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30720400000010

第10章 教师须掌握的教学口才技巧(1)

课外谈话应注意的几点

教师在课堂外的谈话很重要,它也需运用一种技巧,如在与家长谈话或集体谈话中,教师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平等尊重家长,态度不卑不亢

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只有首先尊重对方,才能换得对方的尊重。对有自卑感或后进生的家长尤其要平等相待,不要有任何歧视的表现。要做到平等、尊重,讲话时要谦虚谨慎,多听家长意见。如有位教师在开完家长会后,要求一位家长留步,说:“研究一下你孩子的问题。”等其他家长走了,这位老师热情请家长坐下,可是家长却满脸怒气地说:“我孩子怎么了,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讲,太让我难堪了!”老师费了好多口舌才挽回僵局,原因就在于教师留家长交谈时,伤了家长的自尊心。如果对方不尊重教师,应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对方感到无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在教师面前首先是学生家长,彼此地位是平等的。如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从不同角度表扬了全班每一名学生的优点,每位家长都很光彩地用满意的目光看着老师,后进生的家长更是激动。接着,老师又把班上存在的问题不点名地归纳了一下,并提出了今后的要求。散会后,不少家长主动找老师说明自己孩子的缺点,探讨共同教育的良方。

欲抑先扬,点到即止,维护家长的自尊心,能争取家长主动合作。相反,当着其他家长的面批评后进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家长,是与家长谈话的大忌。

二、集会性谈话技能训练

集会性谈话是指在庆贺、娱乐、鼓动或其他工作性质的集会活动中,教师做主持、串场、致辞或与家长交流等形式的讲话。

这种讲话实际上是以教师身份参与特定社会活动中的即兴演讲。集会性谈话表达技能训练要做到:

1.角度新。教师在集会活动中的讲话,要选取新内容,新的表达角度,能从常见的话题中,引发新意。

2.措辞巧。教师在不同的集会活动中,可以根据听众的年龄、职业、知识水平、接受程度等,来选择词及用语的依据,以形成庄重活泼、典雅、通俗的言语风格。

3.情感真。教师在集会活动中的讲话要情真意切,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讲话时必须情动于衷,形之于声。真情实感溢于言表,才能打动听众。集会性谈话表达技能训练要领有:

(1)在讲话前根据求新、求巧、求真的原则进行中速语言编码。

(2)集会活动中的讲话一般不宜太长。集会性谈话表达技能训练有:

第一,假设你是一名乡镇中学教师,把同教研组教师当成你的乡亲,模拟一次集资办学的鼓动性集会讲话。

第二,与你的同事轮流模拟主持人讲话,内容如:

主持元旦晚会;

主持迎新生大会或欢送毕业生大会;

主持老同学聚会。

(3)模拟不同集会活动中的致辞,内容如:

教师节晚会致辞;

优秀教学成果颁奖会致辞;

离退休教师告别讲台会致辞。

教师在课外的口语表达中要注意态度平和,语气诚恳,感情真挚,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口语表达的同时获得人们的尊重。

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常能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人在情绪不好时,往往说一些不应说的话,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所以,才有了“闹情绪”、“情绪不好”、“情绪低落”等等说法。人在情绪好时,既精神振奋,又通情达理。所以,又有“情绪高涨”、“情绪振奋”、“群情激昂”等等说法。

许多老师都有“闹情绪”的时候。情绪不好时,火冒三丈,对自己的学生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过后,冷静下来思考,多数觉得很是后悔,但遗憾的是,事情已经发生了。

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曹老师的体会与做法对教师们很有启发。

曹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从教32年,当过八个班的教师。她的学生一说起曹老师,个个显得一往情深,人人从心底里敬仰她。该批评的她批评过,该发火时她也发过火。但是,从来没有学生和她顶牛,也没有学生埋怨她,憎恨地,师生关系总是那么祥和、融洽、亲切。说到原因,曹老师说:“我把学生当做朋友,是朋友就要平等对待;我把学生当做孩子,是孩子就要关爱。有时候一些学生的言行确实让你生气,让你常常发出怒其不争、恨其不材的感慨。可是冷静想想,自己面对的不是学生吗?这种恨不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吗?为什么不用爱的形式去表达,而用简单、生硬、粗暴的方法去表达?这样想想也就想通了。思想通了,办法也就有了。”

曹老师总结了几点控制情绪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学生有了过失,老师进行帮助、教育、批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批评必须是善意的,千万不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能从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中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善良、理解与关爱。

第二,学生有了过失。一般不要立即批评,更不要在同学面前指责,而要忍一忍,放一放。一方面老师可以思考如何帮助,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一个反省的机会。

第三,对于有过失的学生进行帮助时,一定要个别进行。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坐下来,远离紧张、不安、恐惧或者顶牛的心理状态,能有一个平静、愉悦的情绪。这样的个别帮助,不仅保全了学生的面子,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像朋友促膝谈心一样,便于学生接受。

第四,对于学生的过失,特别是一般性的过失,不要动辄通报家长,搞得学生谨小慎微,提心吊胆,而应由老师先解决。这样,学生会体验到老师的良苦用心,面对老师产生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把对老师的爱,全部迁移到听从老师的引导上。

第五,对于学生的一般性偶然过失,老师可以用一个表情、一句悄悄话予以提醒,学生自然会从老师的话语、眼神和表情中体会到用意,从而自觉、主动地改正。师生之间用亲切的语言交流,效果会更好,广大教师要学习曹老师的这些经验,让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

拒绝的艺术

拒绝别人,总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甚至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可是在我们实在无法办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拒绝。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的要求,又使对方欣然接受,不产生不愉快之感,这是教师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下面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经验。

