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是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于魏惠王时人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
惠文君于十三年(公元前325年)称王,并改次年为后元元年。后元二年(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啮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后元八年(公元前317年),又相于秦。
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13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公元前310年,惠文王卒,武王即位,与张仪有隙,他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记载,就在这一年五月卒于魏。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与他有关的材料,今已亡佚。
农家
农家及平等观念农家者流,出于农稷之官。其言多重播百谷,劝农桑,以足衣食。故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说农家"所重民食",故可见此为其所长。农家为农业生产技术专家,致力于"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足食"。创始人许行还倡导"君臣并耕"。
农家主张与民同耕,进而论及君民并耕,但这种平等观念,受到重视"正名"的儒者抨击,认为这是弃君臣之义,徇耕稼之利,而乱上下之序。
农家书多为农圃之技,而非学理,故能免于秦始皇之焚书。其最高之理想为与民同耕,虽为一阶级平等口号,但亦不容于儒者,是故其著作多亡佚。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许行是鲁国的农业专家,亦为先秦诸子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事迹大多不可考。据《孟子·滕文公》所载,他曾自楚至滕,踵门对文公道:"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可见其赞同儒家的基本观点,乐于力耕。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陈辛,背负耒耜,从宋国赶往滕国,对许行说:"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并尽弃其学,跟许行学农家之术。
杂家
杂家的定名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战胜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地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侯马盟誓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盟誓,各诸侯国为了巩固力量,团结势力共同对付强国的侵犯,常举行一些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而立盟书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目前所见的春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盟书是侯马盟书,它同时也是东周政治盟誓礼的真实写照。图为侯马晋国古城平面图。处,而杂家便是充分地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构成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从严格意义上说,杂家并不是一个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杂家试图"兼儒、墨,合名、法",综合诸家思想而理出一套治国方术。杂家以秦朝吕不韦为代表人物。
西周铜兵器
周代的兵器装备基本上与商人装备相同,在兵器方面,周人有戈、矛、弩、剑及弓矢。图中展示的就是当时所用的各种青铜兵器。杂家代表吕不韦吕不韦原籍卫国濮阳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担任秦相国十三年,为秦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吕不韦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战国末期的卫国人,虽出身商贾,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性。他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时,设法结识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吕不韦以为奇货可居,以金钱和美女,博得异人的欢心。又游说华阳夫人之姊,买通王后华阳夫人,异人被立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异人即位,是《吕氏春秋》诸家释本在秦打击了东方六国后,作为即将统一中国的秦国相邦吕不韦,开始研究完成统一的军政策略,以及如何统治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问题。因此,吕不韦组织人力,集中宾客三干人,令其著书立说,于公元前239年,编写成《吕氏春秋》。谓秦庄襄王,因感吕不韦之恩任其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太子赢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立为王,吕不韦做相国,号称"仲父",一时权倾朝野。当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招聚宾客而闻名天下,吕不韦也开始招揽天下贤士,厚待礼敬,宾客亦达到三千多人。他让这些宾客将自己的所学所闻记录下来,然后汇聚在一起,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总共二十余万字,名为《吕氏春秋》,也叫《吕览》。后来因为他与太后有染,遭赢政罢黜,被发配蜀地后饮鸩自尽。
吕不韦具有超人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才华,也有纵横捭阖、统御天下的才能。《吕氏春秋》的编纂固然有为自己造势、为自己留名的一面,但同时也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政治和文化支持。当时,秦国通过商鞅的改革,国力日益强盛,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大势已成,但是出身西戎的秦国在文化上却是一个矮子。吕不韦深知统一天下可以靠武力,然而统治天下绝非武力就可以成就。因此,在吕不韦专权的十二年中,他一方面派兵攻打赵国、灭周国;另一方面将天下贤士聚集到秦国,使秦国的文化有了一个跃升。后来秦始皇重法家,只是一味强调苛刑峻法,终二世而亡,以此相较,足可见吕氏目光之远大。
附:兵家
兵家不在九流之列,但兵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当今,作为兵家巨著的《孙吕不韦及吕不韦铜戈秦始皇在公元前247年即位时才十三岁,因此政事由吕不韦执掌。图中的戈就是在那个时候铸造的,它内两面都刻有铭文,一面为"四年相邦吕工寺龙丞",另一面为一"可"字。子兵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远渡重洋,为世界所喜爱。在军事上,在商场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力量。
兵家及其著作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
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受到重视。兵家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家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子》等,兵家集大成者是孙武的《孙子兵法》。
