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语言艺术
30674900000009

第9章 教学表达有方法无定法(2)

教师的评价要准确科学,实事求是。既不能一概肯定,都说“好好”“对对”,误把错的也当对的;也不能随意否定,凡不符合自己定的“框框”,哪怕学生有道理也予以否定。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回答或看法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对的就肯定,错的就否定,不全面的则予以补充,中肯地作出评价。一位教师教《郑人买履》一课,他要求学生翻译“至之市,而忘操之”一句,一位学生说:“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尺码。”另一位学生说:“等到去集市时,却忘了带尺码。”老师评价说:“好!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对。”其实这位老师的评价是不合理的。两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一样。这主要是对“至之市”的解释不一致。“至”是“到、等到”之意,“之”是“往,去”之意,“市”指“集市”。“至之市”应释为“等到去集市时”。后一位同学是对的。“等到去集市时”和“到了集市”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前者指出发之际,后者指已到集市。从逻辑上讲,尺码放在家里,说忘记带,应是指出发之时,到了集市后,只能说发现没带,这位老师不加分析地一概肯定,违反了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三,讲求方法。

评价应注重方法。方法得当,就能增强评价的效果。如钱梦龙、朱雪丹老师的“夸奖式评价法”,黄逸萍老师的“命名式评价法”,都使用得非常成功。再请看下面的例子:一位老师上《正月十八吃元宵》这篇课文,她提出一个问题:

韩铁匠分元宵,手头究竟有准儿还是没准儿?

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没准儿”:

韩铁匠分到后来,他自己都没有啦,这不是没准吗?

有的则说是“有准的”:

因为他心中有共产党员的一杆秤,先人后已,所以他自己才没有分到。

这时老师评点:

表面上看韩铁匠没准儿,实质上他有准儿。

两位同学各说了问题的一半,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老师辩证的一句话把他们的思路给接通了。再如,一位老师教《火烧云》第三自然段时抓住“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让学生具体化。老师说:

作者说还有些颜色说也说不出来,你能不能说几个,“红通通”“金灿灿”这种形式,后面重叠的?

一位学生说:

绿油油。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老师评价说:

重叠倒是重叠了,可用了“绿油油”,天上的火烧云就成了蒙古大草原了!

同学们大笑。这位老师用了“引申式评价法”,对同学不正确的回答进行引申,让大家立即感到它的不合理,并予以纠正。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也使答错的同学不会觉得有压力。又如,一位老师上《药》一课,请学生分析作者对华老栓这个人物的态度:

生:既表现了同情,又有所批判,同情他的贫困生活,批判他的麻木不仁。

师:说得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位老师运用了“概括式评价法”,他在肯定学生的同时,用更简洁的语言,对学生的话进行概括。既加深理解,又便于记忆。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再如“赏析式评价法”“婉言式评价法”“暗示式评价法”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具体评价时可以根据特定情境创造性地运用。

释疑解惑法

释疑解惑是教师最基本、最本质的工作之一。

在教学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是好事,反映了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古人云:“学贵知疑。”“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疑”到“觉悟”从而获得“长进”,主要是通过教师释疑解惑的途径来实现的。可见释疑解惑是教学语言的一种重要形式。

那么,释疑解惑需要哪些语言技巧呢?

1.直释法

即教师抓住所提问题的实质予以直截了当的回答。例如,《变色龙》一课开头有“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一句,学生不解,问为什么要这样写,老师解释说:

上帝创造世界,这是宗教里一种迷信的说法,上帝创造的世界应该是幸福的,美好的,可是当时的社会美好吗?幸福吗?不美好,也不幸福,所以这里用讽刺的手法,是一种反语。

运用直释法,学生较易直接把握问题的答案。又如,上《药》一课,学生问:华老栓去买药的路上,“有时也遇到几只狗,一只也没有叫”,为什么不叫呢?这里有什么意思吗?狗是不是指反动派?一位老师回答说:

这得问那几只狗。要是鲁迅写狗叫了,你可能问:为什么叫呢?有什么意思?——不过我想还是写成没有叫比较合适。从文中的描写看,去看杀头的看客比较多,狗遇到的多了,便不觉得稀罕,不高兴叫了。

这位教师运用直释法直截了当地回答了学生的问题,语言风趣有味。直释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释疑方法。《论语》中大量的篇幅是孔子为弟子释疑,而孔子用得最多的便是直释法。兹举一例:“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运用直释法,学生能直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答案。其不足是学生缺乏思考的余地。

2.曲示法

即对学生的提问不作直接的正面的回答,而是运用比喻、引用、假设等艺术化手法曲折巧妙地表示出来。如对于“同样的题材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体裁去表现”这个问题,一位老师解释说:

一块劳动布,你是用它做连衣裙呢,还是做工作服?不审体裁,就像一个昏裁缝,拿过剪刀把一块劳动布剪成连衣裙,把一块花的确凉剪成工作服。

这样的回答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再如,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学生问: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一位老师向学生朗诵了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序诗》中的句子: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

结成快乐的果子。

并说:

这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写照,闻一多先生就是一支红烛。

接着他联系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对诗句作了简要的解释。这种回答具有迂致曲达的效果,十分耐人寻味。

3.反弹法

即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反弹回去,由学生自己来解决。例如,一位老师上鲁迅的《孔乙己》一课,学生问:

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说:

对!她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他把问题反弹给学生。有两个学生回答了,但不得要领,第三个说:

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又很穷,他的死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所以用“大约”一词。而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必然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

这位学生的解释基本上把握住问题的要领。反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再如,《珍珠赋》一文中,用“芙蓉花开的日子”来表示季节,一个学生问:

字典上说芙蓉有两种,木芙蓉和水芙蓉,它们开放季节不同,本文究竟指哪一种,指什么季节?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需仔细阅读课文,还是不难找到答案的,于是,这位老师不作正面解答,把问题弹回给学生:

你们说呢?