去年,市钢铁公司家属院办了一个中考补习班,聘请市内一流的中学教师任课。班型小,管理严,升学率高达95%。这个消息一传开,要求进补习班的人蜂拥而至,光是家属院里的孩子就把一间小小的教室挤满了,院外的一些人也想往里挤,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来。

于是,王老师这个普通教师的家里也出现了说客盈门的局面。来送孩子进补习班的人,大多是老领导、老同事、老熟人,而教室只有一间,实在无法容纳。怎样拒绝这些抱着殷切希望而来的请求者,一时间王老师也被这个棘手的问题难住了。

经过一段令人烦恼的思考之后,王老师抱定了一个宗旨:在拒绝中寻求理解。为此,他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先表示尊重,然后据实陈述

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不宜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赞成、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

王老师在办中考补习班时,遇到不少这样的人,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我的孩子没考上重点高中,没别的办法,只好上补习班,请你帮这个忙。”王老师不急着说“不行”,而是接过话茬说:“是呀,孩子考学是大事,谁能不操心呢。去年我的孩子没考上大学,急得我没办法,才办了这个补习班。”然后再据实陈述情况:“我们这个中考补习班只有一间教室,很小,已经挤得满满的,讲台两边都摆上书桌了,实在没地方……”

由于先说了那些赞成、同情的话,尊重了对方的愿望,就有了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感情基础,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可以理解的。

俗话说:“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一个人有求于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会使对方不安的心理加剧,失去平衡,产生强烈的反感。

2.多找几个人,就有了旁证

拒绝别人的要求,最好多有几个人了解情况、看法一致的人在场,这倒不是以多压少,而是当场就有了旁证,能增强所陈述理由的可信度。

有一次,王老师的现任领导要送一个孩子上补习班,王老师就以“商量商量”为由,从补习班的老师、学生中找来几个人,让他们在场,这样,在王老师陈述补习班的具体情况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要插上几句:“教室太小了,不能再加入啦!”“休息时老师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行呢!”甚至有的人还对王老师发上几句牢骚,说几句埋怨的话。

一般地说,向别人提出要求时,心里总是不落底,带着几分疑虑:他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他说的情况是真的吗?只有解除了这些疑虑,对方才会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真诚的、可以谅解的。

古人云:“众口铄金。”一个人说的话再诚恳、实在,对方也觉得是一面之词,将信将疑,有了在场人的七言八语,就不容对方不信了。

让事实说话,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事实就是一堵墙,铁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怎样坚持意见的人,也不能不撤回自己的要求。请看王老师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有一位亲戚要送孩子进补习班,由于成事心切,不管怎样说明实际情况,讲出多少困难,他就是不信,实在没办法,王老师只好带他到补习班的教室去看一看,再拿上卷尺,把空下的地方量一量,看能否再放下一张书桌。当他看到实在是连一张书桌也放不下时,只好摇摇头说:“是不行,实在不行了。”并连连道歉:

“真对不起!没想到是这样。”

一般地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达到目的谁也不愿意轻易地接受拒绝。到现场去看一看,让眼前的事实替你说出拒绝的话,也就断绝了对方的最后一线希望。由于是在事实这堵墙上撞回去的,也就不会怨天尤人,自然会谅解拒绝者的苦衷。

3.登门谢绝,变被动为主动

提出要求在先,拒绝要求在后,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拒绝别人的要求总是被动的,很难预料的是谁、在什么时候、会提出什么要求,而且对方的要求一经提出,又总得当面有所答复。

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争取到一点主动权,去登门谢绝。

有一次,王老师出差回来,爱人告诉他,有位领导的孩子想上补习班,打算晚上来找他。

听到这个消息,王老师马上跑到领导家里,对他说:“实在对不起!补习班的教室太小了,连一个空位置都没有,实在没办法,赶紧另外找找地方别误了孩子的学习。”

领导说:“这本应该我去求你,反过来叫你跑这么远的路,实在过意不去。看来是一点办法没有了,不然你就不会来登门谢绝。”

仔细想一下,登门谢绝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以满腔的热情暖住对方的心,拒绝了也不至于使对方感到冷落;二是表示愿意为对方效微薄之力,既肯不辞辛劳地登门,可见拒绝是出于力不从心,能得到理解;三是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助的方式请求对方接受拒绝,是出自尊重,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特别是对长辈人提出的要求,如果不能接受,采取登门谢绝的做法是再好不过的了。

从这位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中,教师应该了解运用拒绝的艺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掌握主动权,但应注意的是,拒绝别人时语气要真挚,态度要诚恳,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

演讲怎样一气呵成

演讲时主题鲜明,贯穿全文,演讲者能一气呵成,这样的演讲就能吸引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下面节选的这段演讲词,就具有这方面的特点,教师在训练口语时,可以从中收到借鉴。

《黑人也应接受教育》(节选)

黑人种族,与其他任何一个种族一样,将由本民族的非凡人才来拯救。因此,黑人的教育问题应首先解决其中“有才能的十分之一”。这一问题牵涉到如何培养黑人种族中的精英,使他们能够带领群众脱离本民族及其他民族中劣等人的致命感染。训练人才是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其技巧是教育专家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则体现了预言家的远见。假如金钱作为训练目的,我们将培养出赚钱的东西;假如我们将技术工艺作为教育目标,我们将拥有工匠,而从本质上看,并非人才。只有将塑造人格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我们才能拥有人才。人格的培养目标包括:智力,宽厚的同情心,昨天与今天的世界知识,以及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知识,这才是构成真实生活的高等教育所需的课程……打一开始,就是由黑人种族中受过教育的有识之士来领导和推动群众。使他们的努力受阻、难以成功的惟一障碍是奴役制及种族偏见,因为奴役制除了将弱者的存在合法化,除了使种族内部领导的自然作用消失外,还能是什么呢?