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是先秦各种学派的总称,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道、法三家。臣子拜见皇帝图在孔子以前,中国社会的治国思想都属官学,统治者只从本身出发谈论治国策略,因而一套"以君在亲先"为代表的忠孝礼仪被认定为社会普遍礼珐。图中皇帝高坐于堂,堂下臣子匍匐叩首,强烈体现了"君为先"的社会等级关系和礼教。
秦末汉初以来,人们提起"诸子"学说,已以"诸子百家"相称。《史记·屈原贾生传》中,就有"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的说法。这里所说的"诸子百家"主要是指"先秦诸子"。据《汉书·艺文志》著录,从先秦到汉初,"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其中所列"诸子"多是先秦人物,粗略地算,大概不会少于"百家"。当然,"诸子"虽称"百家",但百家并不是平分秋色,其中真正有建树而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学派孔子讲学图蔡邕后汉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学校只为贵族子弟而设,平民子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这旧传统,出现"知识下移、"学移民间"的现象。这使得广大平民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战国时期平民出身士的大量涌现也基于此。和人物还是屈指可数的。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
诸子的派别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传统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庄子。《庄子·天下》篇已经开始对思潮中的各家作分类批评,他评点了百家之学中十二位有代表性的人物,把这十二子分为六类。不过,无论是庄周,还是荀况,都还不曾把他们分类评说的人物归入这一或那一明确命名的学派。韩非在他的著述《显学》中开始以儒、墨命名两个当时最被人们看重的学说派别,但对于其他诸子,还没有依类划派,给出像儒家、墨家那样的相宜的名称。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最早对诸子各家作明确的学派划分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把诸子中影响最大的学派分为六家,这六家是:阴阳、儒、墨、名、法、道。此战国兵器--铜钺
战国时期的战乱带来了百家争鸣,同时也让兵器工艺有了飞速发展。图中的钺是战国兵器的一种,由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是象征军权的仪仗,也用于斩杀。后,古文经学的开山者、目录学家刘歆在他所写的目录学著作《七略·诸子略》中,分诸子为十家。这十家,除司马谈说到的六家外,增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不过,他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意谓十家中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前九家。小说家所经心的只在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在当时学人的眼里,原是卑不足道的。后人因之便称为"九流十家"。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焚书坑儒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认为古代制度不适用于当下。在他的建议下,除官家藏书和秦国史书外,所有前代如《诗》、《书》百家语和史书一律遭到焚烧;私学被禁,并坑杀咸阳四百六十多个儒生。秦朝的这一统治手段,不得不说是思想史上的一次劫难和倒退。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他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吕氏的分增,原亦无可厚非,但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看,吕氏的判断似乎不及古人。
实际上,在刘歆的心目中,即使是劝耕桑、重食货的农家,"使于四方""权事制宜"的纵横家,甚至试图"兼儒墨、合名法"而"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家,相对说来也并不那么重要。他们或者局守于农桑耕作,或者用心于外交权宜,或者缺乏赖以重心自守的原创精神,都少了一份教化世道人心的厚重感。刘歆所举诸子《春秋繁露》书影董仲舒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搬出"天人感应"论,想以此警示皇帝,应推崇儒学的治国之略,保留一点古儒限君的遗意。图为《春秋繁露》书影。十家中的前六家与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的六家相吻合决不是一种偶然,这相吻合足以看出这六家在诸子百家中的首出地位。不过,论列六家,司马谈列定的顺序是阴阳、儒、墨、名、法、道,而刘歆的顺序则是儒、道、阴阳、法、名、墨。司马谈推重道家,把道家置于诸家之后,有以道家学说统摄诸家之意;刘歆尊崇儒家,把儒家置于诸家之首,是要以儒家学说笼罩其他各家。从司马谈和刘歆对诸子评说的相通却又相异处看,其实诸子中"于道最为高"、最值得关注而始终保持着某种微妙张力的是儒、道两家。诚然,比起诸子其他各家来,杂家所欠缺的是思想的原创性,但"兼儒墨、合名法"的学术取向使这个试图杂糅各家的学派有可能比较公允地品评诸子。早期杂家人物尸佼曾说过:"墨汉代神怪画像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互相感应。皇帝是代表天意来统治人间的,其治绩的好坏,可通过天的符瑞或灾异得到启示,这也是天对君主的希望或谴责,即所谓"天人感应"学说。图中汉代的神怪画像,体现了当时从王室到民间对神的崇拜和信仰。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尸佼分别用一字概括各家学说精要所在,表明了寻找各家通性、兼用诸子之术的杂家姿态。后期杂家著作《吕氏春秋》评点诸子说:"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执,王廖贵先,兒良贵后。"这些评判,可以说是抓准了各派学说的特点,但都还是较浅层次,仅属于价值范畴,而不是认知意义上的概念,没有上升到哲学意义的理论范畴。
刘勰论诸子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是一篇评价诸子的论文,它以先秦诸子为重点,兼及汉魏以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子书的性质、起源以及子书和经书的区别。第二部分主要评论先秦诸子内容方面各不相同的特点,而归总为两大类:一是纯粹的,一是驳杂的。这两类的区分,主要以是否符合儒家经典为准则。第三部分从写作特点上论述了诸子百家的主要成就,指出汉以后的子书渐堕三都春秋末年,周王朝统治岌岌可危,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由此,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盛世周礼,以礼治来约束统治者和学者,以求社会安定。图为孔子令人拆除不合礼制的城池,以示其重建礼制的决心。不如前。
本篇曾讲到汉代统治者因诸子书中杂有异端思想而害怕其流传,刘勰却指出,诸子之书"亦学家之壮观也",可见他对诸子,主要还是一种肯定的态度。虽则本篇着重于对各家不同风格特点的论述,但对我们正确认识诸子,是可以有启发意义的。
