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30636800000016

第16章 "两个善于"------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2)

发展有一个先后次序,这和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水平有关系,小康社会不可能齐步走、一刀切。但是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持续的巨大的反差,反而会让老百姓在吃饱穿暖后对我们的发展提出质疑。这就是为什么当年邓小平同志特别指出的,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起来,发展快了,问题会更多更复杂。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概而言之,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包括地域的全面,还要包括社会群体的全面,包括内容的全面,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形势的发展,把原来"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改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目标",并对新四化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经验性的科学规范。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把改变城乡二元化,推进城镇化,纳入了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部署,同时把城镇化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了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由过去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变成现在的"五位一体"。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报告中单列一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调"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党认识上巨大进步。为了GDP的增长,30多年来我们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竭泽而渔,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到严重地步,大量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资源,这是遗祸后代的行为,而非造福子孙的建设。十八大报告对此作出了深刻反思,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战略总布局高度,以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全会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这必将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农民富起来,缩小贫富差距是发力点。

距离上一次中国土地政策的大规模变革,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农民经历了从土地私有到上交集体,再到承包经营几个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提出土改的方向,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十七届三中全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比,"逐步"两字消失,说明土改速度将加快。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随着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它的难度可以说是相当于第二次的土改,而这次的土改就是怎么公平合理地保障农民的利益,另外也使得真正迁入城市的农民能够真正的市民化。同时,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改革等等,农民成为三中全会改革的最先受益者。?

五、提升为市场决定作用是深化改革的新突破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基础性"升级到"决定性",抓住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航向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又一重大突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次质的飞跃。

市场决定作用为全面改革指明了方向。1978年以来虽有市场、有市场经济,但那时还没有冲破思想禁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才打破了思想坚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起决定作用,表明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更加到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将形成统一竞争的大市场。决定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提出的五个任务,都关系到资本、土地、劳动力、资源、货币、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瞄准的是资本要素市场的准入问题;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针对的是资源要素;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指向土地要素;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理顺货币要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活技术要素。

市场决定作用理论的确立和举措,由此带来的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还是政府行政体制、城乡二元结构等改革,都要在"权力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方面发生质的飞跃。

市场决定作用凸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取向。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的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二是由于各种利益纠葛,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经济成分之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壁垒和障碍;三是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还是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活力、效率因此受到了影响。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等市场机制决定了让市场配置资源是最高效、最经济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政府对大宗商品、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包括结束煤炭、电力价格的双轨制,继续有力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国企在电信、金融等领域的行业垄断的改革,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等方面取得将有更实质进展。使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在公平的舞台上平等竞争,在全国建立统一大市场,将促进商品大流通,从而激活各经济体的内生动力。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说明"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的作用主次分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让市场这只大手承载更多使命,这体现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坚决态度。让两只手相得益彰,这样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兼顾"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六、从"管理"到"治理",体现了治国方略的新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它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不但要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还要进一步实行政治民主,充分尊重和保证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地位,使各级党政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使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人民群众能否在公共利益维护、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权力监督上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后7年内,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快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支持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畅通各种参政议政的渠道,让社会各种力量凝聚成深化改革的合力,形成执政党、政府、社会、民众共治共管的局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表明社会管理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意味着党的执政理念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政府自上而下与社会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这显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治理"取代"管理",成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治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现已成为全球政府治道变革的普遍趋势。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的过程,强调政府与社会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寻求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它以合法性、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法治性和责任性等为基本特征。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治理"确立为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执政理念,既是对治理理论的积极借鉴,又具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总结和必然选择。管理是垂直的,是自上而下的,是政府对社会团体、企业、公民的命令式管理;而治理是扁平化的,除国防、外交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大多涉及到民生领域的事务应该是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来完成。

从"管理"走向"治理",改变传统的以自上而下管控为特点的"管理"理念,摒弃单一的行政管控手段,转变为一种强调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着眼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如果说"管"是重在怎么"堵",那么"治"就重在如何"疏"。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矛盾不断凸显,社会关系严峻复杂,我国改革也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改善干部和群众关系,还是处理国家和国家之间关系等,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益的分配、矛盾的纠葛、权益的划定等,这些棘手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能单单依靠管理手段加以制衡,而是亟需通过改革的力量,形成治理有方、协调联动的体制机制。

从"管理"走向"治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和国家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既是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是治国理念的根本转变。

七、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体现了新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能否很好地满足和实现。因此,十八大既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成熟经验与做法一脉相承,又根据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新部署,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体现了新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