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这两侧幽默的一个共同方法是,对现有成句的临时改造。第一例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流传甚广的对联的改造;第二例则是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著名诗句的改造。这种妙改陈言的语言技巧有什么审美效果呢?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借助陈言的著名效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其更顺利地理解和接受语言信息;二是能通过对陈言的部分“篡改”,对学生的惯性思维和例行理解以新奇刺激,构成一种“新”与“陈”的即时对比,而且这种“篡改”部分又总是和当前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兴奋,从而大大强化学生接受语言信息的兴趣。因此,对已有陈言的即时改用,体现了语言在同一言语场内就完成了“新陈代谢”的奇特景观。
(二)故错夸张
故错夸张,就是根据他人错误的逻辑或作法,夸张地表现其错误,以便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并改正错误。比如说,一位老师针对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加标点或一逗到底的问题,做出了这样的反应:在评讲作文时,他站在讲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念一学生的作文,一直到脸涨得通红、腰弯到不得不蹲下时还在念。学生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不停一下呢?”老师则喘着粗气说道:“句号在哪儿呀?”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起来,从笑中也受到了教育。
(三)有意曲解
所谓曲解,就是对对象进行“歪曲”,“荒诞”地进行解释,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将两个表面上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起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感。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常识,利用语法手段,打破词语的约定俗成,临时给它以新的解释,甚至对问题进行歪曲性解释,把毫不相关的事捏在一起“拉郎配”,从而造成因果关系的错位或逻辑矛盾,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形成幽默感。
有意曲解还包括偷换概念。将对方谈话中使用的概念借用过来,并赋予新的内容,也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如一位妻子瞪着丈夫说:“我一见你就来气。”丈夫却慢条斯理地回答:“好啊,我练了一年气功还没气感,原来是你把我身上的气都吸到你身上去了。”这位丈夫巧妙地将生气的“气”偷换成气功的“气”,逗妻子一乐,她的“气”也就在笑声中消了。
偷换概念的另一种方法是“以偏概全”。对于范围过宽或比较抽象的问题,只用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说明,既有利于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又体现了幽默感。
有一次,一名新闻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何在?”这是一个范围很大且很抽象的问题。如果要从理论上做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恐怕得费好大劲也不一定能令对方满意。于是他说:“假如这里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到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悲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在这里,萧伯纳巧妙地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选择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化大为小,回答得轻松自如,不仅颇有幽默感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四)正话反说
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的害处,相反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省布料:因为吸烟的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这里说的吸烟的四大好处,实际上是吸烟的害处,却很幽默,让人们从笑声中悟出其真正要说明的道理,即吸烟危害健康。
这就是所谓的正话反说,说出来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如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字面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这也是产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随机发挥
所谓随机发挥,就是把新鲜的事例信手拈来,结合教学实际,临场灵活发挥的一种方法。比如说,一位物理老师在讲“密度的应用”时,班上一位女同学却在和同桌一起玩一枚银戒指,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其他同学的目光。这位老师灵机一动,一边讲着课一边踱到该女生身边,拿过戒指风趣幽默地说:“你翻来覆去地观察这枚戒指,大概是怀疑它不是纯银的吧?那我就教给你们鉴别真伪的方法。”学生们佩服地笑了,既为老师的风趣,又为老师的机智。
又比如说,一位语文老师针对一位写作文爱用“了”字的学生写了这样的评语:“该用‘了’时你不用‘了’,不该用‘了’时你尽用‘了’,你尽用‘了’,你‘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今后不要滥用‘了’了。”这位学生看了老师谐趣横生的评语,欣然接受了批评并改正了这个毛病。
再比如说,有一位老师在讲“矛盾的转化”时,顺手拈来一个改编对联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在过春节前,在其对手家的门上偷偷地贴了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第二天,对手起来一看,一点也没有生气,而是提笔给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各加了三个字,对联就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听到这里,同学们禁不住为矛盾的转化叫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由此想到了“塞翁失马”和“祸福相依”的故事。
