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30688300000003

第3章 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2)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同朋友在一个叫南镇的地方游玩,同行中有个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说,人没有看到花时,花就不存在;只有当人看到花时,花的颜色才在人的感觉中显现出来。所以“花不在人的心外”。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针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形象而诙谐的反驳。他说:“如果小猫所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是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为了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的爱只是痛苦。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把主观唯心主义者比喻为一架“发疯的钢琴”,“以为它是世界上仅有的一架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闭上眼睛就否定世界的真实性,这种观点的确有点疯狂。

上帝被猿颠覆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英)赫胥黎

哲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第一批自然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哲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也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1859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更引起了哲学界的一场革命。上帝创造了人类这一原来被认为是不可怀疑的真理在有力的科学理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胆怯。然而这对于一直自居于世俗社会之上的教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顽固的神学哲学和新兴的进化科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便是达尔文的好友、伦敦矿物学院地质学教授赫胥黎。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生命起源于原始细胞,然后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最终进化出今天种类繁多的生命形态;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着生存斗争,并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显然,达尔文的学说包含了人也是从原始细胞进化而来的结论,但达尔文并没有直接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赫胥黎提出来的。据说,赫胥黎受到《物种起源》的启发,萌生了人和猿来源于同一祖先的想法,又仔细研究了人的头骨、黑猩猩的头骨、猴子的头骨以及这些生物的大脑,最后才提出了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

在达尔文之前,欧洲人相信是神或者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教会的说法,动摇了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基础,因此,教会对《物种起源》恨之入骨,称之为“魔鬼的圣经”。赫胥黎看完此书,也预感到它将会激起教会的强烈反对。于是,在给达尔文的信中,赫胥黎热烈赞扬《物种起源》,并说“我正在磨利爪牙,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着作”,必要时“准备接受火刑”。

实际上,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比《物种起源》让当时的人们更难以接受。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有灵魂,有智慧,知善恶,人是不同于动物植物的,是上帝创造出来管理自然界的。现在,赫胥黎提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就把人的位置“降低”到动物界,所以,不仅是教会,普通的老百姓对赫胥黎的说法也非常反感。

于是,达尔文、赫胥黎与教会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人还给达尔文寄来一颗子弹进行威胁。在斗争和危险面前,赫胥黎挺身而出,毫不畏惧,骄傲地宣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有一次一个人看到赫胥黎,讽刺地说:“当心,那只狗又来了。”赫胥黎轻蔑地回答说:“是啊,盗贼最害怕嗅觉灵敏的猎犬。”

1860年6月30日,赫胥黎与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英国牛津大学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大辩论。

在辩论中,威尔伯福斯除了援引《圣经》上的说法之外,什么也说不出,而赫胥黎材料翔实,有根有据,把威尔伯福斯驳得哑口无言。最后,威尔伯福斯只得尖刻地反问赫胥黎:“你是从猿祖父还是猿祖母哪一只生出来的?”然而,赫胥黎毫不示弱地说:“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羞耻,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羞耻。只有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又一心要靠祖先名头的人,才因祖先的野蛮而感到羞耻。”

为了保卫和宣传进化论和“人猿同祖论”,赫胥黎在以后的30年间,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地质学转而研究脊椎动物化石。今天,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的达尔文雕像旁,人们也立起了赫胥黎的大理石像。

从哲学上看,人类首先是动物,与动物有着亲缘关系。即使在本质上人不同于动物,但在生物学意义上,人不能否认自己的动物性。但是,人又不仅仅是动物,人具备很多动物没有的能力,所以,人是动物性和非动物性的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没有动物性的身体,人的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人的意识来源于大脑,不能离开身体而存在。

阿基米德“圆柱容球”而死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古希腊)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是一个全才,传说他发现了浮力原理、杠杆原理,还发明了螺旋抽水机。阿基米德的一生都沉浸在不停地学习发明之中,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所以他从小受家庭影响,十分喜爱数学。大概在他9岁时,父亲送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念书,亚历山大城是当时世界的知识、文化中心,学者云集,举凡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的研究都很发达,阿基米德在这里跟随许多着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有名的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得,因此奠定了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传说在阿基米德晚年,在叙拉古与它的盟国罗马共和国分裂后,罗马派了一支舰队来围城。当时阿基米德负责城防工作,他设计制造了一些灵巧的机械来摧毁敌人的舰队。他用投火器将燃烧的东西弹出去烧敌人的船舰,用一些起重机械把敌人的船只吊起掀翻,以致后来罗马人甚至不敢过分靠近城墙。

