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快乐,不应该有条件。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捉襟见肘的穷人,都应该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享受每一天。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
你为什么不快乐
每个人都偶尔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据一项调查表明,约有40%的人每月平均有5~10天心情很不好,亲朋好友见到了总是会说:“怎么回事?这两天你看起来似乎有点闷呢!”有人将它与感冒相提并论,认为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没必要大惊小怪。
像郁闷、心情低落等情绪反应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不能任其持续下去。心情上的不开朗,表现在外的往往是容易疲劳或经常性的烦躁,他们倾向于悲观、忧虑、情绪化、内疚感及自卑等。他们总是觉得生活乏味无聊,感到无助和无望,如果遇上了可喜之事,只会认为是侥幸,若遇到麻烦则会立刻责怪自己。他们虽然可以正常生活,却需要承受精神的折磨,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与亲人间的亲密情感,也不会善解人意。通常他们在工作上比较投入,但他们并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相反的,他们常常是通过拼命地工作,来排解心中的忧郁。
郁闷的人更常常因为悲观和缺乏自信而影响才能的发挥。他们虽然有工作,却不能更上一层楼,虽然家有贤妻,却不是很美满。因为大部分人对心情沮丧者,刚开始都抱着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可是由于病人一再地过度忧伤,结果同情和支持逐渐变成讨厌和逃避,使病人更悲观失落。
心情忧郁是一个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过去人们一向将这种病人视为“先天忧郁”。现在,心理健康专家指出,心情忧郁和大部分沮丧者一样,是外来压力加上本身体质所引起,这些病人颇有神经讯号传递失衡的倾向。神经讯号传递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管理脑部电波讯息的传送,一旦这个系统功能失常,便会导致感觉和正常思考能力的丧失。许多研究表明,不少心情忧郁者都有严重沮丧的表现,而且似乎从未真正康复过。急性沮丧的病人,在一年之内康复的约85%,但其中的5%在3年后心情仍十分沮丧。
研究人员最感困惑的是,过去认为孩子不可能有真正的沮丧情绪,如今这种现象却日渐增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问题大多是因父母病亡或离异等巨大变故引起的。这些孩子在一段时间后基本上可以恢复,可是也有些儿童没有明确的理由,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便有了忧郁的倾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认知系统出了问题,当这两者出现问题后,轻者会使人陷入情绪的困扰之中,重则将引发多种心理疾病,甚至自杀。
凡·高是公认举世无双的绘画天才,他的一幅画如今可以卖到几千万美元。可是,他生前对自己、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他因为失恋,加上他的画当时没有得到恰当的评价,就认为前途渺茫,陷入极度的失落中。长期的情绪压抑,终于令凡·高精神错乱,他吞食颜料、煤油,割自己的耳朵,最后甚至对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短短37年的生命旅程。俄国诗人叶塞宁,很有写诗天赋,22岁就已经成名,但30岁就自杀了。叶塞宁自杀的原因就在于他对生活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走过的路是这样短,犯下的错却是如此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快乐很多都是源于对生活不合理的认知,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很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深入分析一下,还是可以发现并理解这种不合理。
一位男青年,年轻有为,是某公司的高级职员,他因与女友分手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中。一个月以来,他食欲极差,几乎天天失眠,常感到头晕、胸闷,浑身疲倦无力,睡到半夜时常出虚汗,白天无论做什么都无精打采,为此已受到老板的多次批评。他心情烦闷,总想发脾气,总想报复女友,让她没有好下场,有时找不到发泄对象就拿东西出气。下面是心理医生对他作的一段访谈:
“你很爱你的女朋友吗?”
“当然。”
“她也很爱你吗?”
“不像我爱她那样深,不过以前还可以。”
“她与你分手,你为什么很苦恼,甚至恨她呢?”
“因为我爱她,可她一点情义都不讲,太令我失望了。”
“在认识她之前有别的女孩子喜欢你吗?”
“有,而且不只一个。”
“为什么没有选择她们?”
“因为我不喜欢她们。”
“她们喜欢你,你为什么不喜欢她们呢?”
“感情是不能勉强的。”“这是不是表明你有选择的权利?”
“是的。”
“你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吗?”
“应该都有。”
“包括你的女朋友吗?”
“当然。”
“那为什么她行使这个权利你又如此恨她呢?”
“因为她喜新厌旧。”
“她的做法与你拒绝喜欢你的女孩子存在本质的区别吗?”