还比如说,一位语文老师在讲《小稻秧脱险记》时,文中写杂草被喷洒化学除草剂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同学读这句话时却声音非常大,既有“力”又有“气”。这位老师没有直接告诉这位同学应该如何读才对。而是笑着对他说道:“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太强了,要么就是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一点看看。”说着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再读的时候,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老师高兴地表扬说:“这次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在老师“借题发挥”引出的笑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六)打破时空
打破时空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讲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空界限,把彼时彼地的事物与此时此地的事物“生拉活扯”到一块儿,以产生一种风趣幽默的效果。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谈及周瑜的年龄要比诸葛亮大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这样作解释的:“事实上,周瑜比诸葛亮长六岁。这么说吧,当周瑜在孙权帐下执掌帅印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个‘待业青年’呢,诸葛亮可是‘自学成才’的。”这一段话引得学生眉开眼笑,乐不可支,课堂中呈现一种极为活跃的气氛。教师把今天生活中大家颇为熟悉的极具现代特色的词语“待业青年”“自学成才”同三国时期著名人物连在一起,一古一今,彼此本来没有任何联系,但这位老师却将其出人意料地将其“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时间上的巨大反差,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
(七)巧用谐音
有一次,一位数学老师讲一道求最大公约数的例题(求75、125、200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当讲到用5除后,他发现学生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就灵机一动,大声问道:“同学们,请看我们还有没有用武(5)之地?”学生先是一怔,继而在笑声中答道:“没有了!”一句谐音妙语引出一阵笑声,给沉闷的课堂打了一针强心剂。
一所学校有一段时间考试风气不是太好,师生们反响强烈。学校领导决定在期末考试中狠抓考风,要求监考老师必须再三强调纪律,严肃认真监考。一时间,学生如临大敌,个个十分紧张。一位老师发现这种气氛很不利于学生发挥应有的水平,于是在考试前念完了《考场纪律》后,又说了下面一段话:“同学们,你们可以做武林高手,但切莫做‘舞(舞弊)林高手’,武林高手是勇敢而强健的,‘舞林高手’是怯懦而卑微的。”同学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起来,紧张气氛大大缓解。
一位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当说到不要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追逐打闹时,有个学生咕哝一句:“尽说废话!”声音虽小,但全班学生还是听得很清楚。面对学生的错误态度,教师依然充满深情地说:“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我刚才说的的确是‘废话’,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肺话’——也就是肺腑之言!因为追逐打闹十分危险,很容易导致受伤。可老师是多么希望你们一个个都能健康成长啊!”
上面三例有一个共同点,都运用了“谐音”这种言语方法。谐音,首先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然后成为一种语言技巧,在语言艺术(尤其是相声)中经常使用。它以音同意不同的表达特色和对语言惯性结构的利用与反拨,造成了一种语言复意,产生出一种陌生化效果。如许多广告语中对谐音的利用部能产生叫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试举几例:依“脍炙人口”创造出“快治人口”,“默默无闻”作“默默无蚊”,“贤妻良母”作“闲妻凉母”,等等,这类谐音均体现出一种特殊的趣味。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谐音,可以显示教师语言的风趣与幽默,增加其生动性,并通过谐音复意向学生展示出更多的知识。
(八)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就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一种说法,原本没有的硬给创造出有的样子,根本不可能有的假设其有,仿佛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样,以获得一种奇巧生动、幽默诙谐的效果。比如说,一位老师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其中对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性格特征的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别里科夫真是顽固专门学校、奴才大学毕业的。他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地维护沙皇专制制度,心甘情愿地做沙皇统治者的奴才,而最终在人们的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顽固”是指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奴才”是指甘心供人驱使、帮人作恶的坏人。众所周知,世上没有,也不可能有“顽固专门学校”“奴才学校”的存在。这位老师针对别里科夫保守反动谄媚告密的性格特点,为其设立了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顽固专门学校”“奴才学校”。用语不多,但给学生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笑声中更加深了对“套中人”的认识。
(九)巧用双关
