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克隆赢家
30689100000011

第11章 个人弹跳板行之有效的克隆策略(3)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人脉可以给你机遇,给你知识,给你背景。不断扩大自己的人脉网络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开拓事业版图的一个重要手段。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够利用别人的优势,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是成功者的法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主旋律。

也许你的人脉网不低于盖茨,甚至比他的还广泛,但是你却没有盖茨成功,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不仅要有人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巧用我们的人脉网络。你的人脉网中的每一个人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每一个棋子都处在属于它的地盘的一个位置上,都有一份属于他的权限,所以想要成功,我们就要像盖茨那样,善用巧借我们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财富。从表面看,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是,若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懂得如何有效地与人打交道,从中获得好处。

对于地球和人类社会来说,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来讲,人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必须与人打交道,为了让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大的成功,谁也离不开某个社会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即使你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彬彬有礼,雄才大略,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合作。但是,如果巧借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相信你能轻易取胜,并且做到百发百中。

1964年,尼克松在大选中败给了肯尼迪,然而百事可乐公司却没有因为尼克松的竞选失败而否认他的能力,他们认准了尼克松的外交能力,在大选结束后马上以年薪10万美元的高金聘请尼克松为百事可乐公司的顾问和律师。尼克松欣然接受了邀请。百事可乐公司利用尼克松当副总统的旧关系,让他周游列国,积极兜售百事可乐,这一举措果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百事可乐在世界上的销售额直线上升,随后尼克松凭借自己的关系与地位还帮助百事可乐占领了台湾市场。

由此可见,百事巧借尼克松的人脉资源和行内的经验为企业更好的开拓市场,壮大声威!

美国富豪石油大王哈默的经历恐怕更富有传奇色彩。美国亿万富翁哈默素有“点石成金的万能商人”之称,他事业的成功与他和列宁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哈默的父亲虽是个俄国移民,却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哈默借着父亲背景的光彩在访问苏联时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哈默第一次访问苏联正值苏联内战时期,由于连年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及封锁,苏联经济已凋敝不堪,国内食品供应非常紧张,而当时美国粮食连年丰收,价格相当便宜。尽管哈默从未做过粮食生意,但他见此情形,决定要做一笔跨国大买卖,即从美国购买粮食,卖给苏联。

哈默的想法得到了列宁的赏识,列宁接见了哈默,并指示外贸部门确认这笔贸易。哈默与列宁在此过程中缔结了真挚的友谊,同时哈默也通过这次贸易赚取了很多钱,这也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1921年,哈默在苏联做生意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商场购物中,竟发掘到了一个绝好的商业契机。他逛到铅笔柜台时,铅笔的价格不禁让他大吃一惊,每支铅笔竟卖26美分!而当时在美国每支铅笔的价格也不过两三美分而已。吃惊之余,尽管哈默对制笔业一无所知,但他毅然决定在苏联建立一个铅笔厂。哈默凭着与列宁的特殊关系,取得了在苏联生产铅笔的许可证。但是哈默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苏联还没有制铅笔的技术。哈默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德国纽伦堡的德伯铅笔公司是当时世界铅笔生产的垄断者,要获得制造铅笔的技术,就必须去德伯公司求经,但是德伯公司对这项技术严守秘密,拒不外传。

哈默在德伯碰了钉子后,他并未灰心,继续努力寻找懂得这项技术的能人智士,经明察暗访,他终于觅得一名懂这项技术的人。此人叫乔治·拜尔,本是德伯公司的工程师,后因对公司不满而离开德伯公司。哈默得知后,私下里找到乔治·拜尔许以重金请求他去苏联帮助自己。得到应允后,哈默把从德国购买的机器拆散,带着乔治·拜尔以及他的家人一同来到苏联。铅笔厂建成后的第1年的产值就达250万美元,第2年迅速增长到400万美元,到1926年,产量已达1亿支,不仅满足了苏联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铅笔的成功生产与销售,使得哈默赚取了几百万美元的财富。人脉对渴望创业的人来说,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潜在财富。善用人脉可以给自己创造很多便利的条件,可以使自己通过人际关系得到最大的发展。有了来自他人的资助,无疑会有利于财富的增值。

