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30631900000022

第22章 放开手,才能在寂寞中获得幸福(3)

洛克菲勒的成功,与他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是分不开的。早在23岁时,洛克菲勒就全心全意地追求他的目标。

他的一位朋友曾说:“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没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颜欢笑。”

每一次,当成功地做成一笔生意,赚到一大笔钱时,他就高兴地把帽子摔在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来。如果失败了,那他也随之病倒。

有一次,他经由五大湖,托运价值4万美元的谷物,没有投保,因为保险费太高了,需要150美元。

那天晚上,暴风袭击伊利湖,洛克菲勒十分担心,恐小白他的货物遭遇不测。第二天早上,当他的合伙人乔治·加勒来到办公室时,发现洛克菲勒正绕着房间焦急地踱步。

“快,”洛克菲勒发抖地说,“看看现在是否还可以担保,如果不能的话,就太迟了!”

加勒赶快冲到城里去,取得了保险。回到办公室时,他发现,洛克菲勒的情况更糟了。这时,正好有一封电报来到。货物已卸下,未受到暴风雨袭击。但洛克菲勒反而比先前更沮丧,因为他们已“浪费”了150美元!

他太伤心了,不得不回家去躺下来。

那个时候,洛克菲勒的公司每年经手50万美元的生意,而他却为150美元如此失魂落魄,甚至因此而躺倒。

平时,洛克菲勒根本没有时间游玩,没有时间休息,从未上过戏院,从没玩过纸牌,从来不参加宴会。除了赚钱和教主日学校之外,其他时间全没有了。

每天晚上,他都要提醒自己“成功也许只是暂时性的”,然后他才躺下来睡觉。当他手上有了数百万美元可以任意支配时,他仍然担心失去一切财富。

他对人类,天生没有丝毫信心。有一次,当洛克菲勒和一位独立制造商签订10年合约时,他要求那位商人保证,不得告诉任何人,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行。

“闭紧你的嘴巴,努力工作”,这就是洛克菲勒的座右铭。

洛克菲勒的职员和同事,则对他敬畏有加。最好笑的是,洛克菲勒竟然也怕他们——怕他们在办公室之外乱讲话,“泄露了秘密”。

正因为这样,在人们眼里,洛克菲勒是一个“缺乏幽默感和安全感”的人,因为他的过分冷漠和多疑,很少有人喜欢他。摩根有一次大放厥词,声称不愿和洛克菲勒打交道,说:“我不喜欢那种人。”

而洛克菲勒毕竟也是一个凡人,他感到了深深的寂寞和忧虑,有一次在俄亥俄州向一位邻居承认说:“希望有人爱我。”

在53岁时,他的身体突然垮了:头发全部掉光,甚至连眼睫毛也一样,只剩下淡淡的一绺眉毛。他的双肩已经下垂,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虽然53岁正是大多数男人的壮年,但洛克菲勒似乎提前进入了衰老期:失眠、消化不良、掉头发。

最后,他的医生把惊人的实情坦白告诉他。他只有两种选择:或是财富和烦恼——或是性命。医生警告他:他必须在退休和死亡之间做一抉择。

洛克菲勒选择了退休。退休以后,洛克菲勒遵照医生的话,不再为任何事而烦恼;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去学习打高尔夫球,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去打牌、唱歌;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与此同时,他也在进行别的事。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简而言之,洛克菲勒现在开始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对他而言,这等于舍弃掉他曾经最难舍掉的东西。而他的行为,也受到了别人的质疑。毕竟,从一个视金钱如命的“吝啬鬼”到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中间的跨距实在太大了。

当洛克菲勒向一座学校捐献时,全国各地的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但洛克菲勒继续捐献,在他获知密西根湖湖岸的一家学校,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援助它,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

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来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迟疑地捐出巨款。然后,洛克菲勒又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

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许多有识之士,进行着许多有意义的工作:研究工作默默进行,学校一所所建立,医生致力于和某种疾病战斗。但是,这些高超的工作却经常因缺乏资金而宣告结束。他决定帮助这些人道的开拓者——并不是仅仅“将他们接收过来”,而是在他的金钱资助下,首创了药物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多种发现。

那么,洛克菲勒自己怎么样了?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是否已获得心灵的平安?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呢?