缪老师是一个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刚送走一个毕业班,学校又安排他接手一个新班。一天,他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给新班上第一堂课。他的开场白是从自我介绍开始的:“同学们,我姓缪……”他转身去板书“缪”字,身后却不知从哪个座位上发出了一声“猫叫”:“喵——”于是教室里“轰”然大笑,学生们在一片嘈杂声中等着看老师的笑话。面对这种闹哄哄的难堪局面,缪老师并没有勃然大怒,以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而是神情自若地说:“同学们先别忙着夸我妙,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你们再来评价我究竟妙不妙。”同学们渐渐安静下来,担心“暴风雨就要来临”的惊恐消失了,课堂出现了和谐宁静的气氛。缪老师用谐音双关式的“巧言”机智地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闹剧,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自己宽容智慧的形象。
双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说话者故意利用词语的音同、音近或多义等条件,使同一词语关涉到两个事物,表达两种不同意思,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它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双关在言语活动中的运用能拓展语言信息的含义,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巧妙运用眼前出现的语言因素,及时构建双关语境,或化解困窘,或传达情感,或消除矛盾,或激发兴趣,从而大大丰富自己的言语表现力。
自嘲是幽默的高境界
如果你嘲笑的是自己,试问有谁会大力反对?美国社会学家麦克·斯威尔说:“在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嘲笑你自己。”你不妨把“自己”当作嘲笑的对象,不但可以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可以提升自我的修养。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个心胸狭隘、性格暴躁的悍妇为妻,这个女人成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常常弄得苏格拉底狼狈不堪。有一次,他的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是大学问家,怎么找这样的女人当老婆?”苏格拉底说:“诸位有所不知,擅长骑术的人,总要选烈马来驾驭。我若能忍受得了我的妻子,恐怕天下就没有与我难于相处的人了。”不想这番话刚好被他的妻子听到,那悍妇便当着学生的面将苏格拉底臭骂了一顿,还随手抄起一盆水,将他浇成了一只“落汤鸡”。当时学生们都愣了,目瞪口呆地看着苏格拉底。这着实让苏格拉底在学生面前非常难堪,可是他抖抖身上的水,很平静地说:“电闪雷鸣之后,自然是倾盆大雨呀!”一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于是一场“风雨”也就悄然而过。
其实,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尴尬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平时我们一不留心就会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从而有可能使自己陷入难堪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聪明人总是不会忘记使用语言这种神奇的魔法,通过自我解嘲来对错误或过失进行巧妙的掩饰,从而及时消解因此而产生的消极影响,迅速弱化或转移对自己的不利局面。这种化拙为巧的语言,既为自己铺就了能拾级而下的心理台阶,又展示了自己情急而生的智慧,往往能获得满堂喝彩。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平时总是用心琢磨,注意积累,善于体悟,一旦在无心中偶然出错,也能自我解嘲,挽狂澜于既倒。
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校长的陪同下第一次到教室上课。当校长把这位教师介绍给学生时,全体同学立即起立鼓掌欢迎。在学生的热烈掌声中,这位新教师在校长的示意下从门口走向讲台,紧张中迈向讲台的一只脚踏空了,顿时全身趔趄,差一点摔倒,引起全班同学的一阵嬉笑,场面十分尴尬。但见这位教师稳住身子后立即微笑地说道:“同学们的欢迎仪式太隆重了,弄得我受宠大惊,并为大家的热情而倾倒。”新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化解了眼前的被动与难堪,在他妙语创造的亲切、和谐的气氛中,第一堂课顺利地开始了,而学生也因此喜欢上了这个机智风趣的新老师。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例是,一位姓吴的老师举行公开课。也许是教室地面刚刚清洗不久,吴老师走进教室,脚底下一滑,重重地摔了一跤。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并未使吴老师紧张,只见他从容地站起来,整理整理衣服,然后面带笑容地向全班同学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谢谢今天的值日同学,因为他们把地扫得很干净,你们看,我的衣服一点都没有脏。”说着,还单脚立地来了个360度大旋转。这一说一转,顿使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但吴老师并没有就此在笑声中开始讲课,而是抓住机会又加阐发:“如果大家能记住这样一句话,我这一跤也就没有白摔——”说着他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让你在平坦的路上摔倒的只能是你自己,走好你脚下的路!”这真诚的话语,既是他此时的深切感受,也是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如此敏捷而又扣“题”的表达,再一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学会自嘲吧。自嘲也是教师的一种语言艺术。
自嘲,是宣泄积郁、制造心理快乐的良方。学会自嘲,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心理,一副健康的体魄。
自嘲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它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自嘲作为生活的一种艺术,它具有干预生活和调整自己的功能。它不但能给人增添快乐、减少烦恼,还能帮助人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战胜自卑的心态,应付周围众说纷纭带来的压力,摆脱心中种种失落和不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