中国清代有位享有“红顶商人”之誉的商人叫胡雪岩。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巧借“贵人”相助。其实胡雪岩所指的“贵人”,就是他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够帮助他。

胡雪岩创业之初,想做一笔较大的珠宝生意,但需要一大笔钱,找别人借,因为数目太大,都没有成功。最后胡雪岩找到了他的堂伯。由于胡雪岩平时人缘很好,对堂伯极其尊重,并不时上门问候,给他的堂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另一方面,胡雪岩当时已经崭露头角,表现出过人的经商才能。

当胡雪岩提出自己的要求后,堂伯当下就借给他300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自己家产的三分之二。胡雪岩的珠宝生意进行得很顺利,按时归还了借款,并附带红利。他自己则净赚200万两银子,从而为他成为“红顶商人”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学会借人脉,首先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脉资源库,在拓展你人脉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人脉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而后将自己的人脉库分门别类,即归类,哪个人是帮助自己哪个领域的,只有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快而准的找到具体“点”。

人生的人脉,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是自己的社会关系,是自己可以借用的人际资源;是家庭中的温情,是职场中的友善,是生活中的交际,是事业中的沟通。当我们的人脉愈加发达与通畅时,生活就愈加轻松,工作就愈加顺利,人生就愈加有意思,成功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克隆成功者善用擅借人脉法则,是快速成功的有效策略。

借他人声势照亮自己前程

成功,一个多么令人心动的字眼,尤其是在个人能力被充分尊崇的今天,它的出现几乎是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也正因此,它是无数人一生奋斗的梦想。

站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青年和那些正在途中寻找方向的人们,谁不渴望心想事成,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凡事总想凭一己之力往往事倍功半。

李鸿章早年屡试不第,“书剑飘零旧酒徒”。他拜访曾国藩,为其牵线搭桥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国藩的心腹,当时随曾国藩在安徽围剿太平军。有了这层关系,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

李鸿章素有才气,对于握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等事项做得甚为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有一次曾国藩想要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因为他在处理江北练首苗沛霖事件中决定不当,后来定远失守时又弃城逃跑,未尽封疆大吏守土之责。曾国藩愤而弹劾,指示一个幕僚拟稿,总是拟不好,亲自拟稿也还是拟得不为完美,觉得无法说服皇帝。因为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师,弟弟是状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面前正是“圣眷”正隆的时候,而且翁门弟子布满朝野。怎样措辞才能让皇帝下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办,又能使朝中大臣无法利用皇帝对翁氏的亲密关系来说情呢?

李鸿章见曾国藩为此事如此焦急,手无良策,便主动要求拟此奏章。李鸿章拟写的奏稿,不但文意极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刚正的警句,说:“臣职分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如此写来,不但皇帝无法徇情,朝中大臣也无法袒护了。曾国藩不禁击节赞赏,就此入奏,皇帝看了此奏章,也觉无情可说,便将翁同书革职,发配新疆。

通过这件事,曾国藩对李鸿章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可用之才并委以重任。就这样,李鸿章在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曾国藩的信任之后,他巧借曾国藩的声势,不久就从一个潦倒失意之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

要想成功,靠自己的才干,学识固然很重要,但仅仅凭一人之力办成大事的,从古至今皆少数,只有学会巧借他人声势,才可遇事则顺,加快自己的成功步伐。

话说刘邦称帝后,宠爱戚姬。戚姬依得宠之势,渐生夺嫡之心。于是,日夜在刘邦面前颦眉泪眼,请求废掉太子刘盈,更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由此,引起了汉初吕后与戚姬争夺太子的风波。汉高祖十年,刘邦召集群臣,正式提出了废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众臣的反对,未能如愿。吕后闻讯后,心中十分恐慌,怎样才能保住己子储君地位呢?数日苦思,仍未想出良策,遂请张良出谋划策。张良谋策道:“当今陛下仰慕而又没得到的只有4人,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这四人,年龄已高,因陛下轻士善骂,逃匿商山隐居,号为商山四皓,发誓不为汉臣。公可卑诚厚礼,持太子书信,遣能言善辩之人,前去商山聘请。如四皓肯下山相助,且常随太子出入朝中,太子地位可保也。”