“没有。”
“那为什么你能做而她不能做呢?”
……(哑口无言)
通过对话我们不难看出,不合理的理念造成了他的不快活。为什么你爱她,她就必须要爱你呢?如果思想总是这样走极端,你还能快乐吗?
你在害怕什么
在心理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乐观向上的情绪,让你信心百倍地活下去,让日子丰富多彩,正是每一个人最大的心愿。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产生一些消极想法,并且会使我们感觉害怕、不安,甚至不快乐呢?这是由于那些不必存在的消极思想入侵你的生活,让你不自觉的生出恐惧感。
工作时你提了个绝佳的方案,使你备受赞赏,你引以为荣,相信继续努力就能升职,或者你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份荣誉,这回实在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没有下次了。
一棵树倒下来,恰巧倒在你的脚下,你觉得好险,谢天谢地没砸到自己,或者你认为大难差点临头,然后就痛苦不堪。
你上医院探病,一踏进亲人的病房,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床旁的医疗器材,你觉得这些器材的存在,意味着亲人经过现代科技医疗,很快就会康复,或者你认为你亲人的病情已十分严重。
上述三例中不管你选的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答案,都说明了一点:使你产生恐惧、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因此,你怎么想,对你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断以畏缩、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和生活的人,不仅会使自己越来越沮丧,还会造成许多无谓的压力。你每次往最坏处想,身体就依最强压力做出反应,直觉马上采取行动,副肾上腺亢进,心跳加速,如果你一直抱有这种念头,很快就会筋疲力尽。因此你不必感到惊讶,畏缩、没有自信的人常受到与压力相关的病痛之苦,像头痛、肠胃不适及心脏病等。
积极、消极,自信、畏缩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质,而是后天的环境影响所致。心理学家曾对此表示:人们大都是以自发性思考反应去感受周围环境,就像日常扣纽扣、点烟一样。但实际上这是种学来的自动反应,是经由多年对周遭人行为的耳濡目染所养成的生活习惯。身边的人,包括父母、朋友、老师都有影响力。你或许连怎么受到影响的都不知道,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信息便停留在你的脑海中,然后某件事一发生,你自会知道它的意义。朋友没给你回电话,你知道可能是自己得罪了他,或是他背着你做了什么不敢见你的事,不好意思给你回电话,或者,更切实际一点,他一定是工作太忙了。
这种自发性的想法一整天都在运作,使你时时刻刻不住地在头脑中和自己进行无声对话。这种不确定的牵挂可能使你困扰烦恼,想要尽快逃离这样没有安全感的情绪中。为什么你会感到不安、害怕呢?这主要是因为你总是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事情。消极想法有时是一种认知的错误,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夸大。“我是没办法做任何事——我的婚姻完蛋了。”在你过分高估问题严重性的同时,也低估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你没任何证据就妄下结论,还妄自菲薄。②忽视积极面。“晚餐当然还可以,但我醋放少了。”你较容易记得不开心的事或以消极态度看待事情,用以强化你对自己的负面评价。③自我化。“我变胖了,所以开会时大家总是看我。”你喜欢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想,事实就难免被你扭曲。④不是、就是的想法。“我若没选上委员会主席,就是个最惨的失败者。”⑤过度类化。“没人喜欢我……我失去了一切……什么事都做不好……”⑥妄下结论。这种扭曲有两部分,一是猜测心理:“他不理我,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二是未卜先知:“医生不让我看病例,一定是我得了什么病。”
从上面的论述你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消极退缩的想法大都是夸大或扭曲事实,多半是自发性的,是未曾经过你的理性和事物逻辑所下的结论。事实上,从某个角度来看,它们根本称不上“想”法,所以,你不必害怕,更无需感到不安。
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这些消极、畏缩的念头呢?关键在于:从现实出发,思考你的生活和出现的问题。就像记者、科学家或教授一样,找出事情的本源,将科学的原则导入你的思考过程中,如此你对事物便能有更清晰的理解,面对问题,也将有更正面的想法了。
为何夜夜难眠
人们都知道,充足的睡眠能提供我们充分休息的时间。那么睡眠不足究竟会给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呢?有人害怕失眠,却因此而更容易陷入失眠的恶性循环中。我们到底应如何认识失眠呢?根据对严重失眠或睡眠不足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我们似乎可以使人们消除大可不必的恐惧和烦恼。
就生理方面而言,睡眠不足并不至于造成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伤,许多失眠长达几十年的人,其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看来并没有出现衰退。诚然,当一个人睡眠不足时,在其行为上就会出现某种暂时性的缺陷,如工作效率差,情绪易激动,反应迟缓,对从事复杂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等,但若经过一次充足的睡眠,这种情况就会随之消失。即使失眠好几个晚上之后,通常只需连续睡上七八个小时便可恢复正常状态。