不错,洛克菲勒最后终于感觉满足了。他整个人都变得十分快乐,不再烦恼,也没有了以往那种寂寞感。

曾经,洛克菲勒紧紧抓着金钱不放,总担心自己会失去到手的财富,结果他在53岁时“死”去了,因为他的身体彻底垮掉了。

后来,当洛克菲勒舍掉了他最难舍弃的东西——金钱时,他反而活了过来,并且一直活到了98岁!与此同时,洛克菲勒生活得也非常充实,再没有了曾经的寂寞感,他的人生从舍掉金钱的那一刻开始了新生。

一代石油大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要想在寂寞中得到解脱,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要先舍掉你最难舍弃的东西。

对平常人而言,最难舍弃的东西也许是金钱,也许是对名利的追逐,也许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正因为我们过分看重这些身外之物,我们的心灵才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难以与外界发生联系,更难以体会到生命中那些更重要的东西。

明智的舍弃,实际上是一个人求进取、求发展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舍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才能把有限的精神集中到自己能够成功的事业上。

现在,请舍掉那些你最难舍弃的东西吧。钱不在多,够用就行;名利只是一个虚幻的舞台,何况对名利的追求只会让人陷入深深的寂寞中,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那些物质上的东西,你终其一生又能享用多少呢?

当舍掉这些曾经最难舍弃的东西时,你会发现生活本来是如此轻松、随意,是你的“不舍”让自己过得分外辛苦,还不得不与寂寞为伴,错过了太多美丽的风景!

舍掉那些你力不能及的目标。

有目标本是好事,它能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始终保持一个方向感,并为之而不懈努力。但是,人的欲望大多是无限的,但人的能力却是有限的。那些超出你的实际能力的宏图大志,冲天抱负,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力不从心的重负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耗费了你能够成就力所能及的事业的精力。

舍掉那些你力所不能及的目标,不管你曾经多么看重这个目标。现在,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你才不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陷入深深的寂寞之中。

舍弃那些千奇百怪的诱惑。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各种各样的享受不断地诱惑着红尘中的每一个人。而人一旦为了追求享乐而不断钻营,甚至不择手段,那么耗费掉的不仅仅是精力,还会与我们真正需要的人生幸福背道而驰。

因为,过分地追求享受只会让我们远离最初的梦想,让我们在享乐过后独自品味那种落寞,那种寂寞。

6.松开的手能抓住更多

诗人柯勒律治对自己感到寂寞的感受有这样一句贴切的描述:“寂寞,寂寞,彻底的寂寞;孤身一人,在苍茫、辽阔的大海上。”

是的,你感到很寂寞,即使身处闹市中,耳边听着人们的笑声,你还是感到寂寞。这是内心的寂寞,那种寂寞无助的感觉让你找不到方向感。

很多时候,寂寞都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精神贫乏的处境,而这种处境是可以改变的。

精神的贫乏不能通过获取来求得改善,它必须通过给予才能够治愈。当你无私奉献了自己的爱时,你的内心就会被人们回报的感恩与尊敬所填满,就不会再有寂寞的感觉,正所谓“手张得越大,幸福抓得越多”。

在一个僻静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泰娜的女人,她善于烹饪,能够用人们送给她的菜头、芜菁、甘蓝、白薯等做出鲜美可口的汤来。

泰娜的丈夫是一位牧师,这个家庭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住在一个小木屋里,镇上的人们都把能够到这所小木屋来探望牧师和他的夫人当做是最大的荣耀。

每一次,当敲门声响起时,泰娜都会匆匆忙忙赶出去,用拥抱、接吻和热情的话语去迎接每一位客人。

牧师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传统教士服,脖子上系着浆洗过的白色硬领,紧随在夫人身后伸出一只温暖的大手,脸上现出笑容道:“我的主保佑你,进来吧!”

