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编年纪传并行。
五、谱牒之学出现。史学著作中出现了一个分支--谱牒之学。这几百年中,家谱、族谱大为兴盛,数目骤增,种类繁多,谱学成为世代相传的专门之学。
六、宗教史书籍出现。佛教与道教史书在纪传体史籍中正式占有一席之地,有关僧人与道土的传记开始出现。由于大量佛经译为汉文,僧人感到有必要编制目录,从此作为史学分支之一的佛经目录之学建立起来了。
魏晋始有常设史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其标志首先是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魏明帝太和中诏置著作郎,官方始有专主编集青瓷仓院魏晋图为魏晋时期仓院的缩小青瓷模型,属随葬品。它反映出当时农业发达的状况。国史的常设史官。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定制设著作郎二人,称大著作,下有佐著作郎八人。南朝宋、齐以后,明确佐郎主采访,正郎主撰述。与此同时,北魏也建立了类似的制度。由此形成了官方史官注记和撰述两大分工,前者负责记录采访帝王及朝廷之事,作用在积累第一手史料;后者专事国史编纂,具有更积极的史学意义。其次是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四百年间产生了《国书》清刻本北魏太武帝东巡碑此碑属于北魏初期的作品,笔法苍劲古拙,结构扁方,明显保留着一些隶书的笔画特色,与南朝的"二爨"有异曲同工之处,此碑对于研究南北朝的书法史,以及汉字演变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百多部史著。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这些都标明史学由附属地位而独立,史学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不过,终南北朝之世,朝廷关注的主要目标仍在当代史编纂方面,至于前朝史,则多由私人编写为主,如《三国志》、《后汉书》、《南齐书》等。北齐时期,朝廷委派宰相监修国史,此制经北周、隋至唐形成定制。隋唐以后,随着朝廷对国史编纂的控制日趋加强,前朝史的编纂也被纳入了官方修史体制之中,故正史中凡唐以后所撰者,绝大部分都系官修。
北魏《国书》血案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发生了一次骇人听闻的崔浩《国书》血案。
崔浩出身于清河望门大族,其父崔玄伯是北魏道武帝、明元帝时期的重臣,他自己在北魏前期历史上立有大功,深受太武帝拓跋焘的宠信和器重。公元429年,太武帝命崔浩修撰北魏史书《国书》,随后,又命崔浩监彩绘釉陶骑马乐俑该俑高30厘米、长26.6厘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如各种史书一样,艺术品的作用除了供人欣赏外,它更有着记载历史的作用。秘书事,综理史务。修史之初,太武帝叮嘱崔浩要"述成史书,务存实录"。崔浩乃皇上的爱臣,既蒙其委以重任,又蒙其殷殷叮嘱,故秉承古代史官"实录"的原则,忠实践行皇上旨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崔浩太天真了,他过高地估计了帝王的度量,竟然在《国书》中实录了前秦符坚灭代(北魏初期称代)时,生擒代君拓跋什翼犍,并将后来成为北魏开国之君的拓跋珪流放到蜀国的事实。这是身为皇室的拓跋氏不光彩的历史。同时,《国书》还实录了拓跋氏的婚姻关系。原来,什翼犍的儿子是献明帝拓跋寔,献明帝和贺后所生的儿子是拓跋珪。献明帝死后,什翼犍娶贺后为妻,也就是公公娶了儿陶风帽立俑南北朝此俑面颊丰盈,眉目清秀,衣帽清晰,是北朝少数民族武士装束。西魏时,兵制发生重大变化,府兵制产生。媳妇。符坚生擒什翼犍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内情,错把拓跋珪当做什翼犍的儿子,结果爷爷变成了父亲,孙子变成了儿子,闹了个大笑话。其实,北魏拓跋氏的婚姻关系并不像汉人那样重视伦理秩序,公公娶儿媳妇的事本不足为奇。但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渐受汉文化影响,这才讳言其事。单是这两档事,在汉化的拓跋氏眼里,恐怕已是死有余辜。偏偏崔浩懵懵懂懂,在太平真君十一年,《国书》修成之日,居然采纳著作令史闵堪和郗标的建议,在京都郊外大路旁将这部《国书》刻石立碑,占地一百三十步,让人们自由浏览,这就把更多的人拖进了坟墓。鲜卑人看到《国书》实录的拓跋部的早期历史和人关前后的经历,甚至鲜卑人自己都秘而不宣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中被公开出来,极为震怒和惶恐,火速报告了太武帝。太武帝闻知大怒,当即下令追查严惩,于是,一场因史实文字而造成的血腥杀戮开始了。崔浩的死法极为怪异。临刑前,他"被置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往头上排泄小便),呼声嗷嗷,闻于行路"。不仅如此,"清河崔氏无远近,及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郎史以下尽死。"(《北史·崔浩传》)据史家考证,此次文字狱共杀戮两千余人。
纪传体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有进一步的发展,二十四史中的七部正史,诞生于这个时期。
三国志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记载这六十年历史的比较完整的史书,是西晋初年陈寿著的这部《三国志》。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
陈寿著《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青釉胡人狮子扁壶北齐魏晋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图中的壶正面纹饰,为胡人、狮子组成的图案结构。此件扁壶的形制与表现手法具有西域风格,是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
《后汉书》书影
①《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②王叔边家刻《后汉书注;③明刻《后汉书》八册。《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对《三国志》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
陈寿死后约130余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至宋文帝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告成。东晋以后,史料的发现已经渐渐多起来,裴松之广泛地搜集,利用这些资料来补充陈书,正像他自己所说"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
裴注的体例,他自己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二、同说一事而辞有乖离,或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三、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四、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一般注释古书,大都专门注意训诂,裴注的重点则放在事实的增补和考订上,多过陈寿本书数倍,引用的魏晋人著作,多至210种。
