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正是九月,季节属于秋天。地面的积水已经退尽,寒冷的潭水很清澈,天空烟云凝聚,使傍晚的山峰呈现出紫色。在山路上整齐地排列着车马,往高山中寻访风景;到滕王建阁的长洲,登上他所建的高阁。重重叠叠的山峦高耸着,显现出翠绿的色彩,向上透过云霄;飞舞的楼阁浮动着油漆的红光,向下看不见地面。鸟类栖止的沙洲,极尽岛屿曲折纡回的情致;贵重木材建造的宫殿,完全配合山峦高低起伏的形势。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华丽的屋脊,山岭平原空阅得全部收入眼底,河流沼泽观来使人感到惊异。房屋遍地,不少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船只停满渡口,都是青雀、黄龙的式样。彩虹消失,雨止天晴,灿烂的阳光照彻天空。天边的晚霞和水边的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与辽阔的天空简直是一样的颜色。渔船上的歌声在傍晚时响起,声音直达鄱阳湖的口上,成群结队的大雁在受寒后惊叫,声音停止在衡阳的水边。
【原文】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官一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远望长吟,登高快意,豪情雅兴,迅速翻腾。爽朗明快的箫声一吹奏,清风就被引出来了;柔细的歌声延长,几乎把白云阻住。梁王竹园的宴会,豪气超过了陶彭泽的酒兴;邺水公宴时吟荷花的名作,文彩照耀着谢临川的诗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件好事一时齐备;贤、王、嘉宾两种难得的人欢聚一堂。向天地问放眼纵观,在假日里尽情娱乐。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没有穷尽;兴尽悲来,认识到成败兴衰都要由命运安排。在阳光下遥望长安,向云彩间指点吴会。地势尽,南海深,天柱高,北辰远。关山难于超越,哪一个怜悯不得意的人?萍水相逢,大家都是异乡客地的人。怀念朝廷,却无从进见,像贾谊那样在宣室被召见,要等到何年何月?
唉!时运既不顺利,命途又多挫折;冯唐容易老去,李广终难封侯。委屈贾谊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沿海偏僻的地方,难道不是太平的时代?依赖的是君子能够安贫乐道,豁达的人能够乐天知命。人到年老时志气应当更加壮盛,难道头发白了还要改变心节;人在穷困时应该更加坚强,决不能丧失青云直上的志气。喝了清泉,胸怀仍然爽朗;处在涸辙当中,还是心情欢畅。北海虽然很远,但仗着风力还是可以接近的;早晨虽然已经失去,但能够抓紧傍晚时光大干一场,仍然不算太晚。可是,孟尝操行高洁,徒然怀着一腔报国的忠心;阮籍放荡不拘,怎么能够学他在无路可走时的痛哭!
我身份微贱,不过是一个书生。没有门路去请缨杀敌,虽然已经相当于终军的弱冠年龄;有心投笔从戎,因而爱慕宗憋的乘风破浪的豪言壮语。我只得舍弃一生的官职,到万里以外去侍奉双亲;我称不上谢家的"宝树",却能够交接孟氏的好邻居。不久就要在父亲的庭院里聆听教诲,仿效从前孔鲤的应对;今天先在这里奉陪,高兴得以乎鲤鱼登上龙门一样。我如果碰不到杨得意,就只能白白地抚摸着凌云之赋,自己惋惜;现在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没有什么羞惭。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经常存在,盛大的宴会也难以再次碰到。王羲之等的兰亭宴集早已过去了,石崇的金谷名园也已变为废墟。临别赠言,为了侥幸地在盛宴上承受了恩赐;至于登高作赋,这只能期望在座的诸公。我不敢不竭尽鄙陋的诚心,恭恭敬敬地写这篇短序。大家都要吟诗一首。我已经写成四韵八句。
高高的滕王阁,耸立在江边。佩玉声、车铃声响了,那是宴会刚散,客人离去,歌舞也停止了。早晨,南浦的云飞上彩绘的雕梁画栋;傍晚,西山的雨洒进卷起的朱帘。安静的云彩倒影在深潭中,一天天地总是那么悠闲安静;景物变了,时序换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秋?阁中的皇子,如今在哪里?留下槛外的赣江,冷冷清清地独自流逝。
陋室铭
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就会神奇。这虽然是一问简陋的屋子,不过,由于我的美德,也能使它名声远扬。苔藓爬上台阶,使台阶也碧绿了;草色映入竹帘,室内被染成了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读书人,来往的没有一个是缺乏文化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朴素无华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也没有一叠叠的公文劳碌身心。这就是南阳诸葛亮的茅庐,又是西蜀杨子云的草堂。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阿房宫赋
杜牧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灭亡,全中国统一。蜀山的树木被砍光了,阿房宫建起来了。它覆盖地面三百多里,遮天蔽日。从骊山北建起向西折,直奔咸阳。渭水和樊川,滔滔滚滚,流入宫墙。宫内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走廊像缦带一样回环曲折,屋檐高耸,像鸟儿在空中争啄;一座座楼阁就地势而起,又互相环抱围合,它们都与中心相勾连,彼此又屋角相对,像是在用角斗争夺。各种建筑一层层,一圈圈,像蜂房,像水涡,高高耸立,不知有几千万座。长长的大桥横卧在水波上面,没有云,哪里来的龙?阁楼间的天桥高架在空中,不是雨后初睛,哪里来的彩虹?高高低低的无数建筑物,使人迷迷糊糊,分不清南北西东。歌台上传出柔和的歌声,使人仿佛沉醉在融融的春光之中。舞殿里的舞女衣袖摆动,带来一派寒气,又使人仿佛处在凄凉的风雨之中。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中,气候却如此不同。
