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1年1月20日,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西北濒临地中海海滨的一个小山岗上,一位身披枣红色战袍、骑着雄俊白马的年轻统帅,手指前方不远的拉库台渔村,对手下官兵说:“就在这儿,建造一座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此人是谁?他就是东征途中攻取埃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在确定建城后,还亲自画了城市的草图,并打算把城墙的具体位置在地面上勾勒出来,但一时找不到划线的材料。这时,有人异想天开,出了一个主意,把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口粮(一种粗粉)收集起来,亚历山大大帝在前面走,后面跟着的人就往地下撒粉,他走到哪里,粉就撒到哪里,一直把整个城市的轮廓在地上标出来。据传亚历山大城就是这样遵照亚历山大大帝的命令建立的。
古老的都城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亚历山大城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道路,先后为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占领,期间自建城至公元641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为止的近千年中,一直是埃及的首都。阿拉伯远征军大将阿慕尔·本·阿斯在攻占亚历山大时,曾感叹地说它是“一座具有4000座宫殿、4000所浴室、1200座花园、400个剧院的城市”。
亚历山大大帝打败波斯帝国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统治中心转移至东方。亚历山大城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地中海的名港,欧洲与东方贸易的集散地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创造了灿烂的“亚历山大文化”,即“希腊后期文化”,对于人类的科学与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代表这一时期文明的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闻名于世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和学术研究中心(有人就称之为智慧宫或亚历山大大学)。
位于东港海滨托勒密王朝王宫区的学术中心及其所属图书馆,约与灯塔同时建成,那里一度学者如云,人才荟萃,古代希腊和东方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如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得都曾到此从事研究、讲学和着书立说。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创建的时间,一般认为不迟于公元前295年。最初的图书馆建在亚历山大城的王宫区域内,半个多世纪后,因所收藏的书已容纳不下,又建立了一座分馆。
与图书馆毗邻的是着名的“智慧宫”,据当时的学者留下的记载:智慧宫是王宫的一部分。有一条散步的路,一个拱廊,一个大房间供智慧宫成员进餐,他们是一个集体,共同拥有财产。由国王任命的一位祭司主持智慧宫的事务。一般认为,由祭司作为主持者,突出了智慧宫的宗教特点。此外,祭司还有一个重要职务是智慧宫总监,负责财政和总务。通常加入智慧宫,需要获得国王的批准。在几代托勒密国王的庇护和慷慨资助下,智慧宫很快赢得了国际声望,吸引了那个时代最有才智的人。其中最着名的是数学家欧几里得,他将自己写的《几何原本》献给了托勒密国王。
智慧宫在托勒密时代基本上是一个研究中心,很少有教学活动,但那时的一个惯例是招收有作为的年轻人充当助手,在医学方面似乎采用的是学徒形式。到了罗马统治时期,智慧宫的活动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像一座教学机构。这一时期,科学、医学、哲学等继续蓬勃发展,但是文学却衰落了。
在托勒密时代,历代国王都努力为其图书馆收集图书,从而也流传下来了许多关于国王们搜集图书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是讲政府搜查每一艘在亚历山大港口卸货的船只,如果发现图书,马上送往图书馆,由图书馆决定是将图书归还原主,还是留在馆内并给原主适当补偿。另一个传说叙述的是如何获得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个悲剧作家的原始手稿的经过。这些手稿被珍藏在雅典国家档案馆,不准外借,但托勒密三世说服雅典总管,特许借出复制,并以黄金做抵押,以示保证归还。最后国王留下手稿,交出复制品,并欣然交付罚金。
