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安·萨缪尔森1915年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1936~1941年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40-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但他进人经济学的领域纯属偶然。结果证明,经济学这一行如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使他找到了命定的归宿。
1915年5月15日出生的萨缪尔森认为他的生命是从1932年1月2日开始的,因为那天他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的谷底,经济学家生逢其时,这给了像萨缪尔森这样的天才经济学家无限的发展空间。
萨缪尔森是个幸运儿,他自幼聪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似乎天生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料,在芝加哥的平均成绩是A。他在大学阶段获得大学部社会科学奖章,另外,在毕业前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新设的一个试验性经济学奖学金计划里,他成为首位得主,这使得他能从容地在哈佛就读。
1936~1941年,他在哈佛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以后陆续获得30余所大学的法学、理学、文学及经济学博士学位,精力旺盛的他在很多领域都留下了求索的痕迹。
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很多大师的指点。在芝加哥,他受业于奈特、威纳、舒兹、西蒙斯、道格拉斯、内夫与明兹等大师,到哈佛后更是得到了熊彼特、里昂惕夫、威尔逊、哈伯勒、钱伯霖与汉森等的教导。他在那里迈开了步伐,发表论文的速度极快。萨缪尔森将这些成就归功于幸运之神的眷顾,声称自己一辈子都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
事实上,正如他的朋友说的那样:“算了吧,你整天都工作,周末和假日也不例外。如果传闻属实,你连半夜做梦时也经常不忘工作呢!”
他所著作与教授的科目涵盖了国际贸易与计量经济、经济理论与景气循环、人口学与劳动经济学、财务金融与独占性竞争、教条历史与区位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可谓一位少有的通才。
应该说,萨缪尔森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仅仅从他的《经济学》一书就可以窥见一斑。
盖伯瑞斯曾预言,新生代的经济学将来自《经济学》一书,结果真的应验了。这本教科书在耶鲁遭到巴克利抨击为诋毁上帝与人,结果反而为它营造了全新的声势,世界各地的销售量也直线上升。
萨缪尔森曾恳切地对他的这本教材作了一番评述:“撰写教科书是项困难的工作,但报酬十分可观——我指的不单是金钱的报酬。与整个时代成千上万的心灵接触,是学者一生难逢的际遇。把我们经济学者所知的经济学化为文字,实在是令人兴奋的事。我但愿能与读者分享这份兴奋之情。”
在他看来,学者是为自尊——也就是学者们自己所一致看重的事物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报酬,更重要的在于探索经济现象背后的奥秘,这和他严谨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
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的看法有了分歧,史利特以及一些凯恩斯学派与非凯恩斯学派的学者都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前景,而部分经济学者则预测会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形,萨缪尔森虽然没有参与这份错得离谱的官方报告,但是他在预测上同样犯了严重低估的错误。
萨缪尔森把这件事看做自己最严重的错误,并深深自责,正是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得萨缪尔森不断认识体会到残酷的事实和超越的快感,不断体味科学尚未完成的任务。“是的,生命中能带来纯粹乐趣的事少之又少,这件事倒真是如此。”这就是萨缪尔森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