《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原文:
古代官员朝珠
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饰物,由佛珠衍化而来,有108颗。朝珠上会增加一些配件,与官服中的顶带花翎(即帽顶、翎管、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细。这一严谨的官服制度,同样属于礼治的范畴。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昔风后、力牧、伊尹,咸其流也。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伐所记者也。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然则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
逮及七国力政,俊义蜂起。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墨翟执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清代文官官服补服"补服"也称"补子",乃是明清两代文武官员、吏卒和其他公职人员缝缀十服装上的区别品级、职别的标志性图案装饰。它位于前胸及后背,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这一服饰特征同样属于礼治范畴。图为清代文官官服的补服。
①一品文官仙鹤补服。②二品文官锦鸡补服。③三品文官孔雀补服。④四品文官鸳鸯补服。⑤五品文官白鹇补服。⑥六品文官鹭鸶补服。⑦品文官鸂鶒服。术,青史曲缀以街谈。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术,餍禄而余荣矣。暨于暴秦烈火,势炎昆冈;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逮汉成留思,子政雠校;于是《七略》芬菲,九流鳞萃;杀青所编,百汉墓室壁画宴饮图古代礼仪制度中对饮食等日常生活也有严格规定,进食时无论主宾,对于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吃饭食肉,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准则。这些规则反映到饮食活动的细枝末节处,形成中国古代特有的饮食文化。图为汉墓壁画中的宴饮场面。有八十余家矣。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琐语必录;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轸矣。
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其纯粹者入矩,踳驳者出规。《礼记·月令》,取乎吕氏之《纪》;三年问丧,写乎《荀子》之书:此纯粹之类也。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此踳驳之类也。是以世疾诸(子),混同虚诞。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弊十日,嫦娥奔月。殷汤如兹,况诸子乎!至如《商》、《韩》,六虱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鹗乌,非妄贬也。昔东平求诸子史记,而汉朝不与;盖以史记多兵谋,而诸子杂诡术也。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学家之壮观也。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事核而言练;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邹子之说,心奢而辞壮;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尸佼尉缭,术通而文钝;鹖冠绵绵,亟发深言;鬼谷眇眇,每环奥义;情辨以泽,文子擅其能;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着博喻之富;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泛采而文丽: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也。
若夫陆贾《典语》、贾谊《新书》、扬雄《法言》、刘向《说苑》、王符《潜夫》、崔寔《政论》、仲长《昌言》、杜夷《幽求》,咸叙经典,或明政术;虽标论名,归乎诸子。何者?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两汉以后,体势漫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此远近之渐变也。嗟夫!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赞曰:大夫处世,怀宝挺秀;辨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条流殊述,若有区固。
【译文】
诸子的著作,是阐述理论、表达主张的书籍。古人所谓不朽,第一是树立品德,其次是著书立说。一般人民群居生活,苦于周围事物纷纭杂乱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士大夫立身处世,又担心自己的声名和德行不能流传广远。所以只有才华突出的人,方能光愚公移山徐悲鸿近代"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描述的是90岁高龄面山而居的愚公开山修路,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的故事。这一传说人物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典范。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寓言故事,他们往往给人以深刻启示。辉地遗留下自己的著作,传布开自己的姓名,像太阳、月亮般地为人人所共见。从前黄帝时的风后、力牧和商朝的伊尹等人的书,都属于这一类。不过这些作品,大概是古代相传的话语,到战国时才记录下来的。后来楚国的祖先鬻熊通晓哲理,周文王曾向他请教;他留下的文辞和事迹,编为《鬻子》。在子书著作中,这是最早的开始者。到了老子,因为懂得古礼,孔子曾老子骑牛图晁补之北宋老子(前570年~前470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始祖,其学说后被庄周等人发展。向他请教;于是写成《道德经》,成为诸子中较早的书。但是,鬻熊仅仅是文王的朋友,老子却是孔子的老师;两位圣人和两位贤人同时,而所写的书或成为经,或成为子,俨然是两类不同的著作了。
到战国的时候,在互相用武力征伐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孟轲信奉儒家的学说,谦恭地和王侯们周旋;庄周阐述道家的理论,任意驰骋;墨翟采用俭朴节约的学说;尹文研究名义和实际是否相合;野老讲究从地利的角度治理国家;邹衍谈论阴阳五行来配合政治;申不害和商鞅用刑罚来安定秩序;鬼谷靠着口才来立功;尸佼综合各家学说;青史详记民间的谈论。以后继承他们的流波而如枝之附干者,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大都能够通过雄辩来传布自己的学说,并且饱享了厚禄高官。到残暴的秦始皇焚烧书籍,几有一网打尽之势,可是《诸子》并未受到其害。后鼎形灯鼎形灯为战国后期照明用具。形状呈鼎形,双耳、三蹄足,盖顶中心有锥尖,是放置灯芯处。来汉成帝重视古书,命令刘向整理校勘,于是写成《七略》,记载各种有价值的书籍,九种学派的杰作都被搜集;到书目编成时,共有一百八十多家了。魏晋以后,有时仍然有人写作子书,其中夹杂一些不可信的言论,也记录了一些琐言碎语;如果把这些依类收集起来,也得要装满几大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