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意思是说,说话要对象,不能张口就来。看对象包括看对象的性别、年龄、身分、职业、文化层次、思想修养、关系亲疏、处境情绪等,对不同的对象说与之相适应的话,才可创造出一种协调、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比如看职业身份说话。
下边是优秀服务员李淑贞接待顾客的话语:
知识分子进店,李淑贞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好不好?”
工人同志进店,李淑贞说:“师傅,今个过班,想吃过油肉,还是氽丸子?”
乡下老大娘进店,李淑贞说:“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尝点啥?”
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李淑贞很注意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
看对象年龄说话。问人年纪:
对小孩问“今年多大了?”
对中学生问“你几岁了?”
对中青年问“您多大年纪了?”
对老人问“您高寿?”或“您高龄?”
看人物心理特点说话。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家父子冬日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夜间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那人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掏钱买了便壶。
父子两人在同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结果迥异,原因就在说话上。儿子的话并非不对,但他的话显得粗俗不雅,夜尿多少带有隐私,说得太明白,听了心里不舒服。父亲“冬天夜长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大的便壶正好派上用场。这话既隐讳又设身处地地善意提醒,说得很得体,顾客买下来也是很自然的了。
说话还要考虑对方的地位、心态、情绪的前后变化,要学会察言观色。相传朱元璋对待当年穷兄弟的这则故事很有说服力: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位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说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的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所以,有人这么提醒大家看对象说话:
与智者说话,要以交流知识和感情为原则。
与明白事理的人说话,要以简明扼要为原则。
与博学者说话,要以求教、明辨事理为原则。
与有权威的人说话,要以谈形势任务为话题。
与上级领导说话,要用汇报请示的口气。
与基层人员说话,要用关心、理解、支持的态度。
与生活贫困的人说话,要以扶贫帮困为原则。
与文化素质较低的人说话,要以尊重、启发的态度。
与求自己办事的人说话,要以尽量帮助解决问题为原则。
与胡搅蛮缠的人说话,要言之有理或干脆不理的态度为原则。
与谦虚善思的人说话,要用探讨性言语,点到为止。
与骄傲自满的人说话,要多听多说,注意否定词语的运用。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说话看对象的“对象”,不仅是你方,有的还应该考虑到他方(第三者),如果说话的内容跟他方有关系的话。比如我跟你谈论“他”某件事情做得对不对,就要考虑“他”的心情和接受程度。
场合要分清
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也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人们在长期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场合就是谈话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场景,具体场景又涉及谈话的时间、空间及周围环境。它们虽然无言,却在言语交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参与和影响作用。谈话双方对于话题的选择与理解、某个观念的形成与改变、谈话的心理反应以及交谈结果,无不与场合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谈话者必须估计场合影响,并有意识地巧妙利用场合效应。
比如,午休时间同学们都在宿舍午睡,你在宿舍谈话就必须很小声,不能高谈阔论。在朋友的婚宴上大家都在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你就不要对新人说谁跟谁离了婚,尽管你没有坏心眼。在病房探视病重住院的朋友,应该多给病人宽慰的话,鼓励他要有信心,在这里告诉他某某人病死了就很不得体。某同学有缺点,你没有找他个别交换意见,就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揭他的短,这位同学可能会因为你伤了他的自尊心而拒不接受你的批评。记得有这么个笑话:
某某说话总不看场合,所以经常得罪人。有一天,一亲戚新居落成,家人去祝贺,某某也要去,于是家人约法三章:去可以,但在亲戚家里不准说一句话。某某答应了。整个贺喜过程都是家人说话。临别,主人送客到大门口,某某对主人说:“今天我可是一句话也没说,以后你家的房子被火烧了别怪我啊。”
某某的话如果是在消防设施检查中发现问题,消防员提醒主人注意之后说“如不采取措施,万一房子被火烧……”的话还算可以。而某某是在祝贺别人新居时说,就太不吉利了。
鲁迅先生在《野草·立论》中说了这么个事:
一家人生一男孩,满月时,客人来贺。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他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他收回几句恭维。
—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的合力痛打。
中国人特别相信语言的力量,说了好话,有助于成好事,说了坏话,也许就变成真的了。生了男孩又满了月,自然是大喜事,孩子的家人等着听的就是贺喜客人的吉利话,这时候冒出一句带“死”的话,挨打是自讨的,活该。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这个大环境下说话,得考虑我们的民族文化,否则,就要挨骂挨打。
在正式的场合谈一件严肃的事情,像机构改革,人事更迭,那就需要认真的态度,用词准确,用句较完整,不带歧义,修饰成分较多,讨论式的语气。“对于这个问题,从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某某同志的意见我同意,我认为这个做法符合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可行的。”
老朋友老同学久别巧遇,打招呼也满是调侃打趣,又是另一番滋味:“你老兄,这几年钻到哪去了,怎么面也不露一个?”“还说我,你呢,在哪儿发财?”“发财?我还没那福气,混碗饭吃就不错了。”更熟一点的:“你这家伙,发了财了也不用躲起来呀,怕大家分你的啊?”
老师的课堂教学,那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对象讲解特定内容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表达方式与平时聊天、对话、会议发言都不同,它要求老师的语言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优美生动、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