学生热烈地发表意见。一位同学说是“水芙蓉”,他引了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加以证明。说文中也是写的花红叶绿,一湖好水,因此“芙蓉花”是指水芙蓉,“芙蓉花开的日子”是指六七月份。另一位同学对这位同学解作“水芙蓉”表示同意,但不同意判断为“六七月份”,他引述了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进行分析,证明是金色的秋天,秋收季节。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是运用反弹法的好处。

4.点拨法

即教师不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在关节处稍作指点,开启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的答案。例如,钱梦龙讲《故乡》一课时,有个学生问:

课文中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

钱老师对这一问题没有予以直接回答,只点出:

文艺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

据此,学生用推理证明:《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当然是小说。从而悟出《故乡》中的“我”不是“鲁迅”,而是作品中的一个形象。“开而弗达”是点拨法的主要特点。又如,上《白杨礼赞》一课,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文章第三段写作者看到高原上极普通的白杨树会“惊奇地叫了一声”,我看有点大惊小怪,写得不真实。

另一位学生答道:

作者惊叫一声是合乎情理的。长途汽车上人恹恹欲睡,眼前景色又单调乏味,这时“刹那间”“猛然抬眼”看见“傲然耸立”的白杨树,精神为之一振,所以才惊叫的。

那位学生并不服输:

精神一振也犯不着惊叫嘛。

同学们七嘴八舌争论起来。这时教师点拨说:

思考问题一要联系课文思想内容,二要捕捉关键词语。作者为什么惊叫,有关键词语吗?找找看。

一位学生说:

课文第三段“像哨兵似的树木”中的“哨兵”是关键词语。暗示作者看到的是人格化了的白杨树,是保卫家乡,保卫黄土高原的哨兵,因而油然而生敬意,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

教师予以肯定后,继续点拨:

其实,作者“惊叫”的道理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来。还能不能从写作背景、构思创作等方面来想想看?

教师引而不发,有意让学生的思维溅出更多的火花。一位学生说:

作品写于抗战相持阶段。作者目睹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种种事实,在踏上黄土高原后,深深感受到解放区军民的了不起,真正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对白杨树的一声惊叫,实在是对延安抗日儿女的叫好,对民族革命精神的喝彩。

又一位学生说:

本文是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一声惊叫”正是作者触景生情,涌动礼赞之情的瞬间写真。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完满地解决了问题。

5.诱导法

指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一位老师讲鲁迅的《祝福》一课时,有个学生就鲁四老爷骂人的话提出疑问。下面是老师的释疑:

生:“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为什么不把话说完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先想一下,鲁四老爷这句话略去的部分可能会怎样说?

生:死了。

生:老了。

师:他为什么不说“死了”呢?

生:因为鲁四老爷讲究迷信,忌讳很多,在祝福时不愿意提及死亡一类的事。

师:那又为什么不说“老了”呢?

生:说“老了”含有尊敬死者的意思。在他看来,祥林嫂是个“谬种”,他是不愿意这样说的。

师:讲得很好。可见这句不完整的话正显示出鲁四老爷的形象特点,是性格化的语言。

通过诱导,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冰心的《小桔灯》中有一段话:

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一位学生就人称代词的使用提出了疑问,下面是老师的释疑:

生:这段话中的“他”和“她”都指胡大夫,胡大夫是女的,为什么“我”的问话中写成“他”,是不是错了?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这位同学读书很认真。是不是冰心写错了字?这得仔细分析一下。“我”在问话时是否知道胡大夫是女的?

生:不知道。上文没有交代过。

师:那如果写成“她”可以吗?

生:若写成“她”,读者会怀疑:“我”是怎样知道胡大夫是女的。

生:写成“她”,前面就应该交代胡大夫是女的这一情况。

师:那前面为什么不交代呢?

生:胡大夫在课文中是次要人物,在她身上花许多笔墨,文章就不精练了。

师:答话中为什么又用了“她”呢?

生:因为小姑娘知道胡大夫是女的。

师:可见冰心并不是随意使用“他”、“她”二字的,她是经过一番推敲才这样写的。

在教师的一步步的诱导下,学生终于领会冰心用词的匠意。

释疑解惑的语言技巧还有很多,教师不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总之,教师是否善于释疑,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探索释惑的语言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可等闲视之。

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几个因素,部分或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告诉人们它的形态、变化、特征是什么或怎样。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因素,部分或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告诉人们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在具体语言运用中,这两种方式有时各有侧重,有时各有先后;有的以分析为主,有的以综合为主;有的先分析后综合,有的先综合后分析;还有的先综合,后分析,然后再综合。不论怎样运用,都得讲究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表达流畅。

小学语文《太阳》一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一位老师紧扣文艺性的形象性的说明特征,首先问:“太阳在我们的感觉中怎么样?”启发后学生回答:

非常遥远(离我们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

非常大(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非常热(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通过以上三个主要特征的分析,使我们对太阳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然后老师问:“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究竟怎么样?”启发后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甚至包括地下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