吕后闻计,心中大喜,立即派人去请四皓。四皓见来人心诚,答应下山,面见太子。及到长安,太子刘盈待四人如师尊,四皓只好留住都城。汉高祖十一年7月,淮南王英布反,刘邦因有病在身,想让太子领兵讨伐。四皓知道后,找到吕释之说:“我们到此,是为太子,今陛下想叫太子领兵,这样,有功不能赏,无功却要有罪,储君之位就危险了!你可叫皇后去面见陛下,就说:‘英布是天下枭将,叫太子统兵,众将定不肯用力,如同令羊将狼。英布知道后,定会挥军西进。陛下虽有病在身,但如抱病亲征,诸将不敢不尽力,定会平定英布’。”吕后照计行事,刘邦只得亲自引兵东征。汉高祖十二年11月,刘邦打败英布后返回长安,又提出废立太子。因叔孙通以死相谏,只得暂时放下。

一日,刘邦置酒宫中,令召太子侍宴。不久,刘盈奉谕进宫。刘邦见太子身后跟着4位老人,年龄都在80岁以上,须眉皓齿,衣冠楚楚,心感奇怪,问道:“四老为何人?”四皓不待刘盈介绍,依次向前施礼,各自通报了姓名。刘邦听后,大吃一惊,说:“我请公等数年,公等避我不见,今日为何来到长安,跟从我儿?”四皓回答说:“陛下轻士爱骂,臣等不愿受辱,为此不来。现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贤者都愿为太子引颈去死,臣等所以前来辅佐太子。”刘邦闻言,长叹道:“公等肯屈身辅佐我儿,我还有何言可说?还望始终维护,造福天下!”宴罢,四皓随刘盈离去。

刘邦急忙唤来戚姬,指着四皓远去的背影说:“我本想改立太子,但太子已得四皓相佐,羽翼已成,再难动摇了!”说完,借酒高歌,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果然,四皓辅佐刘盈后,刘邦见众望已归太子,怕硬行改立如意,得不到众臣支持,会动摇刘氏江山,为此打消了废立之愿。

让有声望的人帮助自己说话,不但可以加强自己的可信度与美誉度,还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发展自己的事业锦上添花。

借助名人威望,巩固自己地位,发展自己事业,古来有之。狐狸借老虎之势,坐上兽中之“王”的宝座,这就是狐狸的聪明之处。当你事业处于低谷的时候;当你生意不景气的时候;当你遇事不利的时候;当你胸有大志而无处施展的时候;当你凭自己真本事而未被选重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借强者的声势补己的弱势呢?

一个分公司的经理,由于下面的员工屡次向总公司老板反映他工作不得力的情况,总公司老板听得不耐烦了,找来分公司经理。

老板对分公司经理说:“你如何管理下面员工的?你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啊,这样下去,下面不乱才怪。”

这位分公司经理说:“老板,你说过不让我打着你的招牌跟员工说话,但是,事实上你从来没有对下面的员工说过一句要支持我的工作的话。这样好吗,明天我主持一个会议,请你参加。你对员工说一句话就行了,你就说,支持我的工作,经理是代表我行使权力的。”

老板答应了这个请求。当然这个分公司经理很开心。

第二天,在召开会议的时候,经理请老板讲两句,老板说:“我支持你们经理的工作,他代表我行使权力。”会后情况就不大相同了。事实上,老板说那句话,等于这位经理借了老板的权势,就更容易开展自己的工作。从此,你可以看出这位经理的借势技巧。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看出了借别人势力的重要性,它能让你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我们不妨再往下想,这次你借助了别人的权威,那么以后呢?如果下次,没有老虎的陪伴,狐狸还会那么威风吗?所以,光借势还不够,还要学会保持和维持这种借来的势力。

时间过得真快,几个月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百兽中有些野兽对狐狸这种行为心生不满,并悄悄地把狐狸之所以能登上百兽之王的来龙去脉讲给了老虎听。老虎听后大怒,发誓定要吃掉狐狸。狐狸能否躲过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