但最终罗马人还是攻入了城内。据说罗马兵入城时,统帅马塞拉斯出于敬佩阿基米德的才能,曾下令不准伤害这位贤才。而阿基米德似乎并不知道城池已破,沉迷于数学的深思之中。但是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将图踩坏,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圆!”士兵拔出短剑,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竟如此地在愚昧无知的罗马士兵手下丧生了。

马塞拉斯对于阿基米德的死深感悲痛。他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并为阿基米德修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根据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刻上了“圆柱容球”这一几何图形。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基米德的陵墓被荒草湮没了。后来,西西里岛的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游历叙拉古时,在荒草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圆柱容球图形的墓碑,依此辨认出这就是阿基米德的坟墓,并将它重新修复了。

“不要破坏我的圆”,这是一个朴实的哲学家最后的言语,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言语。阿基米德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阐释了这种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哲学思维的基本习惯就是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不断探索。这种强烈的探索,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性、精神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历练生命,让自己的身心自由翱翔。

学不等于智慧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

人生活于世俗之中,浑浑噩噩,心虽不甘,却又似乎无可奈何,被一股强大的暗流所吸引,难免随波逐流,于此之中要保持清醒,实属不易。很多人都在精神与世俗之间徘徊,挣扎,不知何去何从。

伯夷,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当初,孤竹君打算让次子叔齐做自己的继承人。然而,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要让位于伯夷。伯夷认为这是违抗父亲的命令,于是跑到深山隐居起来,而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也跑去隐居了。

生存于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像伯夷、叔齐那样,跑到深山隐居,然而,他们思想上与世俗社会保持的距离,却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德国学者药尔格·齐特劳曾写道:

“赫拉克利特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向外认知的事业,而是一个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的事业。由于他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

“那里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因而,我们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可以感觉到--尽管他很阴暗和晦涩--一种深刻的灵魂亲近感。他的‘一切皆流’,我们只能赞同,并不是因为它引导我们去进行什么思考,而是因为这句话对我们是如此的亲切。而赫拉克利特提出这个观点2000年之后仍然给我们影响的,正是这种亲切感。”

周国平曾写过一本《守望的距离》的哲学散文集,在序言中,他这样说道:“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博学不等于智慧”,向内心学习智慧,比向外物求知更重要。向内心学习,保持思想的冷静与批判,守护那些永恒的价值。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每天都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今天的太阳还是昨天的太阳吗?哲学努力地为人的存在寻求一种超越我们本身之外的确定感,然而变化却是每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非常强调变化的观点,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世界是永恒变化着的,运动是绝对的,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说:“除了变化,我别无所见。不要让你们自己受骗!如果你们相信在生成和消逝之海上看到了某块坚固的陆地,那也只是因为你的目光太仓促,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你们使用事物的名称,仿佛它们永远持续地存在,然而,甚至你们第二次踏进的河流也不是第一次踏进的那同一条河流了。”

但是后来,赫拉克利特的一个学生克拉底鲁把他的观点绝对化、教条化,提出了一个极端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认为当我们踏入“这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不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那条”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饼”时,饼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当我们把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它又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因为一开口就过时了。克拉底鲁将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这显然是荒谬的。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强调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而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就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但绝对运动的物质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如果连相对静止都否认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是可以认识的了。

关于克拉底鲁的错误还有一个小故事讲得更直白:有一个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狡辩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只好干瞪眼。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这是万物的本性;但是火的形态是不停变化的,表现着不同的形式。这就告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一面,也要看到运动的一面。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

世间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德)莱布尼茨

赫拉克利特强调万物皆变,而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则强调万物皆异。在他看来,天地间每件事物都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两个彼此完全相同东西,因而对事物要区别对待。

莱布尼茨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天才,出生于德国的他几乎研究了当时人类所了解的一切领域,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外交,等等。他甚至还尝试创造一些自己的小发明,而他最重要的成就可能就是发明了微积分,为近代数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莱布尼茨被称为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使莱布尼茨的哲学显得卓尔不群。他不但涉猎范围十分广泛,而且他得出的一些结论也十分惊人。

莱布尼茨的博学使他名噪一时,当时的德国贵族都非常希望结交这样一位学术之星。据说,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听了这番话后,再次纷纷走入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宫女们累弯了腰,也没能找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等完全相同的树叶。

这个故事揭示了哲学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统一的物质世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组成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不同个体各有其特殊性,但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有着普遍的联系,存在着许多共性。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有机的统一,不可割裂。这要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