佛陀图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曾夜梦金人,身高六丈,顶佩白光,自西方飞来。大臣傅毅认为这是西方的佛,汉明帝遂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余人于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后汉书《后汉书》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全书共九十卷。记事起于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迄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包括整个东汉196年的历史,南朝宋范哗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他是晋豫章太守范宁的孙子,宋侍中范泰的庶子,因为出继给堂伯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侯。范哗初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几次升迁,官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为宣城太守。《后汉书》是这时候开始写作的。后来又几次升迁,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范晔编撰《后汉书》,原定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卷,跟《汉书》相应。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眼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跟孔熙先等密谋拥立刘义康,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死刑。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车马出行图
晋初辽东大族公孙氏壁画上,绘有车8乘,骑从24人,反映了晋时士家大族出行的气势。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现在《后汉书》里的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是后人从司马彪《续汉书》里取出来补进去的。在范晔以前,已经有不少人用纪传体编撰后汉一朝的历史。除属于官史性质的《东观汉记》外,私人编撰而著录于《隋书·经籍志》的,有三国吴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晋华峤的《后汉书》,晋谢沈的《后汉书》,晋张莹的《后汉南记》,晋袁山松的《后汉书》。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参考各家的著作,自定体例,订讹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他能够撷取众家之长,所以各家关于后汉的史书后来逐渐被淘汰,而他的《后汉书》却作为正史,跟《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最先注范书的是刘昭。因为范书没有志,他就把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孝建四铢《宋·书颜竣传》中,记述了孝武帝刘骏召开的一次御前会议,并提到"去春所禁新品"一事,这里所指就是当时流行的刘宋钱币孝建四铢。篇志(简称续志)分为三十卷并了进去,并且也作了注。他的注绝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在只剩下八篇志的注了(《天文志》的下卷和《五行志》的第四卷全卷都没有注,也一定是散失了)。《梁书·刘昭传》说他"集后汉同异,以注范书",可见他注范书略同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偏重于事实的补充而略于文字的训诂。继续给范书作注的是唐朝的章怀太子李贤。他注范书着重训诂,跟刘昭不同。王先谦说他注《后汉书》不比颜师古注《汉书》差,可惜非一手所成,不免有踌驳漏略之处。实际上他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才跟张大安等共注《后汉书》,到他被废为庶人,注书工作结束,前后只有六年,没有充裕的时间详细校订,踳驳漏略自所难免。何况他们的注书工作似没有全部完成,如《南匈奴传》的注,复沓纰缪,至于不可究诘;体例和文字也跟前后各卷不同,可能不是出于其手,而是后人补撰。
宋书《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沈约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刘宋王朝国史的修撰,在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就已开始。异趣帖萧衍南朝《宋书》中《梁武帝集序》对萧衍做了详细记述。萧衍(公元464~549年),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其统治时期,是南朝历史上最为稳定富足的几十年。图为萧衍的草书书法作品。当时由著名科学家何承天草立纪传,编写了《天文志》和《律历志》。此后,又有山谦之、裴松之、苏宝生等陆续参与编撰。但他们任史职的时间都很短。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徐爰领著作郎,他参照前人旧稿,编成《国史》,上自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刘裕实际掌权开始,下讫大明时止。徐爰不久为宋朝所斥退,宋朝《国史》的修撰也就停了下来。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春,又命沈约修撰宋书。这时沈约为太子家令,兼著作郎。他根据何承天、徐爰等所著刘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宋书》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梁书》清刊本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姚思廉奉命编修《梁史》和"陈史》,并在贞观十年完成了《梁书》。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陈书》书影姚思廉在父亲姚察旧稿的基础上修成《陈书》。姚察去世后,姚思廉一直牢记父亲让他续写梁、陈二史的遗愿,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姚思廉奉诏撰写《陈书》,并于贞观十年(636年)书成上奏。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日"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23年史事。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这些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南齐书》文字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魏书》明刊本《魏书》因作者借修史而徇私情,而被称为"秽史"。作者用汉制附会鲜卑旧制,用后来的汉名代替原来鲜卑姓名等情况十分严重。传不胜其烦的弊病。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梁书《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56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完成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