这里需要向人们解释清楚的是,失眠所引起的对心理健康的伤害,比起生理方面还要严重得多。一个人在失眠后,往往感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躁不安,造成所谓“焦虑”的精神状态。或者恰恰相反,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没精打彩,反应相当迟钝。长期睡眠质量低的人,往往自诉十分痛苦,精神恍惚,心情时刻笼罩在恐惧和焦虑的阴影中。
失眠引起的这些消极心理,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失眠,而恰恰在于一个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失眠的“自我暗示”。经过一次失眠后,人就会告诫自己:“我失眠了。”长期失眠之后,就会反复告诫自己:“我常常失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期失眠者,多是自我暗示频率特高的人。由于这种独特的自我暗示,失眠者往往在经历几次失眠之后变得惶惶不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对睡眠还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不但丧失了入眠所要求的起码信心,反而驱使他引导自己远离睡梦之乡。如此失眠和暗示交替复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结果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因此,失眠首先应被看成是一种心理障碍。医治这种心理障碍的方法是科学地认识睡眠的作用,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压力和情绪抑郁,消除不良的自我暗示,这可能会比服用任何安眠药物更加灵验。
你,何苦为难自己
自谴自怨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本来,人检讨、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所谓检讨过去,策励将来,正是乐观的人生。可是有些人总爱自取烦恼,把标准定得太高,实际上却做不到。因而每次做检讨时,总是对自己的表现产生懊恼、耿耿于怀的心情。
人哪,总喜欢为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会发现,人们对自我的期许大都很高,一旦结果不如预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懊丧、愧疚的不安感。然而,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只是每个人对失败原因的解释,各不相同。有的人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别人,有的人把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过分自谴自责的人,总是把一切过错归于自己,而且从不会宽容自己。即使一点芝麻大小的事,也是反复检讨,日思夜想。为考试答错一道题而寝食难安,为失手打破一个茶杯而懊悔不迭。这种人对谁都极为敏感,只要看到有人耳语,就怀疑是在说自己的风凉话,看到同伴不开心,就担心是自己的过失所致。
我曾经认识一个女孩子,她每次听到男友批评别人的缺点时,就立刻警觉到那是男友给她的暗示。但每次听到男友称赞别人时,她也会认为那是男友有意拿别人跟自己比较,实则是对她不满意。像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严于律己,但因为过度敏感,不但容易接受暗示,而且容易在情绪上受到伤害,总是怀疑别人,故而很难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她自己来说,整天提心吊胆,生活也缺乏乐趣。
此种因愧疚而自谴自怨的做法,若成为习惯,可能会产生两种严重的后果:其一,因担心事情做错之后感到愧疚引起痛苦,故而遇事逃避。这样一来,自责就变成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了。另一种情况是,因愧疚自责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结果很可能把自责变成自己错误行为的外衣。宗教中“忏悔”一词,本系自责自新之意,但如将忏悔变成一种形式,形式过后仍是我行我素,那就失去宗教劝人向善的真正意义了。
现实中,人的一些条件是别人强加给自己,而自己不得不接受的。诸如个人的家庭状况(如贫穷)、父母关系(如孤儿或养女)等条件,虽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但却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一旦这些条件影响到个人的尊严,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在个人心理上难免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怨尤。
自怨自艾的心理倾向,在行为表现上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相信命运,把自己的缺陷归于命中注定,自己无可奈何,不得不接受。二是把自己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别人加诸他的不利条件。比如,某人要求公司给他加薪未成,他也许会说:“谁叫我没有一个做董事长的父亲呢!”个人自怨自艾的条件,未必对他产生真正的影响,只是把它拿来解释自己的失败,借此来减少自己的责任而已。因此,自怨自艾的过分使用,也会影响自己对生活的适应。
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归因不当。归因也就是原因归结的意思,即对人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或分析。如果归因不当,就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烦恼,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