六国的宫妃,王侯的子孙,辞别了他们的宫殿,乘车来到秦国。日夜唱歌弹琴,成为秦国的宫人。那明亮的星光闪烁,原来是宫女们打开了梳妆用的镜子;那碧云纷绕,是宫女们清晨梳理头发;那渭水中涨起了一层油腻,是宫女倒掉的洗脸的胭脂水;那升腾的烟雾,是宫女们在用椒兰熏香;雷霆忽然响起,那是秦皇的宫车驶过;听着隆隆的车声渐渐远去,杳无声息,不知道他们驶向了哪里。宫女的每一寸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无比娇艳。她们舒缓而立,向远方凝视,多么盼望皇帝来到自己的身边。可怜有的宫女竞三十六年不得见皇帝一面。燕国赵国收藏的珠宝,韩国魏国积聚的珍奇,齐国楚国搜集的精华,不知经过多少年代,从老百姓那里掠夺而来,堆积如山。一曰一国家灭亡不能保存,便被运到了阿房宫来。秦国人视宝鼎为破锅,把美玉当乱石,以金银作土块,将珍珠作碎石,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到这些东西,毫不爱惜。
唉!一个人的心怎么样,千万人的心也应该怎么样。秦人爱奢侈豪华,别人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对别人连一点点财物都要掠夺干净,而自己挥霍起来竞像泥沙一样毫不怜惜?阿房宫中那些架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闪闪发光的钉子,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屋顶上纵横交错的瓦缝,比全身衣服上的丝缕还多;纵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墙还多;嘈杂的乐声,比闹市上人们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表面上不敢讲话,心里却郁积着愤怒。秦始皇这个独夫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陈涉、吴广振臂一呼,函谷关就被攻破。项羽一把大火,可怜阿房官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灭族的也是秦国自己,并非天下人。唉:假使六国都爱护他们的百姓,就足以抗拒强秦。假使秦国又爱护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位三世乃至万世为天下之君,谁能灭亡得了呢?秦人无暇哀叹自己的灭亡,而后人曾为他们哀叹。后人哀叹秦朝的灭亡却不以为鉴,也要使更后的人再来为他们哀叹了。
杂说·伯乐
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不过是在不识货的人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老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名称来称呼它而已。
马当中能够日行千里的,一顿可能要吃完一石小米。喂马的人不了解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喂足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可是吃不饱,力量不够,特长不能显示出来,想要跟平常的马一样表现还做不到,怎么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御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满足它的食量;吆喝它,而又不懂得它的心思。拿了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好马呢?还是实在不认识好马呢?
师说
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请教老师,那疑难的问题终究不会解决了。
年龄比我大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向他学习;年龄比我小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向他学习。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唉!从师学习的风气失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的确是很困难的。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着老师学习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却把从师学习当作羞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自己,却把从师学习当作羞耻,这太糊涂了。那些一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读书不懂得断句,疑难问题不得解释,不懂得断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学习,小事学习,大事却反而丢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