多的食物甚至会导致胃的破裂。

由于呕吐方法的使用,贪食症会导致许多生理问题,比如牙釉质的腐蚀和包括胃、小肠以及大肠在内的消化系统障碍。呕吐和腹泻也会消耗血液中的钾,从而干扰心脏和肾脏的功能。

进食障碍可以是轻微而持续时间短暂或者程度严重而病程漫长,常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物质滥用和焦虑症。脑成像研究显示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青春期女生可能会遭到永久性的脑细胞缺失,并且不受治疗和康复的影响。在美国,大约0.5%—3.7%的女性患过厌食症,患者中每年的死亡率达到0.56%,大概比15—24岁女性总体死亡率高十二倍,最常见的死因是心搏停止、电解质不平衡等疾病,或者是因为自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总的死亡率约为10%—20%。所以,认识到进食障碍是种疾病并且是可以治疗的,对进食障碍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6.2诊断标准

1.6.2.1厌食症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主要表现是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经常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并且常过分担心发胖,对自己体形的认识不现实,甚至在明显消瘦时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周围人进行解释也无效。部分病人会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的原因。也有部分病人会掩饰自己限制饮食的行为。常伴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月经初潮延迟或者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本症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

本症的诊断标准包括:

①体重明显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身高厘米数-105=正常平均体重公斤数)低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2),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现象。

②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一项:a.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b.自我诱发呕吐;c.自我引发排便;d.过度运动;e.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③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

④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经三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差。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⑤症状至少已三个月。

⑥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⑦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例如克隆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1.6.2.2贪食症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神经性贪食的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贪食症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通常表现为以往患厌食症的病人开始出现体重增加,月经也可能恢复,随后便出现暴食及呕吐。反复呕吐会导致机体电解质紊乱和躯体并发症(手足搐搦、癫痫发作、心律失常、肌无力),以及随后体重的严重下降。病人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并试图以一种或多种手段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间断禁食,使用某些药物如食欲抑制剂、甲状腺素制剂或利尿药)。病人常对肥胖具有病态性恐惧,并为自己制定的异常的体重限度远低于病前合宜的或医师认可的健康体重标准。常有神经性厌食发作的历史,两者间隔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本症的诊断标准包括:

①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②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a.自我诱发呕吐;b.滥用泻药;c.间歇禁食;d.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③常有病理性怕胖;

④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⑤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两次,持续三个月;

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诊断神经性贪食必须排除导致反复呕吐的上消化道疾病。以上标准是为了便于在临床上进行诊断与治疗。事实上,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很少,很多人处于“亚临床”状态(美国完全达到诊断标准的人口比例:厌食症为0.5%—3.7%,贪食症为1.1%—4.2%,而处于“亚临床”状态的个体则达到了10%),只符合其中一部分标准,但他们的状况也是危险的,这样的“一般”人群需要密切注意。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体形,喜欢偶尔吃一次大餐,但如果成为强迫性的行为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你对食物和自己的身体长期有负性看法,不论行为是否达到临床标准,都说明你存在一些问题,而你要做的最好是去面对这些问题。

1.6.3病因分析虽然进食障碍集中表现为与进食相关的行为,以及对体重增加的恐惧,但实际上,进食障碍是一种应对个人困扰与情绪问题的手段。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以及体重上,从而逃避一些更严重的问题,而且限制进食、引吐、导泻等清除食物的行为使她能够重新获得控制感与安全感。

大多数患者解释自己患病的原因是由于低自尊、童年期冲突与社会文化压力的复合作用。以下我们将主要从社会文化压力、家庭影响以及个体因素三个方面对进食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6.3.1社会文化压力在进食障碍的多发国家,社会价值观念崇尚的是“以瘦为美”,苗条是社会标榜的理想体形,它代表着具有自控力、富有吸引力、灵巧和可爱。厌食症患者中有90%—95%是女性,贪食症也是如此。社会压力使女性往往通过对苗条身材的追求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许,并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身体的肥胖。有研究发现,女性对社会文化认同程度越高,患进食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还有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个体有较高的自尊,较少的心理疾病,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双性化及男性化个体在节食及进食方面比其他类型的性别角色者问题行为更少。

大众传媒也对进食障碍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影视、报纸杂志上的女性身材几乎都是以苗条为主,瘦即是美。各种女性杂志也一再强调减肥、节食、运动。在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女性为追求理想体形,很容易走入进食障碍的误区。

同伴影响也是导致进食障碍形成的因素之一。处于青春期的女性迫切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同伴对体重、体形的评价和采取的进食行为都对她们极具影响力。在她们所处的小团体中,通常有共同的理想体形标准,如果追求的理想体形不健康,就容易发生进食障碍。

此外,不同种族文化的理想体形标准也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在体重相同的情况下,黑人妇女较少对自己的体形不满,且患进食障碍的人数也较白人妇女少。在某些职业(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些都说明社会文化因素在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6.3.2家庭影响家庭功能失调将促进进食障碍的形成。家庭沟通方式、成员关系、父母婚姻和谐度、父母管教子女的态度和方式、父母本身的人格特征以及父母的进食行为和对自己身材的看法,都会影响子女进食障碍的形成。在大多数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父母管教过严,成员之间是敌对、干预的关系,患者的情感、身体或者精神需要常常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母女之间的交往,特别是母亲对进食的态度和行为对子女有重要影响。在一些这样的家庭中,感情难以口头表达,缺乏交流的技巧。家庭里可能有人患有抑郁、酗酒、药物滥用或者进食障碍,孩子可能无意识地认为逃避是一种适合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食物变成一种“好”药,因为它没有酒精中毒或者药物滥用的负面意义。

