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
30635800000013

第13章 礼物三:信念是胜利与成功的前奏(4)

就这样,哥伦布转过了身子,同时世界也转了个身。可是,他的航行还有别的问题,没有一个水手愿意和他一起出海,幸好国王和王后用强制手段下了命令,让他们必须去。就这样,一次伟大的航行开始了,他们乘坐"平塔"号帆船出了海。但是旅途中却是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们的船很小,比平常的帆船大不了多少,刚刚起程3天,船舵就断了。水手们内心都有一种不祥之兆,一时情绪非常低落。哥伦布就向他们描述了一番他所知的印度的景象,描述了一番那儿遍地的金银珠宝,好不容易才让水手们的情绪稳定下来。船驶过加那利群岛以西200英里后,他们的磁针不再是朝着北极星的方向了。水手们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一场叛乱几乎迫在眉睫。这时候哥伦布又向他们解释,说北极星实际并不在正北方,最后总算说服了他们。当船航行到距离出发地2300英里远(哥伦布故意骗他们说只有1700英里远)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有樱桃木在水面上漂流,船周围时常有一些陆上的鸟类飞过,还从水里打捞起了一块很奇怪的雕有图案的木片。就这样,他们找到了新大陆,在12月12日这天,哥伦布把西班牙王国的旗帜插在了新大陆上。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当挫折接连不断,当失败如影随形,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永远也不要怀疑: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这种信念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

2002年,年仅32岁的卫哲出任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兼并旗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并购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年轻总裁---卫哲推到幕前。

卫哲刚走出大学校门时的第一份工作是翻译兼秘书,从普通职员到高管,卫哲一直在金领的快车道领跑,每一步职业提升都此一般人要快得多。24岁担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7岁赴英国伦敦,担当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28岁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七大证券公司中最年轻的投资银行总经理;32岁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总裁。

从普通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到总裁,卫哲几乎走完了许多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台阶。但是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机",他坦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要义。"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得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卫哲回忆第一份工作时说,当时老板不让我干什么,翻译个年报,剪剪报纸,但你要看那么多剪报,老板哪几篇是看过的,你就要往这个方向引导,到后来就是他不看我的剪报中午就吃不下饭。

秘书的工作很繁琐,但是卫哲却做得与众不同,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的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的做法不一样,他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找出文件之间的关联性,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者的经验。"100%的成功等于100%的意愿,卫哲这种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与他想获得成功的意愿是分不开的。普通人忽视的事情,如果当事人能从潜意识里去重视,相信自己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那么这种信念就能引导他走向成功。

绝不轻言放弃

西点著名校友国际银行主席奥姆斯特德说过:"以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你才能免遭淘汰。"西点的录用标准是极其苛刻的,其淘汰机制更加严格。毫不夸张地说,考入西点与考入美国的一流大学一样难。在1999年美国公布的全国大学录取率统计中,西点军校的录取率为11%,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常春藤高校一起,被列为美国最难考的大学。

尽管西点军校接受议员的推荐名单,但议员的推荐名额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每个州10个名额,由2名参议员从该州各推荐5名;每个国会选区5个名额,由该选区选出的众议员从该选区推荐;副总统可从全国范围内挑选5人。如果不超出招生名额,总统可从连续服役8年以上军人的子女中挑选30人。军种部长可从该军种士兵中挑选30人。

对这些优秀分子,西点军校也有指标清晰的淘汰规定:4个学年结束时总淘汰率要保持在25%左右,其中第一年就必须淘汰10%的学员。全程淘汰制度保证了能够通过4年学业的人基本上都是能够在艰苦条件下承担重任、绝不轻言放弃的人。

因此,每一个真正的西点人,都是长跑中的胜利者。西点的学校生活就是战争生活,训练场就是战场,训练中体现了战场上的严格与残酷。西点学员要经历大量的痛苦和折磨,要与阻碍、困苦作大量的斗争。在他们的词典里,没有"放弃"这一个词。

走进西点大门的学员,很快就知道什么叫坚忍了。坚忍就是必须达到训练的要求,没有任何通融。因为军事活动是真刀真枪的活动,拿生命与困难拼搏的时候,谁降低标准,谁就会失败,甚至死亡。同时,军事活动是充满困难的领域,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对手强大、部队不精、装备较差,它们时刻考验着指挥官,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顶不住,就可能垮下来。因此,西点不管外界怎样批评,在设置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上不减分毫。他们提出,在这些困难面前,格兰特过去了,潘兴过去了,麦克阿瑟过去了,布莱德雷过去了……你们也要过去。

一天早上,一位将军受命在天黑之前拿下一个高地。于是,他率领部队向高地发起了进攻,无数次的冲锋,都被敌人一一击退了。最后一次冲锋,他所有的战友都牺牲了,他自己也在战壕前几米处,被一枚地雷炸断了一条腿,而对方的军旗,仍在山顶上飘扬,于是他绝望地朝自己开了枪。过了半小时,增援部队来了。当他们冲上山顶时,发现对方的官兵已全部战死,只剩下一个奄奄一息的火夫,正绝望地抱着自己的军旗……