他们对待任何一个来访者都是热情友善的,不管是亲戚、市长,还是身无立锥之地的乞丐。

后来,牧师过世了,泰娜就搬到另一个州靠近子女的港口城市住下来。她并没有因为只剩自己一个人以及在陌生的地方就变得孤僻。相反,她还像以往一样保持着早起的习惯,黎明前即起身,仔细地梳妆打扮一番,穿上斗篷,披上面巾,迎着朝阳步行走到教堂上早课。

在那里,她帮助教堂杂役擦拭在礼拜仪式上要用到的各种器具。她喜欢干这种事情,因为她的丈夫以前也会用到这些器具,擦拭的过程中她仿佛在与丈夫交流,这让她感到很快乐。

在做完这些事之后,她走出教堂,到医院去拜访和照看所有寂寞的病人,给他们讲一些故事、笑话,以此帮助他们排解寂寞。然后,她去看望那些不能出门的单身老人,把她的欢乐与善良带给那些需要她的人们。

泰娜过世的那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去教堂做了杂务。回到家,她把洗过的衣服从晾绳上收下来,将披巾搭在沙发背上。人们发现她时,她正坐在她最喜欢的客厅沙发上,微合两眼,嘴唇上带着温柔、甜蜜的笑容,那块面纱还盖在脸上。

人们说,与这位非同寻常的夫人一起度过几个小时,得到的快乐比做任何事都多,也就不会再有寂寞的感觉。

对于泰娜来说,寂寞是一种需要照看和扫除的病痛;她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于给他人带去欢乐,同时,也使自己摆脱了寂寞,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为自己寻找幸福的最可靠的办法之一,就是竭尽全力使别人幸福。如果你去寻找幸福,你会发现它在躲避你。但是,如果你努力把幸福送给别人,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幸福并不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你要让自己成为被人接纳的对象,需要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你什么。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原来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你的心态。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与别人交流,帮助别人,才能摆脱寂寞感的折磨。这就如同我们身处一个无人的山谷,必须找到出路自己主动向外走,才能离开那片荒凉的地方,重新回到热闹的人群,享受到世间的欢乐。

记得看过一部名为《天使爱美丽》的电影。影片中女主角爱美丽·布兰是一个法国女孩,她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单中度过的。

长大后,爱美丽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做女侍应。生活看起来过得不错,但她并不满足。直到1997年夏天,戴安娜王妃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爱美丽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暂,她决定去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快乐。

于是,爱美丽积极行动起来,冷酷的杂货店老板,备受欺侮的伙计,忧郁阴沉的门卫还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邻居都被她列为了帮助对象。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时甚至也得耍耍手段,用恶作剧,但经过努力,她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爱美丽的故事和泰娜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一个人如果不想让自己寂寞,就要牢记:幸福并不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付出努力,通过给予别人快乐与帮助,我们才能走出寂寞的包围,才能拥有幸福充实的人生。

同样,为了与人搞好关系,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积极主动地和别人交往,展示自己友善的一面。因为,人类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倘若你只想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显然是不够的。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紧密无间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所以学会交往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生存之道。同时,只有在与别人友好交往的过程中,你才能体会到各种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愉悦。

在交往中,你会发现,你的投入越多,获得的回报也越大,幸福感也越强烈。因为,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你会收获别人回报给自己的快乐,从而填补内心的空缺,让你摆脱寂寞。

1.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

帮助别人可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许你无意识的一个小行为就是对别人的帮助,比如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甜甜的微笑……

这些事都很小很小,但是带来的却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快乐。把帮助别人转变成一种习惯,你的生活就能更快乐一些。

2.做一次志愿者

时下,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比如为福利院的孩子献爱心,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与其一个人在寂寞中度日,为什么不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呢?

这样,不仅扩大了你的生活圈子,又能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与此同时,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你能由衷地感到一种快乐,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