托勒密王朝统治者希望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图书具有世界性,不仅应有包罗希腊全部知识的图书,而且最终将世界各地的作品都翻译成希腊文。曾经有学者对图书馆收藏的每一学术领域的名作及其作者编订过目录,共计120卷。由于书目的若干残篇保存下来,人们可以知道其基本分类方法是根据主题而定的,已知有下列类别:修辞、法律、史诗、悲剧、喜剧、历史、医学、数学、自然科学和杂类等。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战争的原因,亚历山大图书馆最终毁于战火,智慧宫也在公元前48年的一次浩劫中焚毁殆尽。虽然大部分古代文物已被无情的历史所吞没,但是仍有不少古迹劫后余生,着名的有萨瓦里石柱、地下宫殿、古罗马剧场等等。
地下宫殿位于旧城区,1900年时因一辆马车跌入那里一个坑内而被发现。它分三层,深达26米,全部开凿于岩石内。据考古考证,它原为一座罗马贵族之墓,后扩大改为公墓。墓的中央为一口深井,尸体由此吊入墓内。上层供人们用来举行追悼仪式,中层为主墓室,呈“凹”字形,放置三口石棺。底层有三百多个石格,墓室外竖立着一男一女两个石像,疑为墓主之塑像。墓的结构、装饰、壁面和雕像,显示了古埃及与古罗马两种艺术风格已有机地融为一体。
1964年考古发掘出来的古罗马剧场位于市中心,由于城市在历史上遭到地震或地势升高,目前的剧场遗址低于地平面8米。它坐落在一条古街道的一侧,呈半圆形,有14排大理石铺成的台阶状观众席,四周为一条弧形长廊,建有办公室、演员化妆室等附属设施。剧场旁已初步挖掘出一个大型的罗马公共澡堂。看来,这一带曾是罗马时代的闹市。1978年,一个美国探险队在东港水下8米的淤泥下面,发现了一座精美的古宫殿和建筑物遗址。他们认为是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利奥巴特拉(公元前69年~前30年)的王宫及其罗马情人安东尼的行宫。消息传出,轰动了西方,但也有人怀疑是古埃及港口的废墟。
雄伟的灯塔
提起埃及,人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那巍峨的胡夫大金字塔,然而埃及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中独占两名,除了金字塔外,在距开罗以北200多公里的亚历山大城还有一座气势磅礴的灯塔。殊不知这座灯塔仅比胡夫大金字塔低约10米,是古代世界第二座最高的建筑物,而且,那时候它的名声甚至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呢。
据说亚历山大下令以他的名字建立了亚历山大城后,到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05~前283年)时,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一跃成为繁华的大都市、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地中海最大的海港。由于对外商品交换发达,船只来往频繁,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靠岸进港。古代这一奇迹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关于这座灯塔的建造,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埃及皇家一艘迎接新娘的船只,在兴冲冲地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海底。
这是一件震动埃及朝野上下的悲剧,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为此下令在最大的港口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屹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距岛岸7米处的为巨浪所冲刷的礁石上,它就是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雄伟的灯塔,是由古希腊着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的,整整花去20年时间。总面积930平方米。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据说,经当时科学家和建筑学家试验鉴定,玻璃最耐海水腐蚀。
法罗斯岛距亚历山大海岸约一公里的地中海南面,是一座与陆地相平行的小岛。据考证,远古时它曾是大陆的一部分。法罗斯岛长2600米,宽400至500米。岛的东端为一整块长230米、宽200米的巨石。托勒密一世时,修筑了一座全长为1300米的人工桥,把大陆与小岛连接起来,成“工”字形东、西两港,东港为主要出入港,大约在桥建成后便在上述岩石上修建灯塔。
塔由四部分组成。下层高60米,底部呈正方形,由底往上逐渐缩小。它有十几层,三百多个房间,供管理人员和卫兵居住,并作为存放物资器材的仓库。它的顶部为平台,四角竖有海神的巨大青铜铸像。平台下面,正门上方镌刻着建筑师的一行题词:“生于开俄斯的台克西凡斯之子——一苏思特拉图斯以海员的名义敬献给两位救世神。”第二部分为八边柱状的建筑,高31米。第三部分为圆柱形,高15米,8根花岗石石柱支撑着8米高的穹窿状圆顶,它是夜间导航的灯室。再往上便是海神的立像。塔身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内有螺旋形石级通灯室,塔外有升降的吊车往上输送燃料。整个灯塔由石灰石砌成,柱用花岗石,有些部分饰以大理石和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