很显然这位将军是被自己打败的。别人无法把你真正打败,只有自己才是你走向胜利的最大敌人。选择一种战胜自己的姿态,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完成的功课。

其实,竞争有时就是意志的较量,咬牙挺住了,胜利就很可能属于你。一切贵在有恒,只要坚持,再弱小的力量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永不言败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坚持到底、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在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经过邀请方一番隆重但稍显冗长的介绍之后,丘吉尔走上讲台。只见他两手抓住讲台,注视着观众,大约在沉默了两分钟后,他开口说:"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接着又是长长的沉默,然后他又一次强调:"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最后,他在再度注视观众片刻后回座。场下的人这才明白过来,紧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这场演讲是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丘吉尔最脍炙人口的一次演讲。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也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歌德也曾用激励的语言这样描述坚忍不拔的意义:"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当中最渺小的人这样去做,也一定会达到目标。因为坚忍不拔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是任何失败和挫折都无法阻挡的。"职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勇敢地挺过来的人,才有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任何事情都是开头容易完成难,所以要评判一个人业绩是否优良,不能看他所做事情的多少,而要看他最终完成的有多少。例如,在赛跑中,裁判并不计算选手起跑时如何快,而是计算他从起点到终点需要多少时间。

邓亚萍小时候因为身高的原因,被省乒乓球队退回,这让邓亚萍深受打击,但她没有认输,而是谨记爸爸的话:"先天不足后天补,只要有特长和扎实的基本功,何愁不会脱颖而出!"她开始了刻苦的训练。

当时,郑州市乒乓球队的条件十分艰苦,连一个固定的训练场地都没有。邓亚萍和她的队友们一开始在一间暂时不用的澡堂里练球,后来又转移到一个小学的礼堂,最后才搬到市体育场靶场二楼的训练房。夏天,训练房里的温度非常高,可队员们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挥汗如雨,连衣服都湿透了。冬天,室内十分寒冷,队员们的双手常常肿得像个面包,甚至开裂。

无论训练多么严格、条件多么艰苦,全队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邓亚萍都咬牙坚持下来,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出色。训练房离邓亚萍的家不远,但她从不擅自回家,她那不服输的拼劲,让很多比她大的队员都自叹不如。正是在这里,邓亚萍练出了"快、怪、狠"的战术,那就是正手球快、反手球怪、攻球狠,这成了她以后打球最突出的风格。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在全国"乒乓协杯"比赛上,邓亚萍战胜了当时的世界冠军戴丽丽,从而一战成名!河南省乒乓球队最终向邓亚萍敞开了大门。回想起3年来的辛苦训练,邓亚萍自信地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她更加刻苦了,拼命地练球,休息的时间被一缩再缩。

邓亚萍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在国际、国内各项大赛上所向披靡,并夺得了第六届"亚洲杯"乒乓球比赛的女子单打冠军。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精神,经常因为训练错过吃饭的时间,有时食堂会为她专设"晚灶",但很多时候她只能用方便面对付一下。

一次次的南征北战,邓亚萍捧回了一枚枚金牌,并又一次次地把目光投向更远的目标。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双打的冠军。

邓亚萍虽然没有出色的先天优势,但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毅力,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取得了成功。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只有坚持到底、绝不言弃的员工才能取得成功;只有不到最后、绝不放弃的企业才能赢得每一次商机。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三大巨头之一,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

20世纪20年代,丰田喜一郎选择了汽车制造业。他到美国学习以后,回到日本名古屋试制,但他失败了。丰田喜一郎决定坚持下去。

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当时落后的工业无法制造引擎,为了突破这一难关,他开始自行设计引擎,并制造出来。有了引擎,他开始制造汽车。从1933年开始到1936年,他造出了第一辆卡车和第一辆公共汽车。投放市场以后,因油耗高、噪音大、速度慢而反应不佳。

面对又一次的失败,丰田喜一郎决定坚持下去。

日本对外侵略战争开始以后,军队需要大量军用卡车,这为丰田喜一郎提供了机会,他开始生产军用卡车。1938年,美国年产350万辆汽车,日本只能生产几千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丰田喜一郎只好停止生产军用卡车,当时日本经济不景气,民用汽车很难卖出去,丰田濒临破产。

面对这一次挫折,丰田喜一郎还是决定坚持下去。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购买卡车,丰田喜一郎才迎来了又一次机遇。20世纪60年代,丰田开始试着进入美国市场。但刚一进入,就遭到惨败。皇冠轿车马力不足,根本无法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是否就此止步?是否就此放弃整个计划?丰田决定坚持。丰田说,即使只有公司名称在美国登记也好,哪怕只卖出50辆或100辆也行。

这一坚持就是7年。丰田公司花了7年时间才推出第一辆在美国销售成功的汽车。现在,丰田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在任何一次需要坚持的时候,如果放弃了,世界汽车工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就会与丰田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