孙武与孙膑孙武,齐国人,字长卿,春秋时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子胥的推荐,被任命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
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生于齐国阿、鄄之间,战国时期为齐国军师。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
孙武著作有《孙子兵法》一书,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兵家巨著。
孙膑,齐国阿鄄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剜掉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他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提出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邑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用。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先秦诸子的兴衰
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原非为理论而理论、为学术而学术;切于世用,为君主所纳的社会价值追求,本是其共有的终极目标。即使是以自然为本,以无为为宗的道家,其原生点亦为用世而非出世。尽管庄子曾拒绝楚王为相的邀请,但那恐怕不是庄子不想以其学经世。以庄子之智慧,对当时天下攻伐征战、兼并争霸的大势不会不了然于胸,与其在其位而不能行其道,不如固穷倒落得自在。
君主对学术理论的接受度,当以时代趋势为转移。大国强兵,逐鹿称雄,当时自为首选。故自春秋迄于战国,显学如儒墨,亦不得垂青。孔子避兵护军的法器图中是湖北出土的战国墓法器,其正背两面铸有相同的浅浮雕纹像,为一神人头戴冠冕,身着鳞甲,戈铭文为"兵避太岁",是一种避兵护军,克敌制胜的法器。周游列国,终落得惶惶如丧家之犬;孟子游说诸侯以行仁政,究不免惨淡而归。其大行于世者,法家、兵家、纵横家而已。法家之学,秦用之以并天下。及至天下统一,时异势殊,则需要与民休息;民生安定,则需要兴教化。然始皇一仍其旧,任用法家,用严酷统御天下,故成一短命王朝。秦始皇所谓"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理想,不过昙花一梦。秦王朝的败亡,固是法家不知变通的败亡,但亦是思想潮流使然。战国时期,诸子书中关于思想统一的要求已是屡见。《管子》书中已见统一思想的端倪。《商君书》要求"燔诗书而明法令",禁绝游学。《荀子·非十二子》,要务息十二子之说,除天下之害,把百家争鸣看成扰乱天下的邪说奸言。《韩非子》则禁二心私学。所有这些,为秦统一天下以后"燔诗书百家语"以及"偶语《诗》、《书》者弃市"的政策张本。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1213年),因博士淳于越议请行分封制和"师古",始皇下《孙子兵法》汉简图中为1972年山东出土的汉代竹简本《孙子兵法》,它是目前《孙子兵法》最早的版本。令群臣议论,李斯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李斯的上书,导致招来千古刻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共进行了五次远途巡行,图中的刻石是在第二次巡行中留下的,相传为丞相李斯手书,内容是歌颂始皇的丰功伟绩,堪称秦代篆书极品。骂名的焚书案。但是,事实却与统治者的意愿相反,焚书坑儒,并未带来天下的长治久安;万世为君,终成一枕黄粱。
李斯为先秦诸子的政治命运,画了个不圆满的句号。当然,以上仅是从政治角度看先秦诸子,而非从文化或学术的角度。
表达了秦始皇"天命""神授"及"千秋万岁"的思想。
道家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又称"道德家"。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道家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提倡十二字秦瓦当图中秦朝瓦当正面用阳文篆书十二字:"维天将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以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产生了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道家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义
义者,意义也;义者宜也,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义,与羲同源,羲就是牺牲的意思。儒家学说中的义,指高度自觉并且直接体现仁心的高贵品行,故"仁者义之本"。义行者,就是体现仁道家八卦功法图心,弘扬大爱大公,通常以利他、助人为特色的杰出行为,这种行为具有高度合宜的意义,且多有勇于自我牺牲精神的表现。韩愈《原道》所谓"行而宜之谓义",即为此义。如果说礼是一种有章可循的行为规范;义则为良知的自觉主动行为;它本身不是规范,但具有超乎规范的启示和影响力量。义行的这种超越性,常常要求有敢于牺牲的道德勇气,因而被视之为德行的楷模。
汉代子学
汉初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实际上是"杂王霸用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
汉初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兴起稷下黄老之学之所以产生于齐,兴盛于齐,是因为田齐统治者大力提倡的结果。田齐统治者一上台之后就不遗余力、大张旗鼓地尊崇黄帝、宣扬黄帝的学说,主要原因除了尊祖之外,是为了寻找代齐的政治借口。田氏代姜齐后,为了摆脱篡逆的指责,也为了笼络民心、巩固政权,便抬出了自己的祖先黄帝,想借黄帝战胜炎帝的历史,为自己正名(田齐的祖先是黄帝、大舜,直到陈国国君陈完;姜齐的祖先是炎帝、伯夷、四岳、姜太公)。至于田齐统治者尊崇老子,褒扬道雪梅双鹤图边景昭明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是一种寓意长寿、祥瑞的动物,较早出现于铜器,书画类艺术品中。历代绘画作品中常见松鹤图寓意"松鹤遐龄",及云鹤图寓"云鹤仙境",均带浓厚道家文化色彩。家思想,那是因为田齐统治者与老子是同乡。据《史记》记载,老子是"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而苦县本属陈国,只是到了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所灭,才属楚国。老子的故乡是陈国,田齐统治者的故乡也是陈国;老子的学说是"道",而齐国从姜太公起就有重"道"的传统。田齐统治者将同乡老子的"道"与齐国本土的"道"加以整合、扬弃,借同乡老子的招牌,推行一种讲究通权达变的新"道"--黄老之学。黄老学派的主要著作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亦称《黄帝四经》,是写在《老子》乙卷前面的《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四种黄帝书,专家确认为战国中期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和《管子》一书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下四篇以及《慎子》、《田子》、《蜎子》等,其中以《经法》一书最为重要。
《经法》以老子的"道"为思想核心,以"虚静"为理论原则,根据天下大势和君主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国君集权、统一天下的治国之术。
朝大禹、后稷、伯益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