进食障碍患者通常被认为是“完美的”孩子,她们会有意成为“让人满意的人”。在内心产生焦虑情绪时,她们表现出一种正面形象——看起来友好、自信和独立。她们可能被认为是无须照料的,自己会照顾自己,而且早熟。进食障碍是一种表达无法直接说出来的话的方式,比如“我需要照顾”,或者“我这样,你们会爱我吗?”

有时,人们用进食障碍来推迟成长。从别人那获得认可与自我价值感,并且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在家庭里受欢迎的“完美小女孩”角色的人,在必须相信自己,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可能感到巨大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可能被不愿孩子离开的父母无意识地强化。如果她们不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被认识而受到重视,女孩尤其容易对自己的外貌、竞争力和获得爱的能力产生不安全感。基于孩子的独特性与父母建立的亲密关系,可以给孩子对将来发展健康关系的信心和能力。

另外,很多患者发病与童年所受的虐待有关。

1.6.3.3个体因素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进食障碍患者。这是因为人有个体差异,一部分人对于进食障碍具有“易感性”,因此进食障碍的病因必须考虑个体因素。

1.6.3.3.1人格特质进食障碍患者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征和异常的进食方式,以作为控制应激和焦虑的方法。患者易于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苛刻,用语言表达感情困难,害怕批评,逃避争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高神经质水平、完美主义倾向等——所有这些特点都使她们难以与其他人建立关系。很多患者在童年期有过性虐待或者感情伤害的经历,而难以信任他人。厌食/贪食的行为和想法保护她们免于被拒绝、抛弃,或者其他可能的伤害。厌食/贪食变成了唯一的关系,虽然空空如也,但能使她们避免经历深度的感情而增加受伤害的可能。

进食障碍患者存在人际焦虑,当患者感到被人拒绝时,就会产生低自尊,并采取不恰当的应对行为,即进食异常。矛盾的是,进食障碍在早期可以提高自尊,因为它带来了一种成功感——对于保持瘦体形的患者来说,她们符合了文化所认同的理想体形。的确,很多人在节食失败之后用引吐、导泻等方法清除食物,并且害怕没有其他能够减肥的方法。但是,一旦暴食—清除食物的循环开始,它所导致的代谢不平衡以及习惯性的逃避会变成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事实上毁掉了自我价值感和控制感。

进食障碍患者具完美主义倾向,她们盲目追求以“瘦”为美的理想体形,将自己属正常范围内的体重、体形视为缺陷,采取异常的进食方式来达到完美体形。她们的自我评价很低,而且完全依赖于对自己身体的评价。患者女性居多,且发病年龄多在青少年阶段。此时青少年的心理正在向“独立”发展,面对需要独立解决问题、为自己负责的各种问题,同时,因为女性常常得不到正面的鼓励与肯定,会出现难于应付的场面,因此她们往往选择对进食行为、体态和体形进行自主控制来达成心理独立和自我控制的目的。进食障碍患者也表现出分裂型的人格特征,作为防御机制,逃避不愿意认识到的重大创伤性事件。此外,进食障碍患者对食物、体重、体形的过分关注,以及贪食症患者难以控制的大量进食,反映患者具有强迫—冲动型人格特征。

1.6.3.3.2认知特点进食障碍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身体不满。患者通常有体象障碍,一直认为自己过胖,体形肥大,即使她已经非常消瘦,仍然觉得自己不够苗条。患者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与食品、体重、体形等相关事物的强迫性思考,并倾向于关注与体重、体形有关的信息,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则倾向于注意与食物有关的信息。

1.6.3.3.3情绪特点进食障碍患者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特征。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罪恶感等消极情绪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人。进食障碍患者中32.4%的人有中度以上的抑郁存在。抗抑郁治疗对进食障碍有效,神经性厌食与情感障碍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去甲肾上腺素代谢异常也提示进食障碍与情感障碍的密切关系。就抑郁出现的频度和严重度而言,神经性贪食明显高于神经性厌食。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进食障碍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家族中有原发性情感障碍病史者容易引发厌食症。有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64.7%有心境不良的描述,其中33.3%有过自杀行为,说明已到重度抑郁程度,支持抑郁为进食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尤其在贪食症患者更常见、更严重。

患者把控制进食行为作为应对紧张、焦虑的一种方式。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限制进食、获得苗条身材来达到情绪满足,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通过大量进食来达到情感宣泄,但大量进食仅能暂缓焦虑,之后会对自己的暴食行为产生罪恶感和抑郁等消极情绪。许多人描述在暴食时觉得完全无法控制,有种不顾一切只想稍微感觉好点的渴望驱使着她们。在暴食/清除食物之前,她们可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绝望与无助,之后,她们会有种混合了控制感、羞愧、安慰、厌恶、